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乾,切片,生用或蜜炙用。拉丁文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豆科、
黃耆屬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
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常用中藥之一,北芪為
膜莢黃芪的根。主產於我國吉林省
長白山區各縣地。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乾、切片,生用或蜜炙用。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
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長20-30毫米,寬8-12毫米,頂端具刺尖,兩面被白色或黑色細短柔毛,果頸超出萼外;種子3-8顆。花期6-8月,果期7-9月。
北芪,即
黃芪,羽狀
複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厘米;葉柄長0.5-1厘米;托葉離生,卵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7-30毫米,寬3-12毫米,先端鈍圓或微凹,具小尖頭或不明顯,基部圓形,上面綠色,近無毛,下面被伏貼白色柔毛。總狀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或較長,至果期顯著伸長;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長3-4毫米,連同花序軸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鐘狀,長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時萼筒近於無毛,僅萼齒有毛,萼齒短,三角形至鑽形,長僅為萼筒的1/4-1/5;花冠黃色或淡黃色,旗瓣倒卵形,長12-20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較瓣片長約1.5倍,龍骨瓣與
翼瓣近等長,瓣片半卵形,瓣柄較瓣片稍長;子房有柄,被細柔毛。
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長20-30毫米,寬8-12毫米,頂端具刺尖,兩面被白色或黑色細短柔毛,果頸超出萼外;種子3-8顆。花期6-8月,果期7-9月。
黃(紅)芪株高50-80厘米,主根粗大,圓柱形,稍帶木質化;紅紅芪根外皮粗糙,紅褐色,內部紅黃色,白紅芪根外皮淡白色,內部淡黃色;黃芪根皮淡褐色,內部黃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葉片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圓形或長橢圓形,全綠,
總狀花序,腋生,花蝶形。
黃(紅)芪是深根系植物,宜種植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喜冷爽氣候,抗旱性強,耐寒,怕熱又怕澇,氣溫過高常抑制生長;種皮較堅硬,吸水性差,發芽率低,種子萌發不喜高溫;忌重茬,不宜在重鹽鹼地、澇窪地、粘土地種植。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產東北、華北及西北。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蘇聯有分布。
栽培技術
方法
用種子繁殖,春播,春分至穀雨節,日平均溫度15度以上播種最好。每畝約需種子2公斤左右。
選好地,施足底肥,涸灌後翻整作畦。一般用條播法,按行距25-40厘米開溝(軟秸黃芪可窄些,硬秸的可寬些),深約1厘米,將種子均勻撤入溝內,用鋤推一遍澆水。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
管理
及時鬆土鋤草。在苗高5厘米時間苗沒有太擁擠為止。追肥1-2次,每到雨季應注意排水,以防爛根。
病蟲害
主要病害為白粉病,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有地老虎,螻蛄等地下害蟲,可用80%以上敵百蟲原藥配100倍餌料毒殺。
採收
藥用根。生長1-2年後,在寒露節至霜降節期間,以地上莖葉枯萎時刨收為佳。除淨泥士。曬乾為止,也可賣鮮貨。
膜莢黃芪,根呈長圓柱形,上粗下細,有支根痕,表面淡棕色或灰黃色,全體有不規則的縱皺紋。質柔韌,具粉性,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菊花心。老根頭部偶有枯朽。以條粗長,質堅,皮細,皺紋少,斷面黃白色,粉性足,味甜者質量好。
主要價值
為常用中藥材之一。
功能主治
1、治療
氣虛表衛不固所致自汗,氣虛外感諸症。臨床上用黃芪、防風、白朮製成
玉屏風散,用於治療表虛自汗且易感風寒者。
原理:肺合皮毛主表。虛則腠理不密,難攝津液。黃芪入肺,補氣虛,表盛所以固攝鬼門,且能御邪之於外也。
2、脾氣虛證,虛弱倦怠,泄瀉,中氣下陷,臟器脫垂,食少納呆諸症。常與人參或黨參,
白朮,茯苓,
山藥等配伍治療脾虛泄瀉。與
升麻柴胡人參等配伍治療臟器脫垂,如
補中益氣湯。 原理:
脾主濕,
脾虛則不能輸布津液於肺,所以濕困中焦,濕性趨下,所以下焦受濕而便溏。脾虛則難以助胃健運,所以食少納呆,難思飲食。本藥入手足太陰,所以肺氣盛則可以通調水道,散精至肌表。脾氣盛則可以運化陰精上輸於肺。
3、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
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本品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為佳。
配伍禁忌
3.《醫學入門·本草》:“蒼黑氣盛者禁用,表實邪旺者亦不可用,
陰虛者亦宜少用。”“畏防風。”
4.《
本草經疏》:“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氣,氣實者勿用;能內塞,補不足,胸膈氣閉問,腸胃有積滯者勿用;能
補陽,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盛,
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禁用。
5.《
藥品化義》:“若氣有餘,表邪旺,腠理實,
三焦火動,宜斷戒之。至於中風手足不遂,痰壅氣閉,始終皆不加。”
史料記載
《
本草綱目》中釋名為:“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者之長故名。”
陶弘景說:“第一出隴西,(今甘肅東南部)洮陽(今甘肅臨潭)色黃白甜美,今亦難得,次用黑水(今四川黑水)宕昌(今甘肅岷縣之南)者,色白文理粗,新者亦甘而溫補。又有蠶陵白水(今四川北部)者;色理勝蜀平者而冷補”。蘇敬(恭)說:“今出原州(今寧夏固原)及華原(今陝西耀縣)者最良,蜀漢不復採用,宜州(四川茂汶縣)寧州(甘肅、陝西的東西邊界)者亦佳。”
《藥物出產辨》記載:“正芪產區分三處;一關東,二寧古塔,三卜奎,產東三省,現時山西大同、
忻州地區,內蒙古及東北所產者為優。”《
山西通志》也記載“山西
大同所產黃芪,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由此可見我國古代黃芪正品的產地有從甘肅、四川向寧夏、山西過度的情況。綜合古今本草的產地和形態的考證,並參考《
證類本草》中“憲州黃芪”,可以認為古代正品黃芪是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
黃芪和北芪
黃芪是中藥名,而北黃芪或者北芪只能說屬於處方名。因為品質好的黃芪主要產於黑龍江,內蒙古,和山西等地。所以醫生為了強調黃芪的產地往往會在處方中用北黃芪(內蒙古、黑龍江所產的黃芪)或者西黃芪(山西所產渾源為中心所產的黃芪)等名稱。因為現在黃芪主要是栽培品,且多認為山西所產優於內蒙古、黑龍江所產。因此可以理解為西黃芪優於北黃芪。
但不論是西黃芪還是北黃芪均屬於正品黃芪,品質都屬於比較優良的,均屬於黃芪佳品。從實際藥效上考慮不會有太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