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使司,元代官署名。亦稱都功德使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功德使司
- 別名:都功德使司
- 性質:古代官署名
- 朝代:元代
功德使司,元代官署名。亦稱都功德使司。
功德使司,元代官署名。亦稱都功德使司。沿革至元十七年(1280)置。設功德使,二十五年(1288),改總制院為宣政院,以功德使司與宣政院之職能一致,故多由院使兼功德使,且以吐蕃全境軍民財谷事體甚重,功德使司則主要從事運籌...
官署名。西夏始置,掌佛教事務。有僧眾功德司、護法功德司等。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又稱功德使司、都功德使司。掌奏帝師所統僧人及吐蕃軍民等事,並經營內廷佛事。設功德使及同知為正、副長官。順帝至元元年(1335年)罷。
宋代功德使無宧官,多由開封尹領功德使,左右街僧錄司則分掌事務。元豐年間改制,僧道管轄權由開封尹移至鴻臚寺,而廢除功德使。(四)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設定功德使司,管理國家修功德的事業。其後,時有中斷,約存續至...
後又設功德使司(簡稱功德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總制院改稱宣政院,擴大管理職權,且在各路設行宣政院,代替了功德司的事務。僧官如僧錄、僧正、僧綱等,也都由宣政院管轄。後來到至順二年(1331)撤銷行宣政院,另於全國...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蘇天爵服孝期滿,重新上任,調功德使司照磨。功德使司照磨一職,主要負責僧道管理部門的收支審計事務。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經著名學者袁桷的舉薦,蘇天爵得以改翰林國史院典籍官,升應奉翰林文字,...
《元典章·禮部》載,中央設宣政院、功德使司兩個衙門,專門管理"和尚先生"(包括僧人和道士)等各門宗教僧人,且在地方各路、府、州、縣設定下屬機構,稱僧錄司、僧正、都綱等,具體管理地方各門宗教。皇慶二年(1313年),元廷...
國師掌教所,元代管理佛教寺院僧尼機構。沿革 至元元年(1264)置總制院,十六年(1279),滅南宋,統一全國。十七年(1280)三月,立都功德使司,功德使秩從二品。出處 《元史》載其年五月,賜“國師掌教所”印,為總制院都功德使司下屬...
其中政教通管的僧司,在中央一級有釋教總統所、總制院、宣政院、功德使司等。地方僧署基本與路、府、州、縣行政體制相適應,設有各級僧錄司、僧正司、都綱司。個別時期又設有廣教總管府,頭陀禪錄司、崇教所、白雲宗總攝所,...
三旦八由僧人入仕,大致始於碩德八剌至治年間(1321一1323)。時人朱德潤曾見碩德八剌於「明仁殿書《舜歌南風詩》賜功德副使臣旦」,三旦八這個西夏遺僧似是在功德使司開啟自己仕途的。功德使司,在西夏與蒙元時期的職官體系中皆有...
至元十七年(1280),立都功德使司,“掌帝師所統僧人並吐蕃軍民事”(《元史·世祖紀八》)。至元二十五年,總制院更名宣政院,不僅統領全國的佛教寺院,並管轄西藏一切政教事宜。在地方還設行宣政院,分管地方僧務。天曆元年(1328)廢...
父鉉,又名也先,一作野仙,字子舉,仕元由宿衛授都功德使司都事,謝病歸,歿年二十六。昊郡陳謙撰行述,義烏黃潘銘其墓。母陳氏名明淑,一撫孤持家,矢志守節,至正二年(一三四二)獲旌表。昊縣俞貞木有墓誌,邑志入列女傳。華...
第二節 都功德使司... 59 第三節 宣政院... 65 第三章 元代的烏思藏宣慰司... 90 第一節 有關烏思藏宣慰司的幾個問題 ... 92 第二節 烏思藏宣慰司的下屬機構... 101 第三節 元代烏思藏地區的十三萬戶... 110...
至元十七年(1280),立都功德使司,“掌奏帝師所統僧人並吐蕃軍民等事”(《元史·世祖紀》)。至元二十五年(1288),援引唐制吐蕃來朝見於宣政殿的典故,總制院更名為宣政院。西藏為宣政院轄地,下設烏斯藏宣慰司、朵甘斯宣慰司...
武宗至大初,省院使一員。英宗至治三年,置院使六員。文宗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罷功德使司歸宣政院,定置院使一十員,從一品;同知二員,正二品;副使二員,從二品;僉院二員,正三品;同僉三員,正四品;院判三員,正...
兀玉篤實,回鶻族。初授功德使司經歷,未幾擢同知司事,改同知總制院事。遷宣政副使,並同知功德使司如故。後擢資德大夫、同知宣政院事。卒。贈存誠秉德功臣、太傅、開封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齊國公,謚忠穆。潔實彌樂 潔實彌...
且以至元三十年言之,醮祠佛事之目,只百有二;大德七年,再立功德使司,積五百有餘,今年一增其目,明年即指為例,已倍四之上矣。僧徒又復營幹近侍,買作佛事,指以算卦,欺味奏請,增修布施莽齋,自稱特奉。所司不敢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