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佾舞,中國古代傳統宮廷樂舞,按周禮規定,六佾分6行6列,共36人,只有文舞一種,用以祭拜諸侯,宰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佾舞
- 起源:周禮
- 作用:祭祀
- 拼音:liù yì wǔ
舞蹈信息,排演方式,祭孔大典,孔子介紹,
舞蹈信息
封建時代,佾舞分六佾舞和八佾舞;八佾舞是天子專用之舞,六佾舞指的是六行六列,共36人, 用來祭拜諸侯及宰相,只有文舞一種。由於孔子曾被封為文宣王 ,可用諸侯之舞,不過自唐代以後,祭孔大典都用八佾舞,以示敬重。
北京文廟六佾舞
![北京文廟六佾舞 北京文廟六佾舞](/img/7/9f0/QZ5gTM2MzNmBjZ4cjZ0UDM2IjYlVjZ3UjYmJGNmBDNhZWYhVjMwMD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佾舞是古代宮廷樂舞,分別在祭祀天子、公侯、大夫等的演出,最高等級是八佾舞。六佾舞是一佾是6人,分6行6列,共36人,用來祭拜諸侯及宰相,只有文舞一種;而八佾舞是8行8列,共64人,成方陣形,用來祭拜皇帝祖先,有文舞、武舞及文武合一舞三種。
在以前祭孔時,即有二派主張。一派主張孔子死後,因被封為文宣王(諸侯),且孔子謙虛有禮,如用八佾舞祭之,孔子會擔當不起,因此採用六佾舞。另一派主張孔子道德學問淵博,影響甚巨,比皇帝還偉大,故用八佾舞。
台北祭孔佾舞
![台北祭孔佾舞 台北祭孔佾舞](/img/1/5ac/QZiZzM3ADNkJmM3kDOxQWY2YTO0UmM2QjN2ITNkZmNiJGZ5MjYjBD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排演方式
祭孔大典
2013年3月10日,台北市孔廟春祭在孔廟大成殿廣場舉行,典禮由台北市副市長陳雄文擔任“正獻官”,“禮生”“樂生”“歌生”“饌生”由來自台北多家中學和職業學校的200餘位學生擔綱,“佾生”則由中華藝術舞蹈團擔任,向至聖先師孔子獻上隆重敬意的“六佾舞”,是典禮最熱鬧的一刻,並且以三獻舞分別展現孔子的學說與思想。![六佾舞 六佾舞](/img/d/ae0/2kTZmZGMxUjZ3QDO1gzM3QDN5kjM3QG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六佾舞 六佾舞](/img/d/ae0/2kTZmZGMxUjZ3QDO1gzM3QDN5kjM3QG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