龍日節

龍日節

龍日節,是端午節的別稱,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百越)崇拜“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日節
  • 別稱:端午節
  • 流行地區:中國
  • 節日起源:天象崇拜、龍圖騰祭
  • 節日活動扒龍舟
  • 節日飲食粽子
含義,考證,

含義

龍是上古時代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於天象崇拜。上古時代,古人以天象變化來標示一年四季時間變化。古人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星辰的位置,據此判斷季節。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於北方隱沒;其出沒周期與一年農事周期相一致。端午是古代百越地區舉行龍圖騰祭祀的節日,端午祭龍與東方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季節天象有關,仲夏午月,蒼龍星座升至正南天,是龍飛升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所講:“飛龍在天”。《易經·乾卦》爻辭中對“龍”的闡發其實講的就是蒼龍群星一年四時的運行情況。仲夏端午,蒼龍七宿的主星大火(心宿二)處在蒼龍的主體部分,這時它正懸在南方中天上,龍氣(陽氣)旺盛。端午前的降雨過程被稱為“龍降水”、“端陽水”、“龍舟水”,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端午的扒龍船與端午粽等習俗都與龍有關。
端午一詞,與我國古代天干地支紀年法(同時紀年、月、日、時)有關,按“乾支”紀月法,五月為“午月”。“端”字有始、正的意思,唐人韓鄂《歲華紀麗》說:“月號正陽,時惟端午。”因此,“端午”就是“正午”、“正陽”。韓國人將‘端午’稱為‘上日’,意思是的日子。

考證

龍日節,是節日名稱,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崇拜“龍”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