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摩崖刻經是涉縣媧皇宮景區的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齊摩崖刻經
- 地理位置:涉縣媧皇宮景區
北齊摩崖刻經是涉縣媧皇宮景區的景點。
北齊摩崖石刻刻石規模最大,刻石在平陰共有五處,分別刻於雲翠山、天池山、黑山、小山子。二洪頂山崖上,是山東繼發現泰安、鄒城、汶上等八處北朝刻經後第九處摩崖刻石。內容最豐富的當屬舊縣屯村鋪二洪頂刻經。該刻經分別刻在茅...
鄒城諸刻經勝在自然,東平刻經勝在灑脫,經石峪刻經勝在磅礴,徂徠山刻經勝在端莊。“武平元年”系公元570年,北齊後主高緯的年號。古代摩崖題刻的這一良好傳統,使人知道了摩崖雕鐫的確切時間。
光化寺北齊摩崖石刻是北齊人民利用天然石壁刻文記事的石刻。光化寺附近有摩崖石刻有兩處。 一處位於光化寺北門外東側,另一處位於寺東的映佛岩(梁父山)上。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有記事,或頌德,或題名題記題詩等,這兩處刻...
岡山摩崖刻經,北周年間刊刻。位於鄒縣城北部崗山北麓,分布在長約300米俗稱“狼溝”的山峪中。形成原因 由於多年山水沖蝕,許多刻石位置移動,或傾斜,或仰伏,或斷裂。文物信息 經1985年詳細調查,確認有刻石26石,總計400餘字。每...
刻經文前文後有“僧安道一”題名3處。安道一為北齊名僧,“尤工書法”,其名見於我省鄒縣鐵山、尖山摩崖刻經。考其洪頂山諸刻字,書體風格與鄒城市的鐵 山、尖山刻字多有相同之處,同有安道一款識,可以說:洪頂山摩崖刻經鐵山...
水牛山摩崖刻經在水牛山南半腰處一人工佛洞的左側,有崖刻佛教經文一處。字大近尺,共52字,為北齊時作品。書體與《文殊般若碑》相仿,亦是隸楷兼蓄,然隸意稍濃,古樸渾厚,方圓兼用,為書法精品。唐時李白、顏真卿等俱來此觀覽。
字跡清晰、筆法遒勁,與泰山經石峪,鐵山摩崖石刻風格相近。據《金百學》記載:“而周之吉日癸已即摩崖刻也。而佛經之有石刻……始於高齊,宇文周時”。審其格數,應與經石峪摩崖刻字的時間相同,水牛山摩崖當為北齊人所刻。水牛山...
摩崖石刻,無論從佛教、歷史、書法、藝術、社會種種方面,都值得我們努力深入地去研究、揭示、了解、探究、體味這份珍貴的遺產。精品書法記錄 鄒城的鐵山、崗山、葛山、尖山、嶧山摩崖刻經(簡稱鄒城刻經),是北齊、北周時期著名僧侶書法...
中國北朝摩崖刻經。在山東省鄒縣城西北 1公里處。鐵山在南,崗山在北,相距 0.5公里。自清乾隆末年被金石家黃易發現後,屢見著錄。鐵山、崗山摩崖石刻與雲峰山石刻、龍門造像題記並稱為北朝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為書法家所喜愛,尤其是...
經石峪刻經,無年款、書者和刻工姓名,歷代很多書法家都以其為北齊時的作品。也有人認為其字與山東尖山摩崖《唐邕[yong 擁]題名》相似,所以為唐邕、王子椿等人所書。當時所刻應為《金剛經》全文,經歷代剝蝕,現僅存30餘行,1000...
字徑與鐵山摩崖經文相近,字型皆為隸書。刻於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尖山摩崖 尖山摩崖,分布在尖山大佛嶺數處花崗岩石上,共有600餘字。字大如斗,筆法遒勁,皆為隸書。刻於北齊武平六年(575年)。據史載,尖山摩崖刻石的書法...
現推出第三輯4冊,大8開,包括《尖山刻經》《葛山維摩詰經》《東堪石室銘•置仙壇詩》《沙丘尼寺造像記》四冊,展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和北齊兩朝的摩崖石刻作品的書風面貌。其中《尖山刻經》《葛山維摩詰經》皆屬於帶有楷書...
懸空寺,旁邊的北齊摩崖刻經群是媧皇古蹟之精髓,共有6部,刻經面積165平方米,分5處刻於崖壁之上,共刻經文13.7萬字,是我國現有摩崖刻經中時代最早、字數最多的一處。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是祭祀女媧誕辰的日子。 懸空寺,不僅山西...
響堂山遺存大量摩崖刻經,是北齊時期最重要的刻經地之一。北響堂第2窟天統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公元572年)晉昌郡開國公唐邕所寫刻《維摩詰經》、《彌勒成佛經》、《孛經》、《勝□經》,有《唐邕寫經碑》記載刻經經過,該碑...
媧皇宮旁邊的北齊摩崖刻經群是媧皇古蹟之精髓,共有6部,刻經面積165平方米,分5處刻於崖壁之上,共刻經文13.7萬字,是我國現有摩崖刻經中時代最早、字數最多的一處。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是祭祀女媧誕辰的日子。是時,不僅...
北齊石窟 3 個,北齊摩崖刻經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於一體,是中國最大的奉祀中華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築群,自古就有 “ 蓬壺仙境 ” 之美譽。修建歷史 媧皇宮,是為祭祀中國古代著名神話傳說中的女媧而修建的。據《淮南子...
北齊摩崖石刻 刻石在平陰共有五處,分別刻於雲翠山、天池山、黑山、小山子。二洪頂山崖上,是山東繼發現泰安、鄒城、汶上等八處北朝刻經後第九處摩崖刻石。刻石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當屬舊縣屯村鋪二洪頂刻經。該刻經分別刻在茅...
總刻經面積為165平方米,1187行,137400餘字。是我國現存摩崖刻經朝代最早,字數最多的一處,極為珍貴,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被譽為“天下第一佛經群”,為歷史學家和書法家所珍視。北齊摩崖刻經群是媧皇古蹟之精髓, 共有六部:《思...
總刻經面積為165平方米,1187行,137400餘字。是我國現存摩崖刻經朝代最早,字數最多的一處,極為珍貴,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被譽為“天下第一佛經群”,為歷史學家和書法家所珍視。北齊摩崖刻經群是媧皇古蹟之精髓, 共有六部:《思...
現推出第三輯4冊,大8開,包括《尖山刻經》《葛山維摩詰經》《東堪石室銘•置仙壇詩》《沙丘尼寺造像記》四冊,展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和北齊兩朝的摩崖石刻作品的書風面貌。其中《尖山刻經》《葛山維摩詰經》皆屬於帶有楷書...
房山石經是由一代高僧靜琬大師開創,他鑒於歷史上的滅佛運動,又受北齊摩崖刻經影響,開創了碑版刻經事業,歷時6個朝代,綿延1039年,十幾代弟子師徒接踵、代代相傳,完成了繼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之後的又一項偉大而瑰麗的工程。其...
除了刻在碑上,也刻於摩崖和經幢上。摩崖刻經以北齊、北周為盛,所在地域較廣,幾遍于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四川等省。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東泰山經石峪的大字《金剛經》、徂徠山映佛岩的《大般若經》等。摩崖刻經多處於深山...
千百年來,媧皇宮歷經數代,屢遭焚毀,今日所見,多為明清建築,而北齊遺蹟,僅留石窟與摩崖刻經。崖壁現留石窟三處,除媧皇閣底基石窟外,其右側另有“眼光”、“蠶姑姑”二窟,窟內石像已遭破壞,殘缺不齊,惟內壁環刻經文較為...
鄴城三台,留下曹氏父子、建安七子、激昂詩文與辭賦;北齊石窟,摩崖刻經,響堂女媧,開闢中國佛教史籍寶藏之最。磁州窯里,薪火相傳,延綿千年,獨占世界陶瓷文化藝術寶庫;一枕黃粱,盧生呂仙共造千古傳奇人生夢。太極廣府,露禪禹...
鐵山、崗山摩崖石刻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鄒城的鐵山、崗山、葛山、尖山、嶧山摩崖刻經(簡稱鄒城刻經),是北齊、北周時期著名僧侶書法家刊刻在花崗岩石壁的佛經和題跋文字。其書法藝術隸楷相間、方圓兼備,古樸雄渾,被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