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又名《沖虛真經》。是戰國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出現以後,便尊之為《沖虛真經》,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其學說被古人譽為常勝之道。...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
文中載有諸多超逸絕塵的神話傳說,極言天地之廣闊無垠,萬物之繁冗駁雜,以期突破世人囿於視聽的淺陋常識,消除種種流於表象的巨細、修短、同異分歧,列子先藉由殷湯...
《列子集釋》是197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伯峻。...... 《列子集釋》是197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伯峻。書名 列子集釋 作者 楊伯峻 ISBN ...
《列子御風》是漢族古琴名曲,由南宋著名琴家毛敏仲所傳世。另有《列子御風》是由創世中文的女作者雲凰於2013年發表的一篇武俠類小說。...
《杞人憂天》是一則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過杞人憂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種整天懷著毫無必要的擔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又擾人的庸人,告訴人們不要...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是戰國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鄭國人,大約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
《列子處世大智慧:《列子》今讀》內容為:《列子》是中國古代一部著名的典籍,據考證,它是晉人時的作品,“好事之徒聚斂《管子》、《晏子》、《論語》、《山海經...
本篇皆在宣揚浮生若夢,得失哀樂皆為白駒過隙的思想。列子精心勾勒出一幅幅瑰麗奇異的畫面,為我們展現了神妙莫測的幻化境界,卻又讓它倏起倏滅,以期證明有生有形...
列子·楊朱篇編輯 鎖定 《楊朱》(即楊子).又名《達生》。全篇暢言當生之樂,曉諭生死之道。文中”且趣當生,奚遑死後”的論調,以及“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
本篇列子便有意借用孔子的形象和言論來闡釋這種“有易於自者無難於外”的修身理論。 文中以孔子與顏回的對話引出“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的觀點。列子認為,...
列子學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辦事情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規律,明白了為什麼能做到,以後才能做的更好。...
天瑞,意謂天地之靈瑞,自然之符應,即文中提到的“不生不化者”。列子認為,世間萬物皆有始有終,唯有“不生不化者”,亦即“道”,才能夠循環往復、獨立永存。...
《辯列子》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辯列子》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辯列子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作者 柳宗元 作品出處 《...
《列子全集》是2012-4-1海潮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才俊。...... 列子,是繼老子、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學說本乾黃帝和老子,主張虛靜無為。其...
先生才讓列子同他並席而坐。九年之後,放縱心裡去想,放縱口裡去說,也不知道自己的利害是什麼,也不知道別人的利害是什麼,內心了無思慮,外物也好像不復存在了。...
《列子探微》是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登福。...... 圖集 列子探微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6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
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間,享年不明),本名列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學者,周朝鄭國圃田(今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
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間,享年不明),本名列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學者,周朝鄭國圃田(今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
《列子·湯問》是列子所輯注,包含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的書籍。《湯問》一篇,筆鋒橫掃天下,天地至理,萬物奧妙,以饗博物君子。文中載有諸多超逸絕塵的...
《列子·黃帝》是一篇古文。本篇皆在論述養身冶物之道。全文圍繞道心與外物的關係展開多番探討,唯有應理處順,忘形養神,才能達到所適常通,遇物無滯的境界。...
《列子》全書,始以《天瑞》,終以《說符》,首尾呼應,自成一體。古時以所謂天降“符瑞”,附會與人事相應,叫做“符應”。“符”,有符信、符驗的含義。“說...
列子師老商氏①,友伯高子②,進③二子之道,乘風而歸。尹生聞之,從列子居,數月不省舍。因間請蘄④其術者,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懟⑤而請辭,列子又不命⑥。...
列子,是漢語辭彙,出自《列子》,解釋為 即戰國時鄭人列禦寇。...... 列子,是漢語辭彙,出自《列子》,解釋為 即戰國時鄭人列禦寇。目錄 1 基本信息 2 詞語解釋 ...
因為文始派一傳少陽派,二傳沖虛真人列子、南華真人莊子,三傳西華帝君王駘,王駘又傳唐朝人張果老,四傳麻衣道者,麻衣道者傳陳摶,陳摶傳火龍真君,火龍真君傳張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