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為全國二十六所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之一,是隸屬於北京工業大學的新型跨學科二級教學科研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nogy
  • 學部:信息學部
  • 執行院長:馮世維
  • 榮譽: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
學院概況,辦學歷史,師資力量,科研方向,所獲成就,示範機構,就業升學,

學院概況

北京工業大學於2014年12月26日成立微電子學院,同年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舉行揭牌儀式,全面啟動為北京地區及國家微電子與積體電路產業的高速發展培養優質人才計畫。
2015年8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外專局6部委聯合發文,正式批覆北京工業大學籌備建設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國家將在人才培養、國際合作與交流、在職人員教育培訓、校企合作等方面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為北京工業大學所屬新型跨學科二級教學科研機構。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主要職責是:面向國家與區域微電子與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圍繞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和加快構建首都高精尖經濟結構,融合學校電子信息學科的資源和優勢,支持微電子學科發展,創新積體電路人才培養模式和運行機制等,推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建設特色鮮明、開放融合的高水平教學科研機構,成為國家和北京市積體電路領域的重要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
北京工業大學大力支持微電子學院建設,為首都微電子與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微電子學院密切與地方產業結合,以為首都和國家培養急需的積體電路和微電子人才為目標。學院整合學科基礎方向,實施校企合作辦學,學院積極規劃未來建設的思路、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和管理機制改革方案等。
微電子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架構與嵌入式、信號處理與通信、積體電路設計與系統集成、微電子器件測試與可靠性、功率微電子器件與射頻器件、微電子封裝與材料以及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和新型器件,覆蓋了從上至下的知識結構。
微電子學院下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北京市重點學科和北京工業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具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學科點,是北京市批准重點建設的市級重點學科,也是北京工業大學211工程建設重點支持的優勢學科之一。該學科主要以半導體物理與半導體器件物理、半導體光電子學、超高速微電子器件、微波積體電路及其套用系統為研究對象,涵蓋微電子技術和光電子技術兩個重要科學領域,擁有光電子技術實驗室(教育部、北京市高技術實驗室)和微電子技術實驗室擁有先進的科研設備和VLSI設計軟體,師資隊伍力量雄厚。
下轄系與中心
積體電路設計系、微電子技術系、微電子技術試驗教學中心、光電子技術研究中心
本科專業設定
電子科學與技術(實驗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實驗班)
碩士學位點
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博士學位點
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辦學歷史

北京工業大學創建於1960年,為了滿足北京地區科學研究、工程建設和教育教學的需要,當年設機械、無線電、電機、化工、數理5個系,無線電系下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1961年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部分學生及教師轉入北京工業大學無線電系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間,機械、電機、無線電、土建4個系縮減招生。
1978年至1989年,學校領導班子整合學校辦學體系,設機械工程學系、工業自動化系、無線電系、土木工程系、化學與環境工程學系、套用物理系、計算機科學系、套用數學系、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熱能工程學系、管理工程學系、建築學系。
1981年北京工業大學無線電系(電子工程系)成為國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5年北京工業大學無線電系(電子工程系)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6年北京工業大學躋身國家21世紀重點建設的百所大學行列,成為北京市屬高校中唯一一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電子工程系依靠“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步入發展期。
2000年原自動化系與原電子工程系合併為北京工業大學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簡稱電控學院),即北京工業大學二系,學院設有:電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和電子科學與技術4個本科專業。學院擁有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碩士點和1個博士後流動站
2014年12月26日北京工業大學成立微電子學院,下轄原電控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同年舉行揭牌儀式。
2016年9月與軟體學院、計算機學院、電控學院、自動化學院合併為北京工業大學信息學部
2015年8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外專局6部委聯合發文,正式批覆北京工業大學為全國二十六所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之一
2016年北京工業大學信息學部成立,這標誌著學校學部制改革正式啟動,是學校在整合學科資源、最佳化學科結構布局、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的重大舉措,微電子學院隸屬於信息學部
2017年9月,北京工業大學正式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努力建設成為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學,為國家和首都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

師資力量

微電子學院獲批“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整合了電子信息學科的資源和優勢。師資隊伍採用專職、兼職相結合的方式,共有教師5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2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專職教師占92%。其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者2人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2人
“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畫領軍人才”1人
“北京市長城學者計畫”1人
“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
“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
“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1人
“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
“北京市跨世紀人才”2人

科研方向

微電子器件及技術——包括半導體射頻器件與電路、新型半導體器件及可靠性、功率半導體器件與電路。
積體電路與系統設計——包括超大規模積體電路—VLSI、專用積體電路—ASIC、單片系統集成—SOC;
光電子技術與器件——包括半導體雷射器光探測器、納米光電材料及光通信技術。
智慧型化信息處理——包括視覺大數據智慧型化處理、深度學習、圖像/視頻處理、機器視覺、多媒體電路與信號處理。

所獲成就

近5年,學院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及面上項目等70餘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技計畫項目21項、企事業單位合作項目81項,承擔的科研項目的經費5000餘萬。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十餘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發表科研論文1200餘篇,獲得授權專利100餘項,與企業合作開發的產品,實現年產值3000萬。

示範機構

為加快培養積體電路產業急需的工程型人才,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含籌備建設的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下同)要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加快培養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其裝備、材料等方向的工程型人才。鼓勵高校根據積體電路產業發展需求和自身優勢,合理確定本科、碩士、博士層次的人才培養方向和類型,建設有特色的示範性微電子學院。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東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總計二十六所高校,建立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
高校統籌校內相關學科資源,支持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確保學院各項教學設施和條件建設、聘請國內外高水平師資、實施有效的產學合作、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經費投入。調整最佳化校內人才培養結構,努力增加微電子相關學科專業本科、碩士、博士的招生數量。國家將委託行業協會牽頭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對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工作和人才培養情況定期進行檢查。
國家支持和完善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內部組織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獨立運行的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組織管理體系,明確院系領導班子、教師隊伍、教學組織等(可以獨立設定,也可以依託現有學院設定)。建立學院新型用人機制,鼓勵教師潛心育人並主動開展產學合作,聘請一定比例的企業專家授課或擔任指導教師,引進國外高水平專家,建立一支由專職教師、企業專家和兼職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推動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國際化發展。

就業升學

本科畢業生就業(含升學)率達到98%以上,其中攻讀國內外碩士研究生學位人數比例超過70%。
每年成績優秀的本科畢業生,在國內雙一流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其中不乏有同學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就讀。
本科畢業生出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有同學在加州伯克利分校、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布里斯托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傳統工科強校就讀。
就業單位包括IBM、三星研究院、聯想集團、中芯國際、大唐微電子、燕東微電子、京東方、騰訊、百度、阿里巴巴、Synopsy、展訊、聯發科、Xilinx、深鑒科技、寒武紀等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