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廡各設牌一,總書“故指揮千百戶衛所鎮撫之靈”。羊十,豕十。以四孟歲暮,遣駙馬都尉祭。
太祖既以功臣配享太廟,又命別立廟於雞籠山。論次功臣二十有一人,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而諸如李善長、馮勝、傅友德、藍玉、胡惟庸等明朝開國功臣,因未能善終,皆...
開國功臣廟始建於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位於中都鳳陽的皇城西英靈坊,今鳳陽雲霽街,用於祭祀為大明王朝的開創,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臣。...
功臣廟,在南詔鎮東城村,原名祈山高,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淳祐年間(1241-1252年)。...
明功臣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鐘山西北麓及城南。其中,明開國功臣徐達墓在太平門外板倉村,現存徐夫婦墓冢和神道碑、石像生,碑文為明太祖所撰。其他開國功臣常遇春墓、...
張德勝(1331年—1363年),字仁輔(一字仁甫),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元末起義軍將領、朱元璋麾下早期部將、明朝開國功臣,蔡國公。出身巢湖水軍。至正十五年(1355年...
洪武十二年(1379年),吳禎病逝,終年五十二歲。明太祖輟朝二日,追贈他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海國公,賜謚襄毅,賜藏鐘山之陰,肖像功臣廟。 [19-20] ...
後來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稱為配享太廟。 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間),是根據中國古代“敬...
明定國號洪武的第二年,纂修《元史》,編撰《祖訓錄》,定封建諸王國邑及官屬之制,天下府州皆立學校,常遇春、周伯琦、顧瑛逝世,立功臣廟,更定翰林院官制,設立都...
徐達墓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太平門外板倉街192號,為明代開國功臣之首、中山王徐達的墓葬,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徐達逝於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