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清散與清飲,萆薢分清散,萆薢分清飲,兩方用法比較,
清散與清飲
萆薢分清散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入鹽一捻(0.5g),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現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鹽少許)。
【附註】 分清散(《濟生》卷四)、分清飲(《瑞竹堂方》卷一)、萆薢分清飲(《丹溪心法》卷三)、萆薢飲(《古今醫鑒》卷八)、萆薢散(《壽世保元》卷五)。本方改為丸劑,名“萆薢分清丸”(見《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解】本方證為腎氣不足,下焦虛寒,濕濁下注,腎失固攝所致。由於腎虛失封藏,膀胱失約,則小便頻數,腎陽不足,氣化無權,清濁不分,則小便混濁,白如米泔,或稠如膏糊。治宜溫腎利濕化濁。方中萆薢為君善於利濕,分清化濁,是治白濁之要藥。益智仁溫腎陽,縮小便,為臣藥。烏藥溫腎祛寒,暖膀胱以助氣化;石菖蒲芳香化濁,分利小便,共為佐藥。食鹽少許為使,取其鹹入腎經,直達病所之意。諸藥合用,則共奏溫暖下元,分清化濁之功。
【臨床套用及研究】
萆薢分清飲
【來源】《醫學心悟》卷四。
【功用】導濕理脾,清熱利濕,分清別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