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智

劉念智

劉念智(1912.09--2003.03),男,漢族,浙江定海(今舟山)人。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執行委員會顧問,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四至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第八屆、第九屆人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原常委,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原香港上海實業公司董事長、名譽董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念智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定海(今舟山)
  • 出生日期:1912年9月
  • 逝世日期:2003年3月16日
  • 職業: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
  • 畢業院校:劍橋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專業
  • 代表作品:《實業家劉鴻生傳略》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人物經歷,

人物生平

劉念智,1912年9月生於浙江定海(今舟山)一個近代中國著名實業家家庭,是民族實業家劉鴻生第四子,原全國政協委員劉念義胞弟。1929年(民國十八年)前往英國留學,進入劍橋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專業學習,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畢業,在鮑拉德會計事務所實習。1936年回國後開始參與家族企業集團經營活動,協助其父劉鴻生事業,為巨額債務所困擾的劉氏企業渡過難關。上海淪陷後,把日軍占領下的章華毛紡織廠機器設備裝箱運往海防,再轉重慶,使劉氏企業成功脫險。曾任重慶中國火柴原料廠協理、上海華東煤礦公司副經理、上海中華碼頭公司副經理、總經理、開灤煤礦上海辦事處碼頭部主任。1940年起歷任重慶中國毛紡廠運輸部主任,國民政府中央信託局、善後救濟總署儲運廳顧問。
解放前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劉念智毅然協助父親將劉氏30多個企業和資金留在大陸,為解放初期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1952年任上海章華毛紡廠經理。1953年,他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他所在的企業成為當時上海首批申請公私合營的幾十家私營企業之一。1956年任上海市毛麻工業公司副經理。“文革”後,任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委,上海市僑聯副主席。1979年起參加全國工商聯工作,歷任全國工商聯第四、五、六屆副主席、第七屆顧問。1983年4月~1993年2月任上海市第八、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任香港上海實業公司董事長、名譽董事長等職。
他是是第四至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僑聯第三屆副主席。
劉念智同志,因病於2003年3月16日在京逝世,享年91歲。
劉念智病重期間和逝世後,江澤民黃菊陳良宇榮毅仁劉延東霍英東馬萬祺黃孟復孫起孟王光英孫孚凌萬國權經叔平以及他的生前友好何厚鏵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個人作品

1982年3月,文史資料出版社出版了劉念智撰的《實業家劉鴻生傳略》---回憶我的父親,通過對其父親一生的描述,進一步使人們全面了解劉鴻生的企業管理的思想、經營理念、作風和工作方法。
《實業家劉鴻生傳略》---回憶我的父親《實業家劉鴻生傳略》---回憶我的父親

人物經歷

劉念智調教杜少爺
一、受命接教杜公子
1929年,劉鴻生先生對自己的心愛的四子劉念智進行了戒驕成人的教育後,送他去英國劍橋大學學習經濟和工商管理。劉念智刻苦認真學習,畢業後經過兩年實習,於1936年初回到上海。劉鴻生先生是育人的高手。他知道怎么樣才能更好培養孩子。所以就把他安排到中華碼頭公司當一名普通的會計員,從最低層做起。實際上是讓他先在實踐中鍛鍊成長,以後碼頭上接班。當時上海的所有碼頭,都被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等手下的那班人控制著。那班人都是碼頭上大大小小的包工頭,是碼頭上的“地頭蛇”。他們幫派嚴重,強橫霸道,是不能得罪的。如果得罪了,輕則受辱,重則送命。聽聽當時上海流傳的俗諺:“好人不吃碼頭飯,要吃碼頭飯,就得拜個老頭子。 ”就知道那時候,吃碼頭飯的要個這樣的背景是多么的重要啊。
劉鴻生在上海辦企業做生意,自然也跟這些大亨有著各種各樣的交往。從碼頭的角度來說杜月笙的手下最多。所以劉鴻生想叫劉念智拜杜月笙做老頭子,這樣做事就會有照應。在當時劉念智的心裡,碼頭上的這些人都是上海的地痞流氓,怎么能拜這些人的頭領為老頭子。他說:“爸爸,你平時囑咐我的一些話,我都是願意做,也能做到。只是拜老頭子這件事,我不想做。背上了這個包袱,對我將來沒有好處。 ”
劉鴻生就說:“不拜也好。你大了,凡事應該自己主張,我不勉強你,只是再囑咐一遍:千萬不可得罪人!尤其是掌握實權的人。 ”
不想三個月後。卻是杜月笙求上門來。原來杜月笙最寵愛的七姨太,有兩個兒子:一個十七歲,一個十八歲。七姨太想把兩個寶貝兒子送到英國去留學。他們知道劉念智剛從英國留學回來。就通過劉鴻生來請劉念智給這兩個兒子調教。每天花兩個鐘頭的時間,在三個月內,教他們學會一些英國社交上的語言和禮節。劉鴻生知道這是一次很有利的機會,就對劉念智說:“你要把杜先生囑託的事放在頭等重要的地位來辦。別的事都可以暫時放一放。 ”
劉念智見父親這樣說,而且教英語是文雅之事。就接受了父親的囑託。
二、西餐館裡實驗課
1936年7月的一天,劉念智穿戴整齊,興沖衝來到了華格臬路的杜公館。聽到警衛傳報後的杜七太,趕忙下樓來迎接,滿面春風地對著劉念智叫著老師,把他迎接進了客廳,說:“請到儂這樣的好老師,,真是孩子的好運氣。以後務必請儂嚴格教導,一切遵照儂的吩咐做。要是他們不聽話,請儂馬上告訴我,我來管教。……”聽那話說,就知道杜七太確不一般,說話很有水平。
當兩個身著紡綢長衫,梳著對分的西式髮型的杜公子下樓來,到劉念智身前,深深鞠了一躬後,站在杜七太身邊不停地擺弄摺扇時,劉念智心裡陣陣發涼:這像戲台上的“花花公子”王老虎那樣的杜公子,如何能在幾個月內改變成為像英國紳士家庭出身的樣子呢?他失望地皺下眉頭。杜七太畢竟是在這樣的家庭中有修煉的,感覺敏銳,竟然看出劉念智的不快心情,馬上對兩位兒子厲聲喊道:“快把扇子丟下!你們看,劉家四哥有像你們那樣扇扇子的嗎? ”
劉念智在跟杜七太交談之中了解了他們的情況,也感知到杜七太的誠意。劉念智很快選定應該實施的是後一種方案,那就是在實踐中讓他們學習,只說教肯定無效。於是在徵得杜七太同意後,就帶上杜家兩位公子進西餐館去吃西餐。
劉念智知道,英國人紳士風度,就是要講究儀容和服裝整潔;男士切忌粗俗邋遢,女士不能輕浮俗艷;言行舉止彬彬有禮,文雅大方;文明用語,禮貌待人,不做任何越禮之事。其核心就是文明禮貌,舉止得體。而餐桌行為最能看出紳士風度的表現。英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傑弗里·喬叟在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言中,就強調良好的餐桌行為的重要,指出要做到“嘴唇從不漏食物碎屑,手指頭也不會浸入湯里;他能夠將食物輕輕舉起,不讓一星半點掉在胸前。 ”劉念智就決定從就餐入手來教導。
在西餐館,劉念智向侍者要了西選單,首先讓他們熟悉各種菜名,這菜名也是很有學問的。他就給他們介紹各種菜的特點。那兩個公子覺得新奇,倒還聽得認真。接著向他們講解各種宴會上的禮節,安排席位的慣例,不同的酒類和不同的杯子,不同的羹匙、刀、叉和不同的用法,還有關於就餐時必須注意的禮貌。在講解中,他特別提醒他們,喝湯、吃食都不可發出聲音來。咀嚼食物不可張開大嘴,要細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除了麵包、餅乾等小食物可以用手指取食外,其他食物都應該用叉或匙送進嘴裡。切不可用刀尖挑起食物向嘴裡送。這些看似很具體的細小的言行舉止,其實卻是關係到文明禮貌的大事,竟是紳士風度的體現。所以劉念智反覆講解提醒。而那兩個兄弟用刀叉起來,不是刀背刀刃分不清,就是把雞塊挑出盆外,洋相百出,讓人見了啼笑皆非。劉念智就耐心地反覆地給他們演示,細細地指點,手把手地給他們一次次矯正。
這種技術性的東西多多指導,多多實習是慢慢會好一點的。但是那些從小形成的生活習慣,要改變就更難了。隨地吐痰,不講衛生,這個不文明的現象,紳士最最不恥的行為,卻是國人的一個不良習慣,而杜家的公子更甚。劉念智反覆對他們說,痰千萬不可隨地亂吐,只能吐在自己的手帕里。他們卻似沒有聽到似的,根本不當一會事。剛剛說好,啪嗒一聲,他們的濃痰就落在地上。真是難啊,可是接受了這任務也沒有辦法,劉念智只有耐住性子,一次又一次地指教,調理。
這樣每天好像朋友請客那樣請他們吃西餐,每天反覆講解,跟他們像朋友一樣反覆要求,反覆指點,反覆學習了解各種禮節。那吃西餐其實就成了理解教育的入門課、實驗課了。
三、結合實踐教英語
當然,英語語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課。每天在家裡教他們一個小時的英語。可是對這樣的公子,又不能像中學生那樣來教,得選用一個適合他們的方法來教,那么最好的就是在小範圍內營造語言環境。於是雖然在剛剛開始的時候,不得不採用認讀、跟讀的方法請他們一個個讀。劉念智對發音要求很嚴格,一定要他們發到準確為止,一個讀音有時候就反覆矯正,練習十幾遍才慢慢發得正確。教的內容自然都是一些英國的社交用語。幾天下來教了部分用語後,劉念智提出,在他們三個人相處時的談話交流都必須用英語。雖然兩位公子唏噓了一陣,最後還是舉手同意。於是交淡之時,就結結巴巴講起英語,然後叫他們兩兄弟互相指正。劉念智在旁邊認真矯正他們的發音,一邊用流利而純正的英語跟他們交談,他們還是側耳傾聽,畢竟年輕人,劉念智認真,他們也認真起來,慢慢也能講起英語來。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劉念智還安排每星期六要他們一起看一次外國原版的電影,當然那不是簡單的看看就算完了,第二天是要他們把看過的電影的情節,用英語講給他聽。他們對電影中的情節領會不正確的,就幫助他們糾正過來,他們表達詞語用錯的,就講給他們聽,叫他們再複述一遍。這種結合現實的教育,很實用也實在,效果相應就明顯,兩個公子見自己學習上有了進步,也盡心用功了。
四、教習騎術等技能
騎術往往是紳士的一種特定的活動,那既是勇敢又是高雅的體現。所以,從某種角度說馬術運動是紳士風采的一種展示,紳士與馬術運動是完美結合的。所以劉念智覺得應該讓他們也懂得一點馬術。正好在上海的江灣跑馬場,劉鴻生有幾匹賽馬圈養在那兒。這給劉念智提供了教育的有利條件,於是他帶這兩位公子去那裡學騎術,給他們精心講解騎馬的姿勢和操縱的方法。可是這兩位平時嬌生慣養又很自高的公子,初此見到那高大的駿馬,就畏縮害怕,不敢去迎著馬頭面對,一步步退到馬的後面去了,不敢靠近馬前身。劉念智就告訴他們:“馬是不喜歡人去拍馬屁的。你應該靠近他的前身,不要躲在後面。躲在後面,要防備被他起腳踢你。 ”示範著讓兩位公子靠近馬前。而後劉念智輕巧地翻身上馬,給他們表演一番馬術。兩個公子本以為劉念智只是口頭講講,一看他竟然這么高強自若,馬術高巧,讚不絕口,那敬慕的程度一下上升。於是對劉念智的話也聽起來,遵照他的指點靠近馬,學著上馬,跑動。劉念智帶他們在跑馬場學習了三個星期,也就學會了騎馬。於是他們興高采烈地跑去告訴杜月笙和杜七太。杜月笙杜七太聽了非常高興。對兩個兒子大為讚揚。這使他們更加高興。
在騎馬教學取得成功後,劉念智接著又教他們學游泳、打網球、玩橋牌。在學習中也告訴他們,這些玩意兒,不是一下子就能學得精通的,但是必須懂一點,才能跟上流社會打交道。因為騎馬的學會給他們有很成功的感覺,所以這些他們也認真學,聽劉念智的指導。
五、教學效果的輻射
從夏到秋,這三個月中劉念智辛勤教導,示範引導,巧妙指導,杜家兄弟原本的花花公子哥兒的樣子一掃而空,成了很有精神的青年小伙,他們叫劉念智為“四哥”了,有什麼事喜歡跟劉念智說說,竟成了真正的朋友。最後階段,劉念智耐心地幫助他們準備好行裝。
1936年的12月,杜月笙舉行宴會。劉念智也收到了請帖。劉鴻生高興地對劉念智說:“杜先生請小輩吃飯是破天荒的事。四兒,你的工作做到家了。 ”
那天劉念智和父親來到杜公館,侍者早就通報進去,杜月笙杜七太和兩個兒子快步出來迎接。杜月笙緊緊握住劉念智的手說:“四兄,實在辛苦你了!這兩個孩子在你的管教下,完全變了樣子。多謝!多謝! ”那些台階前站立的杜門的手下全都畢恭畢敬鞠躬行禮。
在這五十來人的宴會上。劉念智被安排在主人席一桌。酒過數巡,杜月笙就特地把他介紹給在坐的諸位名流,並代表全家向劉念智敬酒,表示感謝。宴會廳上登時滿廳轟動,全體客人都站起來端著酒杯陪飲。
上海三大亨中,素有“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比起黃、張來,杜月笙確實手法更高明一些,他善於協調關係,善斂財,會散財,會籠絡社會上各種人物,從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幫會骨幹,無所不有;也會做些收買人心的事。他一改傳統流氓身著短打、手戴戒指、捲袖開懷的打扮,而是四季身著長衫,打扮斯文,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形象。由於他在上海善待下台總統黎元洪,黎元洪的秘書長特撰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黨羽吹捧為“當代春申君”。他附庸風雅,廣結名流,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名律師秦聯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雖然當時劉鴻生已經是十來個企業的老闆,已經是千百萬富翁的身價,已經是國營輪船招商局的總經理,在上海資本家中是數一數二的聞人,但是,在這十里洋場中,還得讓杜月笙稱王稱霸。這就是社會的複雜性。
從此,劉念智在碼頭上辦事就方便得很。那些碼頭上戴歪帽子的杜門暗探之類,見到他都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禮,,不再叫他“四小開”了,而是敬稱“四先生”了,把他當作自己人。他在碼頭上的工作就越來越順手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