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

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

北京風箏製作技藝一般指本詞條

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北京市東城區、海淀區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北京風箏製作技藝北京扎燕風箏也叫(沙燕風箏)是以燕子為造型,具有濃厚的人文內涵;曹氏風箏工藝是根據清代《南鷂北鳶考工志》所記載的風箏圖譜及歌訣,記載了43種扎糊技法傳承至今。逐漸形成了骨架扎制比例與角色形象,例如:肥燕擬男子,瘦燕擬女子,比翼燕擬夫妻,雛燕則擬幼兒。

2011年6月9日,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Ⅷ-8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北京市東城區、海淀區
  • 遺產編號:Ⅷ-88
  • 批准時間:2011年6月9日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依據史料記載,中國風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所謂的“風鳶”是現今風箏的雛形。南方稱為“鷂”,北方稱為“鳶”,並因其所用面料不同又叫做“木鳶”、“帛鳶”、“紙鳶”,這是“風箏”最初的名稱。
清代,放風箏成為了中國人民傳統的活動,每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節氣,都要進行放風箏比賽。在潘榮陛所撰寫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談到:“三月清明,傾城出外。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京製紙鳶,極盡工巧,有價值數金者。”現北京故宮裡還收藏著三隻溥儀玩過的風箏。
“曹氏風箏”來源於《南鷂北鳶考工志》,此書成於大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前後,系統地記載了風箏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繪畫要領。因傳此書為大文學家曹雪芹所作,所以人們將按此書中記載方法製作的風箏稱之為“曹氏風箏”。後因其風箏做工精美、內涵深邃,受到民間乃至宮廷的喜愛。
清代《南鷂北鳶考工志》等風箏著作為北京扎燕風箏提供了豐富的意象美學,融入了文學特徵,深化了其內涵。費保齡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於20世紀60年代研究、整理《南鷂北鳶考工志》,全面掌握了扎燕風箏製作技藝。

工藝特徵

北京扎燕風箏製作技藝每種都繪有骨架圖、彩繪圖,並配有扎糊訣和畫訣,圖文並茂,是具北京特色的風箏流派。其扎制的燕子作品圖案化、擬人化,形神兼備,組成了充滿個性與情感的扎燕風箏系列作品。
曹氏風箏製作技藝具有選料精良、工藝細膩、色彩艷麗、造型優美等特點。作品樣式新穎,種類繁多,表現內容有:歷史典故、風物傳說、民俗風情、仿真寫實等題材,具有鮮明的古都文化特 色。

工藝流程

北京風箏製作技藝經過扎、糊、繪等工序製作而成的。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北京風箏製作技藝,以風箏作為載體反映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並運用意象美學、擬人化和圖案化的表現形式,體現出較高的傳統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北京風箏製作技藝面臨著來自外部環境以及傳承人自身的雙重困境,而這些問題同樣是許多手工藝類非遺在傳承中面臨的難題,值得研究;製作技藝正日漸失去其原來根植的社會與文化土壤,日漸失去它節慶民俗方面的功用。
傳承譜系
曹氏風箏
第六代傳人金福忠(1889年—1978年)原名金毓棠,正黃旗人。
第七代傳人孔祥澤,1920年出生。
第八代傳人孔令民,1946年出生。
第九代傳人孔炳彰,1981年出生。
北京扎燕風箏
費保齡為主要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文化服務中心、北京市海淀區上莊地區民間工藝文化發展中心獲得“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北京市海淀區上莊地區民間工藝文化發展中心評估合格。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市民活動中心。

社會影響

出版書籍
2004年孔祥澤、孔令民、孔炳彰祖孫三代聯合出版了《曹雪芹風箏藝術》一書。
藝術品
費保齡製作的97件扎燕風箏系列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特種郵票
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風箏特種郵票,是費保齡繪製的北京扎燕風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