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比亞衝突
- 時間:2014年至今
美國—利比亞衝突,美國侵略利比亞的一次戰爭行動。1986年3月24日,美利兩國在錫德拉灣及利比亞沿海地區發生嚴重軍事衝突。美國宣稱其海軍飛機擊沉擊毀利比亞巡邏艇各1艘...
利比亞衝突指2014年之後爆發的利比亞內戰,一方為當時受國際承認的世俗政府(托布魯克政府),另一方為“伊斯蘭政府”(的黎波里政府),第三支勢力伊斯蘭國通過占領德爾納從而...
利比亞戰爭,是利比亞在2011年發生的武裝衝突,在利比亞國內常稱為“2月17日革命”(ثورة 17 فبراير),交戰雙方為穆阿邁爾·卡扎菲...
2017年10月6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爆發武裝衝突,致2人死亡、3人受傷。...... 2017年10月6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爆發武裝衝突,致2人死亡、3人受傷。[1] ...
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英語:State of Libya),簡稱“利比亞”,是北非的一個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查德、...
美國空襲利比亞戰爭發生在1986年4月15日,美國通過使用先進的高技術武器裝備對利比亞首腦指揮機構及重要目標進行瞬間空襲的戰爭。...
埃及—利比亞戰爭,埃及同利比亞因邊界問題發生的戰爭。1977年,利指控埃挑釁並企圖奪取利油田,埃斷然拒絕指控。4、5月間利、埃雙方示威民眾分別襲擊了對方駐本國...
利比亞皮卡戰爭,名稱來源於“無論是政府軍還是反政府武裝,都裝備了大量的皮卡車。”“皮卡戰爭”已經成了利比亞地面戰場的主旋律。...
《利比亞戰爭背後的陰謀:為了石油還是為了地緣政治》是2011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講述了2011年3月19日,美軍實施了“奧德賽黎明”的行動,將戰斧式巡航飛彈...
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2011年3月29日在倫敦閉幕。會議期間,包括聯合國、北約、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等組織以及近40個國家的代表就利比亞問題進行了討論。分析人士認為,...
查德-利比亞戰爭,查德政府軍為恢復被利比亞占領的查德北部地區對利比亞採取的軍事行動。1986年10月,查德反對派領導人古庫尼與其支持者利比亞當局鬧翻,並公開聲明願與...
利比亞國民議會選舉將於7月7日開始。議會選舉是利比亞“20個月過渡期”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自1969年伊德里斯王朝被推翻以來,利比亞進行的首次選舉。全國共有2639名...
《戰爭中的美國空軍:從冷戰到利比亞戰爭》內容簡介:美國空軍(United States Air Force,縮寫為USAF)是美國軍隊中的空軍部分。於1947年9月18日正式成立。美國空軍是...
的黎波里(阿拉伯語:طرابلس (ليبيا,英語:Tripoli),利比亞國首都、的黎波里區首府、全國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是利比亞最大的國際化大...
《利比亞戰爭背後的陰謀》是2011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聖榮。該書深度解析了利比亞戰爭爆發的前因後果。...
事件概況1986年3月23~24日和4月15日,美國出動大批作戰飛機,在海軍艦艇的配合下,對利比亞發動了兩次代號分別為“草原烈火”和“黃金峽谷”的突然襲擊,在非洲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