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故意(joint intention)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犯罪成員對共同實施的犯罪將導致的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持的希望或放任的心理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同故意
- 外文名:joint intention
- 含義:共同犯罪人對共同犯罪行為導致的危害結果所持的希望或放任心理
- 屬性:共同犯罪主觀要素
- 學科:法律
共同故意(joint intention)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犯罪成員對共同實施的犯罪將導致的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持的希望或放任的心理狀態。
共同故意(joint intention)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犯罪成員對共同實施的犯罪將導致的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持的希望或放任的心理狀態。根據產生的時間特徵,可分為:(1)事先無通謀,臨時糾合在一起,相互溝通後產生的共同的犯...
共同犯罪心理(mind of joint crime)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出於共同動機和目的而實施共同犯罪行為的心理特徵。其基本特徵:(1)共同故意性。共同犯罪心理的前提和基礎。(2)目的統一性。維繫共同犯罪的內在動力。(3)心理趨同性。即共同...
共同犯罪未遂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由於共同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沒有得逞。主要特徵是:(1)共同犯罪人已經著手實行共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行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只要一個共同犯罪人著手實行犯罪,整個共同犯罪就應當視為...
共同犯罪形式多種多樣,我國刑法理論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標準,將共同犯罪的形式分為如下幾種:從共同犯罪是否能夠任意形成來劃分,可分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從共同故意形成的時間上來劃分,可分為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和事前...
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以下要件:(1)犯罪主體是兩人以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一般是指自然人,也可以指單位。(2) 客觀方面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即各個共同犯罪人的行動都是...
共同犯罪形式,是指兩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內部結構或者各共同犯罪人之間的結合方式。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以下要件:(1)犯罪主體是兩人以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一般是指自然人,也...
那么,共同過失犯罪是否成立共同犯罪呢?要想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首先界定清楚共同犯罪這個概念是在何種層面上被使用的。筆者認為,共同犯罪應該有事實上的共同犯罪與法律上的共同犯罪之分。事實上的共同犯罪應該包括共同故意犯罪與共同...
早期大陸法系國家如德國和日本一般采主觀說,要求共同侵權行為人之間存在主觀上的共同過錯。根據數人之間是否有“意思聯絡”為要件,主觀說又可分為“共同故意說”和“共同過錯說”。“共同故意說”認為數人之間的“意思聯絡”是成立共同...
共同違法行為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從本質上看,共同違法行為屬於實質意義上的“一事”或“一個行為”,而非“多事”或“多個行為”。共同違法行為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其構成...
共同犯罪既遂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完全具備了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與共同犯罪未遂區別的關鍵在於,共同犯罪是否已經得逞,共同犯罪尚未得逞的,是共同犯罪未遂。共同犯罪已經得逞的,是共同犯罪既遂,關於共同犯罪得逞與未得逞的...
教唆罪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行為。而傳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各種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傳授給他人的行為。二者相同和區別之處有以下幾點:犯罪主體均為一般主體 即凡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教唆罪與傳授犯罪方法罪的主體。但是,...
共犯出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簡介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
第三節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第二十六條 【主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
(一)本罪與事前有通謀的共同犯罪 窩藏、包庇行為是在被窩藏、包庇的人犯罪後實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後產生的,即只有在與犯罪人沒有事前通謀的情況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為人事前與犯罪人通謀,商定...
1、利用他人的過失行為。利用他人的過失行為實施犯罪的,被利用者和利用者缺乏共同故意,被利用者仍然屬於被支配的犯罪工具。例如,具有殺人故意的醫生A將某種注射液交給護士B,令其注射給病人C。由於該注射液與正常藥品在顏色上有重大差異...
其理由是受僱者與僱傭者雖然對於僱傭者的後續犯罪行為並未形成明確的共同故意,但受僱者主觀上對僱傭者實施後續犯罪行為具有概括性的故意,對僱傭者實施的後續犯罪行為在主觀上持放任的態度,即明知僱傭者對被劫持人可能實施人身傷害行為,...
片面共犯是“全面共犯”的對稱。二個以上的行為人之間,主觀上沒有相互溝通,僅單方面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情況。例如,故意幫助他人犯罪,而他人並不知道有人在幫助。在刑法理論中,對於是否成立片面共犯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否定說認為...
共同犯罪人間的意思聯絡在共同故意犯罪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學界對於意思聯絡的概念和作用存在多種闡述。如“意思聯絡是共同犯罪人雙方在犯罪意思上互相溝通,它可能存在於組織犯與實行犯之間,教唆犯與實行犯之間或者幫助犯與實行犯...
(2)共同犯罪人相互之間不能成為窩藏、包庇罪的主體。共同犯罪即二人以上共同犯共同故意犯罪,如果共同犯罪的行為人相互窩藏、包庇的,不單獨構成窩藏、包庇罪,而應按共同犯罪處理。2、窩藏、包庇罪的犯罪對象問題 我國現行《刑法》法典...
其次,當事人互相配合或共同實施該非法行為。名詞特徵 惡意串通是指契約當事人在訂立契約過程中,為牟取不法利益合謀實施的違法行為。惡意串通的契約具有以下兩個特徵:1.當事人雙方是出於故意。因惡意串通而成立的契約的當事人都是故意...
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共同保障了我國公民在面對強姦時的合法權益。《刑法》(2019修正)第十七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
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對方是案件的當事人但為了達到幫助當事人的目的仍決意實施幫助其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認定 (一)司法工作人員為了徇私枉法、枉法裁判而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又觸犯徇私枉法罪或枉法裁判罪,屬...
這些法律法規共同保障了我國公民在面對親密伴侶暴力時的合法權益。《刑法》(2020修正)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
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酌情適當承擔賠償責任,對因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害則無須擔責。因此認定好意施惠侵權行為應當慎用,不得與公眾對此類案件的期待值相距太遠 (五)好意施惠不同於無因管理,因為無因...
由於缺乏一個共同標準,因此,學界對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分歧極大:日本學者認為一般侵權行為成立必須具備四個要件:(1)故意、過失的存在;(2)違法性的存在;(3)損害的發生;(4)損害與違法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法國學者認為必須有...
此種形式的共犯是否成立,犯罪共同說與行為共同說有截然不同的觀點。前者認為一方的過失,行為人之間沒有意思聯絡的可能,當然不產生共同犯罪問題;後者認為,共同犯罪必須二人以上有共同的犯罪行為,無須有共同故意,一方過失不影響共犯的...
例如,對控告人進行身體傷害的,應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的報復陷害行為同時觸犯其他罪的,屬於想像競合犯,從一重罪處罰。責任形式 責任形式為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報復陷害行為會發生侵犯他人民主權利的結果,並且...
葉誠塵(1994年6月20日—2024年1月31日),女,漢族,為11·2重慶幼童墜亡案涉案人員之一。2021年7月26日,葉誠塵涉嫌故意殺人一案由重慶五中院一審開庭。檢察機關認為,張波、葉誠塵共同故意殺人,致兩人死亡,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
二者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是故意犯罪、犯罪對象都是內容有一定意義的證明檔案,但是,兩者的區別還是十分明顯的。主要表現在:(1)犯罪客體不同,妨害公文、證件、印章罪侵犯的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管理活動及其信譽...
行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發矛盾糾紛,藉故生非,實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發或者被害人對矛盾激化負有主要責任的除外。行為人因婚戀、家庭、鄰里、債務等糾紛,實施毆打、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