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朝爵位
- 實質:中國古代官職的過渡時期
- 沿用時間 :周朝
北朝爵位沿用華夏民族從周朝沿襲的公侯伯子男,北魏、北齊、北周進行了一定的增減。北朝爵位簡介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始封五等爵;天賜元年,減五等爵為四等:王、公、侯、子,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縣,子封小縣。後又...
晉武帝鹹寧三年(275年)定製,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鄉亭侯、關內侯。非皇子不得封王,宗室封爵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又有郡公、縣公、郡侯、縣侯之別);功臣有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
高淹(531—564),字子邃,北齊神武帝高歡第四子,母穆氏。元象年間(538年—539年),封為平陽郡公,逐漸升遷到尚書左僕射。天保初年,晉升爵位為平陽王,歷任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司空、太尉,大寧元年,遷太宰。其性沉穩,以寬厚稱。河清三年,薨於晉陽,或雲鴆終。《資治通鑑》記載,曾封平原王。段...
這時期的爵位制度很繁雜。曹魏之初定爵位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再下又有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此外還有名號侯、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等,每種又分十數級。南朝大體沿襲前代制度。北魏定爵位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北周無“王”,為五等,皆加“開國”。南北朝時又出現一種榮譽...
張濟的父親張千秋,是十六國時期西燕將領,在西燕武桓帝慕容永在位時期擔任驍騎將軍。登國九年(394年),西燕滅亡,張千秋投奔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對他很優厚,授予他建節將軍之職,賜封爵位為成紀侯。張千秋跟隨道武帝外出征伐,屢次立有顯著功績。登國末年,張千秋去世。承襲父爵 張濟廣泛涉獵書傳,思路清晰,...
北齊孝昭帝皇建年間(560年—561年),封賜爵位安定縣男,徐州行台左丞,代理徐州刺史的職務。徐州城中五級寺突然被盜走銅像一百個,有關部門查問搜檢,周邊夜間守衛查到可疑蹤跡的,一共逮捕了數十人,蘇瓊一下把這些人全部釋放回家。寺院的僧人抱怨控告不給他們抓賊,蘇瓊讓僧人回去,說:“你們暫且回寺,得到...
北朝 播報 編輯 苻崇 苻崇(?―394年),氐族,前秦高帝苻登之子,十六國時期前秦最後一位皇帝,在位僅四個月。 太元十二年(387年),苻崇擔任尚書左僕射,封爵東平王。太元十三年(388年),苻崇被立為皇太子。 太元十九年(394年),其父苻登東征後秦,苻崇奉命守衛胡空堡。同年四月,苻崇聽聞苻登戰敗後出逃。六月,苻登被殺...
越王是中國古代爵位名稱,著名人物有勾踐、許生。魏晉南北朝時期 許生 許生,東漢末年會稽人。漢靈帝熹平元年( 公元172年)11月,與子許昌(一作昭)、孫許韶一起於會稽郡句章縣(今浙江省寧波市慈谿慈城)造反。許生自稱“越王”,其子許昌在句章稱帝,自號“陽明皇帝”。苻生 357年,苻生遭到東海王苻堅囚...
中國爵位,又稱封爵、世爵,是中國古代皇族、貴族的封號,用以表示身份等級與權利的高低。世爵從夏商時期開始,到中華民國建立後結束。先秦 《通典.職官.封爵》記載,自堯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無子、男二等。商制,文獻所記有侯、甸、男、衛、邦伯,...
魏晉南北朝 魏晉之際,設定五等封爵,東漢以來的王、列侯二等封爵,變為王、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層次封爵。北朝取消列侯,王、五等封爵成為主要的封爵爵稱。①諸王封爵。西晉設國王、郡王(分大、次、小)、縣王,各有多少不等的食邑戶數。東晉南朝,僅禪代前期的異姓篡代者封國王。一般情況下,皇子才能封郡王(...
北朝 元魏、北齊時,異姓功臣可以封王,郡公次於郡王,縣公次於郡公。縣公有實封、虛封兩種。北魏 北魏初期的封爵皆為虛封,爵位可以世襲(追贈者不可世襲)。孝文帝時,改革封爵制度,縣公分為兩類:開國縣公,從第一品,為實封,封國置相一人,其職責相當於縣令。散縣公,從第一品,為虛封。北齊 北齊時,...
自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白起以大良造為上將軍,王齕以左庶長為裨將,此後左庶長、左更、大良造等掌軍事的官已成為爵位名稱,將軍、上將軍成為戰時指揮軍隊之官,而國尉則轉化為中央掌管軍事的長官。秦統一以後改稱太尉,為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與掌政務的丞相共同負責國家政務。西漢初沿襲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