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卡韃靼人

利普卡韃靼人

利普卡韃靼人(Lipka Tatar),或稱為立陶宛韃靼人波蘭韃靼人,是韃靼人的一個分支,十四世紀初期遷移到立陶宛大公國。第一批遷移者試圖保留他們的薩滿教,並視此地為非基督徒立陶宛人世界中的避難所。到了十四世紀末期,另一波韃靼人到來,他們是受大公國維陶塔斯大帝邀請而來的穆斯林。這些韃靼人首次遷移到圍繞維爾紐斯特拉凱格羅德諾考那斯等地的立陶宛本部地區,隨後又擴散到大公國的其他各地,後來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部分。這些地區分別隸屬於立陶宛白俄羅斯波蘭

從定居在立陶宛的一開始,他們就被稱為“利普卡韃靼人”。他們在保持宗教信仰的同時,將命運與主要是基督教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相結合。從格倫瓦德之戰開始,利普卡韃靼人輕騎兵團參加了立陶宛和波蘭的每一場重大軍事行動。

利普卡韃靼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與成吉思汗蒙古帝國有血緣關係的幾個國家——白帳汗國金帳汗國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他們最初擔任貴族軍人階級,但後來成為以工藝、騎馬與園藝技巧而聞名的城市居民。幾個世紀以來,他們抵制同化並保有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雖然他們仍然非常依賴他們的傳統宗教信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失去了原本使用的韃靼語(一種屬於突厥語族欽察語群(英語:Kipchak languages)的語言),大部分改用白俄羅斯語立陶宛語波蘭語。仍然有一些利普卡韃靼人小群組存在於白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以及他們在美國的社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普卡韃靼人
  • 外文名:Lipka Tatars
  • 居住地: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美國
  • 民族:突厥語民族
  • 人數:10000-15000(僅包含白俄羅斯、波蘭、立陶宛)
  • 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基督教、東正教、薩滿教色彩的天主教、薩滿教
  • 所屬洲:歐洲、北美洲
  • 語言:白俄羅斯語、波蘭語、立陶宛語、韃靼語
歷史淵源,語言體系,文化根源,人口數量,現狀分部,歷史名人,

歷史淵源

拿破崙軍隊中的立陶宛韃靼人手持波蘭立陶宛聯邦的紅白旗幟拿破崙軍隊中的立陶宛韃靼人手持波蘭立陶宛聯邦的紅白旗幟
1226年白帳汗國創立,成為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繼承國之一。第一位大汗斡兒答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長子。白帳汗國占領了西伯利亞南部的乾草原,從烏拉山脈東部和裏海直到蒙古
1380年,白帳汗國的世襲統治者脫脫迷失(Tokhtamysh)汗穿過烏拉山西面,合併白帳汗國與金帳汗國(第一位大汗是朮赤的次子拔都)。1382年,白帳和金帳汗國劫掠並燒毀了莫斯科。脫脫迷失與大中亞韃靼征服者帖木兒結盟,重申了蒙古人在俄羅斯的權力。
1397年,經過與前保護者韃靼大軍閥帖木兒之間的一系列災難性軍事對抗,脫脫迷失和他殘餘的族人獲得立陶宛大公國維陶塔斯大帝的庇護,並賦予財產與貴族地位。在揚·德烏戈什撰寫的編年史里,有記載那一年立陶宛境內的利普卡韃靼人定居點。
1410年7月15日,格倫瓦德戰役爆發,一邊是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共39,000名軍人),另一邊是條頓騎士團(27,000名軍人)。條頓騎士團被打敗,自此無法恢復過去的影響力。戰後,謠言蔓延到歐洲各地:德國人戰敗是因為對手有成千上萬的異教韃靼人援助,然而在戰鬥中大約只有不超過一千名韃靼馬弓手,核心成員是脫脫迷失兒子札蘭丁的隨從。在戰鬥開始之際,札蘭丁帶領利普卡韃靼人和立陶宛輕騎兵,對條頓騎士團的炮兵陣地進行了自殺式襲擊,這是“輕騎兵衝鋒”最原始的版本。條頓騎士大團長烏爾利希·馮·容金根(英語:Ulrich von Jungingen)以命令他自己的重騎兵將利普卡韃靼人趕出戰場作為回應,在這個過程中踐踏了自己的步兵。由此導致條頓騎士團的戰線潰散,是他們隨後失敗的一個主要因素。這一事件成為亞歷山大·福特(英語:Aleksander Ford)的1960年電影《十字軍》(條頓騎士團(英語:Knights of the Teutonic Order (film)))的亮點之一,而該作品是改編自諾貝爾獎得主亨利·軒克維奇的同名歷史小說。
利普卡韃靼人旗幟利普卡韃靼人旗幟
1528年,波蘭貴族(什拉赫塔)和立陶宛貴族以傷害或殺害貴族或其家人成員為由進行報復的合法權利延伸至利普卡韃靼人。
1569年,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立於盧布林聯盟之上。利普卡韃靼輕騎兵連長期以來構成了波蘭立陶宛聯邦軍事力量的基礎之一。立陶宛韃靼人從他們在立陶宛居住的一開始,就被稱為利普卡。他們將命運與波蘭立陶宛聯邦結合起來。從格倫瓦德戰役開始,他們參加了每一場重大的軍事行動。
1591年,虔誠天主教徒齊格蒙特三世(1587-1632年)的統治與反宗教改革運動對波蘭的非天主教徒帶來一些自由上的限制,其中包括利普卡韃靼人。這導致了1591年蘇丹穆拉德三世對波蘭國王就利普卡宗教儀式自由問題實施外交干預。這是應波蘭穆斯林的邀請進行的,他們曾經陪同波蘭國王的特使前往伊斯坦堡
1672年,為反應宗教自由受到限制,以及古老的權利被縮減,駐紮在波蘭東南部波多里亞地區的利普卡韃靼軍團在波蘭-奧圖曼戰爭(英語:Polish–Ottoman War (1672–76))開始後不久便背棄了聯邦。參與叛亂的利普卡騎兵人數約兩到三千人左右,另有一些零散活動的克里米亞韃靼人也混跡其中,自赫麥爾尼茨基起義以來,他們就一直游弋於聯邦南部地區。利普卡叛軍在整個叛亂期間,充當了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及其盟軍——哥薩克蓋特曼彼得·多爾諾申科(Petro Doroshenko)軍隊的行動嚮導的作用,因為他們非常熟悉波多利亞地區的地理和交通線,使得波蘭-立陶宛軍隊方面損失慘重,更直接導致了聯邦軍隊在與土耳其軍會戰中的失利;在土耳其軍圍攻卡梅尼察要塞期間,利普卡韃靼叛軍則將周邊市鎮燒殺、擄掠一空。戰後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四世為酬謝利普卡韃靼人的功勞,專門冊封其首領亞歷山大·科瓦捷茨基(Aleksander Kryczyński)為巴爾的貝伊。該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7世紀末,透過1699年的卡爾洛夫奇條約才告結束。這場利普卡叛亂形成了小說《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英語:Pan Wolodyjowski)》的背景,那是諾貝爾獎得主(1905年)亨利·軒克維奇歷史三部曲的最後一卷,他自己也是基督徒利普卡韃靼人。 1969年的同名電影由耶日·霍夫曼(英語:Jerzy Hoffman)執導,丹尼爾·奧布里奇斯基(英語:Daniel Olbrychski)演出阿扎·圖哈吉-比霍維奇(Azja Tuhaj-bejowicz)一角,仍然是波蘭電影史上最大的票房成功之作。
立陶宛卡里姆斯和韃靼人600周年紀念幣(1397-1997)立陶宛卡里姆斯和韃靼人600周年紀念幣(1397-1997)
1674年,在著名的波蘭丘辛姆勝利(英語:Battle of Khotyn (1673))之後,由巴爾堡壘為土耳其人占領波多里亞的利普卡韃靼人被揚·索別斯基的軍隊所圍困,並傳出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在波蘭軍隊首腦楊 索別斯基的推動下,在得到其原來的宗教信仰、文化及部落管理特權被繼續尊重、不受侵犯的承諾後,大部分利普卡韃靼人將領不願再追隨亞歷山大·科瓦捷茨基貝伊退往摩爾達維亞,選擇了再次回歸波蘭-立陶宛聯邦。
1676年,暫時停止波蘭-奧圖曼戰爭的茹拉夫諾條約(英語:Treaty of Żurawno)規定,利普卡韃靼人可自由選擇要為奧圖曼帝國或波蘭立陶宛聯邦服務。
波蘭議會在1677年3月確認所有古老的韃靼人權利。利普卡韃靼人被允許重建他們所有的舊清真寺,在他們的莊園安置基督徒勞工,購買以前不屬於韃靼人的貴族莊園。利普卡韃靼人也免除了所有的稅收。
1679年,為了獎賞回到聯邦內,利普卡韃靼人由揚·索別斯基國王安置在布列斯特、科布林、格羅德諾諸省的官地上。根據服務的等級和時間長短,每位韃靼人分配到0.5至7.5平方公里的已清除土地。
許多在1674年返回聯邦服務的利普卡韃靼叛軍,後來參加了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其中包括60名在塞繆爾·米爾扎·克孜茨佐夫斯基(Samuel Mirza Krzeczowski)領導的輕騎兵連隊服役的波蘭韃靼人,後來他於維也納之戰的偉大勝利數周之後,在帕肯尼戰役(英語:Battle of Párkány)災難性的第一天,挽救了揚·索別斯基國王的生命,這使得伊斯蘭擴張的潮流轉向歐洲,並標誌著奧圖曼帝國衰敗的開始。1683年9月12日,利普卡韃靼人在維也納戰役中站在波蘭的一方,戰鬥時在頭盔上戴著一小撮稻草,讓自己與土耳其方面在卡拉·穆斯塔法帶領下的韃靼人得以區分。利普卡人前往維也納傳統上穿著草帽,以紀念他們的祖先參與破壞維也納之圍
位於維爾紐斯的盧克郊區(1830年)的韃靼清真寺和墓地。位於維爾紐斯的盧克郊區(1830年)的韃靼清真寺和墓地。
1699年,一些以卡緬涅克為基地,忠於土耳其蘇丹的利普卡韃靼人,被遷移到比薩拉比亞,沿著奧斯曼帝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邊界,及丘錫姆和卡緬涅克-波多斯基的周邊地區,以及一個名為利普卡尼的城鎮。一個利普卡人更大規模地遷移到奧斯曼帝國控制地區的行動發生於18世紀初期,就在奧古斯特二世國王戰勝波蘭出生的斯坦尼斯瓦夫·萊什琴斯基國王之後,後者曾獲利普卡人支持以對抗撒克遜國王。
Jakub Szynkiewicz  戰後波蘭的第一個穆斯林Jakub Szynkiewicz 戰後波蘭的第一個穆斯林
在最後一位國王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1765-1795年)統治期間,波蘭利普卡人再度獲得重視。1775年,波蘭議會重申了波蘭立陶宛韃靼人的崇高地位。 在瓜分波蘭之後,利普卡人在各種民族起義中發揮了作用,並且與拿破崙軍隊(英語:Grande Armée)中的波蘭人一起服役。
1919年:波蘭利普卡人加入了新成立的波蘭陸軍編組;韃靼騎兵團(英語:Pułk Jazdy Tatarskiej)以及後來的維爾諾槍騎兵第13團(英語:13th Regiment of Wilno Uhlans)。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波蘭國家再度出現,波蘭韃靼團在波蘭陸軍中重新建立,擁有自己的制服和旗幟以資識別。1939年波蘭垮台後,以維爾諾(維爾紐斯)為基地的第13騎兵團的波蘭韃靼人,在亞歷山大·傑爾賈斯朱維奇(英語:Aleksander Jeljaszewicz)領導下,是與德國侵略者作戰到最後的波蘭陸軍部隊之一。
利普卡韃靼人家庭利普卡韃靼人家庭

語言體系

幾個世紀來,他們盡力保持他們固有的生活方式並努力避免被同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中的大部分逐漸忘記了他們的母語(隸屬於突厥語族的韃靼語)。在18世紀末和整個19世紀初,利普卡韃靼人開始逐漸地”歐洲化”(同化),中上層利普卡韃靼人逐漸開始採用波蘭語、立陶宛語(但保留了自己的伊斯蘭教)作為通用語言,而下層利普卡韃靼人則逐漸採用魯塞尼亞語(Ruthenian)或稱東斯拉夫語(古白俄羅斯語)作為通用語言。在白俄羅斯、立陶宛、波蘭以及美國仍然存在有少量的講利普卡韃靼語的社區,在波蘭波德拉謝省省仍然有約3,000人講利普卡韃靼語,在白俄羅斯有約7,200人講利普卡韃靼語(其中約60%為穆斯林),在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有約4,000人講利普卡韃靼語。
白俄羅斯伊維耶的韃靼人清真寺白俄羅斯伊維耶的韃靼人清真寺
在波蘭Bohoniki村的韃靼人公墓有用魯塞尼亞語書寫的墓碑在波蘭Bohoniki村的韃靼人公墓有用魯塞尼亞語書寫的墓碑
立陶宛共和國不僅有以立陶宛語為母語的利普卡韃靼人後裔,還有一部分利普卡韃靼人後裔使用一種特殊的白俄羅斯語方言作為母語,波蘭也有類似的情況。在立陶宛有約63,000人使用這種特殊的白俄羅斯語方言,其中約46,000人被劃分為白俄羅斯族(其中相當的一部分顯然是將利普卡韃靼人錯誤地劃分成了白俄羅斯族),剩下的約17,000人則是以白俄羅斯語方言為母語的利普卡韃靼人。

文化根源

立陶宛韃靼人在宗教和文化不同於大多數其他伊斯蘭社區,女人享有的自由度較大,除了在結婚儀式外其他時候不戴面紗。雖然名義上是穆斯林,立陶宛韃靼人的日常和宗教習俗,非常多元化。利普卡韃靼人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少數信仰融合薩滿教色彩的天主教,利普卡韃靼人說白俄羅斯語(高級貴族說波蘭語),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西斯拉夫語支,文字用阿拉伯文書寫。近些年來,民族意識覺醒,不少人開始學習使用喀山韃靼語和克里米亞韃靼語。信仰伊斯蘭教的利普卡韃靼人,在宗教和文化不同於大多數其他韃靼穆斯林,他們的生活習俗和宗教習俗,容納許多天主教元素。
Kruszyniany是波蘭韃靼人歷史最悠久的一座清真寺。在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國王約翰三世索別斯基(1674 – 1696在任)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一些韃靼人站在了波蘭一邊,於是在戰爭結束後得到了Kruszyniany村的土地。在Kruszyniany村定居後韃靼人就建造了清真寺,這座清真寺最早在1717年的檔案中就曾被提到。
這座清真寺可能重建於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上半葉,1846年進行過修繕。二戰後,這一地區接受了被遣返回國和來自白俄羅斯的穆斯林。2008年由文化遺產部提供資金,清真寺安裝了安全系統。

人口數量

幾個世紀以來利普卡韃靼人的人口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韃靼人向立陶宛和波蘭地區的移民過程從14世紀到17世紀從未間斷過。在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也出現過幾次以政治活動家及民族主義者為主的移民潮。
根據某些估計, 在1590年至1591年期間,生活在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利普卡韃靼人大約有200,000,他們當時建有約 400 座清真寺。根據《關於波蘭韃靼人的簡訊》(Risāle-yiTatar-i Leh,這是一封由一位在1557年至1558年期間為前往麥加朝聖而路過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波蘭穆斯林寫給蘇萊曼大帝的簡訊)記載,在波蘭有 100個擁有清真寺的韃靼人定居點,在今屬白俄羅斯的利達新格魯多克伊維耶等城市都有大型的韃靼人社區。在今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也有一個叫韃靼斯卡雅斯拉巴達(Tatarskaya Slabada)的韃靼人定居點。
在1655年至1661年期間發生的第二次北方戰爭(瑞典與波蘭立陶宛聯邦、俄羅斯、布蘭登堡-普魯士、外西凡尼亞、克里米亞汗國、神聖羅馬帝國、丹麥-挪威之間的戰爭)中,波蘭立陶宛聯邦軍隊中有15,000名利普卡韃靼士兵參加了對俄羅斯人、瑞典人、烏克蘭哥薩克的戰鬥。
利普卡韃靼人注重家庭且一般說來家庭成員較多,如美國演員查爾斯·布朗森家裡就有兄弟姐妹15人。從以上的數字可以大概地推定現今生活在歐洲及美洲的利普卡韃靼人及其後裔應該不少於1,000,000。

現狀分部

根據2009年人口普查,白俄羅斯的韃靼人及其定居點根據2009年人口普查,白俄羅斯的韃靼人及其定居點
在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前幾個地區有大約10000到15000個利普卡韃靼人。在波蘭,韃靼家族的大多數後裔都可以追溯到他們來自早期波蘭-立陶宛聯邦貴族的後裔。利普卡韃靼人在波蘭東北部、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東南部和烏克蘭都有定居點。大多數人居住在波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大多數利普卡韃靼人(80%)同化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貴族階層,而一些較低的貴族韃靼人同化為白俄羅斯、波蘭、烏克蘭和立陶宛的城鎮居民和農民。
一些波蘭韃靼人在20世紀初移居美國,主要定居在東北部各州,儘管佛羅里達州也有一塊飛地。紐約市有一個小而活躍的利普卡韃靼人社區。”“波蘭韃靼伊斯蘭中心”建於1928年,位於紐約市布魯克林,直到最近才開始運作。
1939年波蘭東部併入蘇聯後,二戰後,波蘭只剩下兩個韃靼村落:波赫尼和克魯斯金尼。蘇聯所附領土上的大量韃靼人遣返波蘭,聚集在格達斯克、比亞伊斯托克、華沙和戈爾茲W韋爾科波爾斯基等城市,總計約3000人。Gorz_w Wielkopolski的一個社區,在那裡重新安置的韃靼家庭被稱為“韃靼山”,或波蘭的“g_rki Tatarskie”。
1925年,穆斯林宗教協會(波蘭語:muzu_ma_ski zwi_zek religijny)在波蘭的比亞亞斯托克成立。1992年,波蘭共和國的韃靼人組織(波蘭語:zwi_zek tatar_w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開始運作,在Bia_ystok和Gda_sk設有自治分支機構。
在2002年的波蘭人口普查中,只有447人承認自己是韃靼人。在波蘭,201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有1916人宣稱自己是韃靼族。(其中1251人為複合民族認同,例同時是波蘭人和韃靼人)。
2010年11月,波蘭的韃靼人民紀念碑在港口城市格達斯克揭幕,由總統科莫羅夫斯基以及來自波蘭各地和國外的韃靼代表出席。這座紀念碑象徵著韃靼人在波蘭歷史上的重要作用。”韃靼人在所有國家獨立起義中流血犧牲。他們的血液滲入了重生的波蘭共和國的根基,”科莫羅夫斯基總統在揭幕儀式上說。這座紀念碑是歐洲第一座同類建築。

歷史名人

  • 脫脫迷失(波蘭語:Tokhtamysh)(?—1405年)白帳汗國最後一位君主,成吉思汗長孫(朮赤長子)斡兒答後人。1382年他占據喀山城。脫脫迷失藉助帖木兒的力量擊敗大汗庭的權臣馬買(馬邁公),控制了金帳汗國的主要疆土,成了金帳汗國大汗,從此金帳汗全都出自白帳系。系利普卡韃靼人一脈始祖。
  • 賈萊爾·阿爾丁·汗·伊本·脫脫迷失(波蘭語:Jalal al-Din Khan ibn Tokhtamysh)(1380–1412),其中1411-1412年稱金帳汗國大汗。他是遲至1395年被迫失去汗位的前金帳汗國大汗兼白帳汗脫脫迷失的兒子。
  • 亨利克·顯克微支(1846年5月5日-1916年11月15日),波蘭作家。獲1905年諾貝爾文學獎
  • 亞歷山大·傑爾賈斯朱維奇(英語:Aleksander Jeljaszewicz)(1902年3月22日生於維爾紐斯,現屬立陶宛,1978年8月18日去世于波蘭格但斯克),波蘭軍隊中的韃靼兵團最後一任指揮官,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
  • 哈桑·柯諾帕奇(波蘭語:Hassan Konopacki)(1879年2月25日生於白俄羅斯明斯克,1953年3月11日去世于波蘭比得哥什)曾任波蘭軍隊中的白俄羅斯兵團司令(1919年至1921年),參加過1904年至1905年俄日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 易布拉希姆·卡納帕奇(波蘭語:Ibrahim Kanapacki)(1949年2月28日生於白俄羅斯的一個韃靼貴族家庭,2005年9月9日去世於白俄羅斯),白俄羅斯政治和宗教活動人士,歷史學家,白俄羅斯的韃靼復興運動領導人之一。
  • 亞歷山大·羅曼諾維奇(英語:Aleksander Romanowicz)(1871年4月1日生於白俄羅斯,於1933年11月14日在立陶宛去世),俄羅斯帝國及波蘭將軍。
  • 查爾斯·布朗森(1921年11月3日-2003年8月30日),美國著名演員。
  • 歐斯曼·阿奇瑪托維奇(英語:Osman Achmatowicz)(1899年4月16日-1988年12月4日),波蘭著名化學家。其子小歐斯曼·阿奇瑪托維奇(也是化學家)於1971年發現了後來以他命名的阿奇瑪托維奇反應。
  • 法塔瑪·穆克塔洛娃(波蘭語:Fatama Muktalowa)——蘇聯歌劇演唱家(母親為利普卡韃靼人)。
  • 米哈伊爾·圖根·巴拉諾夫斯基(英語:Mikhail Tugan Baranovsky)——烏克蘭政治家、俄羅斯帝國的經濟科學家(父親為部分利普卡韃靼血統)。
  • 亞歷山德·羅曼諾維奇(波蘭語:Aleksander Romanowicz)——俄羅斯帝國軍和波蘭軍隊的騎兵將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