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慶村地處秦嶺北麓,藍田縣縣城西南,故京畿長安東南。石門幽谷,聖水潺潺;皇甫三川,名聲悠遠;上林古苑,八斗嶺畔;東出鼎湖文物,展漢代景盛瑰寶;南倚滿山蒼翠,呈雲台彩霞奇觀;西接風涼塬端,觀夕陽晚照紫煙;襟兩川而匯八水,領王氣而滋長安,北吞滻灞浩淼,望河邊兩岸繁茂;名村聚慶:距大興湯院,十四華里;距白鹿原下,近在眼前;距桃花峻岭,伸臂可攬。每當立於八里塬塄俯覽,可賞湯峪河水九曲十八彎;每當要下西安可乘客車湯峪、焦岱←→西安920遠郊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聚慶村
- 別名:渠坑村
- 行政區類別: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湯峪鎮
- 所屬地區:西北
- 政府駐地:湯峪鎮
- 郵政編碼:7100516
- 人口數量:3188人
- 著名景點:湯峪溫泉,湯湖森林公園
- 耕地:3400多畝
- 位置:藍田縣西南部,長安區東南部
地理位置,名稱嬗變,人物古蹟,王真,王通,王承恩,民間活動,歷史的嘆惋,
地理位置
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村莊。這裡有明朝大將金鄉侯叱吒風雲的烈魂,這裡有明王朝都督僉事北征的雄風軼聞,這裡有明末太監王承恩的故居遺址,這裡有明清“韓家堡”的城牆殘垣,這裡有罕見的元代初期陶棺挖掘記載,這裡有民間典故“縣老爺拜驢”的傳說……
明朝皇恩惠及,“三府”建築並列排序,形成一個宏大的建築群系。從此一個美麗富饒的村落聞名遐邇,它就像一塊碩大的磁石,吸引著過往的商客,招引四方鄉友雲集於此,自然俗成正月初五“燈籠會”、七月初五“油塔會”,興盛流傳幾百年。
“聚慶村”三年自然災害時,為充分調動社員的生產積極,一個自然村拆分為三個行政村:聚慶一、聚慶二、聚慶三。全村共有十幾個姓氏,主要姓氏有韓、楊、金、石、羅、黃、王、白、張,姓氏的來源除金姓以外其它難以考究。
2012年現有村民838戶,人口3188人,耕地3400多畝。 這片富庶的寶地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湧泉遍布,水位較高,村莊綠色植被覆蓋60%。
名稱嬗變
“渠坑村”的由來:這個村名歷史悠久。只能暫且追溯到明朝末期,當時村子中間呈低洼地勢,不遠處有一眼泉水從緊靠“黃家台”崖根下、路坎石縫裡(如今的聚慶國小及國小西牆外一家村民樓房地下室)湧出,人們親切喚它 “涼水泉”,這清泉晝夜涌流到低洼處,形成蓮藕池塘,渠坑村村名由此而來。三百多年來,從明朝末年到1970年“渠坑村”烙印依然存在。
渠坑村雖已得名,但人們依然鐘情於“涼水泉”。這泉水徑流不息,晝夜潺潺,清亮透澈。夏季沐浴手臉,冰涼透骨,神智清新,饑渴痛飲,甘甜潤喉,泉水邊也是南來北往的商賈行人夏天解渴、納涼歇腳的好地方;冬天村婦洗衣,溫暖禦寒。這股泉流入它前方的低坑地帶,滿足了幾十畝面積的蓮藕池塘需要,然後漫過池塘流過村莊,一路北折匯入小河。
這眼“涼水泉”,多少朝代更迭盛衰,村民自覺保護,民房繞行而建。一片開闊地,楊柳低垂,榆樹茁壯,楸樹蓬勃,一一都記載著“渠坑村”的歷史年輪。
“聚慶村”的誕生: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明王朝朱由檢的江山搖搖欲墜,農民軍攻破京城,朝廷宦官聽到了大明朝覆滅的暮鐘,倉皇逃命乞求降服。兵臨城下之時,崇禎帝即召心腹司秉筆太監王承恩,授命提督京營抗敵迎戰。
當城破,崇禎逃到煤山壽黃亭,毅然自縊。輝煌的明代王朝就此畫一個陰暗的句號。待王承恩看到主子自縊後,陪崇禎一起自縊於壽黃亭旁古老的槐樹上。
王承恩煤山自縊的訊息傳到故鄉(時屬陝西布政司西安府)湯峪“渠坑村”(今藍田湯峪鎮聚慶村),族人及全村父老亦喜亦悲。眾人哀鳴,悲則鄉民失去一位引以為耀的高官;喜則王承恩忠貞事主、以殉節高貴,此舉可賀可慶。遂全村父老,相聚以慶“忠烈”,後將“渠坑村”易名為“聚慶村”。王承恩殉節後族人在祖墳只埋了一雙靴子,就算掩埋了親人的忠骨。300多年來這個有著傳奇彩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人物古蹟
王真
風雨滄桑明王府:王真(?—1402),今藍田縣湯峪鎮聚慶村人[《西安通覽》載陝西鹹寧(今西安市人)]。明將軍,洪武年間入伍,積功至燕山右護衛百戶。因屢戰有功,被提升為都指揮使,淝河之戰受到重圍,取義自殺。成祖即位,追封為金鄉侯,謚“忠壯”。
王府坐落於湯峪鎮聚慶村107省道過村路北百餘米,府邸莊向面東,倚靠二崖。六十年代中期,王府外圍文物基本保存完好。府寬十餘米,長六十餘米,五進房屋。青磚鑲嵌門樓,灰色琉璃瓦,門前豎有兩塊巨大青石碑,傍邊立有拴馬樁、上馬石。
如今府內唯一尚存下來的是房屋中間留作走道的二道門,四塊青磚雕琢的 “耕讀傳家”匾額,以及 2012年春天修路時找到一塊鐫刻著74個字的碎碑,亦可辨清字跡碑文內容,確認王真後裔明朝做過宣德郎職,碑文可鑑(殘碑碑文:敕命一 :黃戎加其身褒封必及其父制實通,經歷司收糧經歷王輔之父賦性,為宣德郎職,如故庶靈爽,國恩之賜,特厚於褒榮肆緣報本之心,惟勤儉相協禮教子成才祿養弗逮 ,敕命月 二 日)。大塊石碑據說覆蓋於聚三村四組後崖向東、北街道排水渠渠北及小河橋面南側(據說:是記載修橋年月日之石)。
歲月的流逝,歷史的淹沒,區域隸屬的頻繁變更導致500多年前王府的文物古蹟遭到破壞,一大批牌匾、字畫、瓷器被焚毀。文革中王府幾塊上馬石、石碑有的被當田間小路“渠蓋”用,有的做修橋雕刻篆碑之用。
最讓世人痛心疾首的是,六十年代中期,王府二崖兩棵千餘年的皂角樹被毀,這兩棵樹樹冠蔥蘢,英姿飽滿,正身渾圓無蟻,無枯芯、疤痕,高約4米左右,間距約十五米,健壯雄偉,樹直徑1.3~1.5米,至今罕見。
兩棵皂角樹是聘請河南籍人用兩個解板鋸條連結一起鋸毀。當年兩棵皂角樹、石碑都是明朝昔日輝煌的王府僅有的文物,也是王府興衰幾百年的歷史見證。它們雖然形體被毀,但就碑文印證了其府祖輩先烈曾做過的官職,《西安通覽》載:王真因屢戰有功,被提升為都指揮使。綜合分析,這就是王府的始由來。
王府後來衍化成三個“王府”並列,這在一個地區歷史尚不多見。當今王府在長安區一帶很有名氣,年長老人都知道東湯峪聚慶村有三個“王府”。
王通
明代九門提督府:王通(?—1452),今藍田湯峪聚慶村人,《西安通覽》記載陝西鹹寧(今陝西西安市人),明將軍,金鄉侯王真子。嗣父官為都指揮使,轉戰有功,累官都督僉事,守御京城。又以父死,封武義伯。
毗鄰於王真府鄰北的九門提督府,莊向同王府。督府宅十餘米寬,六十多米長,田地同宅寬延伸到後崖300~400米通向金家莊村北。
王通從伍後,受明祖器重。他不負皇恩厚望,跟隨祖北征、主持營建長陵,十一年進封山侯。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事變後,國難當頭,王通不計個人得失,受封都督僉事,披甲掛帥守御京城,為捍衛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明代至今500多年的風蝕蠶剝,使將軍督府今非昔比,浮塵早已淹沒了將軍府古建築和藝術雕塑,唯有將軍國鞠躬盡瘁的英魂依然縈繞在故鄉的空野,唯有將軍叱吒風雲的英雄傳奇故事在民間吟詠和流傳。
九門提督王通故後,葬於後崖(金家莊村北),這片狹長的土地民國時還是提督府族人的祖墳和封地。如今當地人稱“齊頭墳”,實則是轉音(方言:諧音稱轉音)了的“提督墳”。現 在唯有半截殘破的墓碑為證。經村民證實墓碑今在聚三村四組去後崖水泥路下做搭橋用,埋沒在地下。
歷史漸進,提督府遺蹟慢慢消失,但一代名將馳騁疆場,披甲上陣的英雄氣概永遠留存在故鄉,留存在華夏的史冊里,流芳千古!
王承恩
明末秉筆太監王承恩府:王承恩(?—1644),今藍田湯峪聚慶人。明朝末期宦官,隸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秉筆太監。
這裡要提及的是秉筆太監王承恩府與王府、九門提督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從公元1452至1*44年一百多年來兩個王府家族,對明朝似乎沒有大的建樹。隨著歷代帝王的更替,兩個王府由鼎盛慢慢衰弱,俸祿低微的王府只能依靠朝廷曾經賜的土地來維持生存。但人常說:再瘦的駱駝比馬大。畢竟明朝的功勞薄有著兩位將軍顯赫的功績,這種福澤會惠及王真、王通的後人。
明神宗末期王族出生了一個人物——王承恩,他影響了中國明史,影響了幾個世紀史學家對明朝及他的眾說評論。
王承恩出生在王府,自小聰明伶俐,惹人喜歡,少年時就被朝官引薦到明朝皇宮做了一名宦官,隸曹化淳名下。他勤奮好學,善於察言觀,處事精明。崇禎即位後,深受賞識,官至司禮秉筆太監。
王承恩死後,福王追封其諡號“忠愍”,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附葬故主陵側。
王承恩的故居,緊挨著九門提督府的北側。貼著提督府南牆的是他家染坊,有五間寬的院子,再隔過一個大巷子,才是王承恩的正府宅邸。進門便可見二門樓正面鑲嵌 “荊公師善”背面雕刻“光前裕後”八個大字牌匾,其它牌匾內容無保存。村里老人清楚記得院內有五進房屋,每進房屋門造型奇特,拱形、圓形、多棱形狀……模仿宮廷建造。房屋建造古樸典雅,方椽疊檁,雕梁畫柱,花鳥魚蟲,格子屏風,庭院一色青磚鋪地,府第風光尚存。
最引人注目的是樑柱裝雕升斗雲子,正屋中間的後牆懸掛著王承恩布質畫像,可惜這幅像解放初被縣一個政府工作人員帶走後渺無音訊。唯獨留存王承恩故居的一口幾百年的古井也被土石覆蓋,歷盡滄桑風風雨雨幾百年的故居就這樣消失殆盡了。
【韓家堡】地處聚慶溝東畔,地勢險要,城堡突兀,遠處瞭望綠影掩映了昔日的城堡,使這座城池分外嫵媚,有一種神秘莫測之感。不論是從八里塬(風涼塬),還是從秦嶺北麓環山公路洪家寨十字,或是機耕路凝望,都似高山俊秀般高高挺立,呈現“鶴立雞群”的態勢。她若泊停於江海的一艘航船,她宛如一條巨龍騰飛,她恰似一隻奔跑於綠野的雄鹿……
韓家堡城牆解放後至今已毀。相傳明末清初社會動亂,幾戶韓姓人家,從鹿原白村遷居此地,為了防止旗人(滿族)侵擾,建堡築寨,古堡四周各長約百米,牆高約十米,牆寬約八米,開有南北兩門。修有堅固的城門樓,堡內挖有飲水井一眼,古堡建成後,立有石碑記載。三百多年來,韓姓人繁衍增多,逐漸又有楊姓、王姓從外地遷來,住在堡南城壕內。如今古堡內居住著韓、楊、王姓人家,人口密度較大。
每當站在城堡東牆殘垣前,手撫堅硬的城牆黃土,遙望秦嶺終南山,意境深邃,心情激昂,嘆惜那五六丈城牆在前幾年村里修水泥路時被拆除,現只存城牆碑文、碑座。青碑已被破成兩塊,分別當做錘胡基石、婦女棒槌洗衣石用。六十多年石碑風餐露宿,表面光滑,一個碑文字跡也看不清楚。唯有長五六米,高不過三米,寬不足兩米的城牆殘垣在風雨蕭殺中苦苦掙扎,明清時代雄偉壯觀的城池就這樣在歷史漸變中即將氣息奄奄,痕跡不存。巍巍壯觀的城堡、鐘靈毓秀的獨特城池——韓家堡城牆,已消失於聚慶溝畔,成為韓家族人世代的憾事!
【金家莊】地處八里塬半坡,村莊地勢獨特,眼界開闊,風景秀麗。每逢閒暇,佇立此處凝眸有登高依山之勢,有豪情難抑之心,有放飛夢想之願,有抽劍刺天之憾!
金家莊有四大姓氏,金、石、羅、王。據傳此地原是一牛姓最早在此耕耘居住,因牛姓內人是旗人,後大批旗人金姓人家相繼來此居住,立名此村為金家莊。金家一家譜記載,金姓人家到“明字輩”已十五代之久,其夫人中還有“耶律氏”,清代有一五品官,人稱六老爺。
王姓來歷是村北有一“提督墳”(方言:諧音、轉音“齊頭墳”),系九門提督府墳地,其傭人或佃戶在此看墳居住,後定居於此。
車沿107省道若由湯峪川向八里塬上爬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嶄新的農家房屋倚坡而建,門前翠竹叢篁,路邊草木葳蕤,秀麗的田園山莊,似山不是山,似川不是川,似嶺不是嶺,飄渺中張揚著無限魅力。站在原上,耳畔會響起“金半塬,洪半川,尖角李家占河邊”的民間順口溜,它道出了金家莊曾經有過恢弘的氣勢,以半塬之域獨占鰲頭,風靡一時。這半塬坡,明代時南有姑姑庵,北有清關寺,現在的庵坡就是一佐證。在這裡,曾經還有座“四廊廟”,歷史悠久,或建於西漢,或建於唐初,史跡已失。
翻開《西安通覽》載60年代中期此處出土元世祖至元年間陶棺,民間流傳那是“四廊廟”和尚死後裝入陶棺。據說60年代在老牛溝還挖掘出古生物龍骨化石。金家莊這片土地,悠悠古昔是一處別有潛力的地方,有待進一步勘察和開發。
【馬王廟】如今村里80歲以的老人均知村里原有寺廟十餘座:馬王廟、二郎廟、四郎廟、土地廟、菩薩廟、雷神廟、關帝廟、娘娘廟、韋陀廟、尼姑庵等。但尤以“馬王廟”規模最為宏大,民國到解放期六十年代,一直保存完好。
馬王廟位於聚慶村三組小河以東,坐北面南,占地三畝左右,門樓飛檐翹角,精雕細刻。走進寺廟古柏參天,草木蔥蘢,庭院寧靜,莊嚴肅穆,寺廟分南北兩殿和兩翼側殿,殿有廟堂五間,其內供奉著馬王爺、四郎神、王爺、城隍爺、財神爺的雕像,塑像高達四米,惟妙惟肖。其它殿堂分別供奉著黑虎爺、二郎神等神像。這座寺廟曾有和尚常住,附近村民多以求仙拜佛,簽算卦光顧。那時人來人往,香火縈繞,一座高達兩米的千年鐵鑄古鐘聲響韻悠可達數里之外。
千年古建築馬王廟、南四郎廟亦在1963年四清運動中被拆除,木料作為蓋戲樓所用,大鐘也在1958年大練鋼中被砸,廟內最粗的古老柏樹村里在聚三村三組(三隊)水渠上蓋水打(轉)油磨房”時採伐。
馬王廟尚存的文物有雕刻細膩的蓮花石柱四尊,現存於聚慶村四組土地廟、用於聚慶戲樓石柱、用做聚慶國小旗桿石墩。
據有關文物考察人員講,這些文物應屬唐代,因為唐代石雕藝術精湛,並對這些石雕藝術品給予很高評價。
民間活動
燈籠會:正月初五燈籠會追溯起源於明代初,當地風俗習慣正月初二到初五是走親拜年的時間。那時王府宮燈高掛,府第輝煌,門前車水馬龍,親朋鄉友往來甚密,繼而久之,初五便成約定俗成宴席招待四鄉八友賓客的日子。這一習慣很快被聚慶村鄉民所接受,這一天舅家給外甥送燈籠、娘家人給剛出嫁的女兒追燈(送燈),從而自發形成悠久不衰的燈籠會。
燈籠會這天,出嫁的女子給娘家行年禮,帶六個大糕子饃,另捎買一些菸酒之內禮品,禮物較重;晚輩給親屬拜年送一封點心:舅家給外甥送燈籠,必帶一小捆酥脆麻花。
燈籠會原會址就是“涼水泉”那塊空曠空地,每年初五過會,初三晚上就在這裡開始唱大戲三天三夜,村里鑼鼓喧天,節日氣氛濃厚。
初五正會這天,天剛麻麻亮,縣川、白鹿原及四面八方的小商小販早早來到這裡占一塊地方,撐起攤位,迎接顧客。親戚吃過早飯,結伴去看戲。台前人山人海,擁擠不堪。唱戲聲、噪雜聲、小販叫賣聲混雜一起,十分熱鬧。戲台周圍油炸麻花賣油糕的鍋里,香氣四溢。賣甘蔗、水果、小日用品、玩具、捏泥人、吹糖人、賣連泥帶根的竹子一家挨著一家,目不暇接。這會舅舅牽著小外甥去燈市轉悠,各種燈籠琳琅滿目,任由選購。
油塔會:每年七月初五油塔會和正月初五燈籠會一樣,原本是個沒有俗成的集會,隨著王府的客來客往門庭若市,七月初五唱大戲,不約而成固定了集會日,至今盛景不衰。
這天出嫁的女兒在夏忙結束帶著油塔饃(也稱忙罷禮),拖兒攜女由丈夫陪伴回娘家拜望父母、兄嫂。其熱鬧境況和燈籠會一樣,七月初五油塔會遠近聞名,百年傳承,情味濃厚!
聚慶村豐富的民間娛樂活動:建國初期,村里就成立了業餘劇團,吹啦彈唱,導演教練各色人物一應俱全。戲裝道具樂器應有盡有,閒暇之時,白天夜晚都是劇團排練的好時光。每逢燈籠會、油塔會村上的自樂班子都要唱大戲,吸引著十里八鄉的鄉民前來觀看。為了助興集會,村里還組織耍社火、走高蹺、劃旱船、舞獅子、扭秧歌,這些娛樂活動都是民間自編自導,進而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民間典故“縣老爺拜驢”:清末民國時,農曆六月的一日,黎明前夕,月色朦朧,湯峪川道上,王承恩府一族人趕著一輛軲轆驢車馱著剛剛打下的一包包麥子去縣城西倉給縣府納糧。驢車一路顛簸咯吱咯吱行進在西川通往縣府的土石道上,四十多里陡坡彎路,跨過鯨魚溝,翻越白鹿原,趟過縣城南、西兩道河。車遙遙晃晃走到縣西倉已是後半響(方言:過了中午12點後稱後半天的意思),他繳完糧食,然後拉著驢車去縣衙門對面小街飯館吃飯,飯館夥計接過韁繩把牲口拴在店外一棵大槐樹下。
正當王府族人幾個冷盤、一壺白酒下肚時,忽然聽到門外喧喧囔囔,急忙出門去瞧瞧,只見店外大槐樹下圍了一大群人,縣衙老爺正對著驢車叩首朝拜,他頓覺詫異,不知所故。突然,王府族人眼睛一亮,原來是驢身上的“銅鞍”。它屬皇家御用,那副“銅鞍”曾是王承恩省親衣錦還鄉時用過的,青銅鑄造,澆鑄御用九龍圖案,明光鋥亮。族人大聲笑語:“此鞍乃先祖時御賜也!”圍觀人頓時明白了緣由,笑而離之。此舉為後人留下了這一民間“縣老爺拜驢”之趣聞。
英才搖籃之鄉:聚慶村很重視文化教育和文化宣傳,它是本村歷屆的一個突出靚點。建國前,村上借用“馬王廟”部分廟宇開始辦學,由富家人出資聘請教師,辦起了村小。從六十年代起,到現在四十多年幾經遷移、翻新、擴建,加之國家大力投資,現已建集教學、辦公、住宿多體化四座大樓的“聚慶國小”,這所國小曾被命名“湯峪中心國小”。
村子南邊六十年代末,又建起了一座學校,命為“聚慶中學”,這兩所學校的教學質量曾一直名列全縣前茅,國小升國中、中考升學率均位於前列。學生從這兩個學校邁出後,以紮實的知識功底,滿懷激情地實現了人生的遠大抱負。村民子弟的高考升學率為周圍村莊所羨慕,多年來成為方圓村莊相互傳說的佳話:聚慶國小——是一所培養祖國花朵和搖籃的學校!
本村建國前後村名易更及人物、大事記:民國25年(1935)4月,中共鄂豫陝省委在葛牌鎮召開擴大會議,西京籌委會投資修建西安至湯峪路,時稱“西京風景路”。
1949年5月23日藍田解放,湯峪區駐聚慶,轄8個鄉。
1954年到1957年更名“聚光社”。
1958年9月在人民公社運動中,撤銷鄉建制,建立25個人民公社,湯峪為“火箭公社”駐聚慶。
文革中又將村名變更為東風一、東風二、東風三,後不久恢復聚慶一、聚慶二、聚慶三至今。
歷史的嘆惋
藍田縣湯峪鎮聚慶村明代出了三位風流人物,可遺憾的是聚慶村自後秦寶初年起直至清朝,1500多年間村子歷經坎坷隸屬區域頻繁變化⑴,聚慶村處於藍田西南,與長安區和曾經的鹹寧縣,形成一個三角鼎立,大的分割從後秦寶元年歸屬過山北縣、萬年縣、鹹寧縣、陝西布政司西安府、藍田縣。
山北縣時:縣治在今長安引鎮,轄區約今長安縣東部、藍田縣西南部(今史家寨、湯峪)。北周天和三年撤山北縣併入萬年縣。到了清順治元年(1644)藍田屬陝西布政司西安府(《藍田縣誌》載)。清?宣統二年湯峪聚慶村又劃歸藍田縣區轄②至今。
歷史的波動、聚慶村隸屬屢屢的更變,導致了歷史重要人物記載模糊、遺漏。從明代1402至1644二百多年來誕生於聚慶村三位重量級大將、臣官,有的記載缺失籍貫,有的記載簡而失祥。
明末司禮秉筆太監王承恩,國人皆知的歷史,為何明史沒有籍貫記載,不是連年戰火,就是區域變動,或是寫史的人距離明末時期太遠、追究不詳。
尊重客觀,尊重歷史,還原歷史本來面目這是我們尋蹤訪古的一個重要話題。就以太監王承恩為例,在全國幾處都有爭奪先人之嫌,凡是有點蛛絲馬跡,因果關係者,追蹤不放,使人迷茫。於網上搜素:又說王承恩祖籍是河北人,還有的說他是廚師出身,眾說紛紜。
摘網路評語與百度搜尋:“歷史上最忠貞的太監——明末太監王承恩的悲劇人生”,“王承恩則出生在藍田縣史家寨渠坑村”、“藍田縣史家寨有個聚慶村原來叫渠坑村”。令人欣慰的是這位評論者和另外的作者,不知從何搜尋到這個基本詳實的籍貫出處。
大千世界,我們不排除名人軼史有它的巧合性。葬埋之地也複雜幾處,《明史》卷三O五記載王承恩附葬故主陵側,又有網上資料說石蒙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後彌勒小普特村在搬遷王承恩墓,還有王承恩葬於臨潼區早張村,並刻有碑文,令人不得其解。
注釋:
①隸屬區域頻繁變化:
《西安市志》總卷:“藍田縣”兩漢故縣,後秦寶元年(公元394年)分藍田縣西南部歸山北縣。
“山北縣”後秦寶元年(公元394年)分杜城,藍田縣地設立以在終南山之北得名,縣治在今長安縣引鎮一帶,轄區約今長安縣東部、藍田縣西南部。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撤山北縣併入萬年縣。
“萬年縣”兩漢故縣,屬左馮翊,三魏黃元年(公元220年)改隸京兆郡,轄區治所依舊,北魏改隸馮翊郡,轄區縮小為今臨潼縣渭河以北西部。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撤馮翊郡的萬年縣,分長安、霸城、山北三縣地於長安城中另置萬年縣,隸屬於京兆郡,開創了與長安縣二縣分治長安城的局面。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撤山北縣併入,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撤霸城縣及杜縣東部地併入,轄區約今新城區、灞橋區和未央、碑林、雁塔區東部及長安縣東部、臨潼縣的西部、柞縣西北部。
②藍田縣區轄:
陝西省圖書館稀見方誌叢刊: 清?宣統二年(1910)抄本(4)藍田縣鄉土志,“西界鹹寧縣自縣治至縣屬史家寨四十里接鹹寧縣界自界首至鹹寧縣治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