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全區人民共克時艱、開拓奮進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緊緊依靠全區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紮實苦幹,全力以赴“調結構、上水平,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較好地完成了區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昌平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0年
  • 單位:北京市昌平區
  • 性質:工作報告
過去一年工作回顧,2010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

過去一年工作回顧

(一)堅持危中求機、逆勢作為,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兩個10%、兩個8%”的預期發展目標全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340億元,增長10%。區域稅收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突破百億元和三十億元大關,達到112.3億元和31.6億元,增長24.5%和2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2556元和11318元,增長8.3%和11.8%。擴大投資取得明顯成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285億元,增長29%,其中土地儲備開發投資完成100億元。建築開復工面積達到1258萬平方米。認真落實促進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預計完成143億元,增長25%。工業形勢企穩向好,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760億元,增長8%。旅遊經營收入預計完成37億元,增長10%。外經外貿平穩發展,預計進出口總額和直接利用外資額分別達到17.6億美元和8800萬美元,增長8%和6.2%。年度節能減排任務順利完成。
(二)堅持謀劃長遠、夯實基礎,發展後勁與活力顯著增強。七北路全線貫通,京北高科技產業走廊建設紮實推進。未來科技城正式落戶,規劃編制、村莊拆遷、項目融資等工作有序開展,14家中央企業初步確定入駐,神華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啟動建設。北京工程機械產業基地掛牌成立。昌平園東區、生命園二期和創新基地的開發建設加快實施,京北物流中心、諮詢產業集聚區等特色化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樂普醫療改擴建項目正式投產,九華國際會展中心竣工啟用,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基地、三一北京製造中心完成年度建設計畫,中國石化科技研究中心、中國移動國際信息港、瑞士先正達生物技術北京研究中心、美國健贊醫藥北京研發及實驗室生產基地等27個產業項目全面開工。制定了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若干政策。成功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出台“1+5”檔案,初步建立了發展實驗室經濟、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的配套政策體系。專利申請總量、專利授權總量、技術交易總額分別達到1865件、747件和39億元,位居全市前列。樂普醫療、探路者、北陸藥業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率先登入創業板,北京利爾公司主機板上市申請獲得批准。國有企業重組改制深入推進,新組建了宏達興資產經營公司。全年新增市場主體20901戶,新增註冊資本金164億元。
(三)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惠民助企取得積極成效。通過厲行節支、多方籌資,投入資金6.5億元,出台了14項惠民助企政策措施。制定並實施了農村勞動力就業“1+4”檔案。為63家企業爭取市級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補貼資金6714萬元。率先創建青年創業示範園,完善了鼓勵創業的配套政策。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45人。全面落實“六個一”社保惠民新政,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次預計達到98.9萬,增長12.9%。養老保障制度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化。農村低保標準和新農合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慈善事業和社會救助工作取得新成效。年初向民眾承諾的19項、98件實事全部兌現。通過配備區內公交“一卡通”、實施小區水電氣熱路改造等舉措,解決了一批直接關係民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開工保障性住房125萬平方米。城鎮危房解危改造加快推進,翻建維修了300戶農村特困和優撫家庭住房。全力幫扶企業發展,重點支持146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認定。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貼息和擔保補貼,累計擔保金額達到12.7億元。採取將淘汰“黃標車”與福田汽車促銷相結合等措施,實現了幫扶企業與促進消費的雙贏。
(四)堅持規劃先行、建管並重,城鄉環境面貌持續改善。新城控規和鎮域規劃全覆蓋工作紮實開展,村莊發展規劃編制任務全部完成。重大基礎設施和新城重點地區建設全面提速。軌道交通昌平線一期完成拆遷任務並啟動建設。昌崔路、百沙路、昌平新城再生水廠、滿井變電站等項目如期竣工。沙河、百善再生水廠和桃下路、水南路西延等33條道路全面開工。京包高速路六環至德勝口段通車運行。沙河鞏華城征地拆遷工作有序開展,高教園區中財新校區率先入駐開學。新城東區土地一級開發穩步推進。全年完成拆遷面積180萬平方米,新建回(搬)遷樓95萬平方米。探索建立了格線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累計受理立案8624件。編制全區環境建設規劃,城鄉環境衛生實現一體化管理。環境建設和集中整治等工作深入開展。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示範區考核驗收。新城濱河森林公園項目正式啟動,溫榆河水系治理、京津風沙源治理、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等工程加快實施。阿蘇衛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創建市級環境優美鎮3個、文明生態村63個。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2%。
(五)堅持城鄉統籌、富民優先,農村改革發展進程加快。全年共投入“三農”資金25.3億元,增長35.3%。完善“一花三果”等特色產業扶持政策,實施了百合種球國產化、柿子脫澀加工等一批新的富民產業項目。積極籌辦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東部精品草莓產業基地啟動建設,“一場一園兩中心”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新發展標準化果園3050畝,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3.2萬畝。制定山區溝域經濟發展指導意見,部分項目啟動建設。山區農民人均勞動所得達到8212元,增長9.8%。投入6.7億元推進110個村的“五+三”工程建設,實現農民投工投勞102萬人次、增加勞務收入8099萬元。大修鄉村公路95公里。完成農業基礎建設及綜合開發2.5萬畝。新建了一批農村科技、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實現村村全覆蓋。完成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村累計達到80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正式啟動。被確定為全市都市型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成立了農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全年辦理涉農專項貸款7729萬元,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擴大到137個村、5472戶。農村土地流轉平台開通啟用。組建了全市首家農產品聯銷專業合作社。全面推行農村集體重大事項決策程式“五步法”,“148”農村民主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
(六)堅持完善體制、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管理不斷加強。堅決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部署,舉全區之力,圓滿完成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空軍建軍60周年的屬地服務保障任務。防控甲型H1N1流感取得階段性成果。“平安昌平”建設紮實推進,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平穩,食品、藥品市場秩序總體穩定,安全監管防範體系更加嚴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高。推行民眾走訪“一單式”工作法和“五訪一懇談”信訪模式,妥善化解了一批矛盾糾紛。成立區社會建設辦,社會組織培育、社會志願服務、社區規範化建設等工作不斷加強。完成了第七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通過全市學習型城區先進區評估驗收和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考核。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服務部開業運營,上苑學校、昌平影劇院主體工程完工,首師大附中北七家分校、區醫院綜合病房樓、北郊醫院門診病房樓等項目啟動實施。組建成立了昌平職業教育集團。鎮中心幼稚園管理體制改革、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和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人口和計畫生育服務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民族、宗教、僑務、對台及檔案、民兵預備役等工作有序開展。“五五普法”和雙擁共建工作持續深入。婦幼、老齡、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
(七)堅持深化改革、銳意創新,區域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圓滿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和昌平園管委會機構改革任務。區綜合行政服務中心投入運行,初步形成了前台受理、後台辦理的“一站式”審批服務模式。探索建立“三重點、四聯繫、六屬地”協調服務機制和項目審批“綠色通道”,調整組建區金融服務辦、區重大辦、區對外友協等機構,服務企業、民眾和駐昌單位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落實區委關於鎮街功能定位的指導意見,制定區鎮財政體制改革方案,修訂完善了鎮街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健全政府投融資平台,合理確定政府融資規模,進一步強化了區域發展的資金支撐。成功舉辦溫泉文化節、蘋果文化節等大型節慶活動,廣泛宣傳推介了昌平的資源和環境優勢。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紮實推進。嚴格履行重大事項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和向區政協通報制度,認真辦理了407項市、區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政府廉政建設和公務員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全面實現了在2008年基礎上行政經費再壓縮10%的目標。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確實來之不易。我們深切體會到: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全區廣大幹部民眾和衷共濟、團結拼搏,是我們戰勝困難、抵禦風險、勝利前進的力量源泉!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向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駐昌中央、市屬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駐昌部隊,以及關心支持昌平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回顧工作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綜合實力還不強;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仍很突出,科技創新潛能尚未充分釋放,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更加緊迫;區域發展不平衡,推進城鄉一體化必須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還不能很好地滿足民眾的實際需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建設服務型政府、最佳化發展環境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和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2010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承啟“十二五”發展的關鍵一年。當前,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產業轉移和科技創新不斷加速;國家巨觀調控持續發力,經濟率先實現企穩回升;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了建設世界城市的新目標,首都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步伐全面加快;區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完善和落實“一三四七”工作思路,全區發展的方向更加明確,前景更加清晰,基礎更加牢固,後勁更加充足,即將進入一個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必須看到,目前巨觀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昌平自身還有不少深層次的問題亟待解決。總的來說,新的一年機遇空前、任務艱巨,全區上下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始終堅持“一三四七”工作思路不動搖,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懈怠,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努力開創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總的思路是:全面貫徹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精神,認真落實區委三屆九次全會部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要求,緊緊圍繞“一三四七”工作思路,堅持“創新強區、環境立區”,以落實“科技創新年”、“環境建設年”為主線,一心一意謀發展,開拓創新促改革,千方百計惠民生,凝心聚力創和諧,為加快打造商務花園城市、建設一流的現代化城市發展新區而努力奮鬥。
今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節能減排全面完成“十一五”調控任務。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著重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強化落實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堅持投資和消費“兩手抓”,著力擴大經濟總量,進一步增強區域綜合實力。
狠抓重大項目建設,確保投資力度不減。深化完善“竣工一批、開工一批、推進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接續機制,力爭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0億元以上,建築開復工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以上。全力推動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基地、中國石化科技研究中心、中國移動國際信息港、三一北京製造中心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突出抓好一批優勢項目,著力推出一批亮點項目,加快培育一批後勁項目,力爭早完工、早投產、早見效,切實保持對經濟成長的有效拉動。藉助未來科技城落戶的集聚效應和鼓勵發展總部經濟的優惠政策,力求在引進高端產業項目、上下游配套企業和知名企業地區總部上取得突破。用足用好國家和市政府的各項投資舉措,圍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繼續儲備和實施一批政府投資項目。完善政府投融資平台功能,最佳化金融發展環境,加快建立政府投資、市場融資、社會資本有機銜接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多渠道集聚發展資金。堅持“多儲快供”,把握好土地供應節奏,力爭全年土地儲備開發投資達到100億元以上。全面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探索建立產業用地和開發用地儲備的平衡互補機制,抓緊啟動一批產業用地儲備項目。
規範最佳化市場環境,促進消費較快增長。以改善消費環境、最佳化消費結構為重點,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左右。突出區域產業發展特色,大力開發商貿物流、旅遊會展、文化創意等消費市場,提升特色消費水平。精心辦好溫泉文化節、蘋果文化節、北京國際鐵人三項洲際杯賽等大型節慶活動和體育賽事,推動體育文化等消費持續增長。推出昌平旅遊“一卡通”,加強旅遊整體宣傳推介,積極促進旅遊消費。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保持房地產等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紮實做好各類工業品下鄉、以舊換新等專項工作,穩定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全面落實提高城鄉居民消費能力的各項政策措施,增加政府支出用於改善民生、促進消費的比重,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繼續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
幫扶企業持續發展,夯實經濟成長基礎。全面落實促進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把幫扶重點進一步轉到“促強”上來。鞏固企業綜合服務和技術創新平台,大力支持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上項目、擴規模、調結構,加快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集群。完成百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50個以上。抓住國家推出創業板、中關村開展股權激勵和科技金融改革試點等機遇,探索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鼓勵更多企業上市融資。健全政企互動機制,認真研究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制定實施符合昌平實際的規模企業培育計畫,逐步造就一批對經濟成長、財稅增收和民眾就業具有突出貢獻的大企業集團。深化國有企業重組改制,探索區屬國企與駐昌央企、大型民企融合對接的有效途徑,促進國有資產向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集中。
(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把調結構、上水平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經濟發展更上層次、更有後勁、更可持續。
高舉科技創新旗幟,積極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區域創新體系。認真落實科技創新大會各項部署,以發展實驗室經濟為著力點,堅持每年安排不低於2億元資金用於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活動,全面打造京北科技創新中心。大力培育社會中介組織,加快建立集風險投資、科技研發、技術交易、成果轉化等為一體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合作平台,努力推動符合昌平產業定位的科技成果和核心技術產品就地轉化。支持華北電力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建設大學科技園。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水平。確保完成10個產學研一體化項目。重點為北科大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中心等項目做好服務,繼續爭取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基礎設施項目落戶。貫徹落實中央“千人計畫”和北京市“海聚工程”等政策措施,探索創新聚才、育才、用才的體制機制,加快構築首都人才新高地。
統籌推進重點產業功能區建設,加快打造京北高科技產業走廊。努力破除束縛產業發展的行政區劃、地域觀念等體制機制性障礙,進一步整合、壯大和提升重點產業功能區。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統籌海淀、昌平資源、建設北部高新技術產業帶的重大機遇,抓緊做好相關園區的規劃調整、產業用地儲備等工作,爭取將行政區域內、六環路以南至七北路沿線的平原地區全部納入中關村核心區政策覆蓋範圍。堅決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推進未來科技城建設,確保征地拆遷工作按期實施,農民回遷樓、市政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全面開工。按照“一城帶兩鎮”的思路,高起點做好規劃研究編制工作,促進未來科技城與周邊鎮域在產業融合、基礎設施、服務配套、資源共享等方面有機銜接。緊緊圍繞中關村“一核兩帶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紮實推進昌平園東區、生命園三期和創新基地的開發建設,加快打造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北京工程機械產業基地,進一步提升宏福創業園、國際信息園、諮詢產業集聚區等園區的發展水平。
堅持走高端發展道路,大力調整最佳化產業內部結構。深入對接全市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確立“強二優三精一”的產業發展思路,力爭在新一輪產業結構大調整中搶占制高點。堅持以重大產業項目和重點產業功能區為依託,進一步強化能源科技、現代製造、生物醫藥等產業的主導地位,促進工業經濟擴大規模、最佳化升級。堅持以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最佳化提升服務業,大力發展適合昌平特點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總部實體經濟。緊抓中國移動等行業龍頭企業落戶的契機,著力吸引其戰略合作夥伴、上下游企業和關聯項目入區,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加大資源要素整合力度,創新旅遊管理體制機制,推動旅遊經濟集團化、規模化、市場化發展。重點做強以九華山莊、溫都水城為代表的旅遊會展業,做實十三陵明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和戶外體育休閒運動集聚區,努力形成旅遊會展、體育休閒、文化創意等多種產業互促共融的發展新模式。加快京北物流中心建設,編制完善物流配送重點設施布局規劃,促進第三方物流、專業物流發展,著力打造現代商貿物流業。堅持以設施農業為龍頭,以“一花三果”為主導,繼續做精都市型現代農業。積極釋放世界草莓大會的會展效應,廣泛聚集先進農業生產要素,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確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