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年7月15日,格倫瓦德戰役爆發,一邊是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共39,000名軍人),另一邊是條頓騎士團(27,000名軍人)。條頓騎士團被打敗,自此無法恢復過去的影響力。戰後,謠言蔓延到歐洲各地:德國人戰敗是因為對手有成千上萬的異教韃靼人援助,然而在戰鬥中大約只有不超過一千名韃靼馬弓手,核心成員是脫脫迷失兒子札蘭丁的隨從。在戰鬥開始之際,札蘭丁帶領利普卡韃靼人和立陶宛輕騎兵,對條頓騎士團的炮兵陣地進行了自殺式襲擊,這是“輕騎兵衝鋒”最原始的版本。條頓騎士大團長烏爾利希·馮·容金根(英語:Ulrich von Jungingen)以命令他自己的重騎兵將利普卡韃靼人趕出戰場作為回應,在這個過程中踐踏了自己的步兵。由此導致條頓騎士團的戰線潰散,是他們隨後失敗的一個主要因素。這一事件成為亞歷山大·福特(英語:Aleksander Ford)的1960年電影《十字軍》(條頓騎士團(英語:Knights of the Teutonic Order (film)))的亮點之一,而該作品是改編自諾貝爾獎得主亨利·軒克維奇的同名歷史小說。
1672年,為反應宗教自由受到限制,以及古老的權利被縮減,駐紮在波蘭東南部波多里亞地區的利普卡韃靼軍團在波蘭-奧圖曼戰爭(英語:Polish–Ottoman War (1672–76))開始後不久便背棄了聯邦。參與叛亂的利普卡騎兵人數約兩到三千人左右,另有一些零散活動的克里米亞韃靼人也混跡其中,自赫麥爾尼茨基起義以來,他們就一直游弋於聯邦南部地區。利普卡叛軍在整個叛亂期間,充當了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及其盟軍——哥薩克蓋特曼彼得·多爾諾申科(Petro Doroshenko)軍隊的行動嚮導的作用,因為他們非常熟悉波多利亞地區的地理和交通線,使得波蘭-立陶宛軍隊方面損失慘重,更直接導致了聯邦軍隊在與土耳其軍會戰中的失利;在土耳其軍圍攻卡梅尼察要塞期間,利普卡韃靼叛軍則將周邊市鎮燒殺、擄掠一空。戰後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四世為酬謝利普卡韃靼人的功勞,專門冊封其首領亞歷山大·科瓦捷茨基(Aleksander Kryczyński)為巴爾的貝伊。該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7世紀末,透過1699年的卡爾洛夫奇條約才告結束。這場利普卡叛亂形成了小說《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英語:Pan Wolodyjowski)》的背景,那是諾貝爾獎得主(1905年)亨利·軒克維奇歷史三部曲的最後一卷,他自己也是基督徒利普卡韃靼人。 1969年的同名電影由耶日·霍夫曼(英語:Jerzy Hoffman)執導,丹尼爾·奧布里奇斯基(英語:Daniel Olbrychski)演出阿扎·圖哈吉-比霍維奇(Azja Tuhaj-bejowicz)一角,仍然是波蘭電影史上最大的票房成功之作。
1674年,在著名的波蘭丘辛姆勝利(英語:Battle of Khotyn (1673))之後,由巴爾堡壘為土耳其人占領波多里亞的利普卡韃靼人被揚·索別斯基的軍隊所圍困,並傳出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在波蘭軍隊首腦楊 索別斯基的推動下,在得到其原來的宗教信仰、文化及部落管理特權被繼續尊重、不受侵犯的承諾後,大部分利普卡韃靼人將領不願再追隨亞歷山大·科瓦捷茨基貝伊退往摩爾達維亞,選擇了再次回歸波蘭-立陶宛聯邦。
1676年,暫時停止波蘭-奧圖曼戰爭的茹拉夫諾條約(英語:Treaty of Żurawno)規定,利普卡韃靼人可自由選擇要為奧圖曼帝國或波蘭立陶宛聯邦服務。
許多在1674年返回聯邦服務的利普卡韃靼叛軍,後來參加了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其中包括60名在塞繆爾·米爾扎·克孜茨佐夫斯基(Samuel Mirza Krzeczowski)領導的輕騎兵連隊服役的波蘭韃靼人,後來他於維也納之戰的偉大勝利數周之後,在帕肯尼戰役(英語:Battle of Párkány)災難性的第一天,挽救了揚·索別斯基國王的生命,這使得伊斯蘭擴張的潮流轉向歐洲,並標誌著奧圖曼帝國衰敗的開始。1683年9月12日,利普卡韃靼人在維也納戰役中站在波蘭的一方,戰鬥時在頭盔上戴著一小撮稻草,讓自己與土耳其方面在卡拉·穆斯塔法帶領下的韃靼人得以區分。利普卡人前往維也納傳統上穿著草帽,以紀念他們的祖先參與破壞維也納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