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

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是北京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團市委三部門聯合出台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
  • 屬性:方案
發展歷程,主要內容,

發展歷程

2022年1月19日,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將於6月1日實施。

主要內容

根據方案,滿18周歲、熱心公益事業、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居民,或本市未滿18周歲的在校學生在其監護人的帶領下參與養老志願服務的,均可在“時間銀行”建立個人賬戶。
志願者每服務1個小時,可獲得1個“時間幣”並存入個人賬戶。“時間幣”在全市範圍內通存通兌。志願者既可以在60歲以後兌換相同時長的服務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贈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直系親屬,讓親人享受服務。
據介紹,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服務內容,包括:情感慰藉、協助服務、出行陪伴、文體活動、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訓講座、指導防範金融和網路風險等8大類服務。各區還可根據本區老年人實際狀況和志願者專業特色、分布情況等,推出滿足個性化服務需求、接地氣的服務項目。
為保證服務真實有效,志願者要通過信息管理平台進行簽到、簽出,記錄服務時長。服務結束後,老年人可通過登錄信息管理平台或聯繫街鄉鎮確認的專業機構,對服務進行滿意度評價。
存1萬個“時間幣”可入住公辦養老機構
根據方案,當志願者積攢的“時間幣”達到1萬個,有了養老需求時,可按照城鄉特困人員待遇入住轄區內的公辦養老機構。1萬個“時間幣”,意味著1萬個小時的服務時長。
“這並不是唯一的激勵機制,政府部門還將探索建立梯次分明的激勵措施,如積分兌換獎勵、優秀志願服務項目評選、優秀志願服務組織評選、星級志願者等。”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介紹,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是本市在公益互助養老模式上的創新,目的是為了鼓勵和支持全社會為老年人提供志願服務,並推動服務在個人、家庭、社會間形成可持續的循環。
此外,“時間銀行”還鼓勵志願者為有需要的特殊老年群體捐贈“時間幣”,實現“二次公益”。
特殊老年人群可獲贈“時間幣”
“時間銀行”信息管理平台微信小程式或APP將於近期上線,方便社會公眾完成登錄、認證、發布信息、記錄時長等各項操作。“時間銀行”將與“志願北京”平台實現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
其中,老年人完成身份認證後,只要賬戶里有“時間幣”,就可以發布養老服務需求。經過註冊認證的志願者可根據預約信息,就近、就便開展養老志願服務,獲取“時間幣”。
“這些操作都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完成。如果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等設備,可以聯繫街鄉鎮確認的專業機構,通過線下方式操作。”李紅兵介紹。
針對經濟困難、重度失能、失智、計畫生育特殊家庭、重度殘疾老年人、高齡老年人,以及其他急需社會給予幫助的困難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群,各區民政部門可結合各區實際情況,優先為上述特殊老年群體免費贈予一定數量的“時間幣”,用於兌換志願者提供的各類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