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三版)(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化工原理(第三版)(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化工原理(第三版)》是由大連理工大學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書可作為化工類及相關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輕工、石油、食品、製藥等專業選用及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該書分為上下兩冊,共11章,主要介紹化學工程中常見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設備及其工藝設計計算。

基本介紹

  • 書名:化工原理(第三版)
  • 作者:上冊主編:都健、王瑤;下冊主編:潘艷秋、賀高紅
  • 類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30日(上冊)
    2015年9月7日(下冊)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全書頁數:上冊:415頁;下冊:368頁
  • 版面字數:上冊:660千字;下冊:600千字
  • 書號:上冊:9787040426984;下冊:9787040431612
  • CIP核字號:上冊:2015117018;下冊:2015140220
成書過程,修訂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配套教材,課程資源,教材特色,獲得榮譽,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該書是在大連理工大學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工原理》(上、下冊)第二版(2009年)和第一版(2002年)基礎上修訂的,在修訂過程中參考了中國國內外的一些優秀教材。
該書在修訂過程中對第二版教材的部分內容和體系進行了調整,以使其更加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滿足現代技術人才培養的要求。
該套教材上冊由都健王瑤主編,其中緒論由都健、匡國柱編寫,第1章由王瑤編寫,第2章由王瑤、賀高紅編寫,第3章由董宏光、潘艷秋編寫,第4章由都健編寫,第5章由劉琳琳、趙毅編寫。下冊由潘艷秋賀高紅主編,其中第6章由潘艷秋、樊希山編寫,第7章由吳雪梅、韓志忠、匡國柱編寫,第8章由韓志忠、匡國柱、樊希山編寫,第9章由肖武、孫力編寫,第10章由姜曉濱、吳雪梅、王瑤編寫,第11章由李祥村、賀高紅、吳雪梅編寫。
該書是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原理教研室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積累,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教研室全體教師及歷次參加教材編寫的教師們的關心和支持。

出版工作

2015年7月30日,《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9月7日,《化工原理(第三版連定紙)下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工作人員
冊數/職務
策劃編輯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版式設計
插圖繪製
責任校對
責任印製
上冊
劉佳
張楠
童丹
杜曉丹
楊鳳玲
韓剛
下冊
劉麗嫻
尤靜

內容簡介

該書分上、下兩冊出版,全套教材共11章,上冊包括緒論、流體力學基礎、流體輸送設備、流體與顆粒(床層)的相對運動、傳熱過程及換熱器、蒸發危和希套共5章;下冊包括質量傳遞過程基礎、蒸餾、吸收、液-液萃取、傳質設備、乾燥、膜分離和吸附分離過程共6章。

教材目錄

《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冊》
緒論
第1章 流體流動基礎
1.1 流體流動的研究方法
1.1.1 流體的連續性假定
1.1.2 流體質點運動的描述方法
1.1.3 流場的描述
1.2 作用在流體上的力
1.3 流體的基本性質
1.3.1 流體的流動性
1.3.2 流體的密度
1.3.3 流體的壓縮性
1.3.4 流體的黏性
1.4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付嚷員
1.4.1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
1.4.2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的套用
1.5 流體流動的基本方程
1.5.1 穩態流動與非穩態流動
1.5.2 流體的流量與流速
1.5.3 連續性方程
1.5.4 伯努利方程
1.5.5 實際流體流動的機械能衡算方程
1.5.6 實際流體流動的機械能衡算方程的套用
1.6 管內流體流動阻力
1.6.1 流體的流動類型
1.6.2 流體在圓管內流動分析
1.6.3 流體流動邊界層
1.6.4 流體剃影甩請流動阻力計算
1.7 流體流動管路計算
1,7.1 簡單管路計算
1.7.2 複雜管路計算
1.7.3 阻力對管內流動的影響
1.7.4 可壓縮流體的管路計算
1.8 流速和流量的測量
1.8.1 測速管
1.8.2 節流式流量計
1.8.3 轉子流量計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2章 流體輸送設備
2.1 概述
2.2 離心泵
2.2.1 離心泵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與性能參數
2.2.2 離心泵的基本榜斷腳方程
2.2.3 離心泵的效率和實際壓頭
2.2.4 離心泵的特性曲線
2.2.5 離心泵的汽蝕現象和安裝高度
2.2,6 離心泵的工作點與流量調節
2.2.7 離心泵的組合運轉
2.2.8 離心泵的類型與選用
2.3 容積式泵
2.3.1 往復泵
2.3.2 隔膜泵和計量泵
2.3.3 轉子泵
2.4 其他類型的葉片式泵
2.4.1 旋渦泵
2.4.2 軸流泵和混流泵
2.5 各類泵的比較與選擇
2.6 通風機、鼓風機、壓縮機和真空泵
2.6.1 離心通風機
2.6.2 鼓風機
2.6.3 壓縮機
2.6.4 真空泵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3章 流體與頁估提顆粒(床層)的相對運動——機械分離及流態化
3.1 概述
3.2 顆粒及顆粒床層的幾何特性
3.2.1 單顆粒的幾何特性參數
3.2.2 混合顆粒的幾何特性參數
3.2.3 顆粒床層的詢旋幾何特性
3.3 流體與顆粒間的相對運動
3.3.1 流體繞過顆粒的流動分析
3.3.2 顆粒在流體中的運動
3.4 沉降
3.4.1 重力沉降速度的計算
3.4.2 重力沉降設備
3.4.3 離心沉降速度的計算
3.4.4 離心沉降設備
3.5 流體通過固定床的流動
3.5.1 固定床的床層簡化模型
3.5.2 流體通過固定床層的阻力
3.5.3 歐根方程的其他形式
3.6 過濾
3.6.1 過濾操作的基本概念
3.6.2 過濾過程的物料衡算
3.6.3 過濾基本方程式
3.6.4 過濾過程的計算
3.6.5 濾餅的洗滌
3.6.6 過濾機及其生產能力
3.6.7 離心過濾
3.7 固體流態化及氣力輸送
3.7.1 麻層的流態化過程
3.7.2 流化床類似液體的特性
3.7.3 流體通過流化床的阻力
3.7.4 流化床的流化類型與不正常現象
3.7.5 流化床的操作範圍
3.7.6 流化床的高度與直徑
3.7.7 氣力輸送的一般概念
3.7.8 氣力輸送的類型
3.8 非均相混合物分離的新進展
3.8.1 分離方法的新進展
3.8.2 分離方法的選擇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4章傳熱過程及換熱器
4.1 傳熱基本方式及能量方程
4.1.1 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
4.1.2 傳熱過程的能量方程
4.2 熱傳導
4.2.1 無內熱源的一維穩態熱傳導
4.2.2 有內熱源的一維穩態熱傳導
4.2.3 熱導率
4.3 對流傳熱
4.3.1 熱邊界層
4.3.2 對流傳熱速率方程和表面傳熱係數
4.3.3 管內強制層流傳熱的理論分析
4.3.4 對流傳熱過程的量綱分析
4.3.5 無相變化的對流表面傳熱係數
4.4 冷凝傳熱和沸騰傳熱
4.4.1 蒸氣冷凝傳熱
4.4.2 液體沸騰傳熱
4.5 輻射傳熱
4.5.1 輻射傳熱的基本概念
4.5.2 發射能力和輻射基本定律
4.5.3 兩固體間的輻射傳熱
4.5.4 氣體的輻射傳熱
4.5.5 複合傳熱和設備的熱損失
4.6 傳熱過程的計算
4.6.1 總傳熱速率方程
4.6.2 熱流量的計算
4.6.3 總傳熱係數和傳熱面積
4.6.4 平均傳熱溫度差
4.6.5 傳熱效率和傳熱單元數;
4.7 換熱器
4.7.1 管式換熱器的結構型式
4.7.2 板式換熱器的結構型式
4.7.3 其他換熱器的結構型式
4.7.4 換熱器傳熱過程的強化
4.7.5 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型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5章蒸發
5.1 概述
5.1.1 蒸發過程及套用
5.1.2 蒸發過程的分類
5.1.3 蒸發過程的特點
5.2 單效蒸發計算
5.2.1 物料衡算
5.2.2 熱量衡算
5.2.3 傳熱計算
5.2.4 溶液的沸點和傳熱溫度差損失
5.3 多效蒸發和提高加熱蒸汽經濟性的措施
5.3.1 多效蒸發的流程
5.3.2 多效蒸發的分析
5.3.3 多效蒸發的設計型計算
5.3.4 提高加熱蒸汽經濟性的措施
5.4 蒸發器
5.4.1 蒸發器的結構及特點
5.4.2 除沫器和冷凝器及真空裝置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乾空氣的物理性質(101.33kPa)
附錄B 水的重要物理性質
附錄C 水在不同溫度下的黏度(0~100℃)
附錄D 飽和水蒸氣表(以溫度為準)
附錄E 飽和水蒸氣表(以kPa為單位的壓力為準)
附錄F 某些液體的熱導率
附錄G 某些氣體和蒸氣的熱導率
附錄H 某些固體材料的熱導率
附錄I 液體的黏度和密度
附錄J 101.3kPa壓力下氣體的黏度共線圖
附錄K 液體的比定壓熱容
附錄L 101.3kPa壓力下氣體的比定壓熱容
附錄M 汽化熱
附錄N 液體的表面張力
附錄O 某些有機液體的相對密度(液體密度與4℃水的密度之比)
附錄P 壁面污垢的熱阻(污垢係數)
附錄Q 無機物水溶液在大氣壓下的沸點
附錄R 101.3kPa溶液的沸點升高與溶質質量分數的關係
附錄S 管子規格(摘錄)
附錄T 泵及風機規格(摘錄)
附錄U 換熱器
《化工原理(第三版)下冊》
第6章 蒸餾
6.1 概述
6.1.1 蒸餾在工業生產中的套用
6.1.2 蒸餾過程的分類及特點
6.2 溶液的氣液相平衡
6.2.1 氣液相平衡與系統自由度
6.2.2 溶液氣液相平衡的條件及表達方法
6.2.3 理想體系的氣液相平衡關係
6.2.4 非理想體系的氣液相平衡關係
6.3 簡單蒸餾和平衡蒸餾
6.3.1 簡單蒸餾
6.3.2 平衡蒸餾
6.4 精餾過程原理
6.4.1 精餾過程原理
6.4.2 精餾過程的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
6.4.3 精餾過程衡算關係的求解
6.5 簡單塔雙組分連續精餾過程計算
6.5.1 精餾過程的操作線方程
6.5.2 進料熱狀態對精餾過程的影響
6.5.3 精餾過程理論板數的計算
6.5.4 精餾過程回流比的選擇
6.5.5 理論板數的簡捷計算法
6.5.6 精餾過程的操作型計算
6.5.7 精餾操作過程操作條件的選擇與最佳化
6.5.8 實際塔板數及塔板效率
6.6 複雜塔精餾過程分析
6.6.1 水蒸氣直接加熱的精餾
6.6.2 帶側線采出的精餾
6.6.3 多股進料
6.6.4 回收塔
6.6.5 冷回流和塔頂加設部分冷凝器(分凝器)
6.7 間歇精餾過程
6.7.1 恆定回流比的間歇精餾
6.7.2 恆定餾出液組成的間歇精餾
6.8 多組分精餾過程
6.8.1 多組分精餾分離序列的選擇
6.8.2 全塔物料衡算
6.8.3 多組分精餾過程的回流比
6.8.4 多組分精餾過程的理論板數計算
6.8.5 多組分精餾過程的節 能技術
6.9 特殊蒸餾過程簡介
6.9.1 恆沸精餾過程
6.9.2 萃取精餾過程
6.9.3 反應精餾過程
6.9.4 加鹽精餾和加鹽萃取精餾
6.9.5 分子蒸餾過程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7章 吸收
7.1 概述
7.1.1 吸收過程及其套用
7.1.2 工業吸收過程
7.1.3 吸收過程的分類
7.1.4 吸收劑的選擇
7.1.5 吸收過程的技術經濟評價
7.2 均相混合物內的質量傳遞
7.2.1 傳質的基本方式
7.2.2 組分運動速度與傳質通量
7.2.3 分子擴散
7.2.4 渦流擴散
7.3 相際間質量傳遞
7.3.1 相際傳質的套用
7.3.2 氣液相平衡
7.3.3 對流傳質
7.3.4 相際傳質速率方程
7.3.5 相界面濃度及傳質推動力
7.3.6 傳質速率方程的其他形式
7.3.7 相際傳質速率分析
7.3.8 傳質單元法和平衡級法
7.4 低濃度氣體吸收
7.4.1 低濃度氣體吸收過程的特點
7.4.2 吸收過程的數學描述
7.4.3 傳質單元數的計算
7.4.4 理論級法在氣體吸收過程計算中的套用
7.4.5 吸收過程幾個關鍵參數的選取
7.5 高濃度氣體吸收
7.5.1 高濃度氣體吸收的特點
7.5.2 高濃度氣體吸收的計算
7.6 多組分吸收過程
7.6.1 多組分吸收的特點
7.6.2 多組分吸收的計算
7.7 化學吸收
7.7.1 化學吸收的數學描述
7.7.2 化學吸收傳質高度的計算
7.8 解吸
7.8.1 氣提解吸法
7.8.2 其他解吸方法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第8章 氣液傳質設備
8.1 氣液傳質設備概述
8.2 板式塔
8.2.1 板式塔結構
8.2.2 板式塔內的流體力學性能及操作限制
8.2.3 塔板類型
8.2.4 溢流塔板結構
8.2.5 板式塔工藝設計
8.3 填料塔
8.3.1 主要塔內件簡介
8.3.2 填料塔的流體力學性能
8.3.3 填料塔的傳質性能
8.3.4 填料塔工藝設計簡介
本章符號說明
第9章 液-液萃取
9.1 萃取過程概述
9.1.1 萃取過程原理
9.1.2 萃取過程的分類與套用
9.2 液液相平衡關係
9.2.1 三角形坐標和槓桿定律
9.2.2 三角形相圖
9.2.3 分配曲線及分配係數
9.3 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
9.3.1 單級萃取
9.3.2 多級錯流萃取
9.3.3 多級逆流萃取
9.3.4 微分接觸式逆流萃取
9.4 完全不互溶物系萃取
9.4.1 單級萃取
9.4.2 多級錯流萃取
9.4.3 多級逆流萃取
9.5 萃取劑的選擇和其他萃取過程簡介
9.5.1 萃取劑的選擇
9.5.2 其他萃取過程簡介
9.6 浸取和超臨界萃取
9.6.1 浸取
9.6.2 超臨界萃取
9.7 液-液傳質設備
9.7.1 混合-澄清槽
9.7.2 塔式萃取設備
9.7.3 離心萃取器
9.7.4 萃取設備的選擇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10章 乾燥
10.1 乾燥過程概述
10.1.1 物料乾燥過程的套用
10.1.2 乾燥過程分類
10.1.3 對流乾燥過程原理
10.2 乾燥介質
10.2.1 常用乾燥介質簡介
10.2.2 濕空氣的狀態參數
10.2.3 濕空氣的濕球溫度
10.2.4 濕空氣的濕度圖
10.3 物料乾燥過程的相平衡
10.3.1 濕物料中濕含量的表示方法
10.3.2 濕分在氣-固相之間的相平衡
10.4 乾燥過程速率
10.4.1 影響乾燥過程速率的因素
10.4.2 乾燥曲線及乾燥速率曲線
10.4.3 濕分在物料內的傳遞機理
10.5 乾燥過程計算
10.5.1 乾燥過程的物料衡算
10.5.2 乾燥過程的熱量衡算
10.5.3 乾燥時間計算
10.6 乾燥設備
10.6.1 工業上常用的對流乾燥器
10.6.2 其他類型的乾燥技術及乾燥器
10.6.3 乾燥器的選擇
10.6.4 乾燥器設計簡介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11章 膜分離和吸附分離過程
11.1 概述
11.2 膜分離
11.2.1 膜的定義和分類
11.2.2 膜分離過程
11.2.3 膜的形態結構
11.2.4 反滲透與納濾
11.2.5 超過濾與微孔過濾過程
11.2.6 滲析和電滲析
11.2.7 氣體膜分離過程
11.2.8 滲透蒸發過程
11.2.9 其他膜過程
11.3 吸附
11.3.1 固體表面上的吸附作用
11.3.2 吸附分離過程的分類
11.3.3 吸附劑
11.3.4 吸附分離的套用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部分體系的氣液平衡數據
附錄B 部分物質的安托因常數
附錄C 氣體的擴散係數
附錄D 部分氣體稀水溶液的亨利係數
附錄E 部分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
附錄F 某些三元物系的液液平衡數據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配套教材

《化工原理(第三版)》有配套的教學輔導用書——《化工原理學習指導》。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ISBN
化工原理學習指導
王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10-18
978-7-04-046396-5

課程資源

《化工原理(第三版)》配有慕課——“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實驗”。
課程名稱
類別
建設院校
授課平台
授課教師
化工原理(上冊)
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大連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MOOC
都健、王瑤、吳雪梅
化工原理(下冊)
潘艷秋、董宏光、賀高紅
化工原理實驗
慕課
王瑤、徐威、俞路、李甜甜、肖武、張永策

教材特色

該書加強了動量傳遞、熱量傳遞和質量傳遞的理論基礎,與工程實際結合,並介紹了學科相關的發展前沿,注重培養學習者的工程觀念及處理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化工原理(第三版)》獲評遼寧省教育廳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作者簡介

都健,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化工系統工程,致力於過程系統能質網路全局集成最佳化的研究。
王瑤,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圍繞反應過程強化技術,系統開展了微通道反應器、電漿反應技術、電漿與催化偶合以及高效催化劑等研究工作。
潘艷秋,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科研方向:化工分離過程機理和過程模擬、膜分離過程、石化企業過程建模等。
賀高紅,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大連理工大學膜科學與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主要從事膜分離過程、環保和過程工業節能改造等方面的研究。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化工原理(第三版)》獲評遼寧省教育廳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作者簡介

都健,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化工系統工程,致力於過程系統能質網路全局集成最佳化的研究。
王瑤,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圍繞反應過程強化技術,系統開展了微通道反應器、電漿反應技術、電漿與催化偶合以及高效催化劑等研究工作。
潘艷秋,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科研方向:化工分離過程機理和過程模擬、膜分離過程、石化企業過程建模等。
賀高紅,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大連理工大學膜科學與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主要從事膜分離過程、環保和過程工業節能改造等方面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