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人的北平

動人的北平

著名作家林語堂的一篇文章,寫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動人的北平
  • 作者:林語堂
  • 背景:作者眼中的北平
  • 屬性:文章
整體感知,寫作角度,作者簡介,原文欣賞,作品意義,

整體感知

本文寫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寫了當時北平種種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種景象,又寫出了北平的獨特“性格”和它的“動人”之處,表達了作者對北平的深厚感情。
動人的北平
開篇一段很重要,總體上寫北平的特點,作者以“品格”名之:“老成”“豪爽”“寬大”“包容”。與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如果說本文在結構上採用總—分的形式,那么這一段就是全文的一個總起。
第二段以下的幾段寫就集中表達這兩種特點:新與舊、雅與俗相雜共容,體現“包容”;“一株古木老樹”之喻,體現“老成”。也就是說這幾段恰當地表現北平“老成”和“包容”的特點。
從“北平是一個‘珠玉之城’”開始,文章從多個方面展現北平古都的形象和性格。描寫的方面有:宮殿亭園樓榭湖水、街市、院落住家、雜色人等、建城布局、紫禁城、道路、市民生活、休閒方式等。
作者雖然說“一個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個人怎敢說他了解北平呢”,仿佛北平是難以整體全面地觀照和描寫的,但是他仍然試圖寫出北平的立體全景,其中不光有物化的、靜態的景象,更有活動的、流動的市民生活景象,還有深遠的歷史景象。一般來說整體全面地寫一個地方,難免流於抽象概括,而本文則處處是具體可感的畫面,儘管這些畫面都“浮光掠影”而過,但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具體生動描寫和抽象概括正是文學和非文學的差異所在。
當然,本文的動人之處不僅在於描寫了身居北平所見景象,還在於寫出了一種情懷情調情韻。作者作為一個傳統文化故土與西方文化新壤培養出來的知識分子,具有多方面的優雅情懷,表現在文章中即有對本國歷史的崇敬、對故都文化的熱愛、對故都包容新舊事物的喜悅、對故都平民百姓的親和。可見他既不是一個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個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個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態度傾向的文化人。不過從他細數故都風物時那么沉醉的情態看,他的故國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稱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識、平民傾向。他的眼裡不只有高聳的北京飯店、原先皇家宮殿花園、百尺寬的大道藝術博物館、大學專校等,還有平民院落、城外村莊麥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還有著木屐的東北老嫗、踢毽子的老人、裸體的兒童。文章行將結束時寫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裡的常人,他們不是聖賢和教授,而是人力車夫。”作者是文化人,自然在心底對勞苦大眾非常尊重、非常親近。
在過去那個年代,不少作家寫了故都北平的散文,郁達夫寫了《故都的秋》,老舍寫了《想北平》,他們在文中也同樣表達了平民意識、平民傾向。所不同的是,郁達夫老舍眼裡只有平民形象和平民生活,而林語堂眼光更加全面一些,看到的是北平的整體形象、整體生活,各色人等的生活。

寫作角度

作者意在寫盡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種景象、各色人等盡收眼底,可見文章採取一種全景式的描寫角度。不過文章又避免了粗線條的抽象勾勒,而是採取類似中國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即把一個個具體而微的小景小物盡情地描繪出來。從一個個局部看,是微觀的,但合在一起就是整體描繪。所以全文的描寫所取角度是總與分的結合、大與小的結合、粗與精的結合。

作者簡介

林語堂福建龍溪(現福建省漳州平和縣坂仔鎮)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1919年起留學美國、德國,深受西洋文化影響。1923年回國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同時將西方文化帶回中國。1932年起,編輯《論語》、《宇宙風》等刊物,提倡“閒適”、“幽默”小品文,被譽為“幽默大師”。1936年8月赴美,在美國歐洲等地常年旅居。1966年定居台灣,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多數由英文寫成)《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等,介紹中國人的性情、哲學,將東方文化向西方人敞開。
動人的北平
動人的北平

原文欣賞

北平好像是一個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種老城的品格。一個城市與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狹隘,好奇多疑;有的寬懷大量的豪爽達觀。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寬大的。他包容著新舊兩派,但他本身並不稍為之動搖。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與著木屐的東北老嫗並肩而行,北平卻不理這回事。鬍鬚蒼白的畫家,住在大學生公寓的對面,北平也不理這回事。新式汽車與洋車、驢車媲美,北平也不理這回事。
在高聳的北京飯店後面,一條小路上的人過著一千年來未變的生活,誰去理那回事?離協和醫院一箭之地,有些舊式的古玩鋪,古玩商人抽著水菸袋,仍然沿用舊法去營業,誰去理那回事?穿衣盡可隨便,吃飯任擇餐館,隨意樂其所好,暢情欣賞美山——誰來理你?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樹,根脈深入地中,藉之得暢茂。在他的樹蔭下與枝軀上寄生的,有數百萬的昆蟲。這些昆蟲如何能知道樹的大小,如何生長根,在地下有多少深,還有在別枝上寄生的是什麼昆蟲?
一個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一個人總覺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裡已經住了十年以後,你偶然會在小路上發現一個駝背的老人,後悔沒有早日遇見他;或是一個可愛的老畫家,露著大肚子坐在槐樹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搖風乘涼夢想他過去的日子;或是一個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頭頂上一點一點的移動著,然後由背後掉下來時,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個刀手;或是一個兒童戲劇學校的太太;或是一個人力車夫變成滿洲國的高貴人;或是一個前朝的縣太爺。一個人怎敢說他了解北平呢?
北平是一個“珠玉之城”,一個人眼從未見過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頂,以及宮殿庭園樓榭的珠玉之城。它為珠玉結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帶似的“玉泉”,“中央公園”垂老的杉樹,以及“天壇”、“先農壇”。城內有九個公園,三個御湖,名為中南北“三海”,現在任人遊覽。並且北平有藍天潔月,雨夏涼秋,與高爽的冬日氣候。
北平像是一個國王的夢境,它有宮殿御園、百尺寬的大道、藝術博物院、專校、大學、醫院、廟塔、藝商,與舊書攤林立的街道。北平像是一個飲食專家的樂園。它有數百年的飯館,招牌被煙燻得破舊不堪,還有肩上搭著毛巾的光頭堂倌,他們的招待是十足和藹的,因為他們在滿清政府服侍過高官大吏,曾受了傳統的特別訓練。北平是貧富共居的地方,每個鄰近的鋪號都許一個貧老的記賬取貨,街上販賣的東西很便宜。你可以流連在那裡的一個茶館裡,一整個下午不走。北平是採購者的天堂,廣有中國古代的手藝品、書籍、圖畫、古玩、玉石、琺瑯鑲嵌、燈籠之類。那是一個到處能買貨的地方,商販也會帶著貨物走上門來;在清晨,門外路上貨販眾多,叫賣聲形成極美妙的調門兒
北平是清靜的,它是一個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個院落,每院都有一個金魚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樹;那裡的果蔬新鮮;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他是一個理想的城市,每個人都有呼吸之地;農村幽靜與城市舒適媲美。那裡的街道排列恰當,清晨在花園中拔白菜的時候,抬頭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離一家大百貨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北平有多樣性——多樣的人。他有法律與觸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與作奸犯科的警察,盜賊與保護盜賊的人,乞丐與乞丐之王。它有聖賢、罪人、回教徒、除妖的藏人、算命、拳手、和尚、妓女中國與俄國的職業舞女、日本和朝鮮的走私者、畫家、哲學家、詩人、收藏家、青年大學生、影迷。它有卑鄙的政客、年老息影的縣官、新生活運動者、現充女傭的前清官吏的太太。
北平有五顏六色舊的與新的色彩。他有皇朝的色彩,古代歷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駝商自張家口與南口來到北平,走進古代的城門。他有高大的城牆,城門頂上寬至四五十公尺。他有城樓與齊樓,他有廟宇、古老花園、寺塔: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樹木,以及每一座橋樑,都具有歷史典故。
使北平成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可列舉下列三點來加以說明:
北京城雖始建於十二世紀,但它現在的式樣是明朝永樂皇帝在十五世紀初建造的(永樂皇帝也重建過長城)。因之富有皇室的華貴。有一個南城,稍小於北城,自南城最南的門內向,有一條綿延五英里的中軸,它穿經依次相連的每一道城門,直抵皇宮正殿。
紫禁城位於北城的中心,周圍繞有城壕與金色瓦頂的牆垣,背後是煤山,山上共有五座亭台,頂上蓋有燦爛彩色的瓦。由煤山可以看到那條中軸,附近還有鼓樓。三海位於紫禁城的西面與西南面,那裡是皇室的畫舫遨遊之地。
與中軸平行的是兩條康莊的大道,在東城是哈德門大街,在西城是宣武門大街,每條大街寬約六十英尺,在紫禁城前連線兩街東西直通的大道,是寬逾百尺的天安門大街,在外城南門附近,位於中軸東西兩端的,是天壇與先農壇。那裡是皇帝祈年風調雨順之處。
因為中國人對建築美的觀念,須兼顧雅適而不僅在高偉,宮殿屋頂所以都屬於平闊一類的,也因為皇帝之外,無人許住樓房,所以到處都顯得極其寬闊。
因是使北平顯得如此舒適可愛的,成為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在繁華街衢附近的人,也都能安詳生活。那裡的生活程度很低,生活也頗富意味。政府官員與闊人可以聚餐於大飯館,而洋車夫用一個銅板,也可以買到油鹽醬醋,不論在什麼地方,附近總會有一個雜貨店,與茶館的。
那兒很自由去追求你的學問、娛樂、嗜好,或者去賭博和搞政治。沒有人理會你穿什麼衣服,做什麼事。這就是北平的兼容並包之處,你可以和賢人與惡人往來,和學者與賭徒往來,或者和畫家往來。如果你景仰皇帝,可以到禁宮周圍散步,幻想你自己也是一個皇帝。
如果你要是有閒,你可以在城內的九個公園中,任意遊逛,坐在竹椅上或是杉樹下的藤椅上,整一下午喝你的茶;所費不過是兩角五分。那些茶役常是和藹客氣。或者在夏天的下午,你可以去游什剎海(湖),或者你可以出西直門去遊覽頤和園。
北平城外大都是村莊麥田,到處可見裸體的兒童,他們在路邊嬉戲時,常向行人討錢。你可以和他們交談,或者閉目裝睡,不理他們。你或者可以去圓明園找義大利宮殿的古蹟,它是被八國聯軍強劫燒毀的。
在路過頤和園的途中,你可以在那裡流連一整天的時光。沿途經過許多美麗的景象,玉泉山的大理石塔便在望了,在那裡你可以流連一個下午,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數月忘返。
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裡的常人,他們不是聖賢 和教授,而是人力車夫。從西城到頤和園洋車費一元左右,你或者以為這是很便宜的。這的確是便宜,而車夫卻欣然收之。看著車夫們沿途互相取樂,笑論別人的不幸遭遇,你會有莫名其妙之感。
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許會遇到一個襤褸的老年人力車夫。他向你講述他的遭遇時,口吻詼諧清雅。如果你以為他年紀過老,想要下車步行時,他一定要強拉你回家。但是如果你突然跳了下來,然後把車錢照付,他向你表示的那種竭誠感激,是你有生以來從未見過的。

作品意義

本文似有述往事、懷舊情的感覺,那么把它選為課文是何道理?今天全新的北京城去往昔破敗北平遠矣,為什麼還要感受對舊北平的讚美?首先,林語堂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家,對五四以來白話散文的創作理論、創作實踐,對白話散文的文體開發與建設,對白話散文的風格追求和倡導,都有過一定的貢獻,他的作品進入中學語文課本是理所當然之事;其次,閱讀本文可以感受那個年代經受新舊兩種文化薰染陶冶的知識分子的優雅情懷、高尚品格,從文章中可以讀出作者對故都的自然地理、人文風物的熱愛,讀出對平民生活的熱愛,讀出作者的一種“泛美主義”的傾向(以審美的眼光和態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無處不有美的內蘊、美的靈光);再有,閱讀本文可以感受中華文化、故都文化的強大的生命力,這種文化從來就守舊融新,不斷發展,如今故都已經蛻去舊衣,換上新裝,成為世界聞名的大都市,當我們體認新北京的雄姿與活力的時候,也從過去的作品中尋察她的舊影,會感到過去的一幕幕歷史景象非常珍貴,也為今天國家的發展和首都北京的進步而高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