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墓

劉向墓

劉向墓位於徐州市九里山,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徐州師範學校籌建,選址時發現劉向墓(當時有劉家四座古墳),遂請劉家人協助,在原址上重修了劉向墓。上世紀50年代,徐州市政府在九里山建飛機場,劉向墓遷至九里山白雲洞前(現劉窩村南)。劉向墓幾經搬遷,如今,只有一塊明代墓碑還遺存在九里山麓。碑陽為“先賢中壘校尉劉向之墓”,碑陰上額題為“楚元王宗劉氏墓表”,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楚元王宗五十九世孫劉景庸重立。為更好地保護這座墓碑,2001年,九里區在原址東建立了一座碑亭加以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向墓
  • 地理位置:江蘇省徐州市
  • 著名景點:劉向墓碑
  • 其他名稱:劉向冢、劉子政墓
簡介,記載,詩歌,散文,

簡介

劉向、本名更生,彭城人,校書天祿閣,太乙燃藜,西漢文學家,目錄學鼻祖。劉向公元前6年死後是否歸葬故里,已無資料可查。但據《銅山縣誌·古蹟考》記載:“劉向墓,城西北二里,演武場(原九里山軍用機場)南。墓側舊有祠,黃河南徙,墓在北岸,距河十數步。道光二年(1822年)圮於河,今遷於徒山口迤南。”上世紀40年代籌建徐州師範學校時發現了劉向墓,50年代修飛機場時將其遷至九里山白雲洞前。文革中,劉向墓被破壞,墓石移作他用,劉家後立的碑被蘇山頭石灰窯拉去,所幸明碑因石質較差才免遭厄運。上世紀八十年代,王兆亭先生在荒草中發現了這塊碑,後多方呼籲保護,直至2002年,這座墓的墓碑亭歷經周折才得以在九里山山腳下安身。
劉向墓劉向墓

記載

酈道元《水經注》:(獲)水北三里有石冢被開,傳言楚元王之孫劉向冢,未詳是否。
戴延之《西征記》曰:彭城南有亞父范曾冢。冢高四十餘丈,東北有隧道。其城北三里有劉向墓。泗水東三里,漢大夫龔勝冢,石碣猶存。(恥登王莽之朝,不食而死。)
蘇軾《與楊元素二首》:(徐州)城北有劉子政墓,昔欲為起一祠堂,以水大不果。
曹學佺《名勝志》稱《志》雲,在城西北二里,演武場南,有祠存。在今銅山縣北。

詩歌

徐州十二詠 其八劉向墓
(城北二里)(明·胡儼
十年封事遺編在,三尺荒丘宿草摧。
鴻寶浪傳誰見得,藜燈一去不重來。

散文

樂靜集·記劉向冢
酈道元《水經注》云:汴水西十五里有楚王山,自楚元王後世塟於此,凡十三冢,皆結石為之。今向冢獨在城北五里。蛇穿豕齧、斷垣破甓、茅棘蕭然,疑其世非襲封,不得與先王之兆域,而為別冢故也。向,元王之世孫,以經明行修,擢諫大夫蕭望之周堪以向忠直薦於朝。元帝懦昏,小人比德許史以外戚干政,恭顯以近幸盜權。向肺腑之親,乃心王室,抗危言,吐孤憤,必欲推拉小人,拔天下正直之士在帝左右,以清天憲,方群邪側目相與攻詆,勢不能支,初下獄,再免為庶人,終十年見廢,蕭望之周堪皆被誣自殺,向獨得不死,而志亦不少衰,可謂忠矣!惜乎,既以身當怨,毅然特立,不能暴小人之惡揚於王庭,以動天下之公義,及使外親上變,而戒帝無漏言,彼所以揣其不足畏,而又欲擠之者也。當是時,韋玄成貢禹以經術位大臣,不能助善排惡,為向明區區之義,指以為罔上不道,由此觀之,為向之言者,果亦難矣。厥後成帝沉於內嬖,王氏專制,威福上下之勢,將轉衣為裳,忠臣良士惴惴懼禍,向引春秋變異欲以劫其心,而終不省其一二,豈言有所未中歟?趙氏殺太子,國嗣屢絕,當此之時,因以天性不忍之愛,父子之至情,引諭禍福,指明治亂之漸,庶幾惻然知悔焉。夫震雷變色,作於湏防,蜂蠆螫手,終身戒之。何則?遠於人者,不必甚畏,而迫於所愛,則惟恐傷之也。若向之博極群書,議論不詭,與董仲舒揚雄司馬遷相先後,可謂命世之才矣。於今洙泗之上,士多博洽廉靖樂道者,蓋向之遺風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