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熱遼抗日民主根據地
- 時間: 1937年“七七”事變
- 地區:河北,遼寧
- 意義: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創建冀(河北)熱(熱河)邊抗日根據地的決定,派李運昌和胡錫奎到冀東,分別擔任中共冀熱邊特委書記和京東特委書記,就地發動民眾,準備抗日武裝起義。1938年5月,兩個特委合併為冀熱邊特委,胡錫奎任書記,李運昌負責軍事工作。7月,冀熱邊特委在以宋時輪為司令員、鄧華為政治委員的八路軍第4縱隊配合下,舉行了包括20餘縣約20餘萬人參加的冀東暴動,組建了7萬餘人的冀東抗日聯軍。10月,抗日聯軍大部在隨第4縱隊西移途中受挫,返回冀東的抗日聯軍近2000人和第4縱隊留在冀東的少數部隊,在冀熱邊特委領導下繼續堅持武裝鬥爭,連續打退了日偽軍5000人以上兵力的多次圍攻。
1939年2月,中共冀熱察區委員會和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成立,馬輝之任區黨委書記,蕭克任挺進軍司令員。冀熱邊特委劃歸冀熱察區黨委領導,並先後更名為冀東地委和冀東分委等。9月,冀東部隊整編為八路軍第13支隊,李運昌為司令員,李楚離為政治委員。1940年1月,冀東分委在遵化縣葛老灣召開會議,提出鞏固和擴大抗日游擊根據地,建設民主政權等任務,同時成立晉察冀邊區政府冀東辦事處。7月,第13支隊番號撤銷,其領導機關改稱冀東軍分區。9月,辦事處改為第13專員公署。在此期間,部隊深入到冀東東部、西部開闢新區,至同年底,建立7個縣政府,1個辦事處,轄區人口120餘萬。
日軍為摧毀迅速發展的冀東抗日根據地,自1941年1月起,先後以3~5萬人的兵力對冀東進行反覆“掃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製造了殘殺民眾1230餘人的潘家峪慘案。冀東的抗日鬥爭進入極端困難階段。1942年2月撤銷了冀熱察區黨委和冀熱察挺進軍番號,冀東分委改稱第13地委,冀東軍分區改稱第13軍分區,直屬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和晉察冀軍區領導。從4月起,日軍對冀東又連續發動了第4次和第5次“治安強化運動”,實行所謂“民‘匪’隔離”,集家並村,“蠶食”根據地,並在獨石口至山海關之間製造了東西350餘公里,南北40至130餘公里的無人區,根據地縮小並遭到嚴重破壞。在最艱苦時期,第13軍分區以少數部隊和地方武裝相結合,依靠人民民眾,在內線堅持游擊戰,主力部隊轉移到灤河以東、北平(今北京)至山海關鐵路以南和熱河南部、中部及遼寧西部地區開闢了大片游擊區。1943年 1月,第13地委決定:動員一切力量恢復被“蠶食”地區。隨後,部隊分東、西、中三路進行收復失地的鬥爭,至7月,根據地擴展到22個縣,人口360餘萬。第13地委改為冀熱邊特委,第13專員公署改為冀熱邊行政公署,根據地進入鞏固和發展時期。隨著根據地的發展,1945年 1月成立中共冀熱遼區委員會、冀熱遼軍區和冀熱遼行政公署,李運昌任區黨委書記兼軍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張明遠任行署主任。8月,日本宣布投降後,李運昌奉命率8個團、1個營和3個支隊及地方工作團共1.3萬餘人向東北挺進,至10月底,在遼寧省、熱河省和吉林、黑龍江兩省的部分地區,建立了各級地方人民政權,部隊發展到10萬餘人。李運昌率部挺進東北後,冀熱遼軍區司令員由詹才芳繼任,區黨委書記和軍區政治委員由李楚離繼任,指揮留在冀東的部隊1萬餘人向拒絕投降的日偽軍發起進攻,收復薊縣、玉田、遵化、遷安等15座縣城和200餘個據點,部隊發展到2.8萬餘人。11月,冀熱遼區黨委撤銷,在承德成立中共中央冀熱遼分局和冀熱遼軍區。在熱河地區成立中共熱河省委和熱河省軍區,在遼寧西部地區成立中共遼西地委和遼西專署,在冀東地區成立中共冀東區委、冀東軍區(由原冀熱遼軍區改稱)和冀東行署。冀熱遼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