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河

司馬河,源頭在今京山市石龍鎮石龍水庫上流的羅橋集周圍的山嶺、溝壑。這條河全長約45公里,從東北向西南流經橫嶺鋪、豐谷街(石龍鎮)、下洋港,在新河口注入永漋河(亦稱天門河)。然後流經天門、漢川、入漢江。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左傳》稱這條河為“雍澨”(shi音逝),在2500年以前,雍澨一帶,是古雲夢澤的西北邊沿地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馬河
  • 發源地:卷嶺山南麓的議合集河
  • 全長:45公里
  • 承雨面積:307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歷史記載,

主要支流

其主要支流有4條:發源於卷嶺山南麓的議合集河;發源於潼泉山的潼泉河(這兩條河在離石龍過江西北約1.5公里處的吳家台匯合);發源於仙女洞的仙女河、發源於孤老山的藍集河(這兩條河在離石龍過江東約1公里處的檀樹灣匯合)。吳家台與檀樹灣兩處河水在磨石山和峰頂觀之間的峽口(即石龍過江處)匯合成司馬河。
司馬河,古稱雍澨。《讀史方輿紀要》卷77記載:“澨水,縣西南八十里,源出西南七十里磨石山,下流合縣前河,或以為即春秋時之雍澨。《左傳》定公四年,師於雍,即此水也。”其見於史書記載已有2487年的歷史。
司馬河自北向南,經豐谷街、下洋港、上陳橋,在新河口注入永漋河,全長約45公里。源頭支流奔湍在崇山峻岭之中,主河道則曲折穿流於丘陵平原之間,承雨面積307平方公里,河面寬25——50米,為常年流水河,河中魚、蝦、龜、鱉、河蚌等水產資源豐富。素不通航。
1954年,在司馬河上游修建了石龍水庫。以後,又陸續建起了4座小型水庫,控制承雨面積達167平方公里。從此,改變了京山西南部山區和平原易旱易澇的舊貌,古老的司馬河展現出新的容貌。

歷史記載

在春秋時期,公元前504年,吳國進攻楚國,吳楚兩國軍隊在漢水兩岸相峙數日。楚國左司馬(官職僅次於令尹)沈尹戌帶兵擬抄吳軍後路。但楚軍主帥囊瓦提前偷襲吳軍,失敗。楚軍向西南潰退,來到雍澨地帶。在埋鍋造飯時,又被吳軍追擊,楚軍將領薳射陣亡。正在危機時,左司馬沈尹戌帶兵趕到司馬河,殺退了吳軍。敗退的吳軍被闔閭主力軍救出。
吳楚兩軍第二天展開決戰。吳楚兩軍10萬人在司馬河平原擺開戰車,列陣交鋒。雍澨一帶烽火弊日,殺聲震天。楚軍在沈尹戌的指揮下,英勇備戰,吳軍支持不住。這時,孫武指揮的吳、蔡、康三國聯軍掩殺過來;吳將伍子胥從右邊包抄,楚軍陣地被突破。在慘烈的戰鬥中,左司馬沈尹戌身受重傷,自殺身亡。楚軍主力被殲。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的指揮下,連勝五陣,渡過漢水,直搗楚國首都郢城(今荊州城北),楚昭王倉促逃往隨國(今湖北隨州市)避難。
第二年(公元前503年)夏天,楚國貴族後裔、三閭大夫申包胥(京山人),從秦國請來救兵,率戰車五百乘援楚。楚、秦兩軍在沂(今河南正陽)和雍澨兩次擊敗吳軍。不久,吳國內亂,吳軍回國,楚昭王回郢,復國。
司馬河之戰,為春秋時期的一批優秀將領孫武、伍子胥、申包胥、沈尹戌提供了展示忠勇、謀略的平台,也使雍澨(司馬河)留名青史。
左司馬沈尹戌為盡忠報國,他在重傷自刎前,託付薳射割下自己的首級送回郢都,以明拳拳報國之心。此舉深得楚王和楚人的尊敬。為紀念他的忠烈,楚國把從羅橋集到下洋港的這段河改稱“司馬河”,並在這裡修建了“司馬墓”,永志紀念。這就是“司馬河”名稱的來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