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的文化類節目,共11期,由撒貝寧擔任當代讀書人,王嘉寧擔任主持人。

該節目通過講述典籍源起、流轉的故事,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

該節目於2022年9月24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20:00播出,於2023年4月9日完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
  • 類型:文化類節目
  • 主持人撒貝寧王嘉寧
  • 主要嘉賓蒙曼萬茜段奕宏丁勇岱、張昆鵬
  • 導演盧小波左興
  • 出品方: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製作公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中國國家話劇院
  • 首播時間:2022年9月24日
  • 播出頻道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
  • 播出時間: 20時0分
  • 網路播放平台央視頻央視網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集數:11 集
  • 每集時長:約 95 分鐘
節目形式,節目背景,節目特色,創作團隊,節目列表,參演嘉賓,當代讀書人,主持人,讀書人,演繹嘉賓,獲獎記錄,播出信息,前期宣傳,播出平台,收視率,節目評價,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深厚寶藏。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為指引,順應時代需求,結合社會現實進行轉化創新,讓更多的典籍“活”起來,不只是“活”在藏書館、“活”在學者的論著中,還應該“活”在年輕人心中,故再次以經典典籍作舟,製作了《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

節目特色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首先在形式上採用了“古今對話”的時空穿越方式,由撒貝寧飾演“當代讀書人”穿越到古代,與先賢對話,構建成了整個節目的一條線。通過當代人與古代人的對話,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幾千年里的傳承,讓人們知來處,明去處。
其次,在呈現上進行了跨界整合文化資源。在舞台設計和呈現手法上,在演播室現場建構了一個多空間、多維度的270度“沉浸式舞台”,中間由一條連線不同時空的甬道,讓不同時代的讀書人和歷史事件當事人經由這一時空隧道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自由穿梭,串起古代和當下。這種分空間、多區域的舞台設定,以便於展開多線並行的立體敘事,將蒙太奇手段舞台化,為觀眾帶來強烈的沉浸體驗,大大增強了電視棚內節目的表現張力。
再次,在節目模式上,創新了“戲劇+影視化+訪談”的融合模式。該節目將話劇的形式與文化節目進行了融合,通過大量的舞台對話展現劇情、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同時還融合了影視化拍攝,採取了影視化和電視訊道兩套人員分工協作,完成拍攝。節目的訪談部分,按照演播室綜藝節目操作方式,採用了帶現場觀眾,營造氣氛的常規錄製。
最後,技術賦能,打造新時代文藝工作新方式。節目除了創新設計270度立體舞台,還綜合運用環幕投屏、增強現實(AR)、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出多空間、沉浸式“故事講述場”,打造了一個更好地認識、理解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平台。其中“照鏡子換裝”在現代演員和古代先賢對拜之後,鏡子內外全部變成“古人”,以此增強一眼千年、穿越時空的氣氛。

創作團隊

出品人
慎海雄
總監製
李挺
監製
賀亞莉、過彤
總策劃
梁建增、鞏保江
藝術總監
田沁鑫
總導演
盧小波、左興
總編劇
張昆鵬、左興
片名題寫
吳為山
副總導演
時冉
執行總導演
趙子弦
節目統籌
王一筱
影視化執行總導演
宋誠、邵嵬姝、趙斌
現場執行總導演
王若木
中國國家圖書館專家
熊遠明、張志清、陳紅彥、顧恆、蘇品紅、張潔、殷夢霞、王紅蕾、張立朝、張鵬、劉鵬
編劇組
趙子弦、馬樂萌、宋燦、趙晏靖、葉子、梁懸掛、張雅妮
撰稿組
文靜、甘露、曾丹、楊珺、穆翀翀、張茜、王亦欣
導演組
伍玥、李靖熙、張帥、王佳靈、賈梓嬡、張瓊、徐婕妤、張佳琳、莊興舞、易夢帆
藝人統籌
李珈妮、劉萌
戲劇導演
王若木、蔡海鑫、高蕾蕾
藝人統籌組
欒碩、顏昆、孟圓圓、金汐
現場導演組
和宇軒、見宏宇、崔鵬凱、潘純童、崔嘯、常彼德、鄭向鋒、顧磊
影視化導演組
林惠菁、曹暢、劉瑞濤
新媒體組
趙林
運營統籌
白秋立、袁海彬
導播
蔣正暉
影視化攝影指導
林華全
宣傳總監
朴晶、張慶龍、連洪熾
宣傳統籌
謝沛然、張穎恰、劉錦禕
行銷總監
馮惠
商務總監
梁麗莉
後期總導演
施政、劉鋒
舞美總設計
王琛
美術指導
楊振華
燈光總設計
楊浩
視覺總監
柯靜、范琦
音響設計
沈齊、章超
節目音樂作曲
吉鵬
節目音效
景濤
特效導演
陳學生、王暉
副導播
韓振川
攝影統籌
韓非
真人秀導演
王天雪、朱曉瑩
真人秀攝影指導
王碧
造型總設計
趙雪彬
服裝顧問
王非
服裝設計
馮啟函
化妝設計
藍晴
製片主任
李好、宋陽、蔣偉、馬洋
技術總監
徐進
聯合製作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中國國家話劇院
合作單位
中國國家圖書館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節目列表

第一期:《永樂大典》
播出日期
2022年9月24日
《永樂大典》全書共22877卷,凡例並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它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真正做到了“開卷而古今之事一覽可見”。通過演繹“布衣都總裁”陳濟立志、悟道、修書的人生歷程,帶領大家識讀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致敬世世代代、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對中華文化的堅守和對中華文脈的護佑。
專家學者:張志清、陳時龍、蒙曼、張昆鵬
表演嘉賓:段奕宏、畢彥君、郭秋成、王雪純、郭子豪、申世傑、賈思宇、姚未平
第二期:《漢書》
播出日期
2022年10月28日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經班彪、班固、班昭,班家兩代人接續修撰,於東漢和帝年間成書。全書分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傳,共百篇,記述了230年的西漢歷史。主持人王嘉寧將與三位“讀書人”共同品讀《漢書》。“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將跨時空對話中國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家班昭,探尋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的著書故事。
專家學者:蒙曼、許殿才、張欣、張昆鵬
表演嘉賓:萬茜、王挺、于謹維、沈保平、張曉龍、 趙雍、周明夫
第三期:《禮記》
播出日期
 2022年12月25日
以“東漢經學大家”鄭玄為主要人物視角,回溯中華之禮的形成過程,展現鄭玄學禮、注禮、傳禮、踐禮的傳奇人生。主持人王嘉寧將與三位“讀書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彭林、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王啟發,共同品讀閃耀著千年智慧的《禮記》。
專家學者:彭林、蒙曼、王啟發、張昆鵬
表演嘉賓:丁勇岱、王森、
第四期:《詩經》
播出日期
2023年1月24日
《詩經》作為禮樂文明的精神之花,記載著先民對社會生活的歌唱,書寫了中華文化的燦爛篇章。節目中觀眾跟隨“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穿梭時空,對話漢代大儒毛亨、毛萇,體會中國人自古以來求真、向善、達美的共同心聲。
專家學者:馬銀琴、蒙曼、鄭任釗、張昆鵬
表演嘉賓:張晨光、曹磊、吳樾、吳倩、侯長榮、韓昊霖
第五期:《越絕書》
播出日期
2023年2月4日
地方志,簡稱“方誌”,可以說是“一方的古今總覽”,屬於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傳統。節目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將與明代學者楊慎共同品讀中華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越絕書》,領略中華方誌的魅力。
專家學者:顏越虎、蒙曼、崔唯航、張昆鵬
表演嘉賓:劉佩琦、海一天、修慶
第六期:《齊民要術》
播出日期
2023年2月12日
聚焦古代農學典籍《齊民要術》,展現其對中國農學發展,以及農業文化傳承的深遠影響。節目中率先在開場戲劇中,引領觀眾探尋中國農耕文明要義和起源,體悟用五穀養育生命的先祖如何順天時、量地利,教天下之民以稼穡,讓中華血脈代代相承,成就中華文明的賡續綿延。
專家學者:曹幸穗、蒙曼、戴衛紅、張昆鵬
表演嘉賓:寧理、杜源、宿宇傑
第七期:《水經注》
播出日期
2023年2月26日
酈道元博覽群書,醉心山河,考察河道溝渠,蒐集風土民情,用凝練的筆墨,動人的描述,著成了被譽為“宇宙未有之奇書”的《水經注》。節目中跟隨撒貝寧一同跨越時光,識讀這部中國第一部以水道為綱的綜合性地理學典籍。
專家學者:李曉傑、蒙曼、戴衛紅、張昆鵬
表演嘉賓:成泰燊、朱鐵、姚安濂
第八期:《茶經》
播出日期
2023年3月5日
他愛茶一生、寫茶一生,傾盡畢生著成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的專門著作;他是孤兒,一生無兒無女,卻是一個享盡世間溫情的人。他,就是被譽為“茶聖”的唐代茶學家陸羽。“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千年,帶領觀眾在裊裊的茶香之中品讀《茶經》,感悟陸羽“精行儉德”的傳奇一生。
專家學者:沈冬梅、蒙曼、雷聞、張昆鵬
表演嘉賓:王勁松
第九期:《說文解字》
播出日期
2023年3月26日
作為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漢字在方寸之間彰顯著悠久深厚的中華文化,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漢字漫長的演變歷史中,東漢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被尊為“字聖”。帶領觀眾在一筆一畫、一撇一捺中尋找許慎如何窮盡一生破解文字密碼。
專家學者:王立軍、蒙曼、鄔文玲、張昆鵬
表演嘉賓:陳曉、李健、石兆琪
第十期《文心雕龍》
播出日期
2023年4月2日
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以三萬餘言,論及三十多種文體,全面探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開中國文章學之先河。他所著的《文心雕龍》,體大而慮周,是中國古代文論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打開中國文學寶庫的一把鑰匙。節目中一起品讀《文心雕龍》,奔赴一場“文學之夢”。
專家學者:蒙曼、戴衛紅、戚良德、張昆鵬
表演嘉賓:塗松岩、董暢
第十一期《備急千金要方》
播出日期
2023年4月9日
醫學家孫思邈,青年立志學醫,用畢生踐行“大醫精誠”之道。為解病人之苦,他一生求方、集方,年逾古稀時著成《備急千金要方》。節目中一起識讀《備急千金要方》,看孫思邈如何用一生踐行“大醫精誠”之道。
專家學者:蒙曼、劉清泉、張國剛、張昆鵬
表演嘉賓:吳鎮宇、王森

參演嘉賓

當代讀書人

簡介
海報
中國內地男主持人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
撒貝寧

主持人

簡介
海報
中國內地女主持人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
王嘉寧

讀書人

姓名
簡介
期數
中國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
1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1-11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1
《典籍里的中國》總編劇
1-11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
2
張欣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編審
2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3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3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
4
鄭任釗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思想史研究室主任
4
《浙江通志》副總纂,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5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5
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
6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6-8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7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8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8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9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9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
10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
11
中國唐史學會前會長、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11

演繹嘉賓

嘉賓介紹
飾演角色
期數
王雪純(中國內地女主持人、編輯、配音演員、導演)
講解員
1
郭子豪(中國內地男演員)
1
申世傑(中國內地男演員)
1
賈思宇(中國內地男演員)
1
姚未平(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1
段奕宏(中國內地男演員)
1
畢彥君(中國內地男演員)
1
郭秋成(中國內地男演員)
陳貞
1
趙雍(中國內地男演員)
周公
2
周明夫(中國內地男演員)
孔子
2
萬茜(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
老、中、青班昭
2
王挺(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編劇、職業運動員)
2
于謹維(中國內地男演員)
2
沈保平(中國內地男演員)
2
張曉龍(中國內地男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院教授)
2
靳大忠(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2
丁勇岱(中國影視男演員)
3
王森(中國內地男演員)
鄭益
3
吳樾(中國內地男演員、武術演員)
4
張晨光(中國台灣影視男演員、製片人、綜藝節目主持人)
老年毛亨
4
曹磊(中國內地男演員)
中年毛亨
4
吳樾(中國內地男演員、武術演員)
4
海一天(中國內地男演員)
5
劉佩琦(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國家一級演員)
楊慎
5
修慶(中國內地男演員)
5
寧理(中國內地男演員)
6
杜源(中國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6
宿宇傑(中國內地男演員)
賈思
6
成泰燊(中國內地男演員)
7
朱鐵(中國內地男演員)
孝文帝
7
姚安濂(中國內地男演員)
7
王勁松(中國內地男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8
盧勇(中國內地男演員)
8
馬文忠(中國內地男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話劇團演員)
8
馬迎春(中國內地男演員)
鄒夫子
8
陳曉(中國內地男演員)
老、中、青許慎
9
石兆琪(中國內地男演員)
9
李健(中國內地男演員)
馬文
9
塗松岩(中國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劉勰
10
董暢(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蕭統
10
吳鎮宇(中國香港男演員)
孫思邈
11
王森(中國內地男演員)
錢誠
11
海報
  • 3
    第一期《永樂大典》
  • 8
    第二期《漢書》
  • 4
    第三期《禮記》
  • 6
    第四期《詩經》
  • 1
    第五期《越絕書》
  • 2
    第六期《齊民要術》
  • 2
    第七期《水經注》
  • 1
    第八期《茶經》
  • 2
    第九期《說文解字》
  • 1
    第十期《文心雕龍》
  • 1
    第十一期《備急千金要方》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對象
結果
2022年12月30日
2022名人堂年度人文榜·綜藝榜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
入選

播出信息

前期宣傳

2022年9月23日,該節目在北京舉行啟播儀式,並宣布在2022年9月24日起播出。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
播出日期
播出時間
完結日期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綜合頻道、
央視頻、央視網
2022年9月24日
20:00
2023年4月9日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收視率

截至2023年4月9日,該節目全網斬獲熱搜熱榜超240個,全平台播放量近16億次,相關話題閱讀量超50億人次,累計覆蓋微博用戶超57億人次。

節目評價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延續了文化訪談、戲劇和影視化相結合的呈現方式,實現了對典籍的可視化呈現、故事化講述、和場景化傳播。該節目與大多數讀書節目的不同在於不僅關注知識的傳遞和文化的傳播,更展現出對典籍的堅守,喚醒當代人的歷史情懷。通過塑造出一批古代先賢的視覺人物形象,又通過描摹這些人物的典型事跡梳理中華文明發展與傳承的脈絡,精煉呈現中華民族精神。
為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該節目的主創人員對細節反覆打磨,對台詞字斟句酌,同時,4K高清拍攝技術、綠幕拍攝、環幕投屏、AR等新技術手段的運用,完成了科技與文化、藝術的深度融合,實現了戲劇表演在綜藝節目中的電影級呈現。在藝術創新和現代科技的加持下,讓傳統文化的傳播有了優質的土壤,使得傳統文化走出深宮殿堂,走向生機勃勃的民間社會。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以文化為核心,不但對歷史的起源和發展過程進行了梳理,更通過節目的演繹合編創新創意,展現出了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人文之美,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精神的生動範例。(國家廣電智庫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