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壕鎮

八道壕鎮

八道壕,古名雙井子,是明代軍事要地“鎮安堡”邊塞,1409年在鎮東建烽火台一座,高10米,至今猶存,清順治年間改稱八道壕。解放以後,1948年為縣第四區政府所在地,1952年改為建制鎮,稱八道壕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道壕鎮
  • 外文名稱:Ba Dao Hao Zhen
  • 別名:雙井子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4個村
  • 電話區號:0416
  • 郵政區碼:121401
  • 面積:90.4平方公里
  • 人口:43068人(2007)
  • 方言:東北方言
  • 火車站:八道壕站(大鄭線三等站)
  • 車牌代碼:遼G
自然環境,自然概況,地理位置,人口民族,行政區劃,行政代碼,歷史沿革,產業結構,總體經濟,第一產業,二三產業,現狀,

自然環境

自然概況

八道壕鎮境內多為平原,地形平坦,北部及西部地勢略高,南部及東部略低,平均海拔7.9米。境內有羊腸河蜿蜒穿過。年平均降水量為568.4毫米;年平均氣溫為7.9℃;年平均日照2706—2800小時;無霜期年平均166天。境內交通便利,大鄭鐵路線穿越南北,胡白、郝黃、小勝三條縣級柏油路從中通過,距102國道20公里,距京瀋高速公路出口50公里。

地理位置

八道壕鎮地處黑山縣西北部,距縣城20公里,位於東經121°48′45″至122°39′30″,北緯41°27′30″至42°7′30″處。東距瀋陽140公里,西距阜新70公里,南距錦州120公里。全鎮東與太和鎮接壤,南與鎮安鄉連界,西與白廠門為鄰,北與芳山鎮毗靠。轄區總面積90.4平方公里。
八道壕鎮

人口民族

八道壕鎮2007年末總人口為43068人,戶數為16399戶,其中農業人口22998人,占53%,男性22027人,女性21041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77人。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全鎮民族以漢族為主,占81.3%,滿族占17.2%,蒙古族、回族各占0.7%,另有彝族、錫伯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

行政區劃

八道壕鎮現轄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4個村民委員會,96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為:平安社區、新北社區、東南社區、礦西社區。14個村為:紅槽村、南營子村、大夏村、小夏村、八家子村、韋城子村、代屯村、黃家村、窩堡村、冮台村、秦屯村、孔屯村、曹屯村、八道壕村。

行政代碼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210726111002
121
礦西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26111005
121
平安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26111007
121
新北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26111008
121
東南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26111200
122
八道壕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02
121
曹屯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05
220
南營子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06
220
大夏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07
220
小夏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08
220
八家子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09
220
韋城子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10
220
戴屯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12
220
黃家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14
220
窩鋪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18
220
秦屯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19
220
孔屯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20
220
紅槽村民委員會
210726111221
220
冮台村民委員會

歷史沿革

八道壕鎮,古名雙井子,是明代軍事要地“鎮安堡”邊塞,1409年在鎮東建烽火台一座,高10米,至今猶存,清順治年間改稱八道壕。解放後,1948年為縣第四區政府所在地,1952年改為建制鎮,稱八道壕鎮。1995年11月,原八道壕鄉合併入本鎮至今。

產業結構

總體經濟

2007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255164萬元,其中一產業產值33969萬元,二產業產值121903萬元,三產業產值99292萬元,三個產業產值比為13:48:39。一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2%,二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25.3%,三產業比上年增長7.9%。全鎮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101元。

第一產業

八道壕鎮是黑山縣農業重鎮之一,農村人口22998人,占總人數的53%,耕地面積4751公頃。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步深入,農業逐步向產業化發展,現已形成糧食、畜牧、水果三大主導產業。2007年全鎮糧食產量26000噸,水果總產量10297噸,禽類產量13991噸,肉類總產量6386噸。八道壕鎮禽類生產遠近聞名,產品銷售全國各地,生豬飼養發展迅速,年飼養量達10萬頭。黑山縣益農種豬繁育有限公司現有種豬存欄600頭。果業生產自然條件優越,栽培歷史悠久,以蘋果梨、錦豐梨為主的水果先後被評為省優質果金獎、銀獎,“八道壕牌”蘋果梨獲得了無公害認證。

二三產業

八道壕鎮是黑山縣工業重鎮之一,以煤炭、建材、紙製品加工等工業項目為主。幾年來先後做大做強11家規模企業。2004年成立的南大工貿園區,現有企業120家。在畜牧業牽帶下,運輸服務業迅猛發展,飼料經銷、禽類購銷、蛋托生產,遍布城鄉。位於鎮內的阜礦集團八道壕煤礦,正擴大採掘面,預計年產量達500萬噸。

現狀

2010年5月八道壕進行了棚戶區改造,並於當年回遷,過去那個低矮潮濕、擁擠不堪,環境“髒亂差”的八道壕成為了歷史。一個嶄新的八道壕新市鎮拔地而起,休閒公園、綠地、集中供熱,綜合市場,幼稚園等相關配套工程相繼竣工完成,如今的八道壕鎮已成為省內棚戶區改造的樣板。
棚改竣工典禮棚改竣工典禮
兩萬礦工圓了安居夢:遼寧黑山八道壕棚改紀實
初春時節,記者來到遼寧省黑山縣八道壕煤礦棚改安置新區。只見沿著一面緩坡,百餘棟嶄新的樓房鱗次櫛比。這樣的樓房,在許多城市都已司空見慣,可對八道壕礦區的職工來說,卻非同尋常。
八道壕煤礦1919年興建,新中國成立後歸遼寧省煤炭部門管轄,1992年劃歸阜礦集團管轄至今。這樣一座“資深”煤礦,職工的住房條件卻幾十年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棚改前,棚戶區居住著2萬多名礦工,房子的共同特點是:面積狹小、年久失修、低矮潮濕;夏天雨水倒灌、污水橫流;冬天四壁白霜、垃圾成山;居民吃水難、行路難、用電難、如廁難……
2010年4月22日,遼寧省省長陳政高來到八道壕棚戶區考察,忍不住掉了眼淚,並當即召開現場辦公會,要求儘快完成棚改任務。
2010年5月12日,棚戶區改造正式開始。黑山縣成立了改造指揮部,從各機關抽調300多名工作人員進駐八道壕鎮。指揮部堅持做到“五同時”:地質勘探、規劃設計、招投標、集中供熱設計與拆遷同時進行,建樓與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進行。拆遷組、規劃基建組、財務組、宣傳組、信訪組、安全保衛組各司其職,互相協作。
5月15日,指揮部與棚戶區居民簽訂安置協定書,一大早,已有5000多名居民等候發放簽約號。
5月16日是棚改的第一個拆扒日。上午8時,居民開始領取拆扒通知單並主動拆扒房屋。
5月19日,遼寧工程招標公司在4家代理機構中以免收服務費的形式中標。
……
從5月12日到12月31日,僅用203天時間,黑山縣拆舊建新,蓋了123棟安置樓。一個嶄新的安置新區拔地而起,休閒公園、綠地、集中供熱、綜合市場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6186戶、2萬多居民全部喜遷新居。黑山縣刷新了“遼寧棚改速度”!
2010年12月28日,竣工回遷儀式在安置新區烽火台廣場舉行,遼寧省委書記王珉親自為礦工代表發鑰匙,2萬多礦工的安居夢終於夢想成真。
在棚改過程中,黑山縣特別照顧特困戶、遺屬戶、重傷殘戶等特殊群體,為棚戶區低保戶減免了建築差價款,為86戶租房困難戶無償提供了周轉房。同時還把棚改與社會保障緊密結合,組織1833名下崗失業人員和待業青年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縣勞動社會保障部門多次召開勞動用工信息發布會和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1萬多個,推薦就業1573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