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昌平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4年
- 單位:北京市昌平區
- 性質:工作報告
2013年工作回顧
——生態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系統制定實施了清潔空氣、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處理等一系列行動計畫。以PM2.5治理為重點,健全空氣重污染應急體系,53處非正規煤炭儲運場所全部清退,農村地區減煤換煤11.8萬噸,退出污染企業20家,淘汰老舊機動車、燃煤鍋爐改造、供熱計量改造等年度任務超額完成。堅決治理污水直排,未來科技城、馬池口再生水廠投入試運行,沙河再生水廠二期啟動建設,引入社會資金“打捆”運作了“6+4”鎮級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項目。59處積水點改造、東沙河北沙河清淤等工程按期完成,東小口溝等河道治理紮實推進,全區實現安全度汛。高標準完成4.9萬畝年度平原造林任務,京津風沙源治理、未來科技城濱水公園、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景觀提升等項目有序實施,收繳建設代征綠地124萬平方米,林木綠化率提高到65.9%。深入開展“拆違打非”專項行動,全面整治違法“大棚房”項目,率先啟動小產權房拆除工作,全年拆除違法建設680處、106.5萬平方米,市級掛賬項目銷賬率達到82.1%。利用國家土地例行督察、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成果,研究制定了土地和城鄉規劃管理共同責任機制“1+7”檔案。建立環境秩序“月檢查、月曝光、月排名”制度,強化聯合執法,掛賬整治突出環境問題5621件。組建了區環衛中心,理順了區鎮村三級環衛管理體系。19項環境建設提升重點項目全面完工。
——統籌城鄉發展進入新階段。加快“三城一區一基地”建設,未來科技城累計竣工面積110萬平方米,主要市政基礎設施完成80%,公共服務區首批項目落地,6家央企研發中心入駐運行;TBD雲集中心項目率先啟動;沙河大學城北師大新校區如期開工;新城東區文化創意新區確定了建設發展方案;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入駐項目初具規模。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昌平園、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等專業化園區建設紮實推進。軌道交通昌平線二期全面開工,捷運“昌八線”開通運營,崔昌路東延、水南路西延、沙陽路等道路竣工通車。昌平園西區供熱廠煤改氣及霍營、海鶄落變電站等工程投入使用,信息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力推動拆遷項目掃尾工作,6326套定向安置房實現入住,15921人完成轉居安置。在東小口地區3個新設街道辦事處探索實行了“大部制”模式。城鄉結合部重點村改造、新型農村社區化試點建設深入推進。產權、林權制度改革持續深入,實現按股分紅的村占到93%。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質量居全市前列。推廣農村經濟線上審計,研發了集體經濟廉政風險防控系統。啟動延壽等重點溝域建設,搬遷山區險村險戶41戶,實施對口支山項目47個。
——改善民生福祉見到新成效。啟動充分就業區創建工作,出台促進綠色就業的政策措施,推動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實體化建設,累計幫扶城鄉勞動力就業9381人。完成社保整建制改革,社保制度覆蓋人群達到191萬人次,城鄉低保標準、社會福利水平逐年提高,養老助殘、社會救助、社會慈善等工作深入開展。學前教育、中國小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有序實施,新增幼稚園學位2160個,改擴建中國小14所,北京十五中南口學校等名校項目具備開學條件。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開診運營,區醫院成功晉級三級綜合醫院,首都醫科大學昌平教學醫院掛牌成立,成功創建了北京市衛生應急綜合示範區。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文脈梳理、文物修繕、文化惠民等工作深入開展。圓滿完成亞洲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第三屆“環京賽”等重大賽事活動服務保障任務。成立了保障房建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年新建收購保障房21937套,備案家庭住房解困率達到81%。88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和8500戶農宅抗震節能改造工程同步實施。制定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配套措施,實施了52項摺子工程,實行了部門與鎮街雙向考評機制。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全覆蓋體系二期工程、格線化社會服務管理體系建設步伐加快。“六型社區”、農村示範社區創建等工作穩步推進。順利完成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深入推動“平安昌平”、“法治昌平”建設,安定和諧局面不斷鞏固。啟動了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全國雙擁模範城“八連冠”創建規劃正式實施。
2014年主要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著力破解發展障礙和難題,著力推進創新驅動和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探索新型城鎮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轉變政府職能,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和9%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5%,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達到北京市要求。
圍繞上述目標要求,著力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突破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全面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改革部署,從昌平最突出的問題、最關鍵的領域改起,為深度轉型提供強大動力。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更多地把工作重心轉到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和環境保護上來。堅持簡政放權,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承接好國家和北京市下放的審批事項,繼續最佳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健全區綜合行政服務中心、鎮級服務中心、村級代辦室三級網路,拓展政務網站便民服務功能,不斷提高審批服務效率和效益。落實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同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圍繞重點功能區、重大項目建設,健全“一盤棋”的工作統籌機制,打破部門、屬地界限,打通手續辦理、項目融資、土地供應、招商引資等關鍵環節,形成系統完整的工作鏈條。擴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範圍,在市政、教育、醫療、社會治理等領域先行先試。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國有經濟進退調整,探索由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鼓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支持區屬國企與央企、市企、民企共贏合作,引導國有資本向高端產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布局。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完善非公有制經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不斷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加大金融財稅改革力度。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建好用好區級綜合性投融資平台,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深入開展銀政合作、銀企對接,積極探索集體資金委託貸款、股權投資、保險債權等新的融資模式,進一步擴大企業債、私募債等直接融資。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科學防範債務風險。細化落實鼓勵社會投資的政策措施,支持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建設、節能環保等領域。最佳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合理劃分區、鎮事權和支出責任,探索以獎代補等機制,推動事權財權相統一,促進鎮街全面發揮職能。進一步加大山區轉移支付力度。擴大“營改增”試點範圍,深入分析總分機構等稅收政策,有針對性地做好組收工作。加強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穩步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繼續抓好國庫集中支付、公務卡等制度改革。
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制定集體資產、資金、資源規範管理的政策措施,推動“土地流轉起來、資產經營起來、農民組織起來”,促進農村有序建設、健康發展。著力提高集體土地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台,繼續抓好集體土地租賃管護、契約清查整改等工作。深化產權、林權制度後續配套改革,促進集體經濟組織按章運行、按股分紅。探索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鼓勵支持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等新型主體,提高集約經營、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水平。推廣運用農村經濟廉政風險防控系統、農村地理綜合信息系統。
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更多地依靠基層組織,發揮好公益組織作用,促進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整合行政資源,強化執法保障,健全激勵、督查和考核機制,推動行業管理重心下移、部門專業職能下沉,全力引導支持村、社區一級組織履行職責,形成上下聯動、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加快推進城市管理與社會管理格線化有機融合。完善“樞紐型”社會組織體系,鼓勵開展社會志願服務。深化東小口地區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大部制”管理模式,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改革任務有序落實,進一步創新天通苑、回龍觀等特大型社區的服務管理機制。統籌城鄉社區治理,提高社區規範化、村莊社區化管理水平,支持“六型社區”、農村示範社區創建。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實施司法行政基層建設三年行動。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探索構建人口科學發展長效機制,促進生產空間集約、生活空間宜居、生態空間秀美,堅守生態保護紅線,不斷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人口規模調控。嚴格落實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政策措施,健全目標考核指標體系,強化雙向考評、獎懲掛鈎,著力促進總量控制、結構最佳化、管理創新、服務提升。堅持“以業控人”,健全區域人口承載預警機制,探索建立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人口評估制度。加大“騰籠換鳥”力度,堅決調整退出粗放式、低效益業態,有序清退廢品回收、建材、小商品等低端市場,採取收購重組、合作開發、土地回購回租等多種方式推動存量產業置換升級,從源頭上遏制人口無序流入。做實做細“以房管人”,提高實有人口全覆蓋體系建設和套用水平,實行綜合治理、動態管理。規範房屋租賃市場秩序,嚴厲整治“群租房”,堅決取締存在重大隱患的各類非正規出租空間。落實居住證制度,積極做好流動人口就業指導、維權保障、計畫生育等工作,努力實現“以服務凝聚人”。
堅決遏制違法建設。堅持“零容忍”的態度,持之以恆地推進“拆違打非”。健全巡查、督辦、通報、問責機制,嚴明紀律,嚴肅執法,嚴格獎懲制度,確保新增違法建設“零增長”。結合綠化用地騰退、拆遷掃尾、河道清障、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等工作,完善動態台賬,嚴格倒排工期,加大查處和拆除力度,推動上賬項目按期銷賬。重拳治理突出問題,堅決做到小產權房停建停售,嚴厲打擊非法墓地。落實共同責任機制,完善耕地、宅基地、設施農業等用地管理制度,採取“以圖管地”、科技監控等有效措施,提高土地管理規範化、長效化水平。深入研究拆違騰退土地的後續利用問題,保障民眾合法利益。
下決心治理環境污染。以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畫為抓手,以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為載體,綜合施策,多管齊下,努力實現空氣改善與節能減排協調推進,爭取年內PM2.5年均濃度下降6%左右,到2017年下降25%以上。堅持最嚴格的制度、超常規的力度,突出抓好“壓煤、換車、降塵”等工作,退出污染企業28家,完成230蒸噸燃煤鍋爐改造、700萬平方米供熱計量改造,淘汰老舊機動車1.4萬輛,力爭轄區降塵量下降3%左右。加強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新建3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子站。完善落實污染物總量控制、節能目標管理等措施,積極利用轄區能源科技資源改造傳統產業,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提高“內涵促降”水平。加快推進沙河再生水廠二期、昌平再生水廠二期及“6+4”鎮級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同步解決污水收集、中水利用等問題,力爭將全區污水處理率提高到60%左右。
營造高品質生態風貌。編制實施美麗昌平綜合建設規劃、城鄉風貌和大地景觀專項規劃。統籌重點功能區、重要景觀節點綠化美化,確保完成3萬畝平原造林任務,高標準推進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景觀提升、未來科技城濱水公園、溫榆河濱水綠道、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項目,持續開展沙坑治理、礦山復綠等工作,進一步加快代征綠地收繳和建設節奏。適應大規模造林的新形勢,健全林地綠地養護管理長效機制,合理髮展林下經濟。持續打好水利工程建設大會戰,全面啟動第二階段9條中小河道治理,加大小流域綜合治理、河道清淤清障力度,確保各類防汛重點工程按期完成、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