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文獻

以石為載體,用雕刻的方法記錄知識的文獻。史前時代就已出現刻畫在岩洞壁和石崖上的圖像、浮雕等,在法國、西班牙、北美、北非等許多地方都發現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岩畫,在中國 新疆、西藏、黑龍江、廣西、江蘇等地也有發現,但時代尚需考證。文字產生以後,世界上刻石的風氣更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刻文獻
  • 釋義:用雕刻的方法記錄知識的文獻
  • 起源於:商代
  • 文獻記載:《墨子》
基本信息,石刻內容,

基本信息

根據出土實物,中國早在商代就有了文字刻石。《墨子》一書中多次提到“著於竹帛、鏤於金石”,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石刻文獻與金文文獻一樣,使用較為普遍。唐初發現的一般認為是戰國時期秦國的 10 枚石鼓,各刻有四言詩一首,共約700 多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巡行各地,曾七次刻石稱頌自己的功績。西漢石刻發現較少,現所知拓本約10餘種。東漢是石刻的繁榮時期,石刻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發展。魏晉時曾禁止刻石,數量有所減少,隋唐以後,石刻之風又盛。直至當代,凡歌功頌德、欲永久紀念之事,仍有刻石之舉,石刻文獻遍布全國。
中國石刻的形制 中國石刻種類繁多,各家分類標準不一。從形式上大致有碣、碑、摩崖等幾種:①碣。是一種介乎方圓之間的特立之石,上小下大。秦始皇東巡時所立刻石,底部寬,愈往上愈窄,周圍較廣,當屬此類。石鼓形狀與此相似,故又有“獵碣”之稱,不過體積略小。②碑。將天然之石加工成長方體。較典型的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構成。③摩崖。是將文字鐫刻在天然崖壁上而成的。

石刻內容

中國石刻的內容 中國的石刻文獻,從內容上可區分為兩大類,即紀事刻石和經典刻石。紀事刻石旨在宣揚表彰,留存久遠,而且篇幅一般不長,易於製作,故成為石刻文獻中的大宗。紀事刻石種類繁多,包括:帝王封禪祠祀之文,如秦始皇東巡時製作的《泰山刻石》、《會稽刻石》等;紀功述德之文,如漢《楊君石門頌》、漢《裴岑紀功碑》、女真文與漢文合璧的《大金得勝陀頌碑》;文書,如秦二世《元年詔書》、漢《賜豫州刺史馮煥詔》、漢文與藏文合璧的《唐蕃會盟碑》;墓誌,如南朝宋《劉懷民墓誌》、北魏《李超墓誌》、契丹文與漢文合璧的《耶律延寧墓誌》;地圖,如劉豫阜昌七年《禹跡圖》、《華夷圖》;南宋紹定二年《平江圖》;其他紀事刻石,如漢文與敘利亞文合璧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西夏文與漢文合璧的《感應塔碑》等。紀事刻石還包括譜系、題詠、 題名、格言(如唐李陽冰、宋司馬光所書古人嘉言)、醫方(如宋宣和四年所刻《養金方》)、書目(如元泰定元年杭縣之《西湖書院重整書目記碑》碑陰所刻書目)等等。
經典刻石又稱石經,因大多出現於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後,又因字數繁多,鐫刻不易,故其數量比紀事刻石要少,而且在刻石之前一般已有其他載體的文本流傳。中國經典刻石主要有儒家石經、佛教石經和道教石經等。
儒家石經  始刻於東漢末季,至清代,共刻石 7次:①《熹平石經》。漢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立(175~183),內容包括《易》、《書》、《詩》、《儀禮》、《春秋》、《公羊》和《論語》等七經。用當時通行的隸書一種字型書寫上石,故又稱《一字石經》、《一體石經》。這次刻石因要正定經典文字,公布標準文本,故引起極大反響,“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後漢書·蔡邕傳》)。這樣大規模地整理和校訂典籍,在校勘學、版本學上有深遠的意義。《熹平石經》刻成後不久,在董卓之亂中就開始散佚,現存殘石不足1萬字。②《正始石經》。 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刻成《尚書》、《春秋》二經,經文每字用古文、 篆、隸三體,又稱《三體石經》或《三字石經》。今有殘石留存, 並有殘石拓本流傳。③ 《開成石經》。唐大和七年至開成二年 (833~837)立,又稱 《唐石經》。有《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 《公羊傳》、 《縠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等十二經。此次刻石目的也是訂正經籍,校勘精審,五代時雕版印刷的第一部監本九經即以該石經為底本。 今存於西安碑林(見彩圖) 。④《廣政石經》。五代後蜀廣政七年 (944)於成都開始鐫刻, 先刻 《易》、 《書》、《詩》、《三禮》、《春秋左傳》、《論語》、《孝經》、《爾雅》等十經,宋代又補刻《公羊》、《縠梁》二傳、《孟子》及《古文尚書》。該石經與前後所刻各石經的不同之點是經文下鐫有注文,小字雙行。故全經共有千餘石,歷時百餘年方才完成。因開始於五代後蜀,又稱《蜀石經》。南宋時因《開成石經》在金朝統治區內,《廣政石經》就成為當時的標準文本,原石約毀於南宋末年,宋拓殘本尚有流傳。⑤《嘉祐石經》,宋慶曆元年至嘉祐六年(1041~1061)用篆、楷二體刻成《易》、《書》、《詩》、《周禮》、《禮記》、《春秋》、 《論語》、 《孝經》、《孟子》等九經。又稱《二體石經》、《汴學石經》。今僅存殘石數枚,有宋、元、明、清各朝的拓片殘本。⑥《紹興石經》,又稱《南宋石經》,宋紹興十三年 (1143) 在臨安開始鐫刻,成《易》、《書》、《詩》、《 春秋左傳 》、《論語》、《孟子》、《禮記》(僅5篇)等七經。 除《論語》、《孟子》為行書外, 其餘均為楷書。因是宋高宗御書,又稱《紹興御書石經》今杭州尚存44枚殘石。有殘拓本流傳。⑦《乾隆石經》,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十三經》,立於太學。今存於北京國子監。經文為楷書,碑首《乾隆御定石經之碑》8 字為篆書。
佛教石經  中國佛教石經雕刻之舉始於北魏末年,盛於隋唐。除了刻在碑上,也刻於摩崖和經幢上。摩崖刻經以北齊、北周為盛,所在地域較廣,幾遍於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四川等省。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東泰山經石峪的大字《金剛經》、徂徠山映佛岩的《大般若經》等。摩崖刻經多處於深山幽谷,面積大,較難傳拓。
經幢創於初唐,是佛教石經的一種重要形式,因專刻宗教經典,故稱“經幢”。其制如柱,一般為八角棱形,上有蓋,下有座,佛經多刻於柱身。陝西富平的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刻於唐永昌元年(689), 是現存較早的紀年經幢。經幢以刻《陀羅尼經》的為多,也有刻《心經》、《楞嚴經》等經的。
碑刻佛經,數量很多,最著名的是北京房山雲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經,簡稱房山石經。幽州沙門靜琬(?~639)繼承其師慧思之志,鐫刻石經以防法難(禁佛焚經),自隋大業年間開始鐫刻,其後弟子續刻。此後歷代均有捐刻,直到明末,歷時千餘年,共刻成15061石,包括佛經1100多部,3500多卷,是中國字數最多的銘文。由於當時所用的底本校勘精審,這批石刻也是佛經的珍貴版本。其中有些佛經,例如《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唐玄宗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從未見於目錄著錄,可稱稀世孤本,資料價值很高。自1984年開始出版的、堪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藏經《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以《趙城金藏》為底本,缺失部分用其他11種大藏經補足,房山石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該石經附刻題記共有6800餘則,內容涉及社會各方面,其中大約四分之一有明確的紀年,許多史料為他書所未載,是研究中國千餘年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史的非常珍貴的資料。
道教石經  約始於唐代中葉,最早的刻石是唐景龍二年 (708)所刻被道教奉為教祖的道家老子的《道德經》。此外,尚有《陰符經》、《常清淨經》、《消災護命經》、《生天得道經》等10餘種。道教經典刻石起步既晚,所刻亦少,遠不及佛經之盛。
中國石刻的價值 中國石刻文獻的史料價值很高。很多紀事刻石可證經補史;各時代的石刻,是研究文字字型演變的實物例證;為取得石刻的複本而發明的捶拓技術是印刷術的先驅;儒家經典刻石又是圖書版本的源頭。在很多領域內石刻文獻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料。(見彩圖)
中國石刻文獻除了西安碑林、房山雲居寺、千唐志齋等處有集中的收藏外,大多散存在全國各地。圖書館、博物館多收藏拓片、拓本以供研究利用。
中國境外的石刻 在中國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石刻文獻亦有很多,茲舉幾處較有影響的介紹如下:①漢穆拉比法典碑,是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漢穆拉比頒布的法律,碑文分引言、正文、結語三部分,正文刻有282 條涉及巴比倫社會各方面的法律條文。它是世界史上第一部比較詳備的成文法,從中也可了解當時的社會情況。②貝希斯頓銘文,是公元前522~前486年間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所刻的記功刻石,銘文用古波斯文、巴比倫文和新埃蘭文三種楔形文字鐫於一座懸崖上。此三種楔形文字已被成功地釋讀,該處石刻對於研究古代東方歷史有重大價值。③阿育王詔諭,公元前3 世紀南亞次大陸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刻於幾十處山崖上,內容大半是記述阿育王的軍功政績、宣揚王道佛法,是研究南亞古代史的原始資料。④印度尼西亞的多處碑銘和摩崖刻石,刻於5~16世紀,內容為記載國王事跡、宗教供奉等。⑤突厥文刻石,是7世紀末至9世紀中葉古代突厥汗國和回鶻汗國(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刻石,其中許多是用突厥文與漢文,或突厥文、漢文和粟特文鐫刻,是有關這兩個古國的歷史、文字及它們與唐代關係的重要史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