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列表
創作原型
●歷史人物原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曾先後知天長、端州、瀛州、揚州、廬州、池州、開封等縣、府,出使過契丹,還在刑部、兵部任過職,在財政部門做過副使、轉運使、三司使,在監察部門做過御使、諫議大夫,最後做到樞密副使,成為朝廷的宰輔,死後追贈禮部尚書,謚孝肅。他當過的天章閣待制和龍圖閣直學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龍圖”的雅稱。老百姓更喜歡直呼“包公”。
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之名,成為清廉的象徵。
“龍圖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報國盡忠,臨政無阿。杲杲清名,萬古不磨。”這世代流傳的詩句表達了人民對包拯的讚美。
他任開封府尹時,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不畏權貴,時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開一代清官之風範。遺著有《包孝肅奏議》10卷。事跡長期流傳民間,多作為小說、戲劇題材。元雜劇有《陳州糶米》等劇目。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園。
源於宋代的話本並紅火於元代的包公戲,自明清到近世,不斷發展,推陳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包拯在“京官”開封府尹任上不到一年半光景,描寫這一時期他斷案的故事無疑是最精彩的華章,傳播之廣,渲染之烈,溶進了人們熾熱的“包公情”。
元雜曲中,包拯被塑造成半人半神、可以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主持正義又無所不能的包拯,體現了人們對清明政治的渴望和期待。同時也是百姓對黑暗現實不滿的一種心理幻想。
現存18種元代公案戲中,寫包公審案斷獄的就達11種,如無名氏的《包待制陳州糶米》、關漢卿的《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等;明清又誕生20種。明代《元曲選》100種里包公戲占10種;打開《京劇劇目初探》,可以查到34出包公戲,《金丸記》、《桃花記》、《胭脂記》、《珍珠記》、《雙釘案》、《正朝陽》、《鍘美案》、《赤桑鎮》、《鍘包勉》、《砸鑾駕》、《打龍袍》等保留劇目歷久不衰。
1993~1995年,長達236集的電視連續劇《包青天》風靡中國大陸和台、港、澳地區、東南亞及歐美華人社會。
《
包公案》,明代的公案小說,又名《
龍圖公案》,全名為《京本通俗演義包龍圖百家公案全傳》,也稱《龍圖神斷公案》,全書十卷,作者安遇時,書中講述了包拯破案的故事,
該書是中國古代文學三大公案小說之一,影響較大。它的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采自史料,或吸收曲藝精華,或取自時事近作。內容大都是包公明斷謀財害命、仗勢凌人以及奸盜詐欺等案,塑造了一個剛直正義的清官形象,同時夾雜了大量封建倫理道德說教和因果報應思想。故事情節較為生動曲折,但語言呆滯平庸。對後世公案小說有一定的影響。《龍圖公案》是明末產生的白話短篇公案小說集。書分十卷,包含一百個斷案故事。不題撰人。
《
三俠五義》,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的經典之作,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同時,作為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三俠五義》的版本眾多、流傳極廣,書中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的內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俠五義》的出現,開創了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的合流。小說敘寫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在眾位俠義之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眾俠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充分地體現了底層人民的願望。其中包公在俠客們的幫助下平冤獄、“鍘龐昱”、“除藩王”等情節,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表現了人民民眾的鬥爭精神。書中穿插了大量俠客白玉堂、展昭、歐陽春、韓彰、蔣平等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義行為,表現出他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本質。
《
七俠五義》是由近代學者俞樾改編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武俠小說。後人有續《續俠義傳》、《續七俠五義》、《小五義》、《續小五義》、《後續小五義》到《十六續五義》等續書。
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包拯的形象一直活躍於小說、戲曲、影視劇等藝術形式中。而在法國,一本由法國導演派屈克·馬提擔任故事編劇、中國漫畫家聶崇瑞繪製的漫畫《
包拯傳奇》,讓這箇中國歷史人物走進了法國人的視線“包拯”這一形象也在異國擁有了數萬名冬粉。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漫畫節,《包拯傳奇》沒有任何前期宣傳和廣告,在漫畫節上首次亮相,就吸引了大批的讀者。即在法國及歐美地區引起轟動,被譯成荷、意、英、德等多種文字,風靡歐洲各國。這一系列漫畫共6冊,每年出版一本,暢銷歐洲。
2008年,FEI出版社的社長徐革非找到了法國的影視編劇馬蒂,想要創作一本能讓西方人了解中國文化的漫畫。由中國人創立的FEI出版社希望能在法國的漫畫市場中為中國文化開闢一片天地,它的原則是只做中國題材,用漫畫講中國故事。作為第一次嘗試,兩個人很自然地想要找到一個人物,在中國非常重要,法國人卻一點都不知道,但又有讓全世界都能夠理解的潛質。為此,不懂中文的馬蒂讀了很多法語寫的關於中國的書,後來又專門來到了中國。在北京堵車的時候,馬蒂在計程車上讀到了一部作品,講述了一個智慧的中國判官的故事。他問徐革非,包公這個人在中國是不是很出名,徐革非聽了大笑起來:“中國每個人都知道包公的存在,他幾乎可以算是中國最出名的人物之一。”“然後我覺得這就是我想找的那個人,因為我之前寫過一些偵探小說,所以對於我來說包公就是最理想的人選。”馬蒂說。馬蒂回到法國做了一些調查,他發現在法國只有大學裡專門研究中國文化的人知道包公,普通人聽說過他的非常少,人們知道更多的中國偵探是狄仁傑。於是馬蒂開始創作包拯的故事,在他看來,包拯“不僅剛正不阿,而且充滿了人文關懷,在推行正義的時候不論當事人出身貴賤,這讓我們聯想到與腐敗現象堅決鬥爭的美國人艾略特·奈斯(上世紀20至30年代鐵面無私的美國財政部探員),或是義大利那些黑暗勢力作鬥爭的人。”
在一中一法兩個人的合作分工中,馬蒂負責在包拯傳統故事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改編。作為影視劇導演,他在包拯的故事中加入了懸疑、情感、偵探等影視劇元素,還利用歐洲影視劇最流行的“交代背景、抖出包袱、節外生枝產生新故事”的“三步走”編劇手法,讓故事更富懸疑色彩。他還對傳統故事做了一些適合現代的改編,例如,他融入了很多諸如股票、地產等法國社會的現實題材。“《包拯傳奇》其實是一種跨時空、跨國界的作品。在作品中,充滿了人類共同的東西。”他說道。漫畫版《包拯傳奇》有點像公路電影、武俠片和偵探電影的綜合。在繪畫方面,國人漫畫家聶崇瑞開創了連環畫的新形式:有分鏡的連環畫,馬蒂對於鏡頭、機位的調整,繪畫、人物之間的呼應都有獨特的見解,而聶崇瑞根據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在場景、環境、道具等方面充分發揮了自由。
漫畫中的人物也根據外國讀者的需要進行了新的設定,在聶崇瑞所受的教育中,包公的形象幾乎已經成了傳統演繹下一個固定的模式,馬蒂以他的視角塑造了一個全新的包公。“在馬蒂那裡,包公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像一個半神的人物,他有七情六慾,喜歡美食,也很幽默,有很多普通人的情感在裡面。”聶崇瑞說。而徐革非也說,“來到法國後,包拯有些不同,他開始喜歡喝點小酒,興起會吟詩,而且不再那么嚴肅,時不時會和身邊的人調侃兩句。不變的是,他依然無懼權貴,斷案如神,更對腐敗深惡痛絕。”
備案電影
已經在廣電總局及廣電網路司備案的電影:
神探包青天之東京詭卷
神探包青天之神罰
神探包青天之鵲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