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8年

公元348年

公元348年,中國紀年,前涼建興三十六年,後趙建武十四年,代國建國十一年。

基本介紹

年表,大事,

年表

後趙建武年間(公元335—348年) ,梁《高僧傳》卷九載:是年旱災不雨,“虎遣太子詣漳西滏口祠祈雨,久而不降,虎令澄自行——其日大雨,方數千里,其年大收。”澄即高僧佛圖澄。
公元348年,慕容皝死,其子慕容儁繼燕王位。
東晉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春,與慧湛等十人過江,投奔司空何充,受到敬重。當時,建康(今南京)還沒有尼寺,何充特為建立福寺,讓康明感住寺傳法。後來,任城的比丘尼慧湛又過江,何充大加崇敬,也讓她住建福寺。
逝世
佛圖澄(公元232-348年),以神異著名之西域僧人。俗姓帛。年九歲,出家於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境內)梁慧皎《高僧傳》卷九說他“清真務學,誦經百萬言,善解文義”。澄曾兩度至罽賓學法,人皆渭其已得聖果。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來到洛陽,本欲立寺弘法,適劉曜攻破洛陽,京城混亂,未能實現。後“潛居草野,以觀世變”。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屯兵葛陂(今河南新蔡北),以殺逞威,僧徒遇害者亦眾。澄大發悲憫,策杖至其軍門。有大將軍郭黑略者,素奉正法,對澄執弟子禮,並從其受五戒。略後從勒征戰,頂知吉凶,勒疑而問之曰:“孤不覺卿有出眾智謀,而每知行軍吉凶,何也?”略乘機介紹澄云:“有一沙門,術智非常......臣前後所白,皆其言也”。勒聞之,乃召見澄,問佛道有何靈驗。澄知勒不達深理,便權以神異令其信服。從此勒事無巨繃,必先諮詢而後行。澄勸勒多行德政,少事殺戮。因而即將被殺幸而得救者十有八九。石勒稱帝後,奉澄尤篤。勒死,其子弘立,未幾,被石虎所廢。虎自稱“天王”後,奉澄更甚。如他下詔曰:“和上(按指佛圖澄),國之犬寶,榮爵不加,高祿不受。榮祿匪及,何以旌德,從此以往,宜衣以綾錦,乘以雕輦。朝會之日,和上升殿,常侍以下,悉助舉輿;太子諸公,扶梁而上;主者唱大和上至,眾坐皆起,以彰其尊”。又敕“司空李農旦夕親問,太子諸公五日一朝,表膚敬意”。後趙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澄卒於鄴宮寺,春秋一百一十有七。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297年—348年),字元真,小字萬年,鮮卑族。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前燕的開國君王,廟號太祖,諡號文明皇帝。其父為慕容廆,慕容部落的酋長。其庶兄建威將軍慕容翰永和四年(348年)八月,慕容皝病重,召世子慕容俊囑以後世;九月丙申(公元348年10月25日),慕容皝去世,時年五十二。
古蹟
龍馬負圖寺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圖”出現地,也是中華易學的發源地,龍馬負圖寺距今已有1600餘年,龍馬負圖寺位於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龍馬負圖寺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興之夫婦墓誌》於1965年在江蘇南京新民門外出土。此志兩面刻,一面刻於鹹康七年(公元341年),一面刻於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書法方正樸拙,近似《爨寶子碑》,結體、運筆與當時流行的"二王體"俱相逕庭。此志頗受學者重視。此志出土後,雖有一些拓本,但為數不多。
中國第一部地方志
《華陽國志》又名《華陽國記》,常璩撰於東晉穆帝永和四年(348)至永和十年(354)之間,它是記述巴蜀地區歷史、地理、人物的著作,是中國第一部地方志。常璩,字道將,生卒年不詳,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東南)人,成漢李勢時官任散騎常侍,掌管著作,桓溫滅李氏後,任參軍,隨至建康。常璩著《華陽國志》,一為是桑梓情濃,二是為政治說教,他擔心鄉梓歷史被湮沒,而撰書河"防狂狡,杜奸萌,以崇《春秋》貶絕之道也;而顯賢能,著治亂,亦以為獎勸也。"《華陽國志》在編撰上自成體系,它把三州的歷史面貌、政治變遷、不同時期的人物傳說,由遠而近,由廣而微編纂成一書,集中記述了東晉初年以前梁、益、寧三州的歷史,是本時期地方史的傑作。《華陽國志》--四卷對西南30多個少數民族和部落的名稱及分布的記述,特別是一些部落的歷史、傳說、風俗及與漢族皇朝關係的記載,為研究民族的起源、遷徒歷史等,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線索和依據。

大事

(1)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殺士民什八九。
(1)夏季,四月,林邑國的軍隊進犯九真郡,當地的士兵百姓十之八九被殺。
(2)趙秦公韜有寵於趙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長,猶豫未決。宣嘗忤旨,虎怒曰:“悔不立韜也!”韜由是益驕,造堂於太尉府,號曰宣光殿,梁長九丈。宣見之,大怒,斬匠,截梁而去;韜怒,增之至十丈。宣聞之,謂所幸楊杯、牟成、趙生曰:“凶豎傲愎乃敢爾!汝能殺之,吾入西宮,當盡以韜之國邑分封汝等。韜死,主上必臨喪,吾因行大事,蔑不濟矣。”杯等許諾。
(2)後趙秦公石韜受到後趙王石虎寵愛,石虎想立他為太子,可是因為已立太子石宣為長,猶豫不決。石宣曾違背後趙王的指令,石虎氣憤地說:“真後悔當初沒立石韜為太子!”石韜因此而更加傲慢無忌。他在太尉府建造了一座殿堂,命名為宣光殿,橫樑長達九丈。石宣看到後認為冒犯了他的姓名,勃然大怒,便殺掉了工匠,截斷了橫樑,拂袖而去。石韜對此也怒不可遏,又把橫樑加長到十丈。石宣聽說後,對他的親信楊杯、牟成、趙生說:“這小子竟敢如此傲慢剛愎!你們如果能把他殺掉,我即位入主西宮後,一定把他現在占據的封國郡邑全都分封給你們。石韜死後,主上一定會親臨哀悼,到時我趁機把他也殺掉,沒有不能成功的。”楊杯等人同意了。
秋,八月,韜夜與僚屬宴於東明觀,因宿於佛精舍。宣使楊杯等緣獼猴梯而入,殺韜,置其刀箭而去。旦曰,宣奏之,虎哀驚氣絕,久之方蘇。將出臨其喪,司空李農諫曰:“害秦公者未知何人,賊在京師,鑾輿不宜輕出。”虎乃止,嚴兵發哀於太武殿。宣往臨韜喪,不哭,直言“呵呵”,使舉衾觀屍,大笑而去。收大將軍記室參軍鄭靖、尹武等,將委之以罪。
秋季,八月,石韜因為和他手下的同僚在東明觀夜宴,就宿於佛精舍。石宣乘機派楊杯等人爬著梯子溜進佛精舍,殺死了石韜,扔下殺人刀箭潛逃而去。第二天,石宣稟報了石韜被殺的訊息,石虎聞訊後悲驚交加,頓時昏厥過去,許久才甦醒過來。當他正要前往參加喪事活動時,司空李農勸他說:“殺害秦公石韜的人現在還不知道是誰,兇手尚在京師,國王的車乘不宜輕率出動。”石虎於是取消了親臨喪事的計畫,命令士兵嚴加戒備,只在太武殿進行哀悼。石宣前往參加石韜的喪事活動,不僅不哭,還“呵呵”竊笑,又讓人揭開覆蓋屍體的被子觀看屍體,然後大笑離去。他又把大將軍記室參軍鄭清、尹武等人抓了起來,準備委罪於他們。
虎疑宣殺韜,欲召之,恐其不入,乃詐言其母杜後哀過危;宣不謂見疑,入朝中宮,因留之。建興人史科知其謀,告之;虎使收楊杯、牟成,皆亡去;獲趙生,詰之,具服。虎悲怒彌甚,囚宣於席庫,以鐵環穿其頷而鎖之,取殺韜刀箭舐其血,哀號震動宮殿。佛圖澄曰:“宣、韜皆陛下之子,今為韜殺宣,是重禍也。陛下若加慈恕,福祚猶長;若必誅之,宣當為彗星下掃鄴宮。”虎不從。積柴於鄴北,樹標其上,標末置鹿盧,穿之以繩,倚梯柴積,送宣其下,使韜所幸宦者郝稚、劉霸拔其發,抽其舌,牽之登梯;郝稚以繩貫其頷,鹿盧絞上。劉霸繼其手足,斫眼潰腸,如韜之傷。四面縱火,煙炎際天。虎從昭儀已下數千人登中台以觀之。火滅,取灰分置諸門交道中。殺其妻子九人。宣少子才數歲,虎素愛之,抱之而泣,欲赦之,其大臣不聽,就抱中取而殺之;兒挽虎衣大叫,至於絕帶,虎因此發病,又廢其後杜氏為庶人。誅其四率已下三百人,宦者五十人,皆車裂節解,棄之漳水。其東宮以養豬牛。東宮衛士十餘萬人皆謫戍涼州。先是趙攬言於虎曰:“宮中將有變,宜備之。”及宣殺韜,虎疑其知而不告,亦誅之。
石虎懷疑石宣殺害了石韜,想召見他,又怕他不來,於是便謊稱他母親杜後因悲哀過度而病危。石宣沒有察覺已懷疑到了自己頭上,入朝來到中宮,便被扣留了起來。建興人史科知道石宣策劃殺害石韜的計謀,告發了他們,石虎便派人去抓楊杯、牟成,但他們都逃跑了,只抓到了趙生。經過追問,他全部招供。石虎聽完後更加悲痛憤怒,於是便把石宣囚禁在貯藏坐具的倉庫中,用鐵環穿透他的下巴頦並上了鎖,拿來殺害石韜的刀箭讓他舔上面的血,石宣的哀鳴嚎叫聲震動宮殿。佛圖澄對石虎說:“石宣、石韜都是陛下的兒子,今天如果為了石韜被殺而再殺了石宣,這便是禍上加禍了。陛下如果能對他施以仁慈寬恕,福祚的氣運尚可延長;如果一定要殺了他,石宣當化為彗星而橫掃鄴宮。”石虎沒有聽從勸說。他命令在鄴城之北堆上柴草,上面架設橫桿,橫桿的末端安置轆轤,繞上繩子,把梯子倚靠在柴堆上,將石宣押解到下邊,又讓石韜所寵愛的宦官郝稚、劉霸揪著石宣的頭髮,拽著石宣的舌頭,拉他登上梯子;郝稚把繩索套在他的脖子上,用轆轤絞上去。劉霸砍斷他的手腳,挖出他的眼睛,刺穿他的腸子,使他被傷害的程度和石韜一樣。然後又在柴堆四周點火,濃煙烈焰沖天而起。石虎則跟隨昭儀官以下數千人登上中台觀看。火滅以後,又取來灰燼分別放在通向各個城門的十字大路當中。還殺掉了石宣的妻兒九人。石宣的小兒子剛剛幾歲,石虎平素非常喜愛他,因此臨殺前抱著他哭泣,意欲赦免,但手下的大臣們卻不同意,從懷抱中要過來就給殺掉了。當時小孩拽著石虎的衣服大叫大鬧,以至於連腰帶都拽斷了,石虎也因此得了大病。石虎還黜廢了石宣的母后杜氏,貶其為庶人。又殺掉了石宣周圍的三百人,宦官五十人,全都是車裂肢解以後,拋屍於漳水河中。石宣居住的太子東宮被改作飼養豬牛的地方。東宮衛士十多萬人全都被貶謫戍衛涼州。謀殺石韜事發之前,趙攬曾對石虎說:“宮中將有變故,宜加防備。”等到石宣謀殺石韜以後,石虎懷疑他早知此事而不稟告,把他也殺了。
(3)朝廷論平蜀之功,欲以豫章郡桓溫。尚書左丞荀蕤曰:“溫若復平河、洛,將何以賞之?”乃加溫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臨賀郡公;加譙王無忌前將軍;袁喬龍驤將軍,封湘西伯。蕤,菘之子也。
(3)東晉朝廷討論平定蜀漢的功勞,想把豫章郡賜封給桓溫。尚書左丞荀蕤說:“桓溫如果再平定了黃河、洛水一帶,那將用什麼賞賜他呢?”於是朝廷讓桓溫擔任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為臨賀郡公,讓譙王司馬無忌擔任前將軍,讓袁喬出任龍驤將軍,並封為湘西伯。荀蕤是荀菘的兒子。
溫既滅蜀,威名大振,朝廷憚之。會稽王昱以揚州刺史殷浩有盛名,朝野推服,引為心膂,與參綜朝權,欲以抗溫;由是與溫相疑貳。
桓溫平定了蜀地以後,權威日盛,名聲大振,連朝廷對他也懼怕三分。會稽王司馬昱認為揚州刺史殷浩素有盛名,朝野對他都很推崇佩服,便以他作為心腹骨幹,讓他參與總攬朝廷權力,想以此來和桓溫抗衡。從此殷浩桓溫便逐漸開始互相猜忌,進而彼此產生了異心。
浩以征北長史荀羨、前江州刺史王羲之,夙有令名,擢羨為吳國內史,羲之為護軍將軍,以為羽翼。羨,蕤之弟;羲之,導之從子也。羲之以為內外協和,然後國家可安,勸浩不宜與溫構隙;浩不從。
殷浩認為征北長史荀羨和前任江州刺史王羲之歷來名聲不錯,便提升荀羨為吳國內史,提升王羲之為護軍將軍,作為自己的輔佐。荀羨是荀蕤的弟弟,王羲之王導的侄子。王羲之認為只有朝廷內外融洽團結、和諧相處,然後國家才能安定,於是就勸說殷浩不要和桓溫製造隔閡,但殷浩卻沒有聽從。
(4)燕王有疾,召世子俊屬之曰:“今中原未平,方資賢傑以經世務。恪智勇兼濟,才堪任重,汝其委之,以成吾志!”又曰:“陽士秋士行高潔,忠乾貞固,可托大事,汝善待之!”九月,丙申,薨。
(4)前燕王慕容身患疾病,他召來太子慕容俊囑咐說:“如今中原尚未平定,正是需要依靠賢良傑出人士掌管朝政的時候。慕容恪智勇雙全,才能出眾,你應當委他以重任,以實現我入主中原的遠大志向!”又說:陽鶩具有高尚的士大夫品行,忠誠不二,堅貞不屈,可以委託他掌管大事,一定要很好地對待他!”九月,丙申(十七日),前燕王慕容去世。
(5)趙王虎議立太子;太尉張舉曰:“燕公斌有武略,彭城公遵有文德,惟陛下所擇。”虎曰:“卿言正起吾意。”戎昭將軍張豺曰:“燕公母賤,又嘗有過;彭城公母前以太子事廢,今立之,臣恐不能無微恨,陛下宜審思之!”初,虎之拔上也,張豺獲前趙主曜幼女安定公主,有殊色,納於虎,虎嬖之,生齊公世。豺以虎老病,欲立世為嗣,冀劉氏為太后,己得輔政,乃說虎曰:“陛下再立太子,其母皆出於倡賤,故禍亂相尋;今宜擇母貴子孝者立之。”虎曰:“卿勿言,吾知太子處矣。”虎再與群臣議於東堂,虎曰:“吾欲以純灰三斛自滌其腸,何為專生惡子,年逾二十輒欲殺父!今世方十歲,比其二十,吾已老矣。”乃與張舉李農定議,令公卿上書請立世為太子。大司農曹莫不肯署名,虎使張豺問其故,莫頓首曰:“天下重器,不宜立少,故不敢署。”虎曰:“莫,忠臣也,然未達朕意;張舉李農知朕意矣,可令諭之。”遂立世為太子,以劉昭儀為後。
(5)後趙王石虎與群臣商議立太子。太尉張舉說:“燕公石斌長於軍事統治,彭城公石遵長於禮樂教化,只看陛下選擇。”石虎說:“你的意見正合我意。”戎昭將軍張豺則說:“燕公石斌,其母親出身低賤,本人又曾經有過過錯;彭城石遵,其母親以前因為太子石邃的事情被黜廢,如今再立石遵為太子,我擔心他對您不可能沒有絲毫的忌恨,願陛下慎重考慮!”當初,石虎攻克上的時候,張豺虜獲了前趙主劉曜的小女兒安定公主,因姿色出眾,被石虎納為妾,並深得寵愛,生下了齊公石世。眼下張豺考慮到石虎年老有病,想立石世為繼承人,希望劉氏為太后,這樣自己便能得以輔佐朝政。基於這種考慮,張豺勸石虎說:“陛下以前兩次立太子,他們的母親全都出身低賤,所以才導致了朝廷禍亂不斷。如今應該選擇母貴子孝者立為太子了。”石虎回答:“你不必說了,我知道太子該是誰了。”此後,石虎又一次和群臣在東堂商議。石虎說:“我要用三斛純淨的灰洗涮我內臟的穢惡,否則為什麼我專生兇惡無賴的兒子,年齡一過二十就要殺害他的父親!如今石世年方十歲,等到他二十歲時,我已經老了!”於是便與張舉李農作出決定,命令公卿大臣們上書,請求立石世為太子。大司農曹莫不肯在上書上籤名,石虎派張豺去詢問原因,曹莫叩頭拜首回答道:“治理天下這樣的重任,不應該選擇年少者,所以我不敢簽名。”石虎說:“曹莫確實是忠臣,然而卻沒有領會朕的用意;張舉、李農深知朕意,可以讓他們去說明一下。”於是便確立石世為太子,以劉昭儀為後。
(6)冬,十一月,甲辰,葬燕文明王;世子俊即位,赦境內;遣使詣建康告喪。以弟交為左賢王,左長史陽騖為郎中令。
(6)冬季,十一月,甲辰(二十六日),安葬前燕王慕容。太子慕容俊即位,境內實行大赦。慕容俊派遣使臣到建康向東晉朝廷報告了喪事。他還任命弟弟慕容交為左賢王,任命左長史陽鶩為郎中令
(7)十二月,以左光祿大夫、領司徒、錄尚書事蔡謨為侍中、司徒。謨上疏固讓,謂所親曰:“我若為司徒,將為後代所哂,義不敢拜也。”
(7)十二月,東晉朝廷任命左光祿大夫、領司徒、錄尚書事蔡謨侍中、司徒。蔡謨上疏,執意推辭。他對周圍比較親近的人說:“如果我當了司徒,必將為後人所恥笑,所以按照道義我不敢接受任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