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3年是戊戌年,是公元前6世紀3年代。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諸侯割據、弱肉強食,百家爭鳴,各種思想出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孔子,老子等。
公元前503年左右,學成業就的畢達哥拉斯返回薩摩斯島,在義大利南部的克羅通創建了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該學派在政治上代表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反對民主派的活動,其影響巨大,遍及整個南義大利。他們的的宗旨是:萬物皆數,即數是宇宙的本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503年
- 外文名:In 503 BC
公元前503年是戊戌年,是公元前6世紀3年代。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諸侯割據、弱肉強食,百家爭鳴,各種思想出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孔子,老子等。
公元前503年左右,學成業就的畢達哥拉斯返回薩摩斯島,在義大利南部的克羅通創建了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該學派在政治上代表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反對民主派的活動,其影響巨大,遍及整個南義大利。他們的的宗旨是:萬物皆數,即數是宇宙的本源。
公元前503年是戊戌年,是公元前6世紀3年代。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諸侯割據、弱肉強食,百家爭鳴,各種思想出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孔子,老子等。公元前...
許國,是周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許文叔於許(今河南許昌),建立許國,國君為姜姓,爵位為男爵,是至今唯一可確定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公元前504...
閔子騫(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損,字子騫,中國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高徒,在...顓孫子張,(公元前503—公元前446年)名師,孔子的學生十二大賢之一, 父輩陳郡...
公元前503年 目錄 1 地理位置 2 歷史發展經歷 3 考古價值 新蔡故城地理位置 編輯 故城二分之一被工廠、機關、學校、農民占用,唯東南角1415米城牆保存尚好。...
公元前503年,羅馬進入共和制六年,人民之友、執政官瓦列里烏斯去世,曾是一代富豪的瓦列里烏斯這時竟然幾乎身無分文,操辦不起喪事。羅馬市民們每人都拿出錢來,為...
(1)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生於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歲,孔子的學生。 (2)乾祿:乾,求的意思。祿,即古代官吏的俸祿。乾祿就是求取官職。 (3)闕:缺...
公元前503年,蔡平侯為了依附楚國從上蔡遷到呂地,在呂國都城舊址建都,改稱新蔡,以別舊都。秦漢以後,屢為州、郡、縣治所。新蔡故城東鄰蓮花湖,南迎車輛湖,西...
公元前503年,敬王在晉定公的護送下回到成周。陸機《洛陽記》載:“(成周)東西十里,南北十三里,城上百步有一樓櫓,外有溝渠。”皇甫謐《帝王世紀》也有類似描述...
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末期陳國陽城(今河南淮陽)人,生於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詳。子張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從學後學業出眾,與子夏、子游齊名。曾從孔子...
第二年(公元前503年)夏天,楚國貴族後裔、三閭大夫申包胥(京山人),從秦國請來救兵,率戰車五百乘援楚。楚、秦兩軍在沂(今河南正陽)和雍澨兩次擊敗吳軍。不久...
顓孫師(公元前503年—?),字子張,春秋末期陳國人。他出身微賤,曾犯有罪行,經孔子教育成為“顯士”。孔子死後,獨立招收弟子,宣揚儒家學說,是“子張之儒”的...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魯國人,居陋巷(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內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尊稱復聖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孔門...
蔡昭侯(?—前491年),姬姓,蔡氏,名申(一作甲),蔡悼侯之弟,春秋末期蔡國國君,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91年在位。...
尹國是中國歷史上周朝(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周宣王時期,尹吉甫獲伯爵爵位,封地一直在尹城(今山西隰縣)這個地方。西周滅亡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尹伯...
魯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49歲的孔子攜弟子北上,來到魯國西北邊城京茲()今平陰縣孔村鎮),授徒傳教,隱居求志。相傳,秋後一日,孔子與弟子出遊,忽見一山,...
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年),王子朝的黨徒作亂,迫使周敬王逃奔到晉國。 [6] 周敬王十七年(公元前503年),晉定公終於護送周敬王進入周都。 [7] ...
窮谷之役,周王子朝叛亂時王畿內封國尹曾助其與周敬王爭位。魯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春,尹氏又與周大夫儋翩勾結,於儀栗(今河南蘭考)發動叛亂。四月,周敬王...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
公元前503年,劉桓公平定了王室內部尹氏的政變,將逃難在外的周敬王迎接回王城。此後,他又率軍多次討伐亂黨,穩定了東周王朝的政權。 [1] 劉桓公之後,劉氏子孫...
第二年(公元前503年)夏天,楚國貴族後裔、三閭大夫申包胥(京山人),從秦國請來救兵,率戰車五百乘援楚。楚、秦兩軍在沂(今河南正陽)和雍澨兩次擊敗吳軍。不久...
據史記吳王闔閭傳:十一年(公元前503年)吳伐楚取鄱陽為吳楚境,後為吳地。左傳魯哀公22年(公元前472年)冬,越滅吳並為越地。史記周安王28年(公元前380年)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