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據民國《施秉縣誌》記載:“船用長木製成,首尾具備,施以彩色,蕩漾波心蜿蜒有勢,頗足觀賞”。清光緒《苗疆聞見錄稿》曰:“其舟以整木刳成,長五、六丈,前安龍頭,後置鳳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橈激水,行走如飛。”清乾隆《鎮遠府志》記載:“苗人於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龍舟戲,形狀詭異,以大樹挖槽為舟,兩樹合併而成。舟極長,約四五丈,可載三四十人。”
競渡起源
獨木舟的傳說也與眾不同。中國絕大部份漢族地方的龍舟競渡是紀錄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有說是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或紀念伍子胥與曹娥;雲南和福建的龍舟競渡是紀念當地的英雄;傣族是為了紀念本族的古代英雄。苗族的獨木龍舟賽,卻來源於一段遠古的神話傳說。從政協台江縣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所編的《台江縣文史資料輯》看,相傳清水江有個老漁夫的獨生子被惡龍咬死。老漁夫殺死了惡龍,各村寨的苗民還割開龍肉吃著津津有味。隨後天地昏暗,惡龍向苗民報夢,要求村民以划龍舟方式祭祀它,相傳至今。這顯示出與眾不同的不畏強暴、不懼鬼神、與自然頑強抗爭的人文精神。
對人類學研究而言,獨木龍舟最寶貴之處是保存了相當濃郁而完整的傳統軌儀。從製作龍舟起,一直到每年的龍舟下水、出發比賽前及賽後吃龍肉,都有一系列祭祀性巫術活動;龍舟棚的位置旁邊,常見到小小的土地廟;頗為獨特的還有劃著名龍舟到各村寨通知親戚們送來鴨鵝豬牛的“接龍”儀式:比賽前一艘艘的龍舟在鞭炮聲中劃到沿途岸邊碼頭,接受本艘龍舟所代表的姓氏或村寨聯姻的親家來人的送禮和敬酒。這時,健兒們會表演花式划船,並對岸上圍觀的民眾向上撩撥的挑水花,剎時珠簾翻卷,休閒娛樂味道十足。
黔東南苗族獨木龍舟具有與現代體育活動類似的運動競技形式,長期以來被人們視為民族體育。然而,它到底屬於什麼性質的身體活動、是否具有體育的目的和功效、它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應該具有怎樣的地位和作用,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黔東南苗族獨木龍舟在古代典籍中屢有記載,半個世紀以前就被國外影視機構拍攝,近年來發表的相關文章成百上千,但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卻鳳毛麟角。我們認為,獨木龍舟是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中非常典型的例證,通過體育人類學的實證研究,可以開拓一個嶄新的空間。
規則
由男人們把龍舟抬到水中,比賽當天,吃過中飯後,參加比賽的男人們清一色穿著家織的深紫色的亮布衣和藍色布褲,腰扎一條織鑲著銀泡的腰帶,頭戴黃色的插著三根銀片的馬尾斗笠,每條龍舟載三、四十人,母舟前方坐有四個人:第一個坐在龍舟與龍頭連線處,背朝前方,負責吶喊助威和靠岸撐船;第二個人是中年老人,背朝前方,負責鳴放銃炮,製造聲勢;第三個人是寨中德高望重的寨老,也就是鼓主,背朝前方,身穿白色長袍,外套一件黑色馬夾,頭戴一頂大寬邊帽,負責敲鼓。
第四個是一個男扮女裝的10多歲的小孩坐著負責敲鑼,在男孩的是面還有一個小龍頭,捆綁一把黑傘為其遮蔭,其餘的水手分成兩排站立在兩隻子舟上,在水手中間放有一桶糯米飯,飯上供有一隻煮熟的鵝,有三位老人站在母舟的尾部,負責掌握龍舟的方向。
龍舟結構
龍舟古樸碩大,別具一格,舟身用三根高大杉木掏空而成,中間一根獨木為母舟,直徑約70厘米,長約24米,兩邊各置一根直徑約50厘米,長約17米的子舟,平時舟身被放置在村口專門搭建的亭子裡,龍頭則放在村里推選出的鼓主家,農曆5月20日至23日期間巫師會按傳統做法“起龍”,之後用竹篾將子舟和母舟並列紮成一排,裝上精雕細刻的五彩龍頭。
分布區域
獨木龍舟製作技藝,苗語稱為“掩星翁”或“掩星勇”,“掩”苗族稱為“做”或製作,“星”即船之意,“翁”稱之為“龍”,直譯“做”船或“製作船龍”,意譯為“做龍船”或“製作龍船”。主要分布於施秉縣南部的清水江沿岸的苗族村寨(俗稱河邊苗),是清水江苗族最有代表性傳統手工技藝之一。其製作在境內平寨的把旺寨、竹子寨、寨膽、銅鼓村的鼓銅;江西街村的大沖;平地營村的平地營;冰洞村的冰洞、八梗;六合村的上、中、下寨。以及台江縣施洞沿江一帶。是目前清水江苗族一年一度獨木龍舟祭禮求雨最重要的硬體設施。
儀式
龍舟出發前,各寨在龍舟附近的河灘上放一張四方桌,桌上有一升米,米上點有三柱香,放十二元錢,巫師手提一隻公雞站在桌邊念巫詞,招集山神、樹神、祖宗前來保佑龍舟平安比寨,平安回歸。之後巫師用茅草沾河水灑向龍舟並一刀把雞殺死,比賽結束後,巫師又用同樣的方法歡送山神、樹神、祖宗。
竟渡時,鑼鼓喧天,舟上的人隨著划水的節奏齊聲大喊“嗨!嗨!”。岸上的親友也跟著龍舟奔跑並高聲叫喊,氣勢磅礴,扣人心弦,龍舟節被推向高潮。
比賽結束後,龍舟靠岸親友們燃放鞭炮,把饋贈的鴨鵝掛滿龍頸,大家開始分享隨龍舟帶來的糯米飯、肉和酒,一直歡度到黃昏才唱著歌各自划船回家。
獨特之處
獨木龍舟原始古樸,有許多非同一般之處。
外形特殊
首先是龍舟的製造外形特殊。苗族獨木龍舟只用3根巨大杉木摳槽掏空製成,準確說最原始的應該是用3根獨木捆綁而成。中間的一根稱為母舟,長達20餘米,兩邊的兩根叫子舟,長度在15米左右,平時分開擱置,競渡前眾人抬下水後,用麻繩或竹蔑將兩隻子舟捆綁在母舟兩旁。龍頭用柳樹精心雕琢而成,高大且色彩斑爛,有龍眼、耳、鼻、舌、齒,嘴含珠,腮掛須。龍頸背部刻有鱗,裝飾著紅、黃、綠、白、青等多色彩繪。龍角是一對彎彎的大水牛角,典型的稻耕文化的產物,左右角上分別寫有“國泰民安”和“豐調雨順”。獨木龍舟的奇特還在於,有漂亮的龍頭,但沒有龍尾。
划龍舟的方法
也與眾不同。黔東南苗族獨木龍舟參賽者站著俯身劃。獨木龍舟的舟身最寬處不足1.5米,卻能承載40餘人。比賽時,參賽者穿戴著鮮明亮麗的民族服飾站在兩邊的子舟上劃,並敲鑼、打鼓、鳴炮,以壯聲威。在參賽途中,過激流險灘時需要用鐵皮包頭的長橈片戳底前行,像用蒿撐船般奮進。
清水江苗族是在每年農曆5月23至27日舉行獨木龍舟競渡,幾乎是緊接著漢族端午節之後但又有明顯。最特殊的習俗,是節日最終以各村寨宗族相聚“吃龍肉”而告結束。
文化
獨木龍舟是苗族文化的驕傲,無論是兩排人站立劃橈的姿勢和裝束,還是采木鑿舟,下水到竟渡,其相關的儀規、禁忌和傳說,無不體現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氣息。是中華大地絕無僅有的。
在中國貴州黔東南苗嶺深處的崇山峻岭中,蜿蜒流淌著一條美麗的清水江,它流經貴州的麻江、凱里、黃平、台江、施秉、劍河、錦屏、天柱等縣後匯入湖南沅江。獨木龍舟競渡,就是這條江上的古老競技活動。清水江是貴州省第二大江,是長江上游重要支流。相關的還有一條它的支流巴拉河,起源於黔東南雷山縣,於台江縣巴拉河村融入清水江。
苗族人口近千萬,近半數居住在貴州,其餘約三成生活於湖南和雲南,亦有少部份分布於重慶、廣西、湖北、四川及海南等地。此外在泰國、寮國、越南等國也有分布。然而,獨木龍舟這項舉世罕見的傳統競技活動,開展範圍僅存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和施秉縣交界的清水江以及與其支流巴拉河交界處,活動人群僅限於苗族的一個支系。
獨木龍舟文化融合了苗族的競技文化、祭祀文化、服飾文化、歌舞文化和飲食文化,這項舉世無雙的古老文化習俗,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冊來源)
獨木龍舟節探訪
發源於貴州黔南州首府都勻市斗蓬山的清水江,一路匯溪聚流,穿越風光旖旎的崇山峻岭,流過風景秀麗的民族村寨,來到了黔東南地區台江縣的施洞。這施洞本是清水江邊無數個村鎮中的一個小鎮,卻因一個獨特的節日而正在為世人所矚目。這個獨特的節日就是“施洞獨木龍舟節”。
在被稱為“百節之鄉”的黔東南地區舉辦民族節日應該說是司空見慣的,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更是極為普遍,可施洞龍舟節能夠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在於其獨特的“獨木龍舟”,以及與眾不同的比賽方式和濃厚的民族風情。施洞獨木龍舟節源於何時已很難從官方記載中去考證,但它與大多數民族節慶活動一樣,一般都源於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美麗的清水江邊住著一位叫“保公”的苗族老人,一天他帶著自己的獨孫子“九保”到江上去打魚。正當爺孫倆專注於捕撈滿江活奔亂跳的魚兒時,突然一條惡龍從深潭中躍出,把九保挾進了龍洞裡咬死,放在床上當作枕頭使用。追蹤而至的保公見狀憤怒至極,返回家中帶上火具回來把龍洞付之一炬,惡龍被燒死。但濃烈的煙霧卻遮天蔽日,瞬時間天昏地暗,接著是大雨傾盆,一連九天九夜。眼看著剛插上的秧苗無法管理,圈裡的牲畜找不到東西吃,人們躲在家裡啥也不能做,很是發愁。
一天一位婦女摸黑到河邊去洗衣服,她那淘氣的孩子拿著捶衣棒在江里攪來攪去,嘴裡隨著水聲發出“咚咚哆,咚咚哆”的聲音。不想這一喊奇蹟出現了,只見天空雲開霧散,江面上霞光萬道,一條花花綠綠的巨龍橫臥在江里,紋絲不動。驚恐萬狀的人們站在江面上指指點點,不敢近前。好在有幾位大膽的男子漢小心翼翼地劃著名小船近前一看,原來是被保公燒死的那條惡龍。怒極了的人們紛紛從家裡拿來刀子割下龍肉燒著吃,一條巨大的龍不久就被沿江兩岸七村八寨的人們分而食之了。
那夜,龍給人們託了一個夢,說自己作惡把保公的獨孫子害死了,對不起保公,自己也遭了報應,今天我用自己身軀上的肉報答了大家,希望大家今後記住我,用杉木做一條與我一樣形狀的木船,在農閒的時候在江里劃上幾天,讓我象活著時一樣。我會興風作雨,讓世間風調雨順,讓大家五穀豐登。龍的幡然悔悟感天動地,信以為真的人們試著做了,果然如龍所說,於是年年歲歲龍舟下水,延續至今。
最初是以人們吃到龍肉的先後順序確定各村寨龍舟活動的舉辦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覺得這不僅耗時耗力,還不夠熱鬧,於是經過協商就把地點確定在施洞,時間確定在農曆的五月二十五是至二十七日。
傳說歸傳說,如今的龍舟節已賦予了時代的涵義,打上了時代的印記。它已由最初的純祭祀活動,逐漸演變為今天的民族節慶活動,成為增進民族團結的友誼紐帶、增強人們體質的體育比賽、方便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戀愛場所和促進經濟交流發展的商業舞台。下面,就讓我帶領大家走進這個獨特而神秘的“獨木龍舟節”。
清水江在穿過蒼翠蔥蘢的崇山峻岭後,一向狹窄湍急的河流在施洞這裡突然間變得河道寬闊、水流平緩起來,清澈平直的河流是龍舟競渡的理想場所。河岸兩邊,小食攤、小商鋪林立,看熱鬧的人們頭頂盛夏的烈日翹首以盼。
之所以說施洞的獨木龍舟節獨特,是因為它與其他的龍舟活動有許多的不同。除了在舉辦的時間(一般的都在端午前後幾天,這裡則是在農曆五月底)和紀念的人物(其他的紀念的是屈原,這裡的則是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不同這處外,最主要的不同在於龍舟的製造、劃舟的方式及祭祀的方法。
施洞的龍舟古樸、碩長、考究,不論是龍頭、舟身均與眾不同。與一般的龍舟是由木板打造而成不同,施洞獨木龍舟是用三根粗大的杉木掏空樹心成槽形後經過捆綁而製成的。中間的一根為母舟,長度在21——24米之間,寬不到1米,分成六個艙,每艙長度不一。兩側各有一小舟,叫子舟,長度在十五米左右,比母舟稍窄,平時三舟分開擱置,啟用時用麻繩或竹片捆綁在母舟兩側。龍頭用水柳樹精心雕刻而成,比普通的龍舟頭要長、高、大。頭上安有龍角,雕著龍眼、耳、鼻、舌、齒,嘴含白珠,腮掛龍鬚。龍頸背部刻有鱗,裝飾著紅、黃、綠、白、青等多色彩繪,並嵌入玻璃映襯,使整個龍頭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更為奇特的是,龍舟頭上的龍角是一對彎彎的大水牛角,左右角上分別寫有“國泰民安”和“風調雨順”八個字,與一般龍舟的龍頭大不相同。我想這與苗族人民自古崇拜牛、將牛頭作為圖騰崇拜有很大的關係,也是苗漢人民相互交流、苗漢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果。
台江是我國最主要的苗族聚居區之一,這裡的民族民間活動頻繁而熱鬧。龍舟節期間,施洞上下游的村寨都會派出龍舟參加活動,一般一寨一舟,大的村寨有二至三舟。各村寨按照確定的時間順序依次劃入賽場,停靠在岸邊等待著人們的祭供和比賽的開始。
中國人崇尚傳統,崇拜祖先,注重禮儀。一般民間舉辦的活動在開始之前都要舉行一個簡單而莊重的祭祀儀式,可施洞的祭祀活動卻是在莊重中處處體現出繁雜和隆重。不說龍舟在下河前有一整套繁瑣的程式和祭禮,單是龍舟在開賽前和開賽中人們的“接龍”活動就顯得十分的與眾不同,極具特點。
所謂接龍,就是比賽前和比賽間隙停靠在岸邊的龍舟要接受所代表的姓氏或與村寨有姻親關係的人們的送禮和敬酒。接龍的時候送禮人先燃放一串鞭炮,獻上一段紅綢,由龍舟上的專人系在龍角上,更增添了龍的喜慶色彩。當然,現在的人們不知道是更加虔誠了,或者是為了顯示富有,燃放的鞭炮不再是以串論,而是以捆、以擔論了,獻上的紅綢當然也更加精美。
接著就是敬酒。這裡敬酒是要講究順序的,得先敬鼓主,再敬龍舟上的其他男人,每人一杯,任何人均不得推辭。由於這是必經的程式,一天下來,龍舟上的人們喝下的酒應該是以“斤”計了。好在苗家的酒都是米酒,含酒量低,醇香,爽口,好喝,但酒性長,易上頭,一般酒量者是無法抵擋的。
敬完酒才能把豬、牛、羊、鴨、鵝等禮品交由龍舟的專門人員登記,收到的豬、牛、羊等大型禮品直接裝上專門配備的小船帶走,鴨、鵝等禮品則要先掛在龍頭上向眾人展示,待多得已經放不下的時候再移走。
最令人稱奇的就是這些掛滿了龍頭的鴨和鵝了。在我國的祭祀文化中,豬、牛、羊作為供品最為普遍最有歷史,雄雞也是最為常見的供品之一,但用鴨和鵝作為供品卻不多,作為必須的供品更是難得一見。在施洞,如果你要去給龍舟上供,豬、牛、羊你可以不上,鴨或鵝卻不能少。所以在龍舟節期間隨處可見雙手提著或肩挑著鴨和鵝的人們,每隻龍舟的龍頭上都倒掛著“嘎嘎”叫的鴨鵝,換了一掛又一掛,三天下來,小不了上百隻。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有直接送禮金的。收到的禮金也要登記,有的龍舟隊把收到的禮金拿出一部分組合成本隊的名稱張貼在龍頭的旗幟上,以增加觀賞性。我想這除了有表達那份對送禮者的敬意外,更多的恐怕是炫耀和內心的那份滿足。
在台江,與施洞獨木龍舟節齊名的,是台江姊妹節。如果說姊妹節是展示婦女們勤勞、賢惠與美麗的節日的話,那獨木龍舟節則是展示男子漢的剛毅、果敢與純樸的節日,是純粹以爺們為主角的活動。
在整個龍舟節期間,從開始到結束都是男人們在操持,決不容易女人參加,女人是絕對禁止踏上被視為神物的龍舟上的,即使向舟上的男人們敬酒時也不行。也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婦女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是徹底解放了,但在諸如祭祀等某些傳統場合下,對女人的歧視依然是根深蒂固的。
參加比賽的男人們的著裝是清一色的手工製品。頭上戴的是苗鄉特製的金黃色細竹篾馬尾斗笠,後沿插有三根羽毛形狀的銀片,銀片的末端紮上顏色艷麗的花朵。上裝為深紫色的亮布對襟長袖衣,腰扎一條織鑲著銀泡的腰帶,紅絲線流蘇自然垂落於腰的兩側。下穿深色長腳褲,一般為青色或黑色。這身裝束給人一種莊重又不失華麗的印象。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我,平常看到的都是身著綴滿漂亮銀飾的盛裝的少數民族婦女,第一次在男人身上看到銀飾還是讓我有些驚訝,加上墨鏡等現代元素的加入,男人們的這種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裝束真的可以說是“酷斃啦”!
龍舟上的乘員不知是從什麼時候固定了下來,現在已成為大家必須遵守的規矩。舟上人員一般不少於37人,包括鼓頭、鑼手、撐篙、理事各一人,艄公1—3人,他們或坐或站在母舟上,兩隻子舟上則各站著16名橈手。
鼓頭身著長衫,外套鑲有黑邊的紅色或青色絨背心,頭戴特製的寬邊草帽,手提一面鼓坐在舟的最前面,背靠龍頭,面向橈手,在比賽時負責發號施令。
坐在第二位的是一個中年人,是由鼓頭專門請來的撐篙人,負責到岸後停靠龍舟,比賽時則負責鳴放銃炮,製造聲勢;第三位是理事,專門負責登記親友送來的禮物並向大家公布。第四位是鑼手,由一個男扮女裝的10多歲的小孩負責在比賽中敲鑼,男孩的後面還有一個小龍頭,鑼就掛在小龍頭上。也許是這條小龍太過嫩小,不諳世事,它只是附在母龍身上到人間來戲耍的,需要人們的保護,所以在小龍的上方專為其撐上一把黑傘為其遮蔭。
艄公站在母舟的尾部,負責掌握龍舟的方向。其餘的橈手分成兩排站立在兩隻子舟上,比賽時負責按照鑼鼓的指令用橈統一划水,奮力向前,他們是決定龍舟比賽勝負的關鍵力量。
見過很多的龍舟比賽,現實生活中的,影視作品中的都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劃手都是坐在舟上用專門的木槳划水,木槳柄短,下端寬而平,非常利於划水。但這裡的龍舟賽卻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劃手划船時是全部站著劃,所用的槳長而窄,有點類似於他們平常乾農活時的扁擔,也不叫槳,叫橈。這種橈因為窄接觸水面小,划船時就需要劃手花更多的力氣用更快的頻率,加上獨木龍舟本身的重量比一般的龍舟更重,所以速度相對也慢了一些。不過這並不表示它的觀賞性就差,形成鑼鼓聲聲、炮聲陣陣、萬眾歡騰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