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江蘇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呂德明在2022年第四期《民眾》雜誌發表署名文章《用心用情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深入分析我省“一老一小”面臨的現實形勢,從用心打造“蘇適養老”服務品牌和用情建設“蘇童成長”關愛體系兩個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民政部門的工作思路與具體舉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用心用情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
- 發表日期:2022年3月
具體內容
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既是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舉措。江蘇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下大力氣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民眾所需,把解決“一老一小”問題作為戰略抓手;2022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這些都為民政部門做好為老為小服務指明了方向。全省各級民政部門應認真履職盡責、創新擔當,著力提供精準優質的差異化、個性化服務,努力讓孩子們享受健康快樂的童年,讓老年人享有幸福美滿的晚年。
深刻認識“一老一小”面臨的現實形勢
“一老一小”牽動著億萬家庭,對現代化美好生活具有深刻影響。這要求我們從整體的視角,從全齡人口和全生命周期的視域,深刻認識“一老一小”面臨的嚴峻形勢和挑戰。
人口結構深刻變化。截至2021年底,我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1883.68萬,占22.15%;18歲以下未成年人1560萬,占18.34%;二者合計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0.49%。伴隨“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開始步入老年,全省老年人將持續增長,預計未來五年年均淨增長95萬人,到2026年全省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占比將超過30%,進入國際公認的深度老齡化社會。同時,我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持續走低,2020年人口出生率僅有6.66‰,自然增長率低至0.17‰,自然增長人口僅有1.44萬人。2016年到2021年,我省結婚登記數從71.6萬對持續下滑到46.7萬對,初婚平均年齡從25.7歲上升到27.3歲。“二孩”“三孩”配套政策尚不完善,育齡婦女數量減少、生育意願下降。
服務需求漸趨多元。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民眾的服務需求逐漸從保障生存型向品質生活型轉變,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不斷增長。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家庭核心化、小型化,農村家庭空巢化的趨勢更加明顯,“421”結構家庭成為主體,傳統的家庭養老、育幼功能逐漸弱化。同時,全省現有135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55.7萬困境兒童,迫切需要專業化、個性化、多元化的關愛照護服務。
服務供給仍顯不足。“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尚存在短板弱項,主要體現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不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兒童關愛保護內涵有待拓展、農村“一老一小”服務網路不夠健全等,需要進一步破除瓶頸、補強弱項,提升服務供給。
用心打造“蘇適養老”服務品牌
圍繞“原居享老、社區安老、機構頤老”協調發展的原則,打造供給高質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質的“蘇適養老”服務品牌,推動養老服務全面提質增效。
完善基本養老服務制度。聚焦老年人生存安全、生活需要、照護需求等,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及目錄清單,明確基本養老服務對象範圍、服務內容、支出標準和供給方式。全面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推動評估數據全省共享共用,“十四五”末實現80周歲以上老年人能力評估全覆蓋。加強特困供養人員等困難老年群體兜底保障。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空巢獨居和計畫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以及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年人入住公辦養老機構。
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能力。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不斷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力發展家庭養老照護床位,繼續推進家庭適老化改造,穩步擴大居家上門服務覆蓋面,探索開展家庭成員照護技術免費培訓等服務。建設街道(鄉鎮)、城鄉社區、住宅小區三級養老服務網路,加強城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等普惠型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加強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以解決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服務需求為重點,深化醫養結合,到“十四五”末全省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不低於70%,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0張以上。
強化養老服務要素支撐。發揮部省高層次養老人才培養協調機製作用,繼續辦好南京中醫藥大學養老服務與管理學院,引導更多高校開展合作,建立一批實訓基地,完善養老服務人員薪酬、評價、激勵等制度,著力打造高素質養老護理人才隊伍。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引入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和老年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經營,壯大“銀髮經濟”產業規模。推廣長期護理保險等金融產品,擴大保障範圍。加強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服務機構和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補齊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廣“養老服務顧問”、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開展“益智樂老”案例評選、養老機構營養餐烹飪比賽等活動,推動養老服務精細化管理。
用情建設“蘇童成長”關愛體系
圍繞“幼有優育、病有良醫、殘有康助”發展目標,推進以未成年人保護為基礎、困境保障為支撐、關愛幫扶為補充的“蘇童成長”兒童關愛體系建設,用心護航兒童健康成長。
增強困境兒童兜底保障。堅持生活兜底、監護兜底兩手抓,完善兒童福利保障制度。全面推廣“3+4+N”困境兒童常態化主動發現機制,及時發現、救助困境兒童,加強動態信息管理。進一步完善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落實重病重殘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政策,做好睏境兒童助醫、助學工作。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違法犯罪行為。承擔兜底監護職責,針對權益遭受侵害的兒童開展個案處置和關愛幫扶。
推動兒童福利適度普惠。加快兒童福利機構提質轉型,推進兒童福利機構“開門辦院”,為社會有需求家庭提供服務。建設一批集養、治、教、康和社會工作服務於一體的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加快非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轉型,加強能力建設,更好承擔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職責。開展適度普惠的兒童福利制度試點,逐步推進兒童福利服務對象由特定群體向全體兒童拓展,服務內容由托底保障向權益保障、關愛服務拓展。深化親職教育支持服務,積極開展社區親職教育支持行動。
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完善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省市縣鄉村”五級服務平台,協調推動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路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六大保護”落地落實。進一步加大對在民政部門登記的校外培訓機構的清理整治力度。積極順應“雙減”要求,以未保中心(站)為基礎,探索建立“蘇童成長”踐習中心,推動少年兒童課外時間進企業、進社區、進農場、進法庭,開展技能培養、角色體驗、公益活動、健康運動和思想教育等課後服務,助力兒童全面成長。培育幼兒托育、未成年人保護等“為小”專業社會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學業指導、心理健康、家庭關愛等專業服務,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一老一小”關係家庭和社會和諧穩定,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與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統籌推進為老為小服務,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整合政府、家庭、社會、市場等多方資源,抓好規劃銜接、資金投入、設施建設、服務購買等工作。進一步強化法規政策支撐,研究制定並加快出台相關服務保障政策。進一步強化適老適小硬體設施建設,拓展社會參與渠道,消除“數字鴻溝”,推進頤養住區和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營造尊老愛幼良好環境,穩穩托住“一老一小”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