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

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

《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是2017年8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海。

基本介紹

  • 書名: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
  • 作者:王海
  • ISBN:9787121316708
  • 頁數:228頁
  • 定價:38.8元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社會未來的創新主體——大學生,其創新精神和創新素質,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能否實施影響甚大。本書主要講解了創新背景、創新基礎、創新思維、常見的創新方法、TRIZ創新方法、國內外創新教育實踐、創新文化的內涵與建設、創新能力評價與套用、智慧財產權戰略等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作為高等院校各個專業學習創新思維與科技創新、TRIZ創新方法的套用型教材,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或作為繼續教育的教材使用。

圖書目錄

第1章 創新背景 1
1.1 創新時代 1
1.1.1 世界近代創新歷史 1
1.1.2 世界已開發國家的科技創新情況 2
1.1.3 當代世界的創新情況小特點 8
1.2 創新國家 12
1.3 創新教育 13
第2章 創新基礎 15
2.1 創新的概念 15
2.1.1 創新的由來 15
2.1.2 創新的內涵 16
2.2 創新的類型 17
2.2.1 創新的分類 17
2.2.2 體制創新 17
2.2.3 文化創新 19
2.2.4 科技創新 23
2.2.5 教育創新 28
2.3 創新體系 32
2.3.1 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32
2.3.2 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研發體系 33
2.3.3 創新中介服務體系 33
第3章 創新思維 34
3.1 思維與創新思維 34
3.1.1 思維的概念 34
3.1.2 創新思維 37
3.2 創新思維的特徵 39
3.2.1 獨創性 39
3.2.2 靈活性 40
3.2.3 偶然性 40
3.2.4 綜合性 41
3.3 4種形象思維 41
3.3.1 形象思維 41
3.3.2 聯想思維 43
3.3.3 靈感思維 44
3.3.4 想像思維 46
3.3.5 直覺思維 46
3.4 3對方向性思維 48
3.4.1 發散思維 49
3.4.2 收斂思維 50
3.4.3 正向思維 51
3.4.4 逆向思維 52
3.4.5 側向思維 54
3.4.6 轉向思維 55
3.5 創新思維障礙突破 56
3.5.1 偏見思維 56
3.5.2 定式思維 56
3.5.3 突破思維障礙的方法 56
第4章 常見的創新方法 60
4.1 設問檢查法 60
4.1.2 5W2H法 66
4.2 列舉分析法 71
4.2.1 列舉分析法概述 71
4.2.2 屬性列舉法 72
4.2.3 缺點列舉法 74
4.2.4 希望點列舉法 76
4.2.5 成對列舉法 77
4.3 組合創新法 79
4.3.1 組合法概述 80
4.3.2 形態分析法 85
4.3.4 信息交合法 87
4.3.5 焦點法 88
4.4.1 逆向思維概述 92
4.4.2 逆向思維的類型 93
4.4.3 逆向思維的技法 95
4.5 智力激勵法 98
4.5.1 智力激勵法概述 99
4.5.2 改進型智力激勵法 102
第5章 TRIZ 105
5.1 TRIZ基本知識 105
5.1.1 TRIZ概述 105
5.1.2 發明創造的等級劃分 107
5.1.3 TRIZ理論的套用與發展 109
5.2 矛盾及解決方法 110
5.2.1 技術矛盾及物理矛盾 110
5.2.2 技術矛盾的解決方法 111
5.2.3 39個工程參數及矛盾矩陣表 113
5.2.4 40個發明創新原理及套用 116
5.2.5 物理矛盾及其解決方法 135
5.3 物質-場模型分析及ARIZ算法簡介 138
5.3.1 物質-場模型分析 138
5.3.2 ARIZ算法簡介 141
5.4 TRIZ套用實例 148
5.4.1 升降定位式燃氣灶 148
5.4.2 防彈衣 150
5.4.3 飛機機翼的變革 150
5.4.4 消防服的改進 151
第6章 國內外創新教育實踐 155
6.1 國外高校的創新教育實踐 155
6.1.1 美國高校的創新教育實踐 155
6.1.2 德國高校的創新教育實踐 159
6.2 國內高校的創新教育實踐 161
6.2.1 重點大學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 161
6.2.2 地方院校的創新教育實踐 163
6.3 江西科技學院的創新教育實踐 166
6.3.1 創新教育理念 166
6.3.2 創新教育責任制 167
6.3.3 成立創新學院 167
6.3.4 成立創新班組 167
6.3.5 創新導師工程 167
6.3.6 智慧財產權工程 168
6.3.7 大學科技園工程 168
6.3.8 創新實踐基地 168
6.3.9 創新創業教育平台建設 168
6.3.10 建立激勵制度 169
第7章 創新文化的內涵與建設 170
7.1.1 創新文化的內涵 170
7.1.1 創新文化內涵體系 170
7.1.2 創新文化在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171
7.1.3 創新文化建設的巨觀思路 173
7.2 校園創新文化建設 174
7.2.1 高校創新文化的結構要素 174
7.2.2 創新文化建設對策 175
第8章 創新能力評價與套用 178
8.1 創新能力評價 178
8.1.1 創新能力評價的意義 178
8.1.2 創新能力評價的基本原則 180
8.1.3 創新能力綜合評價的注意事項 181
8.2 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183
8.2.1 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框架 183
8.2.2 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要素分析 184
8.2.3 大學生創新能力綜合評價模型 187
第9章 智慧財產權戰略 197
9.1 智慧財產權基礎知識 197
9.1.1 定義 197
9.1.3 工業產權 199
9.1.4 著作權介紹 199
9.1.5 智慧財產權的特徵 201
9.1.6 智慧財產權的作用 202
9.1.7 歷史 202
9.1.8 智慧財產權戰略 203
9.1.10 相關立法 204
9.2 專利的申請 204
9.2.1 專利的概念 204
9.2.2 專利的種類 204
9.2.3 專利的特點 204
9.2.4 專利申請的原則 205
9.2.5 受理專利申請的部門 205
9.2.6 專利申請的審查流程 206
9.2.7 申請專利所需的檔案 207
9.2.8 專利申請的注意事項 208
9.2.9 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 210
9.2.10 申請專利的重要性 211
9.3 專利的保護 211
9.3.1 專利保護的主體 211
9.3.2 專利保護的客體 212
9.3.3 專利權的終止情況 214
9.3.4 專利權的保護範圍 214
9.3.5 專利侵權 214
9.4 專利的轉化 216
9.4.1 專利技術交易 216
9.4.2 專利合作 216
9.4.3 自行轉化 2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