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
年表
晉軍於
鹹和三年(328)九月擊殺
蘇峻後,又向叛軍展開反攻。
鹹和四年二月,官軍向
石頭城進攻,大破蘇逸之眾。
溫嶠臨陣斬蘇碩,晉西軍又擊殺蘇逸,晉成帝乘機逃出
宮城,投奔
溫嶠,諸臣見帝,頓首號泣。隨後殺叛臣西陽
王司馬漾並其二子及彭城王司馬雄。先前殺晉將劉超和
侍中鐘雅的任讓亦被成帝處死。叛軍將領
張健、
韓晃、馬雄等人也被晉
郗鑒軍誅殺。至此,
蘇峻、
祖約叛亂全部平定。
東晉議遷都,不果
蘇峻、
祖約亂平後,
建康被毀嚴重。
鹹和四年(329)二月,
溫嶠欲遷都豫章(今江西南昌),三吳之豪奏遷於
會稽(今浙江紹興),雙方爭論激烈。司徒王導以為“
建康王者之宅”,“今特宜鎮之以靜,群情自安”,於是遷都之議平息,建康仍為東晉都城。
晉獎賞功臣
鹹和四年(329)三月,蘇峻、
祖約亂平後,大賞群臣。
陶侃因功大為
侍中、
太尉、封
長沙郡公;郗鑒為侍中、
司空、
南昌縣公;
溫嶠為
驃騎將軍、開府議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始安郡分;陸曄進爵江陵公;其餘賜爵侯、伯、子、男者甚多。卞壺、
桓彝、劉超、
鐘雅等死難者均加贈恤。
陶侃移鎮巴陵(今湖北嶽陽),
溫嶠還鎮武昌(今湖北鄂城)。
庾亮復與成帝相見,泥首謝罪,求
外鎮自效,於是出任
豫州刺史,領
宣城內史,鎮守蕪湖。與此同時,參與
蘇峻叛亂的路永、匡術、賈寧等人中途叛峻歸朝,赦其罪不治,湘州刺史卞敦在蘇峻叛亂中首鼠兩端,受到朝廷冷落,憂愧而卒。
前趙
光初十一年(328)
劉曜敗死,十二年正月太子
劉熙與
劉胤謀西保
秦州,投奔上邽(今甘肅
天水),其征鎮紛繪棄逃,關中大亂,長安部將
蔣英、辛恕率眾數十萬降於
後趙。同年八月,
前趙南陽王劉胤又率眾數萬進攻長安,各地戎夏之眾亦起兵回響,長安城內石生堅守不下。九月,石虎大敗前趙兵,乘勝攻陷上邽,擒殺
劉熙、劉胤及
王公卿校以下三千餘人,徒前趙台省文武、
關東流民、秦雍大族九千餘人至
襄國;阬殺屠各五千餘人於洛陽。前趙至是亡,共歷二十六年。
氐羌歸降後趙
前趙光初十二年(329)九月,前趙既滅,秦隴之地盡歸於
後趙。與此同時,氐王蒲洪、羌酋
姚弋仲等亦向石虎請降。石虎表奏蒲洪監六夷軍事,
姚弋仲為六夷左都督。又將氐、羌民眾十五萬人遷至司(今河北邢台)、冀(今河北冀地)二州定居。
葉延定國名為“吐谷渾”
河南王吐延雄勇而多猜忌。東晉
鹹和四年(329),被羌酋姜聰以劍刺殺;吐延不抽劍,召其將紇扢埿,令其輔佐已子葉延,保據白蘭(今青海巴顏喀拉山一帶)。語畢抽劍而死。
葉延既立,以《左傳》載有“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意思是孫子可以用祖父之字為姓)於是因其祖名“吐谷渾”而定其國名為“吐谷渾”。
大事
(1)春,正月,
光祿大夫陸曄及弟尚書左僕射玩說匡術,以苑城附於西軍;百官皆赴之,推曄督
宮城軍事。
陶侃命
毛寶守南城,鄧岳守西城。
(1)春季,正月,
光祿大夫陸曄和兄弟、尚書左僕射
陸玩勸說匡術,獻出苑城歸附西軍,百官都趕來,推舉陸曄督察宮城軍事。
陶侃令
毛寶戍守苑城的南城,鄧岳戍守西城。
右衛將軍劉超、
侍中鐘雅與
建康令管旆等謀奉帝出赴西軍;事泄,蘇逸使其將平原任讓將兵入宮收超、雅。帝抱持悲泣曰:“還我侍中、右衛!”讓奪而殺之。初,讓少無行,太常華恆為本州大中正,黜其品。及讓為
蘇峻將,乘勢多所誅殺,見恆輒恭敬,不敢縱暴。及锺、劉之死,蘇逸欲並殺恆,讓盡心救衛,恆乃得免。
右衛將軍劉超、
侍中鐘雅和
建康令管等籌劃侍奉成帝逃出石頭投奔西軍,事情泄露後,蘇逸讓部將平原人任讓帶兵入宮拘捕劉超、
鐘雅。成帝抱著他們悲聲哭泣說:“還我
侍中和右衛!”任讓奪過他們殺之。當初,任讓年少時沒有德行,太常華恆任州中的大中正,貶黜他的品流。等到任讓任
蘇峻部將,仗勢多所誅殺,但見到
華恆就很恭敬,不敢放任暴行。等
鐘雅、劉超死時,蘇逸想連同
華恆一同處死,任讓盡心救護,華恆才得以倖免。
(2)
冠軍將軍趙胤遣部將甘苗擊
祖約於
歷陽,戊辰,約夜帥左右數百人奔後趙,其將牽騰率眾出降。
(2)
冠軍將軍趙胤派部將甘苗在
歷陽攻擊
祖約,戊辰(二十五日),祖約乘夜率左右侍從幾百人投奔後趙,部將牽騰率眾出城投降。
(3)蘇逸、蘇碩、
韓晃併力攻台城,焚太極東堂及秘閣,
毛寶登城,射殺數十人。晃謂寶曰:“君名勇果,何不出斗?”寶曰:“君名健將,何不入斗?”晃笑而退。
(3)蘇逸、蘇碩、
韓晃合力進攻台城,焚毀了太極東堂和秘閣,
毛寶登上城牆,射死幾十人。
韓晃對
毛寶說:“你以勇猛果敢聞名,為何不出來鬥鬥?”毛寶說:“你號稱是英勇善戰的將領,為何不進來鬥鬥?”
韓晃含笑退還。
(4)趙太子熙聞趙主曜被擒,大懼,與南陽王胤謀西保
秦州。尚書胡勛曰:“今雖喪君,境土尚完,將士不叛,且當併力拒之;力不能拒,走未晚也。”胤怒,以為沮眾,斬之,遂帥百官奔上,諸征鎮亦皆棄所守從之,關中大亂。將軍
蔣英、辛恕擁眾數十萬據長安,遣使降於
後趙,後趙遣石生帥洛陽之眾赴之。
(4)
前趙太子
劉熙聽說前趙主劉曜被擒,大為恐懼,和南陽王
劉胤商議,準備向西保守
秦州。尚書胡勛說:“如今雖然喪失君王,但國土仍然完整,將士也未叛離,暫且應當集中力量抵禦敵軍。力有不支時再逃也不晚。”
劉胤發怒,認為這是擾亂人心,將他斬首,隨後率領文武百官逃奔上。各地方官員也都放棄自己鎮守的地方跟從,關中大亂。將軍
蔣英、辛恕擁有士眾數十萬人據守長安,派使者向
後趙請降,後趙派石生率領在洛陽的士眾前往長安。
(5)二月,丙戌,諸軍攻石頭。建威長史滕含擊蘇逸,大破之。蘇碩帥驍勇數百,渡淮而戰,
溫嶠擊斬之。
韓晃等懼,以其眾就
張健於
曲阿,門隘不得出,更相蹈藉,死者萬數。西軍獲蘇逸,斬之,滕含部將
曹據抱帝奔
溫嶠船,群臣見帝,頓首號泣請罪。殺西陽王,並其二子播、充、孫崧及彭城王雄。
陶侃與任讓有舊,為請其死。帝曰:“是殺吾侍中、右衛者,不可赦也。”乃殺之。司徒導入石頭,令取故節,
陶侃笑曰:“蘇武節似不如是。”導有慚色。丁亥,大赦。
(5)二月,丙戌(十三日),各路軍隊進攻石頭。建威長史滕含重創蘇逸,蘇碩率領驍勇士卒數百人渡過秦淮河作戰,被
溫嶠擊敗斬殺。
韓晃等人恐懼,帶著部眾前往
曲阿依附
張健,門道狹窄不便進出,士卒互相踩踏,死者上萬。西軍擒獲蘇逸,將他斬首。滕含部將
曹據抱著成帝逃到
溫嶠船上,群臣見到皇帝,叩頭至地號泣請罪。隨即殺死西陽
王司馬、其子司馬播、司馬充、其孫司馬崧以及彭城王司馬雄。
陶侃和任讓有舊交,為他求情免死。成帝說:“此人殺害了我的侍中
鐘雅和右衛將軍劉超,罪不可赦。”於是殺死任讓。司徒王導進入石頭,讓人取出他的舊有
符節,侃笑著說:“
蘇武的符節好像不如你這個。”王導面有愧色。丁亥(十四日),
大赦天下。
張健疑弘徽等貳於己,皆殺之;帥舟師自延陵將入
吳興,乙未,
揚烈將軍王允之與戰,大破之,獲男女萬餘口。健復與
韓晃、馬雄等西趨故鄣,
郗鑒遣參軍李閎追之,及於平陵山,皆斬之。
張健懷疑弘徽等人背叛自己,將他們全部殺死,率領水軍從延陵準備進入
吳興。乙未(二十二日),
揚烈將軍王允之與
張健交戰,重創張健的軍隊,俘虜男女一萬多人。
張健又和韓晃、馬雄等人西奔故鄣,
郗鑒派參軍李閎追擊,在平陵山追上他們,張健等人全部被殺。
是時宮闕灰燼,以
建平園為宮。溫嶠欲遷都豫章,三吳之豪請都
會稽,二論紛紜未決。司徒導曰:“孫仲謀、
劉玄德俱言‘
建康王者之宅’。古之帝王,不必以豐儉移都;苟務本節用,何憂凋弊!若農事不修,則樂土為墟矣。且北寇遊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竄於蠻越,求之望實,懼非良計。今特宜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由是不復徙都。以褚為丹楊尹。時兵火之後,民物凋殘,收集散亡,京邑遂安。
此時
建康的宮闕化為灰燼,用
建平園權充宮室。
溫嶠想遷都至豫章,三吳的豪傑們請求遷都
會稽,紛紛紜紜未有決斷。司徒王導說:“
孫權、
劉備都說‘
建康是帝王的宅府’,古代的帝王,不一定因為物品的豐儉遷都。只要務本節用,還愁什麼暫時的凋弊!如果不認真從事農作,那么樂土也會變成荒墟。況且北方的寇賊遊魂,在窺測我們的可乘之機,一旦表現出虛弱,奔竄至蠻越之地,無論從聲名和實際考慮,都不是好辦法。現在只該保持寧靜,人心自然安寧。”因此不再遷都。朝廷讓褚出任丹楊尹,當時正是遭兵火之後,人口物品凋殘,褚收擾召集散失的人口,京城這才安定。
(7)三月,壬子,論平
蘇峻功,以
陶侃為侍中、太尉,封
長沙郡公,加
都督交、廣、
寧州諸軍事;
郗鑒為侍中、司空、南昌縣公;溫嶠為
驃騎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始安郡公;陸曄進爵江陵公;自余賜爵侯、伯、子、男者甚眾。卞及二子、盱、
桓彝、劉超、
鐘雅、
羊曼、陶瞻,皆加贈謚。路永、匡術、賈寧,皆
蘇峻之黨也;峻未敗,永等去峻歸朝廷;
王導欲賞以官爵。
溫嶠曰:“永等皆峻之腹心,首為亂階,罪莫大焉。晚雖改悟,未足以贖前罪;得全首領,為幸多矣,豈可復褒寵之哉!”導乃止。
(7)三月,壬子(初十),評議平定
蘇峻的功績,任
陶侃為
侍中、太尉,封
長沙郡公,加授
都督交州、廣州、
寧州諸軍事;
郗鑒為侍中、司空、南昌縣公;溫嶠為
驃騎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加授散騎常侍、始安郡公;陸曄進爵為江陵公;其餘賜封爵位為侯、伯、子、男的很多。卞壺及二子卞、卞盱、
桓彝、劉超、鐘雅、
羊曼、陶瞻,都追賜諡號。路永、匡術、賈寧,都是
蘇峻舊黨,蘇峻沒有敗亡時,路永等人叛離蘇峻歸附朝廷。
王導想賞給他們官爵,
溫嶠說:“路永等人都是
蘇峻的心腹,首先參與並導致禍亂的,沒有比這更大的罪過了。後來雖然覺悟改正,但不足以全贖以往的罪孽,能夠保全首級,已經是很大的僥倖了,怎能再褒揚寵愛他們呢!”
王導這才停止。
朝議欲留
溫嶠輔政,嶠以
王導先帝所任,因辭還藩;又以京邑荒殘,資用不給,乃留資蓄,具器用,而後旋於武昌。
朝廷中商議想留
溫嶠輔佐國政,溫嶠認為
王導是先帝任命的人選,堅決辭絕,歸還藩所。他又因京城荒涼殘破,缺乏資用,於是留下物資儲蓄,供給器物用品,然後回到武昌。
帝之出石頭也,
庾亮見帝,稽顙哽咽,詔亮與大臣俱升御座。明日,亮復泥首謝罪,乞骸骨,欲闔門投竄山海。帝遣尚書、
侍中手詔慰喻曰:“此社稷之難,非舅之責也。”亮上疏自陳:“
祖約、蘇峻縱肆凶逆,罪由臣發,寸斬屠戮,不足以謝七廟之靈,塞四海之責。朝廷復何理齒臣於人次,臣亦何顏自次於人理!願陛下雖垂寬宥,全其首領;猶宜棄之,任其自存自沒,則天下粗知勸戒之綱矣。”優詔不許。亮又欲遁逃山海,自暨陽東出,詔有司錄奪舟船。亮乃求
外鎮自效,出為
都督豫州·揚州之江西·宣城諸軍事、豫州刺史,領宣城內史,鎮蕪湖。
成帝由石頭脫困時,
庾亮見到成帝,叩首哽咽。成帝下詔讓
庾亮和大臣們都登上御座。第二天,
庾亮再次叩頭至地請罪,乞求免去自己職位,想全家投身於山海之中隱居。成帝派尚書、
侍中拿手寫詔書安慰勸諭他說:“這是國家的災難,不是娘舅的責任。”
庾亮上書自己陳述說:“
祖約、蘇峻肆行兇逆之事,罪過由我引發,即便寸寸斬割屠戮,也不足以向七廟的神靈謝罪,不足以平息天下人的責難。朝廷又有什麼道理再將我與他人相提並論,我又有什麼臉面躋身於人倫呢!希望陛下即便是賜降寬宥,保全我的頭顱也就行了,對我還是應當拋棄不顧,讓我自生自滅,那么天下人便能粗知勸善罰惡的綱要了。”成帝下詔勸慰,不同意。
庾亮又想遁逃于山水之間,從
暨陽出發向東,成帝下詔讓負責官員扣奪舟船。
庾亮便請求外出鎮守效力,出任
都督豫州、揚州地段長江以西、
宣城諸軍事、豫州刺史,兼領宣城
內史,鎮守蕪湖。
陶侃、
溫嶠之討蘇峻也,移檄征、鎮,使各引兵入援。
湘州刺史益陽侯
卞敦擁兵不赴,又不給軍糧,遣
督護將數百人隨大軍而已,朝野莫不怪嘆。及峻平,
陶侃奏敦沮軍,顧望不赴國難,請檻車收付廷尉。
王導以喪亂之後,宜加寬宥,轉敦
安南將軍、廣州刺史;病不赴,征為光錄大夫、領少府。敦憂愧而卒,追贈本官,加
散騎常侍,謚曰敬。
陶侃、溫嶠征討
蘇峻時,傳布檄文給各地方官員,讓他們各自領兵前來援助。
湘州刺史、益陽侯卞敦擁兵不前,又不供給軍糧,只是派
督護帶領幾百人跟隨大軍而已,朝野人士莫不奇怪、驚嘆。等到
蘇峻被平定,陶侃奏議
卞敦阻礙軍務,持觀望態度不赴國難,請求用檻車拘捕送交廷尉治罪。
王導認為在喪亂之後,應該表現寬宥,轉任卞敦為
安南將軍、廣州刺史。卞敦因病不能赴任,徵召為
光祿大夫、兼領少府職。
卞敦憂愁愧疚而死,追贈原先官職,授予散騎常侍,諡號“敬”。
臣光曰:庾亮以
外戚輔政,首發禍機,國破君危,竄身苟免;卞敦位列
方鎮,兵糧俱足,朝廷顛覆,坐觀勝負;人臣之罪,孰大於此!既不能明正典刑,又以寵錄報之,晉室無政,亦可知矣。任是責者,豈非
王導乎!
臣
司馬光曰:
庾亮以
外戚的身份輔佐朝政,首先引發禍端,國家毀壞、君主危殆,自己卻逃竄以求苟免;
卞敦位列
方鎮大員,兵員和糧食都很充足,朝廷傾覆之時,卻坐觀勝負;人臣的罪過,哪有比這更大的!但朝廷對他們既不能運用典刑彰明罪過,還用寵信爵祿回報,晉成帝無國政可言,由此也可知曉了。應當承擔這種責任的人,難道不是
王導嗎!
(8)徙高密王為彭城王。,雄之弟也。
(8)成帝改封高密
王司馬為彭城王。司馬即司馬雄的兄弟。
(9)夏,四月,乙未,始安忠武公溫嶠卒,葬於豫章。朝廷欲為之造大墓於元、明二帝陵之北,太尉侃上表曰:“嶠忠誠著於聖世,勛義感於人神,使亡而有知,豈樂今日勞費之事!願陛下慈恩,停其移葬。”詔從之。
(9)夏季,四月,乙未(二十三日),始安忠武公溫嶠故去,葬在
豫章。朝廷想在元帝、
明帝的陵墓北邊為他建造大墓,太尉
陶侃上表說:“
溫嶠的忠誠著稱於聖世,功勳節義讓人神感動,假如人死有知,難道會為今天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高興嗎!希望陛下慈愛有恩,停止移葬之事。”成帝下詔聽從了他的意見。
以平南事軍司
劉胤為
江州刺史。
陶侃、
郗鑒皆言胤非方伯才,司徒導不從。或謂導子悅曰:“今大難之後,紀綱弛頓,自江陵至於
建康三千餘里,流民萬計,布在
江州。
江州,國之南藩,要害之地,而胤以侈之性,臥而對之,不有外變,必有內患矣。”悅曰:“此溫平南之意也。”
朝廷任命平南軍司
劉胤為江州刺史。
陶侃、
郗鑒都說
劉胤不具有方面大員的才能,司徒王導不聽。有人對
王導的兒子王悅說:“如今是大難之後,國家的綱紀弛懈不振,從江陵到
建康的三千多裡間,流民數以萬計,散布在
江州。江州是國家的南部屏障,要害之地,而
劉胤以自己喜好奢侈的性格,橫臥室內懶散地對待政事,即使沒有外部的事變,也必有內患。”王悅說:“這是
溫嶠的意思。”
(10)秋,八月,趙南陽王胤帥眾數萬自上趣長安,
隴東、武都、安定、新平、北地、扶風、
始平諸郡戎、夏皆起兵應之。胤軍於仲橋;石生嬰城自守,
後趙中山公虎帥騎二萬救之。九月,虎大破
趙兵於義渠,胤奔還上。虎乘勝追擊,枕屍千里。上潰,虎執趙太子熙、南陽王胤及其將王公卿校以下三千餘人,皆殺之,徙其台省文武、
關東流民、秦·雍大族九千餘人於襄國;又坑五郡屠各五千餘人於洛陽。進攻集木且羌於
河西,克之,俘獲數萬,秦、隴悉平。氐王蒲洪、羌酋姚戈仲俱降於虎,虎表洪監六夷軍事,弋仲為六夷左都督。徙氐、羌十五萬落於司、
冀州。
(10)秋季,八月,
前趙南陽王
劉胤率數萬士眾由上奔赴長安,
隴東、武都、安定、新平、北地、扶風、始平各郡的戎狄及華夏族都起兵應從。
劉胤屯軍於仲橋,石生環城自守,
後趙令中山公石虎率騎兵二萬人救援。九月,石虎在義渠大敗
前趙軍隊,
劉胤逃歸上。石虎乘勝追擊,屍體枕籍千里。上被攻破,石虎擒獲
前趙太子
劉熙、南陽王劉胤及其將軍、
郡王、公卿、
校尉以下三千多人,全數殺害。把
前趙朝廷的文武官員、關東流民、
秦州和雍州的大族九千多人遷徙到
襄國,又在洛陽
坑殺五郡的屠各部人眾五千多。石虎進攻
河西羌族的集木且部,獲勝後俘虜數萬人,秦州、
隴西全部平定。氐族王蒲洪、羌族首領
姚弋仲都歸降石虎。石虎上表薦舉蒲洪監察六夷軍事,
姚弋仲任六夷左都督。把氐族和羌族的十五萬村落居民遷徙到司州和
冀州。
(11)初,隴西鮮卑乞伏述延居於
苑川,侵併鄰部,士馬強盛。及趙亡,述延懼,遷於
麥田。述延卒,子大寒立;大寒卒,子司繁立。
(11)當初,隴西的鮮卑族乞伏述延部居住在
苑川,侵犯吞併鄰近部落,人馬強盛。等到前趙滅亡,乞伏述延畏懼,遷至麥田。乞伏述延死後,兒子乞伏大寒繼立;乞伏大寒死後,兒子
乞伏司繁繼立。
(12)江州刺史
劉胤矜豪日甚,專務商販,殖財百萬,縱酒耽樂,不恤政事。冬,十二月,詔征後將軍
郭默為右軍將軍。默樂為邊將,不願宿衛,以情訴於胤。胤曰:“此非小人之所及也。”默將赴召,求資於胤,胤不與,默由是怨胤。胤長史張滿等素輕默,或倮露見之,默常切齒。臘日,胤餉默豚酒,默對信投之水中。會有司奏:“今朝廷空竭,百官無祿,惟資江州運漕;而胤商旅繼路,以私廢公,請免胤官。”書下,胤不即歸罪,方自申理。
僑人蓋肫掠人女為妻,張滿使還其家,肫不從,而謂
郭默曰:“劉江州不受免,密有異圖,與張滿等日夜計議,惟忌郭侯一人,欲先除之。”默以為然,帥其徒候旦門開襲胤。胤將吏欲拒默,默呵之曰:“我被詔有所討,動者誅三族!”遂入至內寢,牽胤下,斬之;出,取胤僚佐張滿等,誣以
大逆,悉斬之。傳胤首於京師,詐作詔書,宣示內外。掠胤女及諸妾並金寶還船,初雲下都,既而停胤故府。招引譙國內史桓宣,宣固守不從。
(12)江州刺史
劉胤崇尚豪奢的作風日益嚴重,專門從事商業販運,聚斂家財百萬,縱情於飲酒作樂,不問政事。冬季,十二月,成帝下詔徵召後將軍
郭默為右軍將軍。敦默樂於出任戍邊將領,不願意在京宿衛,把自己的心意告訴了
劉胤。
劉胤說:“這不是我所能幹預的。”
郭默將要赴召進京,向
劉胤請求資助,劉胤不給,
郭默由此怨恨劉胤。
劉胤的長史張滿等人素來輕視
郭默,有時赤裸著身體見郭默,郭默經常恨之切齒。臘日(初八),劉胤贈送
郭默小豬和酒,郭默當著使者的面把物品扔到水中。適逢主管官員奏稱:“如今朝廷府庫空竭,百官沒有俸祿,只是藉助於江州的漕運。而
劉胤的商旅不絕於路,因私利廢棄公事;請求免除劉胤官職。”奏事下發朝廷評議,
劉胤沒有慚愧認罪,他自己還在申辯冤屈。有寄寓他地的
僑人蓋肫,強搶民女為妻,張滿讓蓋肫送女回家,蓋肫不聽,卻對郭默說:“
劉胤不服從免官的命令,秘密地有所圖謀,和張滿等人日夜策劃,只是忌憚您一人,準備先除掉您。”郭默信以為然,率領自己的門黨等到早上門開時襲擊
劉胤。
劉胤手下的將吏準備抵抗,
郭默呵叱他們說:“我稟受詔書討伐有罪之人,敢妄動者誅滅三族!”隨即進入到寢室,把劉胤拉下床後斬首。出屋後又抓獲
劉胤的僚佐張滿等人,誣陷他們謀反,全部斬首。
郭默將劉胤的首級傳送到京師,詐寫詔書宣示內外。又掠取
劉胤的女兒和各位侍妾,連同金銀珠寶一起帶回船上。起初說要回返京城,不久停留在
劉胤舊府。
郭默招引譙國內史
桓宣,桓宣堅守駐地,不從命。
(13)是歲,賀蘭部及諸大人共立
拓跋翳槐為代王,代王紇那奔宇文部。翳槐遣其弟什翼犍質於趙以請和。
(14)河南王吐延,雄勇多猜忌,羌酋姜聰刺之;吐延不抽劍,召其將紇,使輔其子葉延,保於白蘭,抽劍而死。葉延孝而好學,以為禮“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乃自號其國曰吐谷渾。
(14)河南王吐延,雄壯勇敢但多有猜忌,羌族首領姜聰刺殺他,劍入體內。吐延不拔劍,召部將紇,讓他輔佐自己的兒子
葉延,保守白蘭,然後拔劍而死。
葉延孝順好學,認為按照禮義:“公孫的兒子可以用王父的字為姓氏”,於是自取國號叫吐谷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