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條件,教育技術,指導思想,體育特色,歷任校長,歷任書記,校史長廊,傑出校友,鄧稼先,楊振寧,梁思成,方俊,秦馨菱,高振衡,張 健,嚴東升,關肇直,林同炎,劉若莊,孫道臨,其他,
辦學條件
該校是西城區文明校園、北京市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教學設施齊全,教學設備逾百萬元。擁有900多平方米的游泳場,200米跑道的操場。國中12個教學班,高中18個教學班,在校生1300餘人,教職工133人。 在深化教育改革,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學校在不斷前進。校長提出"健全、完善、夯實、提高"的辦學思路。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實行層次管理,完善不同學齡段的德育目標,提高
課堂教學效益,加快教育技術現代化,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三十一中學生群體素質較高,在校生參加中、高考成績保持在北京市較高水平。教師隊伍中有一批骨幹教師,在區優秀教育科研論文評選中有一批教師獲獎。
教育技術
三十一中是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是北京市首批電化教育優類校。自行研製的電化教室控制平台獲得國家專利,研製、開發了一批教育現代化所需要的電教設備、教學軟體,並在課堂教學中廣泛套用。在推進教育現代化過程中,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
指導思想
"健康第一"是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1999年、2000年分別通過了健康促進學校銅牌和銀牌驗收,2002年3月通過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驗收。2000年被命名為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實踐基地,2001年被命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EPD項目實驗學校。2002年被命名為北京市心理教育實驗學校。
體育特色
三十一中是北京市體育項目(排球)傳統學校,西城區體育項目(游泳)傳統校。在游泳、京昆、鍵盤樂、書法、繪畫等方面也有出色表現。該校是北京市第一所推廣軟式排球的學校。學校排球代表隊曾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中學生排球比賽。其中,排球、游泳等一直保持市、區比賽前三名。
歷任校長
時間 校長
1911 ~1913 鄂方智
1913~1921 史多瑪
1921~1928 紀鐸輔
1928~1941 凌賢揚
1945~1950 凌賢揚
1950~1966 李瑞啟
1971~1975 范景瑞
1976~1980 劉鐵嶺
1984~1987 劉書澤
1991~1999 劉書澤
1999~2004 許承庸
歷任書記
時間 書記
1952~1958 陶棨
1958~1959 汪一靜
1960~1963 魯旭威
1963~1971 宋克
1971~1975 范景瑞
1976~1981 劉鐵嶺
1982~1984 孫煥然
1980~1984 孫煥然
1984~1987 姜明珠
1987~1998 劉書澤
1999~2000 劉書澤
2000~2006 龐笑榮
2006至今 劉翠梅
校史長廊
風雨滄桑 堅韌自強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位於舉世聞名的
人民大會堂西側約1000米的西城區西絨線胡同33號,其前身是由英國中華聖公會創辦於1874年的崇德學堂。學堂於1897年一度停辦。1903年在
虎坊橋中華聖公會內復校,1908年遷入絨線胡同籌建
崇德中學堂,並於1911年10月28日正式開學,是西城區乃至北京市建校最早的普通中學。當時除校長外僅有教員六七人,學生(包括國小)不過三四十人。首任校長為英國
傳教士鄂方智,其後由史多瑪繼任。1920年,校長由紐西蘭傳教士紀多甫擔任。1927年,學校在北平市教育局立案,由凌賢楊(
英國劍橋大學畢業)接任校長職務,結束了由外國人對學校的完全控制。
北京三十一中學有著光榮的愛國傳統。"五四"運動時,當時的崇德學生成立了自治會。學生們不顧當時代理校長鄂方智的極力阻撓,在市學聯的領導下參加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崇德中學反英氣氛特別高漲。為表示反英,大部分學生紛紛退學或轉學,使當時一個200來人的學校,在九月開學時剩下不到百人。
在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崇德部分學生在12月16日一早不顧校長凌賢楊的勸阻,走出校門參加遊行。在
中山公園舉行的一次演講會上,
楊振寧代表崇德中學參加了中學生演講競賽,演講的題目是《中學生的責任》。"一二·九"的震動下,高中學生力易周、
朱邁先、孫以亮(
孫道臨)、陶聲垂、
徐樹仁、劉忠淵等人,領導同學們開始了救亡運動。1936年的10月至12月,力易周、孫道臨、徐樹仁、朱邁先(
朱自清之子)、劉忠淵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崇德中學黨支部,第一任支部書記是力易周。1936年11月,
綏遠的中國軍隊抵抗日軍侵犯,崇德住校學生曾節約部分一伙食費加以支援。
日偽統治時期(1937-1945年),北京中等教育受到嚴重摧殘。1939年,崇德中學被迫停辦。1940年春,
燕京大學校長
司徒雷登與凌賢楊密談協商,在燕大掩護下將崇德的舊底搬到海淀
蔚秀園,成立燕大高中部。同年八月招收高一、高二兩個年級學生共150餘人,九月開學,由凌賢楊任高中部主任。1941年12月8日,日美太平洋戰爭爆發,燕京大學與高中部同時被日本關閉。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崇德校友和教師倡議贊助下,崇德中學於同年九月復校。仍由凌賢楊任校長。
1947年春,國民黨發動的內戰愈演愈烈。4月,地下黨學委在北平籌建一個愛國青年學生的政治組織--"民主青年聯盟"。不久,崇德中學建立了民聯組織,李友濱、鄭甲登、
莊守經等同志是第一批盟員。1947年11月初,正式建立崇德中學的中共地下黨支部,由李友濱任書記,
顧昂然任組織委員,鄭甲登任宣傳委員。地下黨支部建立後,帶領同學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組織不斷壯大,在迎接北平解放時,學校已先後有中共黨員17人,民聯盟員40多人。1948年底解放軍包圍北平,國民黨軍節節敗退,學校曾一度變成國民黨傷兵收容所,無法上課。凌賢楊在教會某人的慫恿下,解聘了全校教職員。這時學校地下黨支部組織起教工學生護校隊,日夜值班巡邏,迎來了北平解放,勝利地組織師生參加了解放軍入城式。
1949年1月31日,解放軍入城,崇德中學的師生們在前門五牌樓,萬分激動地歡呼北平解放。1949年2月學校如期開學。校董事會進行了改組,教職員中成立了人民教育工作者聯盟,使學校大權掌握在人民手中。1950年凌賢楊辭職,校董事會決議請李瑞啟擔任校長職務。
1952年10月,北京市的全部私立中學由政府接辦。崇德中學從此改名為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全部教職員繼續留用。李瑞啟是公辦學校的第一任校長。黨和政府派陶棨同志為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學校從此在黨和市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不斷發展。
崇德中學一般下層社會子弟的自費生很少。學生中大約一半來源於中小資產階級及其上層官僚子弟;約五分之一的學生是教會神職人員和教徒的子弟。神職人員的子弟可不經考試,優先入學,免交學雜費;教徒子弟要經過考試,家庭經濟寬裕的自費,困難的享受免費或學金待遇;還有百分之五六的學生從河北省農村教會國小選拔。從1913至1927年,每年暑假在分布於永清、
安國、
河間、
獻縣、
肅寧等地的教區設立崇德高小招生點,報名時由家長自報能交多少學費;被錄取的學生每年繳納學費由5元至20元不等,入學後免交其他學雜膳宿等費,享受教會學金待遇,寒暑假回家發給路費。他們的學習成績一般較好。自費生畢業後不受任何約束。免費和學
金生若想升學,只能報考教會同意的學校--燕京大學、協和醫學院、北京稅務專科學校、山東
齊魯大學醫科、武昌文華大學、
上海聖約翰大學或
南京金陵神學院。解放前全國各地的海關差不多都有崇德的畢業生。
學校英語教學比較突出。從國小五年級起,都是用直接教學法。教師多由英籍教員擔任。課本從英國直接定購或應本校英籍女教員芮德蘭編寫,高中也選用
林語堂等編寫由開明書店印製的課本。這種做法的好處是發音準確,符合學生的英語程度。許多畢業生反映,他們能順利從事和英語有關的工作,其基礎就是在本校打下的。
中文教學比較重視古典文學,最初儘量聘請一些老學究上課,如左沛(榜眼)、
吳雷川(翰林,後任燕京大學校長)、王鶴樵(拔貢)等。這也吸引了一些清末文人送其子弟投考該校,如
梁啓超之子
梁思永、
梁思成,
陳寶琛(
溥儀的老師)之子陳懋賡,
劉春霖(清末最後一個狀元)之子
劉海雲等。
數學課本國小和國中都由本校編譯,其突出特點是從國小五年級就開始設平面幾何課,國中一年級開始講代數。自編的幾何課本由幾何畫開始,從直觀引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興趣。代數課本用自譯印刷的英國數學家
高福來與西頓思合編的《普通代數學》,特點是從形象引入概念,有很多直觀性的插圖。從中學三年級開始用英語講課,使學生在學數學的同時加強了英語的訓練。
學校對國文、數學,特別是英文等重點課程的教學抓得比較緊。對學生學習、自修的管理和督促比較嚴格,促使學生養成好的讀書風氣。
崇德中學熱愛體育成風。學校特別注重足球、網球和牆球活動,有一個足球場,三個網球場和幾個牆球場。崇德足球隊曾在本市頗有聲譽。學校代表隊常和英國駐華使館英國兵足球隊進行比賽。此外,也常和
通州潞河中學、
北京匯文中學比賽,並得勝而歸。足球一直是崇德中學的傳統體育項目。也培養了不少比較出色的足球隊員。五十年代還多次舉行過足球義賽,為抗美援朝做出了微薄的貢獻。足球成為全校同學最熱愛的一項體育活動。
1961年北京三十一中學被市教育局定為西城區重點中學,學校從此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
文化大革命"後是全市第一個正式恢復上課的學校,學校教學秩序穩定,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成為當時全市乃至全國開放的唯一一所中學。
桃李爭艷 英才輩出
北京三十一中學建校以來培養了2萬餘名學生。其中不乏後來蜚聲中外的傑出科學家、著名的藝術家。1933年夏末初秋,崇德中學迎來了新一批學生,其中就有後來的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楊振寧,1922年農曆8月11日出生於安徽省合肥縣。1929年秋,
楊振寧的父親
楊武之應
清華大學之聘任數學系教授。全家到了北平。在崇德中學,楊振寧接受了正規的中學教育。他聰敏好學,興趣廣泛,不僅數、理、化課成績優異,國語和英語也念得不錯。1938年,楊振寧考入當時中國最大的教育中心--北大、清華、南開大學合併而成的
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的生活為楊振寧提供了學習和成長的機會。1945年夏,楊振寧前往美國求學。1957年,楊振寧和
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71年,楊振寧教授作為美籍華人科學家第一個回來訪問新中國,與
毛澤東主席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訪問期間,以及1994年、1998年他曾到母校北京三十一中學參觀。楊振寧為中美建交、為中國學者到美國深造以及在中國教育、科技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的思想、言行已遠遠超越了一個物理學家所做的一切,特別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摯熱的關懷之情和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使我們深為感動。在他第一次訪問中國時,列出他要見的人員名單,名單上第一個人是他的摯友,崇德中學的同學
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
懷寧縣白麟坂。他和楊振寧是同鄉,父親鄧以蜇是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與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鄧稼先和楊振寧從小就有著深厚的情誼。1936年,鄧稼先由
志成中學轉到崇德中學讀初二。讀中學的鄧稼先,學習成績提高很快,一半因為他已經長大,開始懂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生活在那種沉重的民族壓迫的環境裡,覺得要救我們的國家,必須有知識、有本領。這也許在當時是他腦海里一種比較朦朧的意識,但它畢竟存在。他已由一個不懂事的頑童,變成一個有抱負的青年人了。1941年秋,鄧稼先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1948年秋,鄧稼先受父親的好友楊武之教授之託,與楊振寧的弟弟
楊振平結伴到美國讀書。1950年8月20日,鄧稼先順利通過
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論文答辯。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的第九天,他毅然踏上回國的旅程。回國後,鄧稼先在中科院大約工作了八年。1958年8月,鄧稼先服從組織調動,主持
核子彈、氫彈的理論設計工作。鄧稼先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將自己的智慧、個人幸福以至生命,無償地獻給了我國的國防事業。他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孜孜不倦的奮鬥了28年。繼突破核子彈、
氫彈的原理後,為中國研製成功核子彈、氫彈,並進一步達到武器化;隨後又研製成功新型加強氫彈,對第二代新的核武器做出重大理論突破並試驗成功。他曾四次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我們中國的國威大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有他一份極為重要的、不可磨滅的功勳。他被譽為中國的"兩彈元勛"。1986年7月29日,受輻射嚴重傷害、飽受直腸癌折磨的鄧稼先終因全身大出血而與世長辭。他的遺言是:死而無憾。
崇德中學培養的學生中還有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我國大地測量和地球形狀學的創始人
方俊、世界結構工程大師
林同炎、有機化學家
高振衡、地球物理學家
秦馨菱、著名材料科學家
嚴東生、數學家
關肇直等七位中科院院士。連同楊振寧、鄧稼先,崇德中學共培養了九位中科院院士。
不管是崇德中學,還是現在的北京三十一中學,都為在這裡學習的學生奠定了良好的人生基礎。正如嚴東生院士1985年8月重返母校時所說:"北京三十一中學為中國培養了大批人才,教書育人是母校一貫的宗旨。我在這裡度過了整箇中學時代,感謝母校為我的人生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這是北京三十一中學的寶貴財富。為了更好地激勵在校學生,在48屆校友,
東北工業大學秦皇島分校汪振武教授的大力支持下,1995年10月,北京三十一中學榮譽室落成,室內展出了傑出校友代表九位中科院院士的事跡。從此,這裡成為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愛校教育、德育教育的基地。
北京三十一中學不僅培養了眾多的傑出人才,也有許多教師在各自的工作中創造了突出的業績。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後,學校成立了由毛浦森老師負責的地震小組。他們把觀測到的數據及時通報國家地震局和有關單位,為上級及時進行地震預報提供了重要證據。他連續三年用接受震前電磁(波)輻射監測地震的方法,多次接收到震前信息,並目測出大致方位。此成果他寫成論文,發表在1986年第一期《地震學報》上。在全國震前電磁波會議上,他的觀點被大會採納。他還引進計算機技術,設計"接受震前電磁輻射智慧型化紀錄儀"。1990年10月國家專利局通過了此項專利申請。毛浦森的名字被選入1992年5月出版的《中國現代發明家大辭典》。
治學嚴謹 校風優良
北京三十一中學,這所有這輝煌歷史的學校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煥發出勃勃生機。校園環境更加整潔優美,是北京市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整個校園占地1.7萬平方米,建有設備齊全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語音教室、電化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備課機房及音樂、美術等專用教室。圖書館藏書5萬冊,閱覽室可同時容納150名學生閱覽,130種報刊供師生選閱。200米跑道的操場和占地900平方米游泳池為師生鍛鍊身體提供了條件。
北京三十一中學治學嚴謹,校風正,是西城區文明校園。現有教職工143人,其中高級教師40人,西城區學科帶頭人8名。學校的歷屆領導都十分重視發揚崇德的優良傳統,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誠實、文明、團結"的校訓,提倡"勤奮、多思、堅韌"的學風。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德育為核心,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實行層次管理,完善不同學齡段的德育目標,加強心理教育,倡導、探索"啟發式"、"討論式"等更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加快教育技術現代化,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徑,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特長,特別是京劇、鋼琴、手風琴、電子琴、排球、游泳特長的培養。三十一中學是北京市體育項目--排球傳統學校,校排球代表隊曾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中學生排球比賽。是北京市"軟式排球"培訓基地。足球、游泳在西城區比賽中也均有出色表現。新建的形體教室更加豐富了學生的文體活動,特長生在三十一中學有更大的發展。2000年中國青少年研究會、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被命名為"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實踐基地"
學校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套用,1985年在《人體心臟》生物教學中運用複合式幻燈片、自製錄像片、教學電影短片等手段,取得了極好的效果。之後,三十一中在電教的硬體、軟體上有了較大的發展。自行研製成電化教室控制平台和一批教育現代化所需要的電教設備、教學軟體,並在課堂教學中廣泛套用。在推進教育現代化過程中,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1990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電教優類校,1997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承擔了市級科研課題"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套用"。
"健康第一"是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學校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密切社區關係,注意教師間、師生間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1997年,全校師生為一位患骨癌的同學捐款4萬餘元,使這位同學深受鼓舞,最終戰勝病魔,並於2000年高中畢業後到
瑞典讀書。1999年,學校通過了健康促進學校銅牌驗收。
從1997年開始,三十一中學主動承擔了"教育扶貧"任務。每年為雲南省
綠春縣培養10名品學兼優的少數民族高中生,首批10名學生已於2000年全部升入大學。
北京三十一中學是對外開放單位,多年來,接待了近百個國家(地區)的一萬二千餘人,其中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斯諾及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夫婦等。荷蘭著名電影導演
伊文思和法國電影工作者瑪斯林1972年、1974年兩次來校訪問,並以三十一中教師教育學生的內容為題材拍攝了電影《球的故事》,該片在1974年4月
巴黎電影節200餘部電影中一舉奪魁。
1992年,三十一中與
日本福岡縣立玄界高等學校結成姊妹學校。通過兩校的交流,增強了師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培養了學生參加國際交往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北京三十一中學,歷盡百餘年的風雨滄桑,建校初期的小樓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那些久遠的故事和曾經的輝煌,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北京三十一中學正在不斷前進!
傑出校友
鄧稼先
1924年6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白麟坂。他和
楊振寧是同鄉,父親鄧以蜇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與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鄧稼先和楊振寧從小就有著深厚的情誼。1936年,鄧稼先由志成中學轉到崇德中學讀初二。讀中學的鄧稼先,學習成績提高很快,一半因為他已經長大,開始懂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生活在那種沉重的民族壓迫的環境裡,覺得要救我們的國家,必須有知識、有本領。這也許在當時是他腦海里一種比較朦朧的意識,但它畢竟存在。他已由一個不懂事的頑童,變成一個有抱負的青年人了。1941年秋,鄧稼先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1948年秋,鄧稼先受父親的好友楊武之教授之託,與楊振寧的弟弟楊振平結伴到美國讀書。1950年8月20日,鄧稼先順利通過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論文答辯。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的第九天,他毅然踏上回國的旅程。回國後,鄧稼先在中科院大約工作了八年。1958年8月,鄧稼先服從組織調動,主持核子彈、氫彈的理論設計工作。鄧稼先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將自己的智慧、個人幸福以至生命,無償地獻給了我國的國防事業。他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孜孜不倦的奮鬥了28年。繼突破核子彈、氫彈的原理後,為中國研製成功核子彈、氫彈,並進一步達到武器化;隨後又研製成功新型加強氫彈,對第二代新的核武器做出重大理論突破並試驗成功。他曾四次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我們中國的國威大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有他一份極為重要的、不可磨滅的功勳。他被譽為中國兩彈元勛"。1986年7月29日,受輻射嚴重傷害、飽受直腸癌折磨的鄧稼先終因全身大出血而與世長辭。他的遺言是:死而無憾。
楊振寧
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 1933-1937年在北京崇德中學上學,1938-1942年就學於西南聯大,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大,進入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學習兩年。1944年夏,楊振寧考取了留美公費生,1946年初,楊振寧到
芝加哥大學成為註冊研究生,他在芝加哥大學活躍的學術氣氛中,接觸到最有發展前途的一些研究方向。
1971年夏天楊振寧訪問了新中國,是知名華人學者訪問新中國之第一人,為中美文化交流,為中美人民之間相互了解,起了極大作用,深得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讚譽。
1979年1月30日,楊振寧在全美華人協會、全美各界華人和美中友協會合辦的歡迎
鄧小平副總理的宴會上講話:我代表全美華人協會和全美各界華人熱烈歡迎你們光臨這個宴會!
為了寫今天這個短短的講詞,我花了很多時間,稿紙一張一張地都被送到字紙簍裡面去。這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一個類似的經驗。那時候我在北京崇德中學國中念書。為了參加中山公園裡面的國中生演講競賽,記得我非常緊張。好幾個晚上不能睡覺。我的講題是《中學生的責任》--那是一二o九、一二o一六的時代。
楊振寧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興奮繼續說,中美建交和鄧副總理的訪問是近代史上的分水嶺性的發展。國際關係從今開始了新紀元。中美兩國的學術、文化和商業旅遊等一切交流都將大大擴展。我們全美華人家庭團聚的機會也將大大增加。
1978年夏天楊振寧再次訪問新中國,正值全國熱烈向四個現代化目標大步邁進。7月21日赴拉薩途中飛越那木桌爾瓦山。山高七千七百五十餘米,在西藏
墨脫縣境,
雅魯藏布江大轉彎之焦點,高過歐非美澳各洲之任何一山脈,奇景難忘,有感賦詩一首:
玲瓏晶瑩態萬千,
雪鑄竣嶺冰刻川;
皚皚逼目無邊際,
深邃凝靜億萬年,
塵寰動盪二百代,
雲水風雷變幻急;
若問那山未來事,
物競天存爭朝夕。
1977年出任全美華人協會首任會長,為促進中美建交(1979)做了許多工作。1981年他在
石溪分校設立了CEEG獎金,自美國和香港捐資支持中國各大學,各研究所人員到石溪做訪問學者,迄今已有80餘人得到此項支持,其中絕大部分已回國到原單位服務。
1983年楊振寧在香港創立
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自任基金會主席。
自1986年起,楊振寧接受
陳省身教授邀請,在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內組織了理論物理研究室,數年來該室在國際數學物理學界頗有聲譽。
梁思成
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1901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是我國近代史上名人
梁啓超先生的長子。1912年
梁思成隨父母從日本回國。1913-1915年在建校初期的崇德學校國小部讀書,其弟梁思永也在崇德讀書。
梁思成192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27年畢業於美國彭省大學,獲碩士學位。1928年回國在
東北大學創辦建築系。1931年在北京加入了專門研究
中國古代建築的學術機構--中國營造學社。1946年創辦清華大學建築系並任系主任直至1972年去世。
1947年獲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解放後,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梁思成一生從事教育和
中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工作。從30年代開始,來自主持並參加調查過2000多處古代建築的實例。積累了大量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資料,對中國古代建築、古代藝術進行過系統和深入的研究。
四十年代中期,梁思成和我們的民族共度苦難的歲月,貧疾交加,挫折一個接著一個,當時美國的一些大學和博物館邀請他去美國講學訪問,一些美國朋友也好心力勸他們到美國去工作並治病,他當即表示:"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不能離開她;假使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美國著名學者
費正清回憶說:"二次大戰中,我們又在中國的西部重逢,他們都已成了半殘的病人,卻仍在不顧一切地,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致力於學術研究。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們是不怕困難,獻身科學的崇高典範。……不論是疾病還是艱難的生活都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對自己的開創性研究工作的熱情。就是在這一時期,梁思成寫成了《
中國建築史圖錄》。他以英文寫這本書,就是為了向世界介紹中國建築的寶藏及其結構原理。這因為他們既通曉中國古典文化,又懂得作為藝術和科學的外國建築。在憂患的戰時生活中能獲得如此成就還說明,他們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水平,而且還有崇高的品德修養,而正是後者使他們能夠始終不渝地堅持自我犧牲,堅定地為中國民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就在這個時期梁思成勝利地征服了《
營造法式》這本天書,用現代工程製圖法將其中主要篇章的圖解繪製出來。
就在這個時期梁思成完成了我國第一部《中國建築史》。實現了"《中國建築史》要由中國人來寫"的夙願。
1943年完成了《中國建築史》的編寫。
在他編寫《中國建築史》時,常常想起最初研究中國建築時所讀的一些國外學者寫的關於中國建築的資料,感到其中謬誤太多。作為中國人,他有責任把祖國的建築介紹到國外去。但是中國建築有不少晦澀難懂的專門名詞,對外國讀者來說既困難又枯燥無味,於是他決定以圖版和照片為主,加以簡單文字說明編寫一本英文版的中國建築史,所有圖注都採用英漢對照的形式。名為《中國建築史圖錄》。該書於1945年完稿。 1946年梁思成將書稿帶到美國準備出版,後因種種原因直到1984年才在
費慰梅(費正清夫人)的努力下,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出版社出版,此時,梁思成去世已12年了。
這一著作問世後,在美國得到極高的評價。美國著名的中國文化史教授、美國的東方美術專家學者都表示了高度的讚賞。認為它"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做出了最寶貴的貢獻"。"不僅是對中國的敘述,而且可能成為有重要影響的歷義性文獻"。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也因出版此書而獲得1984年全美優秀出版社的榮譽。
著名建築家
陳植先生說:"這一名著是中國建築學家第一次以英文撰寫的,具有權威性的中國建築簡史……。使中國建築在國際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輝。"
1947年梁思成被外交部推薦任聯合國大廈設計顧問,同年4月
普林斯頓大學成立一百五十周年
大慶,梁思威在"遠東文化與社會"研討會上,應邀出席做了《唐宋雕塑》與《建築發現》兩個學術報告,是所有與會學者專家中唯一做兩個學術報告的人。普林斯頓大學因他在中國建築研究上的貢獻,授予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梁思成回國後,決心要辦一個達到國際最高水平的建築系,他說?quot;建築師的知識領域要很廣,要有哲學家的頭腦、社會學家的眼光、工程師的精確與實踐、心理學家的敏感、文學家的洞察力……最本質的他應該是一個有文化修養的綜合藝術家。"
梁思成的學生時代除了學習優秀外,興趣十分廣泛,愛好體育運動,並擅長音樂和美術。當年在學校時是個有名的足球健將,在全校運動會上得過跳高第一名、單雙槓和跳繩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梁思成回憶說:"我很感激母校對我的培養,和嚴格的體育訓練。想當年如果沒有一個好身體,怎么搞野外調查,在學校中單雙槓和爬繩的訓練,使我後來在測繪古建築時爬樑上柱攀登自如。"
梁思成解放後積極參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工作,主持並參加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他所領導的清華大學建築系,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建築人材。
梁思成少年時曾就讀於我校,今天重溫梁思成老校友的輝煌一生,使我們倍感親切、倍受鼓舞。
方俊
著名的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生於1904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老校長劉書澤帶領同學去看望方俊時,方老興奮地說:我是1919年冬季考入崇德的,上學後的第一年就留了一級,第二年就考了個第二名,兩年後跳了兩班。1923年就考入了唐山交通大學預科,在崇德我一共讀了三年,當時崇德的學風非常好。我得益於崇德,學校的英語非常突出,我學了兩年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我學也非常好,學校的足球挺有名,還有個難得的游泳池。我非常喜歡這個學校。這個學校還收了許多名人的子弟,與我同班的王世詮就是狀元
王壽彭的兒子,學習非常出色,從國小開始,就沒考過第二名,劉海雲是狀元
劉春霖的兒子,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梁思永都是崇德的學生。
方俊教授是享譽國內外的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是我國大地重力學和地球形狀學的創始人,是固體潮研究的開拓者,方老更是一位靠艱苦自學而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
早在二十年代中期,因家境貧困,他不得不從唐山交大輟學到天津順直水利委員會測量隊當實習生,1931年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譯作--《投影幾何》。30年代,中國第一幅標準的地形掛圖發行,打破了中國地圖抄襲外國地圖的歷史。原圖的左角清清楚楚寫著"方俊" 兩字。
在我校師生看望方老時,方老親手?quot;院士風采"巨幅畫冊和航天部軍委測繪局等單位為祝賀他九十壽辰贈送的"禮瓶"一併轉送給了母校。以此回報在他童年時代所給予的良好教育。方老談起他的科學經歷第一句話就是:人主要靠自學。我始終信奉:"勤能補拙"。
方俊院士的一生是堅持刻苦鑽研、不斷攀登高峰的一生,方老從小養成的刻苦頑強的自學精神,為我們學校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樹立了永遠學習的楷模。
1998年5月5日,方俊院士在北京逝世。
秦馨菱
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生於1915年,祖籍山東安邱。
在鮮花盛開的五月,當劉校長師生一行來到國家地震總局,看望科學院院士,我們的老校友秦馨菱,向秦老送上了一個花籃時,秦老激動地說,此刻把我這80歲的老頭帶回了童年,使自己感到年輕了60歲,我在崇德上學時,也和你們一樣大,那是1929年的秋天,我隨父母從山東轉學到崇德上初三,剛到北京還帶著一口的山東話,同班同學很快就給我來了一個綽號"小山東"。
1937年,秦馨菱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獲得學士學位。曾在前(中央)地質調查所工作。先在北京西郊
鷲峰地震台跟著名地震學家
李善邦學習地震觀測,因戰事後從事地球物理探礦工作。曾在我國西南諸省用重力和磁力等方法探測鉛鋅礦、紅鐵礦、磁鐵礦和砂金礦等。1941年他隨李善邦首次測繪出
攀枝花地區的三幅地形圖。並最早用磁力法探明該區鐵礦的規模和分布,最早帶回礦石標本進行化驗分析,確定為鈦鐵礦。
1945年前往美國聯合地球物理公司、斯郎波基公司和菱井公司學習地震探礦及石油井電測法。1946年回國後從事電法探礦試驗及試製放射性探礦儀器。建國後,仍在原地質調查所從事物探工作,任技士及技正。
1950年12月始,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1956年到1958年兼任北京地質學院放射性探礦教授。1960年參與氣象火箭電子儀器的研製工作。1961年1月至1966年6月兼任
中國科技大學地球物理系探空專業教研室主任、教授。1978年以後在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室主任。是
中國地質學會終身會員(1938年始),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及該學會儀器觀測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地震學會(一屆)理事,第二屆榮譽理事,國際地震中心理事。國際地震學和地球內部物理協會地震實踐委員會委員等。
秦老在向師生講述他所走過的人生之路時,力勸同學們從小要養成動手能力,他說:我上國中時自己動手做了個礦石收音機,在高中時做了個真空管的短波收音機,到了大學我做了一套收音機和發報機形成了一個業餘電台。我們使用的材料如:電線頭、銅皮、鋁片……等,多是從廢物堆中撿來積攢起來的,我覺得自己動手製作無線電,除了可以自學些無線電知識外,還可以培養勤儉節約的精神。我在清華時
薩本棟老師就時常對我們說:"光有理論不行,得能實際乾出來才能強國……。"
我希望同學們從小就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實踐中增長才幹。
同學們問秦老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是什麼,秦老提高嗓門堅定地說:"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2001年10月28日,秦老參加了北京三十一中學建校九十周年慶典。
高振衡
著名的
物理有機化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11年出生於北京。1923-1925年在崇德中學讀書,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留校任助教,1941年赴美從事有機化學的研究工作。1946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南開大學教授。
高振衡專長物理有機化學、有機化學,長期擔任南開大學化學系領導職務,對南開大學化學系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參加了我國十二年科學規劃,從1962年起為我國物理有機化學學科的組織者,曾擔任
中國化學會物理有機組負責人,被尊為我國物理有機界的老前輩。那時,有個出國的機會,都時興帶回幾大件,當年高振街出國回來時,是把手頭僅有的一點錢財買回來幾件手頭用的科研儀器,當年高教授從美國帶回來的儀器、器材至今仍珍藏在南開大學的化學系裡。
他在《中國科學》、《化學學報》等國內主要刊物上發表了近40篇學術論文。高教授一直攔任《有機化學》、《有機結構理論》、《物理有機化學》的教學,撰寫了四部著作都是國內該學科獲課程的首版書,他的書為高校大學習專業課和研究生教材,在國內有相當的影響。幾十年教育生涯為我國培養了許許多多教育和科研人才,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二十餘名,並有多人被選派出國進修或讀學位。
高振衡教授因患高血壓病於1989年1月14日離開了我們。
當年活躍在有機化學領域裡的一些青年專家學者,不少人從師於高振衡。他們在緬懷高教授的治學精神時說:"我們不能忘記,在實驗中,每當我們的操作不合要求時,他幫助我們糾正,他對我們說,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科學習慣。通過這些嚴格認真的要求和訓練,培養了我們的科學素養,使我們終生受益。不能忘記,他經常督促我們做好實驗記錄,一定要準確,一個現象都不能放過……這些要求對我們以後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張 健
1982屆校友。北京體育大學教師。1988年,張健用時9小時19分52秒64游完29.5公里寬的
瓊州海峽,被譽為"橫渡海峽的中國第一男人";2000年8月10日,張健歷時50小時22分成功橫渡渤海海峽。遊行距離123.58公里,創造了男子橫渡海峽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2001年7月30日,張健用時11小時55分,成功橫渡寬為23.69公里的
英吉利海峽。成為第一個 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中國人。2001年8月28日,張健成功橫渡了水溫為6℃的
長白山天池。
2000年9月1日張健回到母校,他和師生們談到自己成功四要素:明確的目標、科學的方法、堅強的毅力、集體的協作。
嚴東升
原中科院副院長、著名材料科學家、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29-1935年在北京崇德中學讀書。
關肇直
著名數學家,生於1919年,祖籍是廣東南海縣,1982年11月逝世。從學校僅存的一本當年的歷史資料--《1936年同學錄》得知,關肇直是1931-1936年崇德學校讀書。
林同炎
林同炎博士生於1912年,1924-1925年在崇德中學讀書。18歲便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
唐山交通大學,21歲即獲美國
伯克利加州大學碩士學位。1967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
劉若莊
物理化學家。現任
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道臨
1937屆校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在校時用名孫以亮。"一二九"時代在校積極參加革命活動。為在同學中傳播革命思想作過許多工作。
其他
三十年代校友。醫學教授,對食道癌、賁門癌的防治做出很大貢獻。
一九三九屆校友。
中國藥理學會名譽會長,國際藥理、毒理學導報TiPS編委。
馮傳漢
1932屆校友。著名骨科專家,曾任北京人民醫院院長、北京創傷骨科研究所所長。
黃萃庭
三十年代校友。教授,著名醫學家,曾任北京人民醫院院長。
沈季能
1927-1935年在我校就讀。任教於美國多所大學。1983年獲美國國防陸軍部最高榮譽獎。 廖增益
一九三六屆校友。著名攝影家。在國內外多次成功舉辦個人攝影展。
江 平
一九四八屆校友。原名江偉璉。著名法學家,教授,曾任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王 廉
林連昆
一九三五屆校友。著名戲劇作家。
1950屆校友。少將。曾任
國防大學副教務長,教授、政協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48年5月在崇德中學入黨。
1949屆校友。北師大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北師大黨委副書記,紀檢委書記等職。
王健安
1948-1951年在我校就讀。 石油地質勘探專家,曾任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總工程師等職。
李鴻洲
1952屆校友。長期從事航空氣象、旱、澇和中尺度天氣研究。1992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楊 錚
1953屆校友。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管理學習教授,中華美國學會理事,中國
國際公共關係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汪振武
1948屆校友。東北工業大學
秦皇島分校地學教授,多年來為我校提供了大量的校友資料。
林勝利
一九六八屆校友。中國書籍裝幀藝術委員會理事,北京書籍裝幀藝術委員會副會長,現任
北京大學出版社美編室主任。
凱 傳
孫以增
一九五七屆校友。著名漫畫家。
廖增武
三十年代校友。國際知名電機專家,生前曾在美國獲百餘項科技發明專利。
劉錫田
1958屆校友,著名特型演員。在多部影視作品中成功扮演了陳毅元帥。
黃中孚
一九二五屆校友。早年畢業於美國春田大學。曾在國內外多所大學任體育研究員創辦並主編了《崇德校友通訊》,倍受海外校友歡迎。
馬啟偉
1939屆校友。原北京體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國際排聯規則委員會主席。
1971屆校友。中學高級教師,國小特級教師。現任北京育民國小校長。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全國三八紅旗手,北京市師德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