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枯萎病是由尖鐮孢霉冬瓜專化型引起的、發生在冬瓜的病害。主要為害莖蔓和葉片。發病後病葉及葉柄變黑、收縮,其莖基部一側變褐色,葉萎蔫,後全株枯死。成株期發病,最初莖基部出現水浸褐色病斑,很快擴展全株,葉片葉緣變黃枯死;後期莖基部凹陷縱裂,有時有琥珀色膠狀物溢出,通常發病後3-5天內整株萎蔫死亡。
冬瓜枯萎病是一種土傳性真菌病害,可在冬瓜整個生育期內進行危害,輕則造成減產,重則導致絕收,可給農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冬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病性比較強的品種,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使用無病土育苗,改善栽培管理,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試用嫁接換根的方法。發病初期,可採用根灌防治,一般視病情隔7-10天灌1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冬瓜枯萎病
- 外文名:Wax gourd fusarium wilt
- 病原:尖鐮孢霉冬瓜專化型
- 為害作物:冬瓜
- 為害部位:莖蔓、葉片
病原特徵
為害症狀
- 幼苗:子葉不均勻黃化,不久乾枯,幼莖、葉片、葉柄及生長點萎蔫或根莖基部變褐、縊縮或猝倒。
- 成株:發病初始時病株下部葉片褪綠、變黃,莖基部縱裂或部分葉片中午萎蔫,傍晚又逐漸恢復的症狀,如此反覆,並往上部葉片發展,幾天后植株枯死。莖基先出現水浸褐色病斑,莖和葉柄上的維管束呈水浸狀變褐色。後期莖基部凹陷縱裂,有時有琥珀色膠狀物溢出。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或粉紅色霉狀物,即病原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橫向剖開病莖可見維管束呈黃褐色至深褐色。有的植株出現半邊枯萎、半邊正常的現象,是由於植株的部分維管束受感染的緣故。病莖在室溫下保濕,1-2天內可長出大量的白色霉狀物。
侵染循環
流行規律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選種:利用抗病性比較強的品種。
- 輪作倒茬:避免與冬瓜或節瓜連作,如有條件,不與瓜類蔬菜連作。間隔最好在2-3年以上。
- 使用無病土育苗:育苗的無病土除了選自新大棚以外,還可以用未種過蔬菜的大田土。土壤處理可使用太陽能熱處理或藥劑處理。太陽能熱處理應在每年的6-7月種植前利用夏季的高溫季節進行。先將棚室地面撒100-200千克的稻草或麥草末子及100千克石灰,旋耕後打成大壟,鋪上地膜,並將棚室用塑膠膜扣起來,一般7-14天即可。
- 改善栽培管理:首先要培育壯苗,在苗期採用變溫管理,定植前注意煉苗。發現病苗及時拔除。對清除的病苗要及時集中起來銷毀,切不可隨意亂扔。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試用嫁接換根的方法。
化學防治
- 種子消毒:在催芽前用60%防霉寶1000倍液加0.1%的平平加浸種0.5-1小時,經水洗後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