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學計量數
- 外文名:stoichiometric number
- 讀音:huà xué jì liàng shù
- 實質解釋:方程式的配平得到的數字
- 不具備能力:不具備聯繫微觀與巨觀等
- 作用:揭示化學反應各組分之間的關係
歷史,定義,具體說明,書寫方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套用與轉化,化學計量數作用,化學計量數與反應級數,其他延伸意義,
歷史
里希特在《化學計量學初步》(1792-1794)這本書中第一次明確的提出“元素彼此之間有固定的質量比”,這是倍定律學說第一次用明確的語言闡述出來。這個就是“化學計量數”的早期雛形。後來道爾頓於1808年發布的《化學哲學新體系》中提出了新的原子論。歷史到了這一步,人們已經可以測定絕大多數已知化學物種中各元素的比例了,“計量數”也已經開始廣泛運用。
定義
化學計量數: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參與反應的物質前的係數,稱化學計量數,用η表示。實際上在運用中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係數法配平以後,得到的數字就是它的係數,也就是計量數。化學計量數的概念應包括其內涵與外延,即化學計量數之比與粒子數之比、物質的量之比、氣體體積比、反應速率之比等的關係。
具體說明
化學計量點是按化學反應關係求得的理論值。
關於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面的“係數”(即化學計量數),不宜簡單看作是原子或分子的個數,事實上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反應現象,決不是幾個原子和分子間反應的結果,而是大量質點聚集所顯示的巨觀現象。化學方程式還具有“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彼此之間的物質的量之比”
書寫方法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①反應物化學式寫在左邊,生成物化學式寫在右邊,中間用“=”相連線。
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前邊配上必要的係數使反應物與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相等。
③要註明反應所需要條件,如需要加熱,使用催化劑等均需在等號上邊寫出。如需要兩個及以上的條件時,一般把加熱條件寫在等號下邊(或用Δ表示)
④註明生成物狀態,用“↑”表示有氣體生成(反應物中不含氣體),“↓”表示有難溶物(沉澱)產生或有固體生成(反應物中不含固體或沉澱)。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1.寫: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左反、右生),並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
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號兩邊的原子種類與數目相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配平後要加以檢查。
3.註:註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點燃、加熱等),標出生成物狀態(氣體,沉澱等),把短線改成等號。
4.查:檢查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①最低公倍數法:A、找出原子個數較多,且在反應式兩邊是一單一雙的原子,求它的最低公倍數。
② 奇偶數法:反應式兩邊有一種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先將奇數變偶數,再配平。
套用與轉化
化學計量數作用
化學計量數與反應級數
反應級數:在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中,各反應物的濃度項的指數之和稱該反應的反應級數。
反應級數與化學計量數的關係:對於基元反應反應物的分級數與該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的絕對值相等;對於非基元反應則不一定相等。
其他延伸意義
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等於參加反應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如果體積相同的溶液還等於物質的量濃度之比;
有氣體參加的反應等於氣體同溫同壓下的體積之比;
等於氣體分子數之比;
等於各物質反應速率之比;
等於可逆反應中各物質轉化的物質的量之比;
等於離子反應中離子碰撞機率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