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苗族彝族鄉

化作苗族彝族鄉

化作苗族彝族鄉坐落於納雍縣城的西北面,鄉政府駐地距縣城33公里,東經105°11′至105°18′,北緯26°53′至26°58′。320國道橫穿而過,在化作鄉的5公里。化作鄉南北寬約6公里,東西長約24公里,呈條形分布。四周與大方縣貓場鎮、納雍縣沙包鄉、寨樂鄉、龍場鎮、昆寨鄉、董地鄉等分別接壤。全鄉轄21個村,160個村民組,147個自然村寨,5709戶,25893人。居住的主要民族有漢、苗、彝、白、布依、仡佬、蔡家、穿青等8種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全鄉人口的6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化作苗族彝族鄉
  • 所屬地區:貴州省納雍縣
  • 下轄地區:發大戛、倮都、安大垮
  • 電話區號:0857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自然資源,基礎設施,旅遊資源,文化習俗,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化作苗族彝族鄉為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下轄的一個民族鄉,位於納雍縣城的西北面,320國道橫穿而過,在化作鄉的5公里。化作鄉南北寬約6公里,東西長約24公里,呈條形分布。四周與大方縣貓場鎮、納雍縣沙包鄉、寨樂鄉、龍場鎮、昆寨鄉、董地鄉等分別接壤。
化作鄉化作鄉

歷史沿革

化作鄉是建並撤前的化作鄉、以麥鄉、黑塘鄉和沙壩鄉的聳古、羊場、安山(伙仲)構成,屬原龍場區管轄。
明洪武五年(1372),改順元為貴州,隨置貴州宣慰司,崇禎三年(1630)改貴州宣慰司為水西宣慰司,但僅統水西之地,自分為中水、下水、底水,蓋三路達魯哈赤、三部土官之舊,每路下轄四宗親,後訛為則溪,每宗親下有土目四,共四十八目。時總機、以支在今納雍龍場、化作、維新一帶,化作與維新、姑開、龍場、治昆等屬木胯則溪。
清康熙四年(1665),以水西地置大定、平遠、黔西及威寧四府。大定府以原化各則溪地編悅服、樂貢二里,原火著則溪地編大有、嘉禾二里,原架勒則溪地編永順、常平二里,原木胯則溪地編仁育、義漸二里。今化作鄉大部屬仁育里,少部屬悅服里。
民國3年(1914),廢府置縣,大定府改為大定縣,原大定府親轄地劃為9個區,西三區區公所駐大定以列貓場,今化作鄉大部西三區所轄。民國13年(1924),大定縣調為11個區,西三區區公所仍駐大定以列貓場,化作鄉大部仍屬西三區所轄。
民國20年(1931),大定縣調為10個正區10個副區,納雍大部屬於六、七、八區及其副區。今化作鄉與維新、厙東關、董地等鄉鎮屬七區所轄,區公所駐地小兔場。
民國25年(1936),大定縣並為9個區,納雍大部屬五、六、七區。第七區區公所駐小兔場,轄原七區正副區之地。今化作鄉大部屬於第七區所轄。
民國30年(1941)7月,納雍新縣成立,全縣劃為5個區和6個直屬聯保:化作鄉屬時第三區公所所轄化作聯保大部和寨樂聯保的小部,區公所駐地大龍場(今龍場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民國31年(1942),納雍縣撤銷各區和聯保,將全縣改設1鎮18鄉,今化作鄉大部屬當時的龍場鄉所轄,小部屬當時的革新鄉所轄。
1950年2月,納雍縣人民政府成立,全縣劃5個區、1個鎮、17個鄉。今化作鄉境內共設立化作、瓜仲、以麥地等3個鄉,屬四區所轄,區公所駐地龍場(今龍場鎮)。
1953年4月,納雍縣進行第一次普選,調整部分區鄉設定,區仍為9個,鄉增加到119個。四區增設雞場、沙家壩、黑塘、龍鳳、小壩子5鄉,撤銷和合併沙塘、大坡、瓜仲、自戛4鄉,全區共13鄉,今化作鄉境內增設沙家壩、黑塘兩個鄉,撤銷瓜仲。
1956年,根據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納雍縣將部分鄉鎮規模作了調整合併,全縣共78個鄉鎮,包括新建3個民族鄉。同時各區啟用駐地命名,停用序號稱謂。全縣9個區78個鄉鎮,其中3個民族鄉,今化作鄉大部屬於龍場區所轄,分別為原化作、以麥、沙家壩、黑塘等4個鄉。
1958年,為適應大躍進,調整部分區鄉,全縣9區1鎮85鄉,其中6個民族鄉,今化作鄉所轄範圍仍屬原龍場區管轄。
1958年秋,基本上按一鄉一社實現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共有76個公社,時化作公社、以麥公社、黑塘公社、沙家壩公社屬今化作鄉境內。
1959年初,納雍縣以區為大公社,改原公社為管理區(公社化時2個或3個鄉合併為1個公社的,又分開設定管理區),全縣共10個公社,84個管理區。1961年,恢復區建制,將原管理區進行調整,合併為44個公社;同時增設張維區。全縣共為11個區,1個鎮,時龍場區將革新並寨落,沙壩、黑塘合併為羊場,龍鳳並陰底,以支塘、地尾並龍場,時羊場公社、化作公社在今化作鄉境內。
1962年底至1963年初,納雍縣對部分公社規模進行調整,基本上按1958年前鄉鎮設定公社,原龍場區沙壩、黑塘、化作、以麥等4個公社在化作鄉境內。
1966年,納雍合併部分公社,並改動部分公社名稱。區仍為11個,鎮1個,公社56個。原以麥和化作公社合併改為紅岩公社,黑塘並沙壩改為紅光公社。
1972年納雍將57個公社調整為77個公社。由紅岩公社析化作、以麥2個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為避免同名,更改和恢復部分公社名稱,以麥為以麥地,沙壩為黑塘。1984年,納雍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制,成立鄉人民政府,並增設部分民族鄉,龍場區增設沙家壩,沙家壩在今化作鄉境內,原龍場區化作鄉更名化作苗族彝族鄉。
1991年底,納雍撤銷12個區(鎮)、81個鄉(鎮),合併設定25個科局級鄉(鎮),其中鎮9個,鄉16個(包括10個民族鄉),原龍場區化作、以麥地、黑塘鄉和沙壩鄉火種村合併建立今化作苗族彝族鄉。

自然資源

化作鄉地質地貌複雜,地面群山綿延起伏,溝壑縱橫,地勢落差大,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地倮都約1800米,最低海拔地雙岩頭河尾巴約1000米,適宜各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化作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達275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4.6度,年降雨量1141毫米。95年全鄉有耕地面積19090畝,其中:田3556畝,土15534畝;林地85000畝;草地38038畝。全鄉糧食總產量3858220公斤,人均占有糧食148.9公斤,比1984年增長1.5%。主要農作物有稻穀、玉米、洋芋、花豆、黃豆、小麥、蕎子、花生、油菜、烤菸、紅苕等十餘種。
化作鄉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煤(無煙煤)、大理石、硫磺、鐵、高嶺土、硫鐵等礦。其中:無煙煤和大理石藏量最多,目前正在開發中。大理石是化作的主要礦產資源,同時也是納雍縣的主要礦產資源,到現在大約已開採十年了,但都是表皮開採,且利用率較低。著名的“墨晶玉”大理石就產於此,被專家命名為“貴州黑”,深受國內、國外用戶好評,經過深加工的大理石目前已出口美國、日本、泰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煤是化作鄉礦產分布較廣的一種,分布於全鄉13個村80多個村民組,在鄉煤廠的帶動下,現已成規模開採,其中已有萬噸級煤井4個,從業人員200多人。煤質優良,離地表近,易於開採,是生產化肥的理想原料,目前主要銷往畢節和臨近的幾個鄉鎮。煤炭企業是化作鄉未來企業發展的龍頭,同時也是化作經濟新的目標。
荒山、荒坡資源和旅遊資源。荒山、荒坡是發展畜牧業的主要基礎,同時也是發展經濟林、用材林的基礎。畜牧業以槍桿岩商品牛、商品羊專業村為龍頭,現已逐步輻射到各村。經果林應以撲仲河野雞落、黑塘、雙岩頭為發展基地,大力引進新品種,採用新的科學管理方法,因地制宜,種植不同的經果林。森林以化作林場、大尖山林場、國家3356項目工程種植的樹木和長防林工程為起點,很好的利用荒山荒坡大力發展。
旅遊資源。旅遊是貴州欣欣向榮的第三產業,化作鄉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著名的“烏江第一漂”是省級風景區,目前正準備申報國家級。另外,還有九洞天、彭家洞都在化作鄉。遊人在飽覽了“小三峽”風光後,可領略溶洞風光,既消除了旅遊疲勞,也享受了大自然美景,其收穫不言而喻,讓你流連忘返,其樂無窮。

基礎設施

化作鄉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同時也是制約化作鄉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解放前,化作鄉交通主要以人行馬走道路為主。 由 大兔場(今納雍雍熙鎮)北出,經自戛、龍場、化作、董地、維新、厙東關交接畢節花廠,達畢節。民國32年(1943)1月,按縣道標準,寬4米,最小曲半徑30米,最大縱坡度20‰的要求勘測修建畢納路(畢節至納雍)。路線由雍熙鎮起,經老凹仲、龍期、大龍場(今龍場鎮)、化董(今化作、董地)、小兔場、厙東關、於箐口交接畢節界,計程75.2公里。投用經費8430元法幣,徵用民工5.2萬個,同年3月底停工,完成路基50公里,未鋪路面。解放後,1955年5月,另測勘線路,再次重修畢納路,由納雍雍熙鎮出發,經復興、通德河、寨落、化作、董地、維新、厙東關、於箐口交接畢節界,計程73.3公里,該條線路由寨樂鄉入境,經化作鄉化作村和趙家寨村,全程不到20公里。2001年由財政投入資金對畢納公路進行三級油路和公路鑲邊改造,2003年底,竣工通車,化作鄉首次通柏油路。但在化作鄉政府前約1公里路段,設有集鎮,遇趕場天沿公路擺設的攤點和熙來攘往的人流占據公路,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存在安全隱患,經常發生交通事故。
1997年1月,從大方縣貓場鎮到納雍縣化作鄉的梯子岩公路竣工。該路過境化作鄉化作村、趙家寨村、槍桿岩、達那,由達那村梯子岩入境大方縣貓場鎮。在達那村境內段,主要是萬仞絕壁上開鑿而成,在下面是洶湧澎湃的六衝河。在沒有先進的設備、沒有雄厚的資金、沒有技術人員的指導修路,由化作鄉和大方縣貓場鎮百姓自行發起,多方籌資金,以工代賑,投工投勞方式修建,被當地百姓喻為“當代的紅旗渠”。
2010年11月,化作鄉開展創建文明衛生集鎮活動,移“場”讓路,將該集鎮遷往距畢納路50米處的另一農貿市場,畢納公路和政府門口至貓場公路交叉路口處一律不準擺設外攤,畢納公路、化作至貓場公路通行狀況得到改善。
在通村公路建設上,改革開放以前,除化作村、趙家寨村外,僅有以麥地、黑塘、野雞落等少數幾個村通簡易公路,除以麥地農用車可以通行外,其他村只能通行馬車。改革開放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箐上村發現大量大理石資源後,修通了化作村到箐上村簡易公路,但只能通行馬車。2008年後,由於國家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化作鄉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扶持,加大通村公路建設。目前,通路村達到13個,但大部分只是簡易公路,雨天無法通車。
該鄉有公辦學校4所,教室47間,教師180多人,學生2368人。民小23所,教室61間,教師68人,學生2432人。
該鄉中心校化作國小校,始建於1947年,位於211省道113公里處。校園面積約5198平方米。學校現已發展成為有普通教室24間,各種專用教室7間,大小辦公室8間,教職工48人,在校小學生1000餘人的鄉級完全國小。
在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上,該鄉仍較落後。目前,全鄉僅有衛生室3個,衛生員17人。 全鄉已通電村14個,通水村10個。缺口較大,還需加快投入。

旅遊資源

化作鄉山川秀麗,景色怡人。八萬畝林場波瀾壯闊,令行人心身蕩漾,留連忘返;雄奇險峻的梯子岩,是紅九軍團長征鏖戰地,今朝絕地登臨,俯覽群山,緬懷先烈,遙想當年,據險殲敵,果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巍然聳立的槍桿岩獨峰直指雲天,狀若神筆,旁邊五指峰林綿延逶迤,對面是長征天塹——手扒岩。
九洞天喀斯特洞穴風光有“仙人洞”等七洞居於化作,執戳天神槍、跨斷頭天馬、飲觀音聖泉、沿仙人指路、越手扒懸岩、登古驛石梯、游九洞連天、飄地下浮流、觀巨臉神猴、覽神州赤壁,神奇“九洞天”真不愧享有“世界王牌景觀”、“溶洞百科全書”等美譽!斯魅力化作,可謂洞天湖地,鬼斧神工,造物神化。櫻桃花滿山爛漫的時節,去瓜仲河畔吧!於落英繽紛中飲一杯彝家咂酒,看彝族姑娘小伙載歌載舞,賞苗族兒女滾山珠絕技,聆聽瓜仲河汩汩流水,置身於落花、醇酒、美女、音樂、舞蹈、流水、人家之間,人生豈不快哉!

文化習俗

化作苗族彝族鄉槍桿岩村苗族化作苗族彝族鄉居住著漢、苗、彝、白、布依、蒙古、仡佬等多種民族,共8776戶,38764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24034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62%。民族文化濃厚,民風淳樸,彝族服飾、“搓子舞”、“火把節”、苗家蠟染、咂酒飛歌、苗族蘆笙舞、“滾山珠”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習俗,展示一幅幅原生態的民族風情畫卷,講述一段段山林竹海間的浪漫故事。讓我們產生無限的依戀。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感受自然給我們偉大的饋贈,淨化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從內心感到無比的震撼和無窮的魅力。
槍桿岩村苗族組是苗族民族風情保存完好的槍桿岩苗寨,這裡有千里難尋的百年織布機、傳統蠟染、刺繡、蘆笙舞以及苗家傳統戀愛婚嫁儀式,讓你感受到勤勞好客的苗族同胞的聰慧和浪漫。農閒之餘,苗胞們在廣場上談天說地,歡歌笑語。每到端午節,苗族青年們攜帶心愛的蘆笙,姑娘們穿戴上心愛的衣服首飾,打扮得花枝招展,齊聚槍桿苗寨廣場,載歌載舞,找尋心中的愛人。

行政區劃

化作鄉下轄村民委員會(總計21個)
發大戛、倮都、安大垮、化作、趙家寨、益興、達那、以麥地、抵納寨、雙岩頭、黑塘、烏沙、箐上、治安、野雞落、槍桿岩、大營、官寨、安山、羊場、聳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