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07年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二十一年,魯懿公九年),魯懿公被兄子伯御攻殺,伯御自立為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807年
  • 外文名:In 807 BC
  • 地點:西周魯國
歷史政變,詹氏元年,鄭氏起源,

歷史政變

懿公九年(公元前807年)魯武公長子括的兒子伯御策動魯人攻殺懿公戲,伯御以長孫的身份自立為魯君。伯御在位十一年,周宣王舉兵伐魯,殺伯御。立戲的弟弟稱為魯君,即魯孝公
公元前807年,懿公兄弟括的兒子伯御和魯國人發動叛亂,進攻並殺死了懿公,立伯御為國君。伯御十一年時,周宣王認為魯國是在違反自己的命令,於是舉兵伐魯,同時為死去的懿公報仇,經過幾番交戰,周軍最終殺死了伯御。
這場由周宣王失誤導致的魯國政治變亂,並沒就此而止,而是周宣王在錯誤的決策上一錯再錯。公元前807年左右,叔術來濫建立濫國,位於今滕州東南六十里羊莊鎮土城村(土、邾一音之轉)。而夏父之弟友父,則可能選擇了離濫國東北約30里的東江建立郳城。一則此地遠離邾國都城,二則原兒城(梁水東)水患嚴重,三則離叔術所建濫。

詹氏元年

公元前807年,甲午年,周宣王21年,周宣王姬靜封支子至弘為詹侯,邑安西。

鄭氏起源

鄭姓出自姬姓,是周朝王室的後裔。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靜封他的異母兄弟姬友於棫(yu)林(今陝西鳳翔)為三等諸侯國國君,國號“鄭”。姬友因此被稱鄭桓公。到周幽王的時候,鄭桓公擔任司徒,掌管教化。因為見到周幽王昏庸無道,內憂外患交織,預感將要發生變亂,鄭桓公就向太史伯請教自保的辦法,太史伯認為洛水以東,黃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饒,交通方便,建議把家屬和重要財產安置在了那裡。鄭桓公採納了他的建議,把他的親眷就安排在虢、鄶之間(大部分歸今滎陽市管轄),後來,西周王室被犬戎打敗,桓公為國捐軀,其子掘突襲位,是為鄭武公鄭姓大舉南遷始於西晉永嘉之時,當時有不少鄭姓族人遷到福建。唐初,河南鄭氏又有隨陳政陳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固始鄭氏隨王潮、王審之入福建。明清之際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先祖就是這時候遷入福建的。鄭氏移居台灣,始於鄭成功;遷至海外,始於清朝,現分布於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鄭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滎陽、隴西南安、淮陽、商丘、光州等。但他們都有一個源頭,即今天的滎陽,所以有“天下鄭氏出滎陽”一說。
鄭姓在歷史上名人輩出,如:
鄭國:是戰國時的著名水利專家,韓國人,他為秦國開水渠,歷史上記作“鄭國渠”。
鄭吉:漢代大將軍。
鄭玄:東漢學問家。
鄭虔:唐朝學者、畫家。
鄭樵:宋代史學家。
鄭光祖:元朝著名劇作家,他和關漢卿、馬致遠、白樸被譽為“元曲四大家”。
鄭成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復台灣的名將。
鄭板橋:清朝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