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劉休仁
- 字號:字休仁
- 所處時代:南朝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建康
- 出生時間:443年
- 去世時間:471年6月4日
- 主要成就:擁立宋明帝,討平劉子勛
- 官職:司徒、尚書令、揚州刺史等
- 爵位:建安王→始安縣王
人物生平,幼年封王,歷職內外,竭智存身,擁立明帝,戡平內亂,受忌賜死,主要成就,政治,軍事,軼事典故,智救劉彧,弔唁失禮,藉助神力,怒罵皇帝,陰魂作崇,烏紗帽,東城出天子,人物評價,個人作品,親屬成員,父母,兄弟,妻子,兒子,年齡爭議,史籍記載,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幼年封王
劉休仁是宋文帝第十二子,生母為楊修儀。他在元嘉二十九年(452年)被封為建安王,食邑二千戶,時年僅十歲。
歷職內外
大明元年(457年),劉休仁返回朝中,擔任侍中、右軍將軍。
永光元年(465年),劉休仁改任領軍將軍,後被外放為安西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是年十月,劉休仁又改任散騎常侍、護軍將軍、特進、左光祿大夫,並獲賜鼓吹一部。後來,劉子業又進拜劉休仁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竭智存身
宋文帝共有十九子,至劉子業在位時僅剩劉休仁與東海王劉禕、湘東王劉彧、山陽王劉休祐、桂陽王劉休范、巴陵王劉休若六人。劉子業生性暴戾,擔心幾位叔父覬覦皇位,便將他們召到宮中囚禁,肆意毆打凌辱。劉休仁與劉彧、劉休祐因年紀較長,最為劉子業所忌憚,被他經常帶在身邊。劉子業因三人身體都很肥胖,將他們分別裝入竹籠稱量體重。劉彧最肥最重,被劉子業稱為豬王。劉休仁、劉休祐則被稱為殺王、賊王。劉子業還命右衛將軍劉道隆等人在劉休仁面前輪姦其母楊太妃。
當時,三王的處境極為兇險,隨時都有被殺的可能。劉子業前後十幾次起意要殺掉三王。但劉休仁憑著自己的機智,每每都能阿諛取悅劉子業,使得劉子業暫時放下殺機。而劉彧也在暗中密切注視外間動靜,並通過親信阮佃夫等人積極活動,等待時機準備推翻劉子業。
擁立明帝
戡平內亂
主詞條:宋平劉子勛之戰
泰始二年(466年)正月,晉安王劉子勛在江州(治尋陽,今江西九江西)稱帝另立政權,任命鄧琬、張悅為宰相。地方州郡紛紛起兵回響劉子勛,並向尋陽奉貢。劉彧所能控制的區域僅有京師建康附近的丹陽、淮南等郡,形勢極為惡劣。不久,劉休仁被任命為都督征討諸軍事,率軍南討劉子勛,後又加授太子太傅,總領南征諸軍。
劉休仁屯兵虎檻洲(在今安徽蕪湖西南),命寧朔將軍江方興、龍驤將軍劉靈遺等率軍進擊赭圻(在今安徽繁昌西),大敗守將陶亮。陶亮留部將薛常寶守赭圻,自率主力退至鵲尾(在今安徽繁昌東北)。當時,宋軍糧草短缺。劉休仁在軍中撫恤傷亡,關懷將士,使得十萬大軍團結一致並無異心。四月,前鋒都督沈攸之督軍攻陷赭圻城。劉休仁遂由虎檻進據赭圻。
鄧琬又以劉子勛的名義,命雍州刺史袁顗率雍州軍增援鵲尾,與宋軍對陣於濃湖(在今安徽蕪湖西南)。劉休仁採納龍驤將軍張興世的建議,讓他率數千奇兵襲取上游險要錢溪(在今安徽貴池東),阻截鵲尾與後方的聯繫,截斷敵軍糧道,最終成功瓦解袁顗大軍的軍心。八月,劉休仁攻破袁顗大營,收降十萬叛軍。袁顗逃歸尋陽,途中被部將所殺。不久,張悅誘殺鄧琬,獨自到劉休仁大營請降。尋陽大亂。沈攸之趁亂攻破尋陽,斬殺劉子勛,傳首京師。
九月,劉休仁進入尋陽,命吳喜、沈懷明、張敬兒、孫超之等將領分取荊州、郢州、雍州、湘州等地,平定叛軍殘餘勢力。當時,安陸王劉子綏、臨海王劉子頊、邵陵王劉子元都因支持劉子勛而被賜死。但松滋侯劉子房獲赦,與永嘉王劉子仁、始安王劉子真等九位未曾參與叛亂的孝武系諸王尚在京中。劉休仁擔心劉駿子裔會危及劉彧的統治,於是在返回建康後,勸劉彧早作處置。劉彧遂將劉子房兄弟十人全部賜死。劉駿至此絕嗣。
劉子勛之亂平定後,徐州刺史薛安都仍占據彭城(治今江蘇徐州),不肯歸附劉彧,同時又向北魏求援。劉彧任命劉休仁為都督北討諸軍事,率軍征討彭城。不久,劉休仁又接替劉休祐,擔任都督西討諸軍事,征討豫州刺史殷琰。至其年十二月,殷琰兵敗投降,國內反對勢力被基本掃平。
受忌賜死
泰始五年(469年),劉休仁進拜都督豫司二州諸軍事。當時,劉休仁平定內亂,勞苦功高,威望素著,深得朝野推許。劉彧對他逐漸起了猜忌之心。劉休仁也有所察覺,便於當年冬天辭去所領揚州刺史之職。
主要成就
政治
劉休仁在前廢帝年間,與明帝被一同囚禁在宮中,通過自己的機智,多次使得前廢帝放下殺機,保住了自己與明帝的性命。他在前廢帝死後,率先去向明帝稱臣,簇擁著明帝到宮中接受百官朝拜,將明帝推向了皇帝之位。後又建議誅除孝武系在世諸王,剷除了明帝潛在的威脅,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明帝的皇位穩固。
軍事
明帝即位後,面臨著“諸方逆命”的惡劣局面。劉休仁不懼危難,統兵南征劉子勛的尋陽政權。他親冒矢石,連破叛軍,在軍糧短缺的情況下,力穩軍心不變,並收降十萬叛軍,督軍攻破尋陽。後又先後平定荊州、郢州、雍州、湘州、豫州等地,掃清劉子勛的殘餘勢力,使得國內各州郡都臣服於明帝的統治之下。
軼事典故
智救劉彧
劉子業曾命人掘地為坑,灌滿泥水,再用木槽盛飯,拌以各種雜食,然後將劉彧扒光衣服扔進坑中,讓他學豬拱食。劉彧不堪羞辱,激怒了劉子業。劉子業命人將劉彧裸身綁住四肢,用竹杖抬往膳房,要“即日屠豬”。劉休仁在旁插科打諢,對劉子業道:“今天不應殺豬。”劉子業詢問原因。劉休仁道:“應該等皇太子出生,再殺豬取其肝肺。”劉子業怒火稍解,命將劉彧交付廷尉,第二天就把他放了。劉彧得以逃過死劫。
弔唁失禮
南平王劉敬猷、廬陵王劉敬先是劉休仁的侄子,在景和年間被劉子業殺害。劉彧即位時,劉敬猷兄弟尚未入殮。劉休仁與劉休祐同乘一車前去弔唁,掀開車帷後竟是滿面歡笑,還奏響鼓樂。時人為此非議不止。
藉助神力
南朝時期,江南有蔣侯(東漢蔣子文)、蘇侯(東晉蘇峻)信仰。如劉劭就曾封蔣侯為大司馬、鐘山郡王,封蘇侯為驃騎將軍,以此求得庇佑。據《宋書·始安王休仁傳》記載,劉休仁在南討劉子勛時,曾與蘇侯的神像結為兄弟,希望在平叛戰爭中得到蘇侯的庇佑。叛亂平定後,劉彧寫信給劉休仁道:“這段時間很是得到蘇侯兄弟的大力相助。”
而《南史》則稱,與蘇侯神結為兄弟的是宋明帝劉彧本人。在民間傳說中,宋明帝曾藉助冥府陰兵平定叛亂的傳說,很可能就是由此衍生而來。
怒罵皇帝
劉休仁臨死前,曾對著使者痛罵劉彧:“皇帝你能得到天下,是誰的功勞?孝武帝在位時誅殺兄弟,結果最後子孫斷絕。你不吸取教訓,反而枉殺兄弟,使忠臣含冤被害,我大宋基業還能長久嗎?”
陰魂作崇
相傳,劉彧臨死時曾看到劉休仁的陰魂作崇。他死前一直在叫:“司徒饒我!”
烏紗帽
劉休仁曾創製烏紗帽,民間稱為“司徒狀”,在京師一帶廣受歡迎。他最終受猜忌而被賜死,烏紗帽也因此被作為“服妖”(指服飾怪異)記載於史書之中。
東城出天子
人物評價
劉彧:我與建安年時相鄰,少便狎從。景和、泰始之間,勛誠實重。事計交切,不得不相除。痛念之至,不能自已。
沈約:① 中流平定,休仁之力也。② 休仁年與太宗鄰亞,俱好文籍,素相愛友。及廢帝世,同經危難,太宗又資其權譎之力。泰始初,四方逆命,兵至近畿,休仁親當矢石,大勛克建,任總百揆,親寄甚隆。朝野四方,莫不輻輳。
李延壽:① 建安王休仁,人才令美,物情宗向。② 明帝晚年,晉平王休祐以狠戾致禍,建安王休仁以權逼不容,巴陵王休若素得人情以此見害。
胡三省:休仁尚書下省之禍,自取之也。導上使去其兄子,上手搰矣,其視諸弟何有哉!
蔡東藩:① 孝武帝二十八男,由宋主彧賜死,得十四人,可謂殘虐骨肉,太無仁心。咎在休仁。② 休仁為兄弟計,議殺諸侄;宋主彧為嗣子計,並殺兄弟,而休仁亦不得免。休仁不能保身,而宋主彧不能保子,且不能保國,天下未有自殘骨肉,而尚能庇其身世者也!
個人作品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收錄有劉休仁的奏議兩篇:《禮敬太子生母議》、《參議皇太子車服》。
親屬成員
父母
劉義隆,廟號太祖,諡號文皇帝。
兄弟
- 哥哥
劉休遠(劉劭),太子,發動政變,弒父篡位,最終被劉駿擒獲處死,史稱元兇。
劉休龍(劉駿),封武陵王,後討滅劉劭,即位稱帝,史稱世祖孝武皇帝。
劉休玄(劉鑠),封南平王,被劉駿毒殺。
劉休文(劉誕),初封廣陵王,後改隨郡王,又改竟陵王,在南兗州刺史任上被劉駿攻殺。
劉休度(劉宏),封建平王,病逝。
劉休秀(劉褘),封東海王,後改廬江王,因受柳欣慰叛亂牽連,被劉駿勒令自殺。
劉休道(劉昶),封義陽王,因擔心被劉子業殺害,逃奔北魏,封丹陽王,後改齊郡開國公,加號宋王。
劉休淵(劉渾),封汝陰王,後改武昌王,因自號楚王,被劉駿以僭越之罪廢為庶人,勒令自殺。
劉休炳(劉彧),封淮陽王,後改湘東王,劉子業遇弒後即位稱帝,史稱太宗明皇帝。
- 弟弟
劉休茂,封海陵王,在雍州刺史任上起兵叛亂,被參軍尹玄慶擒殺。
劉休業,封鄱陽王,早逝。
劉休倩,早逝,病逝前被封為東平王,但未及正式冊封,後追改臨慶王。
劉夷父,早逝,追封新野王。
劉休范,封順陽王,後改桂陽王,後廢帝劉昱(明帝子)時舉兵叛亂,被朝廷鎮壓。
劉休若,封巴陵王,被劉彧賜死。
妻子
兒子
劉伯猷,出繼江夏王劉伯禽,襲封江夏王,在劉休仁死後歸宗被廢。後廢帝時封都鄉侯,最終因劉景素之亂被賜死。
年齡爭議
根據《宋書·始安王休仁傳》記載,劉休仁死於泰始七年(471年),“時年三十九”。但孫虨《宋書考論》則稱:“當作二十九。”中華書局點校本《宋書》的《校勘記》也稱:“明帝是休仁之兄,同年明帝卒,年三十四,則休仁是弟不得是三十九,疑作二十九是。”若劉休仁卒年二十九歲,可推斷出生於元嘉二十年(443年),則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封王時正好十歲,與《宋書》本傳中“元嘉二十九年,年十歲,立為建安王”的記載相吻合。
史籍記載
《宋書·卷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二·文九王》
《南史·卷十四·列傳第四·宋宗室及諸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