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匈奴中郎將
- 創立:晉北朝沿置
- 魏時:第四品官
- 罷免:天興四年(公元401年)
使匈奴中郎將,漢官,有時簡稱中郎將,或匈奴中郎將。亦稱護匈奴中郎將、領中郎將、行中郎將以及北中郎將等。主護南單于,比二千石,可擁節,有從事二人,有事...
匈奴中郎將,漢魏晉北朝軍事職官名稱。晉北朝沿置。魏時為第四品官,晉代不常置。北魏初沿置,秩第三品中,天興四年(公元401年)罷。...
官名。東漢置,亦作使匈奴中郎將或匈奴中郎將。監護南匈奴單于,參預司法事務,並助南匈奴防禦北匈奴的侵擾。員一人,擁節,秩比二千石。設官府,官屬不固定,隨事...
北中郎將,官名。東漢後期為使匈奴中郎將別稱。1 ...... 北中郎將,官名。東漢後期為使匈奴中郎將別稱。[1] 參考資料 1. 北中郎將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7...
王柔,字叔優,晉陽縣人。東漢時期官員。受到同郡人郭林宗賞識,後任護匈奴中郎將。...... 東漢時期官員。受到同郡人郭林宗賞識,後任護匈奴中郎將。本名 王柔 ...
中國古代官員名稱。秦置,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品秩比二千石,低於諸將軍。東漢以後,中郎將的名號被各割據勢力廣泛加於武官,不再限于禁衛統領等職,...
臧洪的父親臧旻歷任使匈奴中郎將、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職,在任官期間很有聲譽。 [3] 曾平定會稽妖賊許昭的叛亂。 [4] 臧洪十五歲時,因其父的功績被拜為...
振威中郎將、建義中郎將、奉義中郎將、平虜中郎將、典軍中郎將、撫軍中郎將、武衛中郎將、司金中郎將、司律中郎將、護匈奴中郎將、率善中郎將(以上...
14. 《三國志·卷三十·烏桓鮮卑東夷傳》之裴松之注引《魏書》:熹平六年,遣護烏丸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單于出雁門塞,三道並進,...
醢落屍逐鞮單于,姓攣鞮,名比,呼韓邪單于之孫,烏珠留若鞮單于之子,南匈奴第...獲準將部眾入居雲中郡,漢置“使匈奴中郎將”率兵護衛之。每歲供給大量糧、...
東漢後期將領,烏丸校尉。東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農曆四月,鮮卑攻打漢朝北部邊塞。農曆八月,漢朝派夏育從高柳縣,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從雲中郡,匈奴中郎將臧旻與...
(以上為四中郎將)振威中郎將、建義中郎將奉義中郎將、平虜中郎將典軍中郎將、撫軍中郎將武衛中郎將、司金中郎將司律中郎將、護匈奴中郎將...
正始(240年—249年)初年,田豫遷升為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加官振威將軍,領并州刺史。境外胡人聞知他的威名,相繼來朝貢獻。他所管轄的并州界內清靜安寧,百姓都...
正始五年(244年),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持節、護匈奴中郎將,主管并州的軍、政、法等事務。陳泰轄區及周圍地區民族眾多,他很注意對當地各少數民族採取懷柔...
轉并州刺史、護匈奴中郎將。高平陵之變後,孫禮出任司隸校尉,他在所治理過的七郡五州之內皆有威信,不久升任司空,封大利亭侯。 嘉平二年(250年),孫禮病逝,...
石鑒出身寒微,但志趣高雅公正亮直,仕魏官至并州刺史、假節、護匈奴中郎將。西晉建立後,石鑒被封為堂陽子。歷任司隸校尉、尚書都督隴右諸軍事、鎮南將軍等職,...
趙稠等擊鮮卑之戰,東漢陽嘉二年(133年)三月,匈奴中郎將趙稠,派遣都侯夫沈等兵出塞攻擊鮮卑,被擊敗。秋天,鮮卑穿塞出兵馬城(今河北懷安北),被代郡太守抗擊,...
浚自領尚書令,以棗嵩、裴憲並為尚書,使其子居王宮,持節,領護匈奴中郎將,以妻舅崔毖為東夷校尉。又使嵩監司冀並兗諸軍事、行安北將軍,以田徽為兗州,李惲...
魯芝獲赦不久後,就被起用為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振威將軍、并州刺史。後因治理有方,政績突出,升任為大鴻臚。 [4] 高貴鄉公曹髦即位後,賜封魯芝為關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