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村土地廟
- 別名:獨樹灣
- 供奉神靈:土地神
- 修建日期:2019年2月
六村土地廟位於廣東省化州市那務鎮六村獨樹灣,地處六村自然村與六村國小交匯處,是當地村民供奉土地神的場所。簡述獨樹灣地形類似葫蘆,因供奉土地神又得名土主坡。先民相得此地為土地神棲身所在,屬靈聖寶地,遂擺設香爐,每逢佳節挑祭...
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中國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廟宇,多為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布最廣的祭祀建築,各地鄉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民眾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廟。建築特徵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
土地廟與花鄉是毗鄰,因此土地廟廟會的鮮花,遠勝其廟會。《六街花事》:“豐臺種花人,都中目為花兒匠。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以車載雜草至槐樹斜街市之”。“桃有白者,梨有紅者,杏有千葉者,索價恆浮十倍,日昳則雖不得善價亦售矣”。品種很多,奼紫嫣紅,五彩繽紛,非常招人喜愛,買花人很多。元代...
香港不少小商店門前也有一個迷你的神位安奉土地公,很多家庭門外亦有同樣安有神位,並每天定時上香祭祀。此外,鄉村地方一般有一小型土地廟以保佑整條村。位於香港市區的較為大型的土地廟有:大坑東福德廟,筲箕灣福德廟,尖沙咀海防道福德古廟,紅磡福德古廟,牛頭角伯公古廟。民間崇拜 潮汕民間 潮汕民間認為六月廿六...
六都村位於享有“江南小延安”之稱的煤山鎮南部,北臨“金釘子”國家地質公園,群山環繞,風景宜人。區域面積9.3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4個自然村,東岕自然村208戶,605人,西岕自然村430戶,1261人,土地廟自然村100戶,290人,嶺腳底189戶,545人。35個承包組,人口2701人,農戶927戶,全村共有黨員64人,下設...
客路鎮內村有4座廟,聖帝廟、土地廟、陳氏宗祠文昌宮、中國宮;一共供奉著11位列位大聖大帝大王大神娘娘等等英靈顕赫聖神,分別供奉的是:鄔王宮、雷首宮、興武宮、班帥宮、華光大帝、靈官宮、土地公、文昌宮、中國宮、陳氏先祖、天后宮等等,對神和祖所代表的精神與文化的敬仰,以祈禱風調雨順,百業昌隆,人...
“土地”指土地廟。“埡”此指依兩山之間狹窄的山口旁而居的居民點。歷史沿革 清朝屬郝梘鋪。民國初期沿襲清制屬郝梘鋪,1921年屬西鄉,1936年屬遠安第三區,1947年屬遠北鄉。1950年3月屬遠北區,1955年1月屬定林村(又稱小鄉),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屬定林高級社,1958年9月屬定林生產隊,1961年屬定林生產...
在縣城小東門外,原清代古州“接官廳”門前的古老河堤上有株老態龍鐘的古榕,種植於清康熙二十九年。這株榕樹原植於一座高約2米,面闊1.5米的小土地廟後邊。歲月滄桑,斗轉星移,雄心勃勃的榕樹長大後,居然將所謂主宰一方水土的土地廟吞人口中,形成了“古榕吞廟”的奇特景觀。生死戀樹 在忠誠鎮大橋東岸的河邊...
宋代以後,土地神(俗稱土地公公、土地爺爺)信仰盛行,幾乎村村有土地廟,住宅、園林、寺廟、山嶽也各有自己的土地神。但這時土地神已成為城隍神的下屬,它的守護神職能轉給了城隍神,農業神職能也不明顯,只是一個有著明確轄區、職能有限的小神。由於官卑職微,神威不大,土地神的形象也就很一般化。多數土地廟都塑...
年例,是粵西人民過年的賀歲方式,是粵西地區一項盛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是老祖留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謂年例,即是年年有例”。大多數的年例舉行範圍是以社廟、土地廟、祠堂為中心,一條村或者數條村莊一起舉行。年例一般是一條村一天,少數兩天,個別村會有三天時間做年例,各地略有不同。1、”年例”...
土地廟一般都很小,有時僅是三塊磚頭壘起的,所以廟中很少有布制神像畫。但他又是全村的最親近神,過年時,就有人會給土地爺請一張紙制的神像畫,因此土地的年畫不是貼在家裡的,而是貼在村內土地廟內。會元老祖 在內黃縣衛河兩岸人家一般供奉掌管衛河的河神――會元老祖,即混元老祖,尤其是過去衛河上的船...
起香隊伍兩兩成對,一人拿書,一人拿磬子木魚,口中高唱“報恩卷”,從西門出發路經東嶽廟、三司殿、關帝廟、土地廟、東經堂、東劉神、李王廟、藥師庵、三官堂到上下庵,途中經橋要拜“橋神”,小橋拜小橋神,中橋拜大橋神,大橋拜八仙橋神。起香儀式直至晚上吃飯進堂夜飯結束。4.進香。三月初三,虞山報娘...
淥澤 淥澤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名,因該屯有一個土地廟而得名。地名含義 六社,是壯語土地廟淥澤的諧音。歷史沿革 約公元1879年建村取名淥澤村,1996年1996年已搬遷到那覺屯,現無人員 居住。
該村南隅金太和六年《土地廟碑》載:“大金國淄州淄川縣第六鄉長流保麻家莊”。麻莊東山山神廟供桌石鐫有“大明國萬曆十二年山東青州府益都縣孝婦鄉源泉社麻家莊”。現村內尚有一古槐,經有關部門考查為唐槐,距今約一千三百餘年。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縣誌》及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續修博山縣誌》均...
石老翁 清·俞樾《右台仙館筆記》卷一:廣東花縣橋畔一石,形似老翁,村中呼為橋頭土地廟,香火頗盛。後有六女投水死,父老謂神不能保衛,遂廢其祀。附近有磚窯,舁神像歸,奉為窯神。是夕窯中聲如霹靂,所燒磚皆成血色。眾鹹謂石為祟,棄之河乾。鄰邑三山縣竊之去,靈異大著,為立廟,祭賽無虛日。
土地廟周圍多是普通城市勞動人民和菜農、花農,因此土地廟的廟會上,多是一般市民所需要的日用器皿,鍋碗瓢盆,中小農具,種籽秧苗,而很少看到珍寶翠鑽、古玩字畫等有錢人喜歡的東西。廟會上的鮮花買賣,是土地廟廟會的一項主要特色,因其於花鄉--豐臺十八村毗鄰,所以這裡的鮮花遠勝其他廟會。鮮花的品種又多又鮮,...
從製作龍舟起,一直到每年的龍舟下水、出發比賽前及賽後吃龍肉,都有一系列祭祀性巫術活動;龍舟棚的位置旁邊,常見到小小的土地廟;頗為獨特的還有劃著名龍舟到各村寨通知親戚們送來鴨鵝豬牛的“接龍”儀式:比賽前一艘艘的龍舟在鞭炮聲中劃到沿途岸邊碼頭,接受本艘龍舟所代表的姓氏或村寨聯姻的親家來人的送禮和敬酒...
土地廟周圍多是普通城市勞動階層和菜農、花農,因此土地廟的廟會上,多是一般市民所需要的日用器皿,鍋碗瓢盆,中小農具,種籽秧苗,而很少看到珍寶翠鑽、古玩字畫等有錢人喜歡的東西。廟會上的鮮花買賣,是土地廟廟會的一項主要特色,因其於花鄉--豐臺十八村毗鄰,所以這裡的鮮花遠勝其他廟會。鮮花的品種又多又鮮,...
從顧炎武《日知錄》中的‘以縣統鄉,以鄉統里’看,‘社’便是‘村’。紹興尚保留著‘阮社’‘谷社’這樣的村名。每個社有社廟一土地廟,廟裡供著土地神,祭社的日子叫‘社日’。”戲 《山海經》記載: “秦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滹沱之水出焉。”這是戲字最早的文字記載,但中國戲字為多義字,尚無法...
此外,在精神設防上,部分贛南圍屋甚至將“土地廟”都納入圍內,作為贛南圍屋建築的組成部分之一。土地廟裡敬土地公,又稱“社公”,是一方百姓的保護神,在贛南幾乎每個村莊都設有,一般位於村莊的入口、橋頭或村邊古樹下。但一些圍屋的建造者,考慮到一旦圍屋被敵人的圍困,為方便圍民祈求神靈保護,卻將土地廟設定在...
傳說樊母在此居住也是相當可信的。樊噲廟前有一大汪,稱為廟汪,後來廟被當作“牛鬼蛇神”拆掉,殯葬制度改革初期,在汪西北角上建了一座骨灰堂,後又廢棄。汪西南方向原有一土地廟,也於“文革”時期遭拆。1970年代興起聯辦中學時,在此建起了聯中,後改建成工廠,但村民辦喪事還是到此處舊址祭拜。村中寺廟、...
【馬王廟】如今村里80歲以的老人均知村里原有寺廟十餘座:馬王廟、二郎廟、四郎廟、土地廟、菩薩廟、雷神廟、關帝廟、娘娘廟、韋陀廟、尼姑庵等。但尤以“馬王廟”規模最為宏大,民國到解放期六十年代,一直保存完好。馬王廟位於聚慶村三組小河以東,坐北面南,占地三畝左右,門樓飛檐翹角,精雕細刻。走進寺廟...
百姓立的社,如今多稱土地廟。遍布各地城鄉的土地廟有大有小:城鎮多由居民捐錢建造廟宇;鄉間則在村外頭大樹下,砌個一二米見方的小廟,或用四塊石片,三塊作牆,一塊蓋頂,還有撿塊破缸片作蓋的。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興旺的尊神,卻未聞土地神抱怨和報復的。於是,中國民間塑造的土地神像,多是...
粵西地區的農村,從農曆年初二開始,每一條村都有固定的農曆日期作為年例日,各村有不同日期,也有不同村莊的年例節是在同一日。大多數的年例舉行範圍是以社廟、土地廟、祠堂為中心,一條村或者數條村莊一起舉行。年例一般是一條村一天,少數兩天,個別村會有三天時間做年例。年例有大年例和小年例之分,大年例,...
(3)空間處理 圍屋是集家、祠、堡於一體的設防性民居,圍內不僅設有水井和專門積屯糧草的房間,甚至連“土地廟”(俗稱“社公”)也搬進圍內(一般設在圍門內側),以備敵人即使長困久圍時,也不誤初一、十五照舊祈禱平安的活動。故某種意義上說,它具有割據性,只要將圍門一關,幾乎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因此...
支曹村姓氏分別是:韓、楊、王、趙,魏、郭、張、曹、何、朱、呂、文 、焦、商、路、范、於、辛,是曲陽縣姓氏聚集最多村之一。古廟興衰 從明朝中期開始,支曹先民就已開始籌款在村里修建廟宇了,據統計到民國初期本村廟宇十三座,遍及全村主要有:玉皇廟、關帝廟、馬王廟、土地廟、龍王廟、河神廟、文昌廟、...
壯族過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認為萬物有靈,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參天大樹,往往被視為全村的保護神而加以崇拜,誰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樹前燒香焚紙,祈求保佑;村後有個懸崖龍洞也被認為是顯靈聖地或鬼神棲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災。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壯族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在離村不遠的山腳下立一土地廟...
順著路上山,走一段,只看見一兩座墳塋,峽谷越上越窄,越沒有人居住的跡象,這時面前出現一個石頭壘成的土地廟,廟壁上簡易地畫著幾隻虎,旁邊有一放牛的老者,我們這才相信山上是有村寨的,轉過一個彎,山間稀落的有一兩間農舍,山路變成了整齊的石台階,兩旁還有護欄、古樹,越走樹越茂密,光線也越暗,一...
布依族本身就是農耕民族,對土地十分崇拜,許多布依族村寨還在村前設有土地廟,廟內放置兩塊石頭,當作“地神”,俗稱“土地爺爺”和“土地奶奶”。一般在農曆臘月初八,都要帶雞、豬頭等物前往土地廟祭祀,乞求土地神保佑五穀豐登。山神崇拜 山神崇拜也是布依族自然崇拜中較為普遍的信仰形式。高山峰巒高大雄偉、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