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唐末五代時期吳國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信(859年-928年),字興遠,兗州中都(今山東汶上)人,唐末五代時期吳國將領。

劉信出身群盜,後投奔楊行密,隨其轉戰淮南有功,由淮南騎軍副指揮使累升至鎮南軍節度副使、袁州刺史,是吳國的開國功臣。他自天祐十一年(914年)接任鎮南節度使,鎮守江西十餘年,領兵平定虔州譚全播。後因受權臣徐溫的猜忌,一度被召任為左統軍,但在徐溫死後又歸鎮江西。

乾貞二年(928年),劉信病逝於洪州治所,終年七十歲。南唐建立後追贈太師

基本介紹

  • 本名:劉信
  • :興遠
  • 所處時代:唐末五代
  • 出生地:兗州中都
  • 出生日期:859年
  • 逝世日期:928年
  • 主要成就:鎮守江西,平定譚全播
  • 效力政權:吳國
  • 官職:鎮南節度使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助建吳國,鎮守江西,晚年及病逝,主要影響,軼事典故,醉而投敵,一擲渾花,一箭中鎞,歷史評價,人際關係,史料索引,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劉信年輕時豪邁勇猛,善於騎射,在唐末亂世中隨許勍為盜,占據滁州一帶。他在許勍敗亡後到廬州(治今安徽合肥)投奔廬州刺史楊行密,參與了楊行密與秦彥孫儒等勢力爭奪淮南鎮的戰爭,頗有戰功。

助建吳國

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攻入廣陵(淮南鎮治,在今江蘇揚州),被朝廷拜為淮南節度使,此後幾年間又相繼奪取濠州(治今安徽鳳陽)、泗州(治今安徽泗縣)等地,控制了整個淮南鎮。劉信隨軍征戰有功,初授淮南騎軍副指揮使,後改任左右隨從馬軍都尉,領滁州刺史。
天復二年(902年),楊行密被朝廷封為吳王,建立了吳國。當時,宣武節度使朱溫占據中原,大肆吞併周邊各藩鎮,在東方的主要對手除楊行密外,僅剩割據青州的平盧節度使王師範。楊行密因此數次出兵援助王師範,以共抗朱溫。劉信便曾隨軍援救青州,協助王師範收復了轄下叛亂的密州(治今山東諸城),並在攻克密州之戰中率所部白甲軍“先登破敵”,甚至身被重創。王師範於戰後犒軍時,第一時間尋找劉信所部,對他們加倍賞賜。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承襲楊行密之位的楊渥拒不承認後梁政權,仍以唐朝封國自居,但他在次年(908年)被牙將徐溫弒殺。徐溫擁立其弟楊隆演,控制了吳國政權。當時,吳國雖已攻取洪州(江西鎮治,在今江西南昌),但未能控制整個江西(即江南西道,又稱鎮南軍)。江西的撫州刺史危全諷於天祐六年(909年)集撫、袁、吉、信四州之兵,並聯合割據湖南的楚國,攻打洪州,結果兵敗被俘。劉信時為鎮南軍節度副使,率部於上高大敗楚將苑玫。他後來改任袁州刺史,又討平了黎汾、王藻等禍亂南城的危全諷殘部。

鎮守江西

天祐九年(912年),淮南節度副使陳璋襲擊楚國的岳州(治今湖南岳陽),又攻荊南節度使高季昌。劉信此時已改任撫州刺史,乃率江、撫、袁、吉、信五州之兵屯於吉州,以作陳璋的後援。但陳璋很快便無功而退。
天祐十一年(914年),鎮南節度使劉威病逝。劉信被任命為鎮南節度使,鎮守洪州。當時,鎮南軍治下的虔州(治今江西贛州)為譚全播所據,在依附吳國的同時又依附於後梁
天祐十五年(918年),執掌吳國朝政的權臣徐溫以王祺為虔州行營都指揮使,領兵進入江西。劉信因在洪州“為治苛猛”,民間常有流言稱其將反。他以為王祺是徐溫派來攻打自己的,於是親赴王祺軍前請罪。王祺表明此來是奉命討伐譚全播,並請劉信駐守吉州,以震懾楚國。但吳軍將近半年仍未能攻取虔州,王祺也染疫而死。徐溫乃以劉信為行營招討使,繼續率軍攻城。吳越國閩國楚國等割據勢力都出兵援助虔州。劉信遣部將張宣破楚軍於古亭(在今江西贛州西),又遣梁詮去抵禦越軍、閩軍。越、閩二軍聞楚軍兵敗,皆撤軍而回。劉信打退了援軍,但還是不能攻破虔州。他派兵去填平城壕。譚全播卻派人秘密挖地道將土運走,使得城壕仍和以前一樣深。劉信晝夜攻城而無功,只得遣使者入城說降,在接受了譚全播的賄賂和人質後,自虔州撤軍。徐溫得報,大怒道:“劉信以十倍之眾,不能破一城,反用說客招降,何以威服敵國?”他杖打劉信的信使,又撥給劉信長子劉彥英三千士卒,道:“你父親居上游,統雄兵,卻不能破敵,這明顯是要謀反啊。你可以帶著這些軍隊去幫助你父親。”劉信得知後大為恐懼。是年十一月,劉信回師再攻虔州。結果前鋒部隊剛至虔州,守軍便已大潰。劉信遂破虔州,又追擒譚全播於鄠都(治今江西於都)。他隨後親自到廣陵獻捷,以消除徐溫的疑心,不久又歸鎮江西。
劉信
虔州之戰示意圖,柏楊繪
武義元年(919年),楊隆演在徐溫的謀劃下,由吳王進稱吳國王,從此脫離與唐朝的臣屬關係。劉信被任命為征南大將軍,與鄂州李簡、撫州李德誠、廬州張崇、海州王綰並列為五大將軍。是年五月,高季昌因遭楚軍攻擊,向吳國求援。劉信率步兵出瀏陽,直趨潭州(楚國國都,在今湖南長沙),一直攻至潭州東境,迫使楚軍自荊南撤軍。
順義三年(923年),後唐攻滅後梁,統一了中原,並遣諫議大夫薛昭文出使閩國。薛昭文中途借道於江西。劉信設宴慰勞,席間對薛昭文流露出有和後唐“較射於淮上”(即兩國相約決戰)的意思。
順義五年(925年),後唐大舉攻伐割據蜀地的前蜀政權。徐溫對劉信始終懷有疑心,於是趁機以“內備”為名,“實奪其地”。劉信由江西被召至廣陵,拜為左統軍。

晚年及病逝

順義七年(927年),徐溫病逝,養子徐知誥(即李昪)繼續控制吳國。劉信因傾心結好於徐知誥,得以歸鎮江西,但在次年(928年)便病死於任上,終年七十歲。吳國在劉信部將的奏請下,在洪州立廟以祭祀劉信。
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誥代吳稱帝,建立南唐。劉信又以“故舊”的身份被追贈為太師。

主要影響

劉信在吳國建立過程中多有戰功,但其具體指揮作戰的經歷,僅見於天祐十五年(918年)的虔州之戰。他在虔州之戰之初,以鎮南節度使之職親自駐守吉州,以震懾楚國。後接替王祺為虔州行營都指揮使,統兵攻虔州近半年,打退了吳越國、閩國、楚國等國的援軍,最終於當年十一月攻破虔州,生擒譚全播。

軼事典故

醉而投敵

楊行密與孫儒爭奪淮南時,有一次召劉信到帳中議事。劉信卻喝得酩酊大醉,話都說不出來,為此遭到楊行密的責罵。他惱怒之下,當即仗劍離去,逕自投奔敵軍。諸將都勸楊行密派人去追劉信,楊行密卻笑道:“劉信豈是負我之人,他是喝醉了,等他酒醒就會回來的。”而第二天,劉信果然又回來了。

一擲渾花

劉信在攻打虔州時遲遲不能破城。當時有流言稱其是故意逗留前線,私通譚全播,有謀反之意。他為了消除徐溫的疑心,在平定虔州後親自到金陵(徐溫霸府所在,治今江蘇南京)去拜見徐溫。徐溫與劉信擲骰博戲。劉信拿起骰子,祈祝道:“劉信若有背吳之意,骰子擲為惡彩(指最不利的花色)。若無二心,則擲為渾花(指六個骰子擲成同一花色)。”他說完便擲下骰子,六個骰子全部都是紅面。徐溫大慚,親自給劉信斟酒,為懷疑劉信而賠禮。但他內心深處,始終沒有解除對劉信的疑心。

一箭中鎞

劉信款待後唐使者薛昭文時,曾問他道:“皇帝(指後唐莊宗李存勖知道有我劉信這號人嗎?”薛昭文答稱不知。劉信道:“漢朝有個韓信,吳國有我劉信,時代雖有不同,卻是同一類人。”他指著百步之外的牙旗,舉杯對薛昭文道:“我若能一箭射中鎞首(旗桿頂上的尖物,形如箭鏃),希望您喝了這杯酒。”他說完拉弓射箭,一箭正中鎞首。滿座無不叫好。

歷史評價

吳任臣:劉信、呂師造、王綰,皆桓桓如虎如貔之臣也。

人際關係

長子:劉彥英,在廣陵事楊隆演,掌親兵。
第四子:劉彥貞,歷任吳、南唐兩朝,官至清淮軍節度使,後入朝為神武統軍,在後周與南唐進行的正陽之戰中敗死。

史料索引

十國春秋·卷七·吳七》
九國志·卷二》
《陸氏南唐書·卷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