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2年

公元前222年

秦滅燕,燕太子丹年輕時在秦國人質。逃回燕國太子丹並沒有致力振興燕國,而是尋找到一位叫荊軻刺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222年
  • 又名秦始皇二十五年
  • 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 國內:秦滅代
  • 國外:羅馬占領米蘭
  • 其它:斯巴達走向衰亡
中國,秦滅代,秦滅燕,外國,斯巴達歷史,羅馬占領米蘭,其他,中國,外國,通鑑記載,

中國

秦滅代

代,故地在今河北蔚縣,始封之君不詳。公元前475年趙襄子使人請代王。使廚人操銅枓以食代王及從者,行斟,陰令宰人各以枓擊殺代王及從官,遂興兵平代地。代王城址位於蔚縣城東10公里代王城鄉。代國是商王湯所封,於春秋諸侯爭霸之前,已有代國。史料中關於代國的記載確有不少,代王城,傳說春秋時為代國都城,秦、漢時期為代郡。春秋末,趙襄子將其姐姐嫁於代王,趙襄子北伐夏屋(代縣草垛山)誘代王,使廚人操銅斗擊殺代王及其隨從,趙襄子一舉平代地。公元前222年,公子嘉卒。趙亡後,公子嘉逃往代郡,自封為王,繼續抗秦,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兵敗被滅。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代為一郡。
秦始皇像秦始皇像
秦統一戰爭秦統一戰爭

秦滅燕

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前228年,秦國占領了趙國都城邯鄲,逼近燕國太子丹荊軻和他的13歲的助手秦舞陽到易水之畔(現河北易縣)。荊軻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後荊軻秦王嬴政未遂。這一事件給了秦國一個進攻燕國的藉口。大將王翦秦軍占領了燕國的大半。燕王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滅於秦。

外國

斯巴達歷史

公元前222年,馬其頓人和亞該亞人打敗了斯巴達人,在斯巴達歷史上,這是斯巴達本土第一次被外國軍隊所占領;然而,斯巴達很快重新獲得獨立,並繼續被看作是一個軍事強國。與此同時,愛琴海的海上控制權已被托勒密二世德米特里一世手中奪走,爾後又於約公元前257年和約公無前246年,被馬其頓作為先後對科林斯和安德羅斯海戰勝利的戰果,從托勒密帝國手中奪走。

羅馬占領米蘭

米蘭由公元前7世紀定居于波河流域的凱爾特人建立。公元前222年,長驅直入的羅馬軍團擊敗當地人,占領了這裡的城鎮,並將它命名為Mediolanum,意為:“城市中心”。城市的重要戰略位置保證了羅馬人與歐洲西部地區的暢通無阻,因此,城市繁榮並未削減。羅馬帝國之後,由於野蠻人持續不斷地入侵,米蘭經歷了數個世紀的混亂。公元11世紀,米蘭成立了公社,在公社的帶領下,該城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或許正是這個原因讓當時的米蘭無法與周圍的鄰城和諧相處。

其他

中國

秦王贏政25年,(公元前222年)置太末縣
義烏於秦王政(始皇帝)廿五年(公元前222年)始建烏傷縣
諸暨於秦王政(始皇帝)廿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縣

外國

公元前222年,克里昂米尼三世統率的斯巴達軍隊在塞拉西亞戰役敗給了亞該亞同盟和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三世的聯軍,克里昂米尼三世被逼逃亡,斯巴達從此走向衰亡。

通鑑記載

始皇帝下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二二二年)
大興兵,使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
臣光曰:燕丹不勝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慮淺謀,挑怨速禍,使召公之廟不祀忽諸,罪孰大焉!而論者或謂之賢,豈不過哉!
夫為國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禮,懷民以仁,交鄰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節,百姓懷其德,四鄰親其義。夫如是,則國家安如磐石,熾如焱火。觸之者碎,犯之者焦,雖有強暴之國,尚何足畏哉!丹釋此不為,顧以萬乘之國,決匹夫之怒,逞盜賊之謀,功隳身戮,社稷為墟,不亦悲哉!
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諾,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決腹,非勇也。要之,謀不遠而動不義,其楚白公勝之流乎!
荊軻懷其豢養之私,不顧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強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揚子論之,以要離為蛛蝥之靡,聶政為壯士之靡,荊軻為刺客之靡,皆不可謂之義。又曰:“荊軻,君子盜諸!”善哉!
王賁攻代,虜代王嘉
王翦悉定荊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會稽郡
五月,天下大酺。
初,齊君王后賢,事秦謹,與諸侯信;齊亦東邊海上。秦日夜攻三晉、燕、楚,五國各自救,以故齊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及君王后且死,戒王建曰:“群臣之可用者某。”王曰:“請書之。”君王后曰:“善!”王取筆牘受言,君王后曰;“老婦已忘矣。”君王后死,後勝相齊,多受秦間金。賓客入秦,秦又多與金。客皆為反間,勸王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齊王將入朝,雍門司馬前曰:“所為立王者,為社稷耶,為王耶?”王曰:“為社稷。”司馬曰:“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齊王還車而反。
即墨大夫聞之,見齊王曰:“齊地方四千里,帶甲數百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人之眾,使收三晉之故地,即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豈特保其國家而已哉!”齊王不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