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均等化

公共服務均等化

公共服務均等化,簡而言之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務,享受的機會是平等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服務均等化
  • 釋義: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務
  • 特點:享受的機會是平等的
  • 描述:公共財政的基本目標
概念,背景,中國,

概念

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財政的基本目標之一,是指政府要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標準的、最終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助於公平分配,實現公平和效率的統一。當前,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的非均等化問題比較突出,並由此使地區間、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在基礎教育、公共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並已成為社會公平、公正的焦點問題之一,實行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當前具有非同尋常的重大意義,所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縮小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以及地區間不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

背景

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現代政府追求的目標。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西方已開發國家為克服自由資本主義的弊端,強化政府對公共經濟領域的壟斷地位,推動公用事業等重要行業的國有化,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基本實現了公共服務均等化或均質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世界各國政府積極探索國有公共企業私有化、政府與私人企業合作制等改革舉措。百餘年來,各國為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推動政治文明起了重要作用。
亞洲地區現代化的進程起步時間不一,各國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差別較大。二戰以後,先期實現體制變革和經濟騰飛的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借鑑歐美已開發國家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經驗,通過在公共財政、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公用事業等方面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但是,大多數亞洲國家,由於治理理念、政治體制、社會環境、經濟基礎、人口規模以及連年戰亂等因素,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不強,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水平不高。20世紀80年代以來,公共管理改革運動席捲全球,亞洲國家中,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認真總結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深化公共服務制度安排和公共服務方式的變革;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較低的國家,主動借鑑已開發國家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念和經驗,努力探尋適合本國特點的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途徑和策略。在探索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過程中,亞洲國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難題,也積累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經驗。

中國

發展歷程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努力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能力,著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統籌發展;強調重視擴大就業再就業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重視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在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了2020年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提出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把“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重要內容。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確定為當前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個基本方針。此外,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提出的“重大項目布局要充分考慮支持中西部發展”,也是全面落實中國特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體系的重要政策保障措施。
200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把社會建設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和任務;並確立了社會建設中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方針和中心內容;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要“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2008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對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構想包含三個層次:(1)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應依據經濟發展程度和水平,逐步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惠及全民和公平公正,但建設步驟要把握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原則。(2)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長遠目標,也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價值追求,但也需要逐步實現。應圍繞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協調處理好公共服務的覆蓋面、保障和供給水平、政府財政能力三者間關係。(3)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是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改進公共服務方式,形成公共服務供給的社會和市場參與機制。通過公共財政、社會組織、企業與家庭的合作,發揮和體現財政資金的公益性價值,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益。
2009年全國財政會議更加明確強調,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重點加大教育、就業、住房、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投入,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以穩定和改善居民消費預期,拉動消費需求。
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的意義
1、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科學發展的現實要求。公共服務需求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誌。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需求不斷拓展和逐步得到滿足的過程。伴隨著技術進步和物質產品供給能力的提升,公共服務需求不斷增長、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服務需求增長呈現逐步加速的趨勢,標誌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如何使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相適應,將是我們在較長時期面臨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建設的任務,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收入分配等,都離不開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2、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會財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並對初次分配產生積極影響,有利於緩解和抑制利益分化進程及其引發的社會矛盾。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務逐步擴展到整個社會,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務領域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同時,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為促進社會公平和權利平等提供強大的基礎平台,有利於振奮社會成員的精神,提高社會總體效率。
3、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容。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發揮政府在公共服務體系中的主體作用,加快公共財政建設步伐,加大財政支出中用於社會公共服務項目的比重,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首要之舉。在我國,公共服務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公共服務發展滯後,總量供應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轉變政府職能,解決政府在社會公共領域的缺位問題,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甚至社區,改變完全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局面,實現公共服務提供主體的多中心。市場化的核心是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國家對公共服務領域的壟斷,在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主體間,形成有效競爭機制,從而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效率,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中國為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採取的理論措施
第一,堅持不懈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始終堅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的基本理念,始終堅持通過改革促進發展的基本路徑。通過改革,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家財政收入連續大幅度提高,為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奠定了堅實的財力基礎。
第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要求政府將維護最廣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學發展要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以人為本”和“統籌兼顧”,為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中國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公平正義意味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公共服務具有再分配的功能,需要通過均等化的制度設計,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勾畫了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的宏偉藍圖。
第四,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按照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目標的要求,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通過改革,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範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在改善經濟調節、嚴格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按照職能轉變的要求,突出各自的管理和服務重點;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係,合理界定政府部門的職責,做到權力與責任對等,避免職能交叉重疊。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確立了體制基礎。
中國為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踐探索
一是確定了“完善公共財政制度,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方針。主要做法是通過改革財政管理體制,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調整稅收返還和財政補助政策,為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探索財政制度基礎。
二是堅持基礎教育的公益性質,努力實現教育公平。主要做法是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規範教育收費,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2007年取消了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2008年秋季開學將取消全國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
三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努力構建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主要做法是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努力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四是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主要做法是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
五是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主要做法是在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支持自主擇業、自謀職業的同時,加強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和政策引導。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加強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建立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難民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規範和協調勞動關係,完善和落實國家對農民工的政策,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中國為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所面臨的挑戰
中國在公共服務領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公共服務需求壓力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務再分配作用弱,公共服務標準不規範,公共服務主體回應性差等。中國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歷程剛剛起步,實現均等化的理論基礎還相對薄弱,實現均等化的途徑和策略還不夠清晰,實現均等化的制度還不夠健全,制度之間還缺乏系統化的安排。
中國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是亞洲大多數國共同需要面對的。通過開展“亞洲主要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探討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理論問題,總結髮達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經驗和教訓,探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途徑和策略,破解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共同難題,對推動整個亞洲地區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具有戰略意義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