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吻合術是2020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手外科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脈吻合術
- 外文名:artery anastomosis
- 所屬學科:手外科學
- 公布年度 :2020年
動脈吻合術是2020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手外科學名詞。
動脈吻合術是2020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手外科學名詞。定義對完全離斷的動脈通過顯微外科技術進行縫合,重建動脈連續性,以恢復動脈有效血流的一種外科或顯微外科手術。出處《手外科學名詞》第一版1...
縮窄段切除及主動脈對端吻合術適用於:1.單純性主動脈縮窄的病兒合適的手術年齡為4~8歲。因為4~8歲病兒的主動脈腔的橫切面積已超過成人的50%,術後發生再縮窄的機會較少。而年齡過大手術,術後易殘留高血壓而影響療效。2.嬰幼兒症狀嚴重伴呼吸困難,頑固性心衰,經積極內科治療無效者應立即手術治療。3.縮...
升主動脈-右肺動脈吻合術又稱“Waterston手術”。是治療法洛四聯症套用體循環動脈與肺動脈行吻合手術的方法之一。也可作為三尖瓣閉鎖6個月以內嬰兒的姑息性手術。Wa-terston於1962年首次報導。全麻下經右前胸切口,然後將右肺動脈與升主動脈行端-側吻合。體-肺分流術的手術死亡率較低,但由於易發生吻合口過大或...
手術的一種,利器切傷或經清創後,動脈缺損較小者,可直接作端端吻合。術中必須注意血管斷端分離的長度要合適,縫線牽拉和結紮要鬆緊適宜。術後處理同血管清創術和血管修復術。適應症狀 利器切傷或經清創後,動脈缺損較小者,可直接作端端吻合。手術步驟 1.吻合前處理 ⑴分離血管斷端:動脈兩端需先適當分離,並將...
腎動脈周圍的解剖關係。適應症 主-腎動脈吻合術或組織片移植修補術適用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僅局限於腎動脈開口部,若不採用內膜切除術時,可施行腹主動脈-腎動脈再吻合術(aorto-renal artery reimplantation)。呈環形的腎動脈狹窄,局限性狹窄段短的肌纖維增殖症,小型腎動脈瘤等,可將腎動脈的狹窄段切除,然後將...
頸外動脈-靜脈-大腦後動脈吻合術適用於 1.基底動脈狹窄或閉塞,並有腦缺血症狀,如進展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腔隙性梗死或體位性腦缺血症狀者。2.椎-基底動脈大型動脈瘤,無法夾閉瘤頸,需結紮椎動脈或基底動脈作為治療,而側支供血不足者。分類 神經外科/腦血管疾病的手術/腦缺血性疾病手術/其他顱外-顱內...
腎動脈狹窄可由腔內梗阻及血管外壓迫所造成,腎動脈疾患的病理分類、病變範圍是決定手術方法的依據。隨著影像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手術的選擇及術前降壓效果的預判提供了極為有價值的依據,脾-腎動脈吻合術於1956年用於治療左腎動脈狹窄。由於手術方法簡單易行,且手術效果好,後來即被廣泛地套用。麻醉方式及術前...
顳淺動脈-移植血管-大腦前動脈吻合術是神經外科的一種手術,適用於顳淺動脈-移植血管-大腦前動脈吻合術適用於大腦前動脈近側段閉塞,引起其供血區缺血者。分類 神經外科/腦血管疾病的手術/腦缺血性疾病手術/其他顱外-顱內動脈吻合術 基本信息 1981年國內開始將自體的胃網膜動脈移植於顳淺動脈與大腦前動脈之間,以...
肝–腎動脈吻合術 肝–腎動脈吻合術(hepatorenal artery anastomosis)是2014年公布的泌尿外科學名詞。定義 將肝總動脈切斷結紮,其近端與右腎動脈遠端行端端吻合的手術方法。用於治療腎動脈狹窄。適合右腎動脈狹窄的患者。出處 《泌尿外科學名詞》第一版。
這些吻合都有縮短循環時間和調節血流量的作用。此外,在腎內還存在一種特殊形式的動脈吻合,即動脈性管網(miraculous rate),它不同於一般的動脈、毛細血管、靜脈的連線順序,而是小動脈、動脈性毛細血管,再匯合成小動脈,網內都是動脈血,其功能不明。2.靜脈間吻合 靜脈吻合遠比動脈豐富,除具有和動脈相似的吻合...
顳淺-小腦上動脈吻合術 顳淺-小腦上動脈吻合術(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nastomosis)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7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六分冊》第一版。
血管吻合[術]血管吻合[術](vascular anastomosis)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對完全離斷的動脈或靜脈進行吻合以重建血管連續性,恢復有效的血流所套用的外科手術技術。出處 《顯微外科學名詞》。
雙向上腔靜脈肺動脈吻合術 雙向上腔靜脈肺動脈吻合術(bidirection superior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7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六分冊》第一版。
體-肺動脈分流術又稱“Shunt術”。包括各種體-肺動脈吻合術。40多年前用於手術治療法洛四聯症。也適用於大動脈錯位並發肺動脈狹窄的病例。目的是增加肺循環血流量,改善血缺氧,減輕症狀,延長壽命。手術方式包括:鎖骨下動脈-肺動脈吻合術(Blalock-Taussig術),降主動脈-左肺動脈吻合術(Potts術),升主動脈-右肺...
小血管吻合術是指直徑在3mm以內的小血管吻合手術。這是顯微血管外科所必須具備的技術。過去由於沒有專門研究小血管吻合術,多借用大、中血管吻合的原則,進行了小血管吻合術。自從顯微外科問世以來,1960年Jacobson報告吻合1.6~3.2mm口徑的小血管成功後,相繼進行了小血管吻合的基礎研究(Baxter等1972年),認識到其...
心外吻合是指冠狀動脈的心房支和心包的分支與胸廓內動脈的心包支以及自主動脈發出的前縱隔支、心包支、支氣管支、膈上下支、肋間支和食管支等都有廣泛的吻合支,在冠狀動脈分支阻塞時也能起一定側支循環的代償作用。側支循環的建立具有代償意義,對機體是有利的。充分而有效的側支循環可使動脈阻塞後局部組織不致...
血管端側吻合術(end-to-side vessel anastomosis)是2020年公布的手外科學名詞。定義 一種修復血管的縫合方法。在血管的兩斷端不適合行端端吻合時(如兩斷連線埠徑相差過大,或為了保留受區血管的連續性不影響遠端血供),可在主血管管壁側方開一個小窗,將另一個血管的斷端與視窗吻合進行血管修復,形成“T”形...
縮窄段切除及主動脈吻合術的手術死亡率早年曾高達56%。隨著術前準備、麻醉和手術操作技術,以及術後處理的改善和進行,手術死亡率已降至15%左右。目前認為病情嚴重的嬰幼兒病例,應立即給予靜脈滴注前列腺素E,每分鐘每公斤體重0.1mg以延緩動脈導管閉合。約80%的病嬰給藥後病情迅速改善,出現股動脈搏動;軀體下半...
但是,本畸形所合併的左上腔靜脈,75%以上者與右上腔靜脈之間缺乏通暢的左無名靜脈而常不能加以結紮,矯治手術可選用冠狀靜脈竇頂修復術、房間隔成形術或者左上腔靜脈與右心耳、右上腔靜脈或左肺動脈吻合術。禁忌症 由於合併心臟畸形引起艾森曼格綜合徵者。術前準備 同一般先天性心臟畸形的直視修復術。手術步驟 1....
手術分3個步驟進行:於單側或雙側大腿或小腿採取大隱靜脈約25cm供單根吻合;另一手術組取胸正中切口,顯露主動脈根部及梗死的冠狀動脈;在體外循環下作冠狀動脈大隱靜脈吻合術,將取下的大隱靜脈倒轉與冠狀動脈梗死的遠端作端一側吻合;恢復心搏動後,再將大隱靜脈另一端與升主動前壁作端一側吻合,注意避免大隱靜脈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