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芬蘭車站

到芬蘭車站

《到芬蘭車站》這本書是美國批評大家埃德蒙·威爾遜的早期代表作,從歷史寫作與歷史行動的關聯入手,以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社會主義的觀念是怎樣一路由西向東旅行的。成書以來曾數次再版,廣受讚譽。這本簡體中文版是對繁體中文版的校訂,於2014年出版,更適合大陸讀者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到芬蘭車站
  • 作者:(美)埃德蒙·威爾遜
  • 原版名稱:To the Finland:A Study in the Writing and Acting of History
  • 譯者:劉森堯
  • ISBN:9787549535460
  • 類別:政治
  • 頁數:496
  • 定價:49.8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2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 副標題:歷史之寫作及行動研究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作者介紹,譯者介紹,

內容介紹

義大利邊城那不勒斯,窮學者維柯,正伏案撰寫一部引動史學新思維的巨著;革命之都巴黎,密謀顛覆拿破崙皇朝的革命家巴貝夫,慷慨陳詞臨刑前的自白;倫敦,流亡者的新故鄉,革命傳單與當票陪伴著馬克思,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聖彼得堡紅旗揮舞,列寧與托洛茨基口號高亢,宣告羅曼諾夫王朝的覆亡……跨越兩百年的時空場景,在本書作者的筆下一幕幕鋪陳,巨細靡遺。
不論是哲學家的桌案、死囚的斗室,西伯利亞大草原、巷戰方酣的街道,莊園深院裡的憂鬱、貧民窟惡臭中的喘息,透過埃德蒙·威爾遜如臨現場的描繪,仿佛就在我們眼前重現。
而書中輪番上場的演員們,有人燕尾風流、有人熱血沸騰,有人苦苦掙扎、有人風采華麗,有人惡毒如鬼、有人氣概英雄,細細數來:馬克思、恩格斯、巴貝夫、米什萊、蒲魯東、巴枯寧、聖西門、傅立葉、歐文、拉薩爾、列寧、托洛茨基……個個叱吒風雲。乍看之下,他們仿佛神人,可崇拜而不可理解;但在本書豐富材料的顯像下,我們終能見到這些歷史演員的真面目。
這一切的風雲際會、動盪起伏,都來自浪漫主義的革命大夢——一個以自己的手掌握自己人生的夢,一個志同道合共鑄命運的夢,夢想著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一個以自由和平等為基礎的共同體。在其中,不論男女,都可以自由展現自我、彼此相愛,達到人類未曾有過的境界……
《到芬蘭車站》,一部極具創意的歷史著作,讓我們得以親見人類曾有過的夢想與願景。閱讀本書,或許可以教導我們如何繼續懷抱這些夢想,甚至讓這些願景成真。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學著創造自己的未來。
——馬歇爾·伯曼,《紐約時報書評》

作品目錄

致謝Ⅰ
1971年作者序Ⅲ
第一部
第一章 米什萊發現了維柯
第二章 米什萊與中世紀
第三章 米什萊與大革命
第四章 米什萊要活在歷史中
第五章 米什萊夾在國家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
第六章 大革命傳統的式微:勒南
第七章 大革命傳統的式微:丹納
第八章 大革命傳統的式微:法朗士
第二部
第九章 社會主義的起源:巴貝夫的答辯書
第十章社 會主義的起源:聖西門的階層制度
第十一章 社會主義的起源:傅立葉和歐文的理想社區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的起源:安凡丹與美國社會主義運動
第十三章 馬克思:普羅米修斯與路西法
第十四章 馬克思決心要改變世界
第十五章 恩格斯:來自曼徹斯特的年輕人
第十六章 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合作
第十七章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磨劍
第十八章 馬克思和恩格斯參與創造歷史
第十九章 辯證法的神話
第二十章 馬克思和恩格斯回去寫歷史
第二十一章 歷史演員:拉薩爾
第二十二章 歷史演員:巴枯寧
第二十三章 馬克思:商品的詩人與無產階級的主宰者
第二十四章 馬克思死在書桌上
第三部
第二十五章 列寧:烏里揚諾夫兄弟們
第二十六章 列寧:革命大導師
第二十七章 托洛茨基:年輕的鷹
第二十八章 托洛茨基要歷史認同
第二十九章 列寧向歷史認同
第三十章 列寧抵達芬蘭車站
索引
編後記

作者介紹

埃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1895—1972) 美國二十世紀廣受尊崇的文學(文化)批評家和社會評論家。曾任《名利場》、《新共和》副主編,並為《紐約客》、《紐約書評》等撰稿。威爾遜是位多產作家,取材廣泛,既有以美學、社會和政治為主題的作品,也有詩歌、劇本、遊記和歷史著作。被譽為“文學界的自由人”,“知識上的紈絝子”,“美國最後一個文學通才”。代表作有《阿克瑟爾的城堡》、《三重思想家》、《光明的彼岸》、《創傷與神弓》、《死海古卷》、《俄國之窗》、《向易洛魁人致歉》、《愛國者之血》等。

譯者介紹

劉森堯 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愛爾蘭大學愛爾蘭文學碩士。著有《電影生活》、《導演與電影》,譯有《電影藝術面面觀》、《電影表演與藝術》、《我的最後一口氣:布努艾爾自傳》、《魔燈:伯格曼自傳》、《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魏瑪文化》、《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