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奠佾舞簡稱佾舞,又稱丁祭佾舞、祭孔佾舞,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是祭孔大典的祭禮中所表演的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奠佾舞
- 類別:舞蹈
- 簡稱:佾舞
- 別稱:丁祭佾舞、祭孔佾舞
歷史起源,風格特色,其他信息,
歷史起源
西元485年(中國古代南朝齊武帝永明3年),對於釋奠已有這樣的記載:“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有六行六列,共36人。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的開始,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
西元492年(北魏孝文帝太和16年),孝文帝時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740年(唐朝唐玄宗開元28年)的祭孔大祀,是採用64人的八佾舞。
風格特色
佾舞的來自宗廟宮廷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與宮廷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跳文舞時右手執羽,常用雉尾,左手執龠,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別有立容、立聲之意。每個動作皆代表一個字,一節樂曲一組動作。武舞又稱乾舞。
唐朝貞觀年間的祭孔佾舞為文舞、武舞並用,唐玄宗開元年間曾用八佾。宋朝僅用文舞,表示謙遜禮讓之義。明朝文舞武舞並用,采六佾,文舞佾生右手執三羽。
其他信息
釋奠佾舞共有三成,各三個樂章,每個樂章由四言八句(32字)的詩詞組成,總共有96個動作。佾舞自漢朝即有,但現今所存的佾舞舞譜只有明、清兩代。明朝的舞譜又有前期的《南雍志》和後期的《頖宮禮樂疏》,台灣在清朝時期所用的佾舞是依乾隆年間的《重修台灣縣誌》和《重修鳳山縣誌》中的文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