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是國務院辦公廳於2019年4月16日發布的意見,提出28條具體舉措,直指為養老服務打通“堵點”消除“痛點”,讓老年人及其子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 發布機關:國務院辦公廳
  • 發布日期:2019年3月29日
  • 實施日期:2019年3月29日
意見全文,內容解讀,解讀一,解讀二,

意見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國辦發〔20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出台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等政策措施,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總的看,養老服務市場活力尚未充分激發,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給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人民民眾養老服務需求尚未有效滿足。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部署,為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破除發展障礙,健全市場機制,持續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強化信用為核心、質量為保障、放權與監管並重的服務管理體系,大力推動養老服務供給結構不斷最佳化、社會有效投資明顯擴大、養老服務質量持續改善、養老服務消費潛力充分釋放,確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建立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制定“履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的責任清單,制定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的相關政策檔案,建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健全“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查處懲戒力度,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市場監管部門要將企業登記基本信息共享至省級共享平台或省級部門間數據接口;民政部門要及時下載養老機構相關信息,加強指導和事中事後監管。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19年6月底前,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養老服務機構(含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以及經營範圍和組織章程中包含養老服務內容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及人員實施聯合懲戒。養老服務機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結果等信息按經營性質分別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記於其名下並依法公示。(民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二)繼續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及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兜底保障作用,在滿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重點為經濟困難失能(含失智,下同)老年人、計畫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托養服務。堅持公辦養老機構公益屬性,確定保障範圍,其餘床位允許向社會開放,研究制定收費指導標準,收益用於支持兜底保障對象的養老服務。探索具備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改制為國有養老服務企業。制定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細化評審標準和遴選規則,加強契約執行情況監管。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運營方應定期向委託部門報告機構資產情況、運營情況,及時報告突發重大情況。(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央編辦、國資委、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三)解決養老機構消防審驗問題。依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做好養老機構消防審批服務,提高審批效能。對依法申報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消防備案的養老機構,主動提供消防技術諮詢服務,依法儘快辦理。各地要結合實際推行養老服務行業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注重分類引導,明確養老機構建築耐火等級、樓層設定和平面布置、防火分隔措施、安全疏散和避難設計、建築消防設施、消防管理機構和人員、微型消防站建設等配置要求,推動養老機構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開展隱患自查自改,提升自我管理水平。農村敬老院及利用學校、廠房、商業場所等舉辦的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養老機構,因未辦理不動產登記、土地規劃等手續問題未能通過消防審驗的,2019年12月底前,由省級民政部門提請省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集中研究處置。具備消防安全技術條件的,由相關主管部門出具意見,享受相應扶持政策。(應急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四)減輕養老服務稅費負擔。聚焦減稅降費,養老服務機構符合現行政策規定條件的,可享受小微企業等財稅優惠政策。研究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企業所得稅支持政策。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扶持政策。落實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落實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不得以土地、房屋性質等為理由拒絕執行相關價格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五)提升政府投入精準化水平。民政部本級和地方各級政府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要加大傾斜力度,到2022年要將不低於55%的資金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接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的養老機構,不區分經營性質按上述老年人數量同等享受運營補貼,入住的上述老年人按規定享受養老服務補貼。將養老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全面梳理現行由財政支出安排的各類養老服務項目,以省為單位制定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標準,重點購買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機構運營、社會工作和人員培養等服務。(財政部、民政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六)支持養老機構規模化、連鎖化發展。支持在養老服務領域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商標品牌,對養老服務商標品牌依法加強保護。對已經在其他地方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不得要求其在本地開展經營活動時必須設立子公司。開展城企協同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行動計畫。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區域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市場監管總局、知識產權局、民政部、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七)做好養老服務領域信息公開和政策指引。建立養老服務監測分析與發展評價機制,完善養老服務統計分類標準,加強統計監測工作。2019年6月底前,各省級人民政府公布本行政區域現行養老服務扶持政策措施清單、養老服務供需信息或投資指南。制定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信息公開規範,公開養老服務項目清單、服務指南、服務標準等信息。集中清理廢除在養老服務機構公建民營、養老設施招投標、政府購買養老服務中涉及地方保護、排斥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參與競爭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統計局、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二、拓寬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
(八)推動解決養老服務機構融資問題。暢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抓好支小再貸款等政策落實。對符合授信條件但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民辦養老機構,要繼續予以資金支持。切實解決養老服務機構融資過程中有關金融機構違規收取手續費、評估費、承諾費、資金管理費等問題,減少融資附加費用,降低融資成本。鼓勵商業銀行探索向產權明晰的民辦養老機構發放資產(設施)抵押貸款和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探索允許營利性養老機構以有償取得的土地、設施等資產進行抵押融資。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化、規範化程度高的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支持商業保險機構舉辦養老服務機構或參與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和運營,適度拓寬保險資金投資建設養老項目資金來源。更好發揮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作用,對從事養老服務行業並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給予貸款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自然資源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擴大養老服務產業相關企業債券發行規模。根據企業資金回流情況科學設計發行方案,支持合理靈活設定債券期限、選擇權及還本付息方式,用於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服務設施設備,以及開發康復輔助器具產品用品項目。鼓勵企業發行可續期債券,用於養老機構等投資回收期較長的項目建設。對於項目建成後有穩定現金流的養老服務項目,允許以項目未來收益權為債券發行提供質押擔保。允許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擔保方式為債券提供增信。探索發行項目收益票據、項目收益債券支持養老服務產業項目的建設和經營。(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全面落實外資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國民待遇。境外資本在內地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參與發展養老服務,同等享受境內資本待遇。境外資本在內地設立的養老機構接收政府兜底保障對象的,同等享受運營補貼等優惠政策。將養老康復產品服務納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招展範圍,探索設立養老、康復展區。(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擴大養老服務就業創業
(十一)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2019年9月底前,制定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標準。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管理人員的崗前培訓及定期培訓,使其掌握養老服務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按規定落實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費補貼、職業技能鑑定補貼等政策。鼓勵各類院校特別是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設定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或開設相關課程,在普通高校開設健康服務與管理、中醫養生學、中醫康復學等相關專業。推進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建設。按規定落實學生資助政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十二)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業吸納就業。結合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在基層特別是街道(鄉鎮)、社區(村)開發一批為老服務崗位,優先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對養老服務機構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簽訂勞動契約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加強從事養老服務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引導其在養老服務機構就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的養老服務機構按規定享受創業就業稅收優惠、職業培訓補貼等支持政策。對符合小微企業標準的養老服務機構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契約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落實就業見習補貼政策,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單位,適當提高就業見習補貼標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民政部、扶貧辦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十三)建立養老服務褒揚機制。研究設立全國養老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組織開展國家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對獲獎選手按規定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並晉升相應職業技能等級。開展養老護理員關愛活動,加強對養老護理員先進事跡與奉獻精神的社會宣傳,讓養老護理員的勞動創造和社會價值在全社會得到尊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衛生健康委、廣電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擴大養老服務消費
(十四)建立健全長期照護服務體系。研究建立長期照護服務項目、標準、質量評價等行業規範,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銜接的專業化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完善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統一開展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考慮失能、失智、殘疾等狀況,評估結果作為領取老年人補貼、接受基本養老服務的依據。全面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加強與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銜接。加快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推動形成符合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鼓勵發展商業性長期護理保險產品,為參保人提供個性化長期照護服務。(民政部、財政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醫保局、銀保監會、中國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發展養老普惠金融。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在地級以上城市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業務,在房地產交易、抵押登記、公證等機構設立綠色通道,簡化辦事程式,提升服務效率。支持老年人投保意外傷害保險,鼓勵保險公司合理設計產品,科學厘定費率。鼓勵商業養老保險機構發展滿足長期養老需求的養老保障管理業務。支持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開發養老型理財產品、信託產品等養老金融產品,依法適當放寬對符合信貸條件的老年人申請貸款的年齡限制,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滿意度。擴大養老目標基金管理規模,穩妥推進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註冊,可以設定優惠的基金費率,通過差異化費率安排,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養老目標基金。養老目標基金應當採用成熟穩健的資產配置策略,控制基金下行風險,追求基金資產長期穩健增值。(銀保監會、證監會、人民銀行、住房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促進老年人消費增長。開展全國老年人產品用品創新設計大賽,制定老年人產品用品目錄,建設產學研用協同的成果轉化推廣平台。出台老年人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租賃、回收和融資租賃辦法,推進在養老機構、城鄉社區設立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租賃)站點。開展系統的營養均衡配餐研究,開發適合老年人群營養健康需求的飲食產品,逐步改善老年人群飲食結構。(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加強老年人消費權益保護和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整治工作。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組織開展對老年人產品和服務消費領域侵權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向老年人欺詐銷售各類產品和服務的違法行為。廣泛開展老年人識騙防騙宣傳教育活動,提升老年人抵禦欺詐銷售的意識和能力。鼓勵民眾提供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線索,對涉嫌非法集資行為及時調查核實、發布風險提示並依法穩妥處置。對養老機構為彌補設施建設資金不足,通過銷售預付費性質“會員卡”等形式進行行銷的,按照包容審慎監管原則,明確限制性條件,採取商業銀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確保資金管理使用安全。(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民政部、衛生健康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廣電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五、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十八)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促進現有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發揮互補優勢,簡化醫養結合機構設立流程,實行“一個視窗”辦理。對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開展區域衛生規劃時要為養老機構舉辦或內設醫療機構留出空間。醫療保障部門要根據養老機構舉辦和內設醫療機構特點,將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納入醫保協定管理範圍,完善協定管理規定,依法嚴格監管。具備法人資格的醫療機構可通過變更登記事項或經營範圍開展養老服務。促進農村、社區的醫養結合,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與老年人家庭建立簽約服務關係,建立村醫參與健康養老服務激勵機制。有條件的地區可支持家庭醫生出診為老年人服務。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並在職稱評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衛生健康委、民政部、中央編辦、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支持養老機構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務。將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培訓納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目錄,組織養老機構、社會組織、社工機構、紅十字會等開展養老照護、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大力發展政府扶得起、村里辦得起、農民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的農村幸福院等互助養老設施。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訪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打造“三社聯動”機制,以社區為平台、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支撐,大力支持志願養老服務,積極探索互助養老服務。大力培養養老志願者隊伍,加快建立志願服務記錄製度,積極探索“學生社區志願服務計學分”、“時間銀行”等做法,保護志願者合法權益。(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衛生健康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繼續大力推動質量隱患整治工作,對照問題清單逐一掛號銷賬,確保養老院全部整治過關。加快明確養老機構安全等標準和規範,制定確保養老機構基本服務質量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推行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等級評定與認證制度。健全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擴大養老服務綜合責任保險覆蓋範圍,鼓勵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投保僱主責任險和養老責任險。(民政部、衛生健康委、應急部、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實施“網際網路+養老”行動。持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拓展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套用,制定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開展智慧健康養老套用試點示範。促進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慧型硬體等產品在養老服務領域深度套用。在全國建設一批“智慧養老院”,推廣物聯網和遠程智慧型安防監控技術,實現24小時安全自動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改善服務體驗。運用網際網路和生物識別技術,探索建立老年人補貼遠程申報審核機制。加快建設國家養老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推進與戶籍、醫療、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信息資源對接。加強老年人身份、生物識別等信息安全保護。(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完善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定期巡訪獨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工作機制,積極防範和及時發現意外風險。推廣“養老服務顧問”模式,發揮供需對接、服務引導等作用。探索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支持有資質的社會組織接受計畫生育特殊家庭、孤寡、殘疾等特殊老年人委託,依法代為辦理入住養老機構、就醫等事務。積極組織老年人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重視珍惜老年人的知識、技能、經驗和優良品德,發揮老年人的專長和作用,鼓勵其在自願和量力的情況下,從事傳播文化和科技知識、參與科技開發和套用、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等社會活動。(民政部、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二十三)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優先發展社區老年教育,建立健全“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三級社區老年教育辦學網路,方便老年人就近學習。建立全國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鼓勵各類教育機構通過多種形式舉辦或參與老年教育,推進老年教育資源、課程、師資共享,探索養教結合新模式,為社區、老年教育機構及養老服務機構等提供支持。積極探索部門、行業企業、高校所舉辦老年大學服務社會的途徑和方法。(教育部、衛生健康委、中央組織部、民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促進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二十四)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將補齊農村養老基礎設施短板、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標準納入脫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從2019年起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公建民營等方式,支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改造升級照護型床位,開闢失能老年人照護單元,確保有意願入住的特困人員全部實現集中供養。逐步將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轉型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民政部、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二十五)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從2019年起,民政部本級和地方各級政府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採取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和幫助存量民辦養老機構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針對重大火災隱患進行整改。對因總建築面積較小或受條件限制難以設定自動消防系統的建築,加強物防、技防措施,在服務對象住宿、主要活動場所和康復醫療用房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和局部套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配備應急照明設備和滅火器。(財政部、民政部、應急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六)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2020年底前,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所有納入特困供養、建檔立卡範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按照《無障礙設計規範》實施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積極引導城鄉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根據老年人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需要,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因地制宜實施。(民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衛生健康委、扶貧辦、中國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二十七)落實養老服務設施分區分級規劃建設要求。2019年在全國部署開展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情況監督檢查,重點清查整改規劃未編制、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未落實、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未達標、已建成養老服務設施未移交或未有效利用等問題。完善“四同步”工作規則,明確民政部門在“四同步”中的職責,對已交付產權人的養老服務設施由民政部門履行監管職責,確保養老服務用途。對存在配套養老服務設施緩建、縮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問題的,在整改到位之前建設單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範,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社區配套用房建設範圍。對於空置的公租房,可探索允許免費提供給社會力量,供其在社區為老年人開展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老年教育等服務。市、縣級政府要制定整合閒置設施改造為養老服務設施的政策措施;整合改造中需要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要依法加快辦理登記手續。推進國有企業所屬培訓中心和療養機構改革,對具備條件的加快資源整合、集中運營,用於提供養老服務。凡利用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以下的獨棟建築或者建築物內的部分樓層改造為養老服務設施的,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前提下,可不再要求出具近期動遷計畫說明、臨時改變建築使用功能說明、環評審批檔案或備案回執。對養老服務設施總量不足或規劃滯後的,應在城市、鎮總體規劃編制或修改時予以完善,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應當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住房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民政部、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二十八)完善養老服務設施供地政策。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可憑登記機關發給的社會服務機構登記證書和其他法定材料申請劃撥供地,自然資源、民政部門要積極協調落實劃撥用地政策。鼓勵各地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養老服務設施。存量商業服務用地等其他用地用於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允許按照適老化設計要求調整戶均面積、租賃期限、車位配比及消防審驗等土地和規劃要求。(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民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國務院建立由民政部牽頭的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工作責任落實,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養老服務工作機制,加強中央和地方工作銜接。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過問,分管負責同志要抓好落實。將養老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範圍,對落實養老服務政策積極主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的,在安排財政補助及有關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遴選相關試點項目方面給予傾斜支持,進行激勵表彰。各地要充實、加強基層養老工作力量,強化區域養老服務資源統籌管理。
國務院辦公廳
2019年3月29日
(本文有刪減)

內容解讀

解讀一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下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等介紹了國務院發展養老服務相關政策。
高曉兵介紹,《意見》提出了六個方面共28條具體政策措施,主要是為了儘快破除發展障礙,健全市場機制,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最佳化養老服務供給,擴大養老服務投資,持續釋放養老的消費潛力。
高曉兵介紹,首先針對老年人反映的“住不起”“住不上”“住不好”等突出問題,從增強老年人獲得感角度,《意見》有五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進一步放寬行業準入。明確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簡化醫養結合機構設立流程,實行“一個視窗”辦理。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衛生所(室)等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要求各地制定整合改造閒置資源發展養老服務工作辦法,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
二是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和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民政部本級和地方各級政府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到2022年要將不低於55%的資金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將養老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擴大養老專項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化、規範化程度高的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支持商業保險機構舉辦或投入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和運營。
三是落實土地稅費政策。將養老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年度用地計畫,有序適度擴大用地供給。2019年要在全國部署開展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情況監督檢查。聚焦減稅降費,落實養老服務機構按規定享受的各項稅費優惠,對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優惠等扶持政策。
四是促進融合創新發展。推行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支持養老機構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並開展上門服務。持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加強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慧型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品在養老服務領域深度套用。制定老年人產品用品目錄,出台老年人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租賃、回收和融資租賃辦法,開發適合老年人群營養健康需求的食品產品。
五是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2019年6月底前,由各省級人民政府公布本區域現行養老服務扶持政策措施清單、養老服務供需信息或投資指南。建立完善養老領域產業統計監測制度,加強產業融合發展統計、核算和分析。
同時,《意見》針對養老服務行業統籌不夠、質量不高、監管薄弱等問題,從完善體制機制,提高質量等角度提出了三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機制。《意見》明確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養老服務工作機制,國務院建立民政部牽頭的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將養老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範圍。
二是建立綜合監管。制定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政策檔案,建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健全養老服務“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會員制養老服務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採取商業銀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確保資金管理使用安全;健全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但因未辦理不動產登記、土地規劃等手續問題未能通過消防審驗的養老機構,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集中研究處置。
三是完善標準體系。研究制定確保養老機構基本服務質量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推行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等級評定與認證制度;落實養老服務設施分區分級規劃建設標準要求。
民政部下一步將採取哪些措施進行進一步的推動落實?高曉兵表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需要我們花大力氣來推動。
首先,要抓分工任務的落實。民政部將按照職責任務的分工,落實包括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加快推進新時代養老服務工作。近期,將聯合相關部門,組織召開全國大城市養老服務工作會議暨全國養老服務推進會議。民政部還將根據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啟動部門規章《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的修改工作,研究制定完善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的政策措施。
第二,要抓橫向的部門聯動。《意見》明確國務院建立由民政部牽頭的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民政部將積極發揮召集部門的作用,牽頭制定年度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共同來推動任務的落實。我們將明確每個部門負責什麼,什麼時間能夠落實到位,並且不斷地推動。
第三,抓好地方的督促指導。《意見》明確要加快中央和地方工作的銜接,將養老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範圍。民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地方的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推動細化政策措施,也只有根據各個地方的情況,細化這次《意見》政策措施的落實,才能真正讓老年人有獲得感。

解讀二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28條具體舉措,直指為養老服務打通“堵點”消除“痛點”,讓老年人及其子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業內人士和相關專家表示,可以從五個要點進一步理解《意見》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要點一:5項措施解決養老服務“入住難”等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到2018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為2.49億人,占總人口的17.9%。
而到2018年底,我國養老服務機構與設施共16.38萬個,床位總數746.3萬張。養老機構“住不上”“住不起”“住不好”的問題十分突出。
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表示,《意見》特別針對這些問題,從提供基本服務、滿足多元需求、提升支付能力、支持社會參與、保護合法權益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政策舉措。
例如,《意見》明確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及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兜底保障作用,在滿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重點為經濟困難失能失智老年人、計畫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托養服務;明確從老年產品用品、康復輔具配置、營養均衡配餐、信息技術套用、家庭適老化改造等方面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提出推動形成符合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鼓勵發展商業性長期護理保險產品;提出組織開展對老年人產品和服務消費領域侵權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等。
要點二:為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集中“清障”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養老服務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比如在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方面仍存在政策落實難、準入審批難、融資貸款難等,需要從政策制度入手破解發展障礙。
對此,《意見》提出了5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進一步放寬行業準入。如簡化醫養結合機構設立流程,實行“一個視窗”辦理;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衛生所(室)等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等。
——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如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化、規範化程度高的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支持商業保險機構舉辦養老服務機構或參與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和運營等。
——完善養老服務設施供地政策。如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可憑登記機關發給的社會服務機構登記證書和其他法定材料申請劃撥供地;鼓勵各地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養老服務設施等。
——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如支持養老機構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務;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訪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等。
——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如建立養老服務監測分析與發展評價機制,加強統計監測工作;2019年6月底前,各省級人民政府公布本行政區域現行養老服務扶持政策措施清單、養老服務供需信息或投資指南等。
要點三:破解養老服務行業良莠不齊、監管薄弱難題
高曉兵介紹,針對養老服務行業統籌不夠、質量不高、監管薄弱等問題,《意見》從完善體制機制、提高質量等角度提出了3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機制,如將養老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範圍;二是建立綜合監管,如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採取商業銀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確保資金管理使用安全,健全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等;三是完善標準體系,制定確保養老機構基本服務質量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推行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等級評定與認證制度。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黃勝偉表示,民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養老服務機構及人員實施聯合懲戒,“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要點四:守住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的底線
措施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問題全社會關注。《意見》涉及消防安全的有3項,包括解決養老機構消防審驗問題、推行養老服務行業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和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羅永強表示,針對民辦養老機構大多消防安全條件較差的現狀,下一步將會同民政部等部門,按照分類施策、清單治理的辦法來實施,包括制定達標工程具體實施方案;聯合民政部門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全面摸排,建立底數台賬;分類匯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隱患問題,集中進行整治;推動地方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民辦養老機構重大隱患整改和消防設施器材配置;對受客觀條件限制,難以設定自動消防系統的民辦養老機構,協調各地政府和民政部門,推廣安裝點式報警、簡易噴淋等消防設施。
要點五:提升從業人員的培養和社會認同
一直以來,養老服務行業存在著人才供需悖論:一方面,從業人員緊缺,尤其是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緊缺,另一方面,從業人員反映待遇不高、社會認同度低、獲得感不強。
為解決這些問題,《意見》針對性地列出了3項舉措,包括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業吸納就業、建立養老服務褒揚機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表示,將採取系列措施破解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問題,包括把養老服務、養老護理相關的人才培養作為職業技能培訓的一個重點內容;引導和支持技工院校開設相關的養老護理服務專業,推動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把養老護理相關的專門人才培養列入急需緊缺人才培養目錄當中,落實相應的補貼政策;推動用人單位和有關培訓評價組織開展養老護理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加大養老服務方面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落實力度;促進提高養老護理專業人才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