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吻合

血管吻合

人體的血管除經動脈-毛細血管-靜脈相通外,在動脈與動脈之間,靜脈與靜脈之間,甚至動脈與靜脈之間,都可彼此直接連通,形成血管吻合(vascular anastomosi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管吻合
  • 外文名:vascular anastomosis
  • 類型:靜脈間吻合
  • 分類:動脈間吻合
名稱介紹,其他建議,

名稱介紹

1.動脈間吻合
人體內許多部位或器官的兩動脈乾之間可借交通支相連(如腦底動脈之間),在經常活動或易受壓部位,其鄰近的多條動脈分支常互相吻合成動脈網(如關節網),在時常改變形態的器官,兩動脈末端或其分支可直接吻合形成動脈弓(如掌深弓、掌淺弓、胃小彎動脈弓等)。這些吻合都有縮短循環時間和調節血流量的作用。此外,在腎內還存在一種特殊形式的動脈吻合,即動脈性管網(miraculous rate),它不同於一般的動脈、毛細血管、靜脈的連線順序,而是小動脈、動脈性毛細血管,再匯合成小動脈,網內都是動脈血,其功能不明。
2.靜脈間吻合
靜脈吻合遠比動脈豐富,除具有和動脈相似的吻合形式外,常在臟器周圍或臟器壁內形成靜脈叢,以保證在臟器擴大或腔壁受壓時血流通暢。在肝內可見靜脈脈性怪網,其連線形式是小靜脈、靜脈性毛細血管、小靜脈。
3.動靜脈吻合
在體內的許多部位,如指尖、趾端、唇、鼻、外耳皮膚、生殖器勃起組織等處,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可借血管支直接相連,形成小動靜脈吻合(arterio venular anastomosis)。這種吻合具有縮短循環途徑,調節局部血流量和體溫的作用。
4.側支吻合
有的血管主幹在行程中發出與其平行的側副管(colleteral vessel)。不同高度的側副管彼此吻合,稱側支吻合。正常狀態下側副管比較細小,但當主幹阻塞時,側副管逐漸增粗,血流可經擴大的側支吻合到達阻塞以下的血管主幹,使血管受阻區的血液循環得到不同程度的代償恢復。這種通過側支建立的循環稱側支循環(colleteral circulation )。側支循環的建立顯示了血管的適應能力和可塑性,對於保證器官在病理狀態下的血液供應有重要意義。

其他建議

有人提出,體內少數器官內的動脈與相鄰動脈之間無吻合,這種動脈稱終動脈(end artery),終動脈的阻塞可導致其供血區的組織缺血甚至壞死。視網膜中央動脈被認為是典型的終動脈。如果某一動脈與鄰近動脈雖有吻合,但當該動脈阻塞後,鄰近動脈不足以代償其血液供應,這種動脈稱功能性終動脈,如腦、腎和脾內的一些動脈分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